四月二十七日晚,自天津站乘坐K888次至兰州列车,经过三十一个小时行程,于四月二十九日晨到达了兰州。
在兰州停留了七个小时期间;泳友们做了暂短的休整,游览了兰州市黄河第一大桥、白塔山公园。
[attach]4244778[/attach]
在甘肃省兰州市白塔山下的黄河上,距兰州古城西北1公里,有一座贝雷式钢桁架公路桥,这是古老黄河上的第一座公路桥,号称“千古黄河第一桥”,也是仅次于上海外白渡桥的全国第二座城市钢桥。
参与人数 5 | 威望 +31 | 收起 理由 感谢各位版主长老加分鼓励! |
+ 6 | 赞一个! | |
+ 5 | 很给力! | |
+ 10 | 赞一个! | |
+ 5 | 赞一个! | |
+ 5 | 很给 |
四月29日中午,在兰州站乘坐Z917次至拉萨列车,又经过24小时的行程,于四月30日中午到达了拉萨。
我们这次旅游是永利国际旅行社组团;但是其只负责送站,没有派领队。由西藏拉萨地接导游负责旅游各项事宜。
拉萨导游田世杰在旅游大巴上接待了我们,给我们每个人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讲解了进藏在拉萨的注意事项:
拉萨海拔3650米,空气中的氧相对平原较少。由于乘坐的列车是带氧气的,所以进藏后六、七个小时是非常关键时期。
1、下午入住酒店后作适应性休息;多喝水。
2、午饭3点以后吃;晚饭不要吃了。
3、吃水果,不要吃皮;不好消化怕腹胀。
4、在酒店房间里,等待医生检查身体。
[attach]4245751[/attach]
八廓街俗称八角街
[attach]4248540[/attach]
看到了什么是五体投地
[attach]4248541[/attach]
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
liujianhua54 发表于 2017-5-28 22:04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 ...
无字碑是五世达赖喇嘛时期的第五任摄政第悉--第悉.桑杰嘉措为纪念红宫建成所立。
据说,这块无字碑是用修建布达拉宫最后一块石料修建的。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3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
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高七层。
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现存布达拉宫最古的建筑是法王洞。9世纪时,布达拉宫因吐蕃内乱遭到破坏,仅存法王洞。洞内供着据传为
松赞干布生前所造的他自己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人并列的塑像。
最顶层是达赖的寝宫“日光殿”,殿内有一部分屋顶敞开,阳光可以射入,晚上再用蓬布遮住,因此得名。日光殿分东西两部分,西日光殿(尼悦索朗列吉)是原殿,东日光殿(甘丹朗色)是后来仿造的,两者布局相仿,分别是十三世和十四世达赖的寝宫,也是他们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等级森严,只有高级僧俗官员才被允许进入。殿内包括朝拜堂、经堂、习经室和卧室等,陈设均十分豪华。
白宫的第六层和第五层都是生活和办公用房等。
第四层是白宫最大的殿宇东大殿(措钦厦),是布达拉宫白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17平方米,殿长27.8米,宽25.8米,内设达赖宝座,上悬同治帝书写的“振锡绥疆”匾额。布达拉宫的重大活动如达赖坐床典礼、亲政典礼等都在此举行。白宫外部有“之”字型的上山蹬道。东侧的半山腰有一块宽阔的广场,称作德央厦,是达赖喇嘛观看戏剧和举行户外活动的场所。广场的南北两侧建有僧官学校等。
白宫在红宫的下方与扎厦相连。扎厦位于红宫西侧,是为布达拉宫服务的喇嘛们的居所,最多时居住着僧众25000多人。它的外墙都是白色,因此通常也被看作是白宫的一部分。
红宫最主要的建筑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共有五座,分别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各殿形制相同,但规模不等。其中最大五世达赖灵塔殿(藏林静吉)殿高三层,由十六根大方柱支撑,中央安放五世达赖灵塔,两侧分别是十世和十二世达赖的灵塔。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西大殿(措钦鲁,亦名司西平措)是红宫中最大的殿堂,高6米多,面积达725.7平方米。殿内悬挂乾隆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下置达赖宝座。整个殿堂雕梁画栋,有壁画698幅,内容多与五世达赖的生平有关。在红宫的西部是十三世达赖灵塔殿(格来顿觉),建于1936年,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其规模之大也可与五世达赖灵塔殿相媲美,殿内除了灵塔,还供奉着一尊银造的十三世达赖像和一座用20万颗珍珠、珊瑚珠编成的法物“曼扎”。
liujianhua54 发表于 2017-6-3 15:57
红宫最主要的建筑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共有五座,分别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各殿形制相同 ...
红宫中的法王殿(曲结哲布)和圣者殿(帕巴拉康)相传都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法王殿正处在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它的下面就是玛布日山的山尖。据说这里曾经是松赞干布的静修之所,现供奉着松赞干布、赤尊公主、文成公主以及大臣们的塑像。圣者殿供奉松赞干布的主尊佛——一尊由檀香木天然形成的观世音菩萨像。红宫的屋顶平台上布满各灵塔殿的金顶,全部是单檐歇山式,以木制斗拱承托外檐,上覆鎏金铜瓦。顶端立一大二小的三座宝塔,金光灿灿,煞是耀眼。屋顶外围的女墙用一种深紫红色的灌木垒砌而成,外缀各种金饰,墙顶立有巨大的鎏金宝幢和红色经幡,体现出强烈的藏式风格。
红宫中的另外一些宫殿也很重要。三界兴盛殿(萨松朗杰)是红宫最高的殿堂,藏有大量经书和清朝皇帝的画像。坛城殿(洛拉康)有三个巨大的铜制坛城(曼陀罗),供奉密宗三佛。持明殿(仁增拉康)主供密宗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及其化身像。世系殿(仲热拉康)供金质的释迦牟尼十二岁像和银质五世达赖像,十世达赖的灵塔也在此殿。
[attach]4254468[/attach]
风水学把起伏的山脉称为龙脉,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
龙脉指如龙般妖娇翔,飘忽隘显的地脉。地脉以山川走向为其标志,故风水家称之为龙脉,即是随山川行走的气脉。
布达拉宫,雪域高原之明珠,藏传佛教之圣地,建筑艺术之瑰宝,浴火重生之传奇,这座庄严肃穆、富丽堂皇的高原圣殿,以其浑厚流长的藏地文化、博大精深的佛教信仰,感染着八方来客、四海宾朋,在其脚下顶礼膜拜、驻足喟叹。布达拉宫早已不是一座单纯的宫殿,而是一种信仰的化身、精神的象征,相传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佛门的意识里,它的存在,有如菩萨亲临(藏语布达拉,意即观世音菩萨居所),朝拜布达拉宫,可以改变未来。
[attach]4261930[/attach]
御风飞舞 发表于 2017-6-13 23:09
一篇很好的游记,叙述得相当详细、清晰、完整、全面。文字功夫好,对未去布达拉宫的朋友有很大的帮助和了解 ...
拉萨至林芝有400多公里。途径达孜县、墨竹工卡县、工布江达县。在米拉山口是拉萨和林芝的分界。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不但是西北边的拉萨河水系与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的自然分野,具有显著的地理分界意义,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而东部地区则是温暖潮湿,植被茂盛。
[attach]4267193[/attach]
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站在山口,山风劲吹,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地接天,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
山口处常年积雪,发育有远古时期冰川活动遗迹。川藏公路南线经山口翻过米拉山口,就踏进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
[attach]4270976[/attach]
尼洋河,中国青藏高原上的河流,全长307.5公里,流域面积1.75万平方公里,在雅鲁藏布江众支流中排行第四,但水量丰足,仅次于帕隆藏布江。
尼洋河发源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梁拉,由西向东流,在林芝县的则们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
尼洋河是西藏自治区工布地区的“母亲河”,又称“娘曲”,藏语意为“神女的眼泪”。尼洋河沿河两岸植被完好,风光旖旎,景色迷人,途径景点众多,是青藏高原的河流之一。尼洋河风光带野生鸟类众多,这里也是西藏著名的黑颈鹤越冬区。
318国道和拉林高等级公路缘着其河岸行进。
[attach]4270983[/attach]
尼洋河风光带拥有苯日神山,以及环绕该山的七大古寺与转山古道、藏东南历史宝钥之第穆石刻、藏东南重点历史文化名村玉容增村、德木寺、米瑞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等重要景点,除此之外,尼洋河风光带旅游区之秀美壮阔的江河水体资源还可用于漂流和游艇体验。作为雅鲁藏布江上惟一的游艇码头,尼洋河风光带旅游区还是以水路方式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始发景区。
[attach]4271001[/attach]
在拉萨至林芝路上,当地导游田世杰突然提出,让大家参加自费旅游项目每人1840元;改变了出团通知行程规定的自费项目每人1260元。
前天到了拉萨半天和昨天一天在拉萨,而且昨天下午3点多就结束了一天参观游览,田世杰导游只字未提自费游览项目。今天在车上突然提出而且超出原行程自费项目费用580元。让大家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并且提出“必须每人交1840元,不然旅游车不知往哪儿开”。
在这种突然袭击下,还真是让水上游友们没有想到的。原想自费项目1260元还想划价。这一下可好,价还没划,又增加580元。
当时游友提出1、按出团通知自费行程交费旅游;田世杰导游根本不理。2、问他为什么近两天时间不提自费行程事宜,在车上搞突然袭击;威胁游客“车不知往哪儿开”。
游友们积极与田世杰导游谈判;在这种突然形势和多人谈判混乱情况下;最终按照田世杰导游的意向每人交费1800元。
无奈!无奈!无奈!
还好水上游友们,没有因此影响参观旅游心情!
下午5点半又赶往措木及日风景区,自费项目2、措木及日位于藏东南重镇八一镇东北角,景区入口距八一镇2公里,是比日神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核心区,也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其幽深静谧、原始古朴的自然风光和神奇深厚的历史文化,正成为林芝旅游环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措木及日藏语的意思是观音菩萨或者观音菩萨的眼睛。因此,措木及日有许多关于观音菩萨的传说和故事,景区不但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动植物资源,还是林芝地区许多神话传说的发源地。藏传佛教,原始巫教,甚至中土道教都在景区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因此,措木及日景区在工布地区一直都有神佛之地的隐称。措木及日景区景观带长20公里,由于海拔的变迁,自下而上形成了灌木林、沙棘林、花海、竹海、冷云杉林海等不同海拔段生长的垂直植物布带。
这是百度上复制的桃花
[attach]4268591[/attach]
这是当天拍照的杜鹃花
布达拉宫神山景区大门3公里,是古瞿康泽寺对面的一座叫万堆山的山峰,因其形状酷似布达拉宫而得名。传说一个叫曲巴仁布切的活佛主持修建了瞿泽寺,寺庙罗成的当天,万堆山发出金光,原有的森林突然消失,一座酷似布达拉宫的峭壁显现出来,供工布地区信徒朝拜。据说,有佛缘之人虔诚地遥望布达拉宫神山,山顶会显现出自己心中神圣的布达拉宫。
当我入住林芝八一镇。5月3日早餐后,参观游览民俗村。
西藏民俗第一村位于林芝县八一镇公众村,318国道旁,距八一镇1.5公里,海拔2900米,占地40亩。2006年12月开始对外营业,现已打造成为一个集特色藏餐、休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藏域文化民俗村。
西藏民俗第一村依山就势,行走其间,浑然天成,各种藏式建筑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山上,让人感受最原始的山村风貌。景区由山间小道贯穿,民俗演艺厅、珞巴民居、工布民居、手工艺作坊依次展现。景区还有著名景点“千年核桃王”、以及“糌粑喷香”、“远古神佛”、“玛尼吉祥”等人文景点。
liujianhua54 发表于 2017-6-17 22:12
民俗村水力转经筒
liujianhua54 发表于 2017-6-17 15:27
措木及日藏语的意思是观音菩萨或者观音菩萨的眼睛。因此,措木及日有许多关于观音菩萨的传说和故事,景区不 ...
民俗第一村是由公众、色丁、加定三个自然村组成,该村位于318国道旁,尼洋河畔北,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距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5公里。民俗第一村海拔2900米,年降雨量650mm左右,年平均温度8.7℃,年平均日照2000小时,本村有户数65户,人口290人。耕地面积670.15亩,这里物产丰富,百姓和谐,盛产藏地名贵中药材,民间手工艺术技术广为流传,核桃村历史悠久,为传承弘扬民族历史文化,被林芝地区政府评为旅游特色文化村。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