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传奇。
1972年参军。
1978年以全省第三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
1991年放弃吉林大学副教授身份,下海到大连。涉足项目开发、进出口、法律服务等多个领域。
2000年获律师资格证书。
2001年在南极长城湾纵身跳下冰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韩国汉江、日本北海道、北大西洋泰坦尼克号沉没地、北极等极寒水域都留下了他挑战的身影。十年时间内,获五项吉尼斯世界冰泳纪录,被誉为中国“冰人”、南极勇士。获“2006CCTV十大体坛风云人物”、2008年火炬手等殊荣。
2002年重返象牙塔,受聘于大连理工大学。
2004年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
2009年,一念起,“我不忍心看着孩子们去流浪。”
从此,他便大踏步走上慈善之路,与这群特殊孤儿结下一世的不解情缘······
[attach]4163797[/attach]
[attach]4163799[/attach]
[attach]4163798[/attach]
他就是王刚义。
在王刚义人生达到顶峰的时候,他似乎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鲜为人知的是,他把公司事务放到一边,又从律师事务所辞职,只留下大连理工大学法学教授一职,接手了当时无人管理的大连儿童村。
2007年,因儿童村善款使用情况受到媒体的质疑,原大连儿童村的负责人潘芏心灰意冷地离开了。临走前,她拨通了时任儿童村监事长王刚义的电话。在电话中,她希望王刚义能代替自己接管儿童村。
2005年,因参加公益活动,王刚义第一次接触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群体。此后,他被聘为大连儿童村的监事长。
当时,他查阅资料发现,截至2005年年底,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总数逾60万,其中很多孩子没有受过任何形式的帮助。
2007年深秋,一次来自高墙内的托付,让王刚义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有了剪不断的缘分。
在受邀去往辽宁省大连市南关岭监狱为服刑人员做报告后,一名服刑人员恳求王刚义帮忙打听自己的孩子是否还活着。
几经周折,王刚义找到了那个孩子。由于长期“混社会”,孩子濒临犯罪边缘。
“找到她时,说不清是震惊还是悲伤。那一刻,我只想照顾好这个孩子,让她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回想起当年的情形,王刚义红了眼眶。
2007年年底,王刚义从潘芏手中接过大连儿童村村长一职。
“几个原本活泼的孩子蜷缩在冰冷的床上。冰箱空了,灶台是冷的,锅里剩下一点面疙瘩,孩子们这样吃了好几天。”王刚义回忆。
而此时的大连儿童村,还笼罩在质疑的阴云中。在《儿童村不能忘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风雨历程》一书中,王刚义写道,那段时间,“大家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着儿童村,曾经门庭若市的儿童村好像突然被冰雪覆盖一样……”
身为法学教授、律师,王刚义首先想到,要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给大连儿童村一个合法身份。
当时,国内许多民间慈善组织都是在未注册的情况下运行。大连市民政局一位主管领导劝王刚义打消接管儿童村的念头:“办儿童村风险太大,出了事谁也担不起。你作为监护人,弄不好,身败名裂。”
[attach]4163800[/attach]
但王刚义没有听劝。
2009年年底,王刚义借着自己的“名人效应”,为大连儿童村取得了由大连市民政局颁发的民办非企业营业执照,其业务主管部门为民政局下属的社会福利处。
帮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王刚义坚持“多一个是一个”。2013年6月20日,在他的力推下,大连儿童村变更为大连市首家无主管部门民间慈善机构,专项救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
不过,直至今日,与王刚义相识多年的好友仍在劝他放弃儿童村:“(王刚义)最好见好就收。五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为他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名誉,放弃儿童村后,他做什么工作都可以。”
而在好友眼中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名誉,却被王刚义用来“借钱”。
在韭菜房村,王刚义一口气修建了一千多平方米的儿童村新居。除去自掏腰包和爱心人士募捐的资金外,儿童村还有二十几万元的欠款。
这些没有任何抵押的欠款,正是王刚义靠“拍着胸脯承诺”得来的。
时光飞逝,如今儿童村已走过了十四个春秋。
这些年,遇到的困难无数,但为了这些孩子,王刚义都一个又一个挺了过来。他也曾感慨,“这个事业,表面上光荣,实际是充满无数陷阱的危险境地。人们可以任意找出一点毛病攻击你,而且不容你解释。”
也是从被质疑时起,王刚义带领儿童村建爱心果园,经营饭店,希望能够摆脱单纯地依靠社会捐助的发展模式。
至于以后可能更多的资金需求,王刚义“准备创办一所国际化的‘全纳’幼儿学校”。在他的理想中,这所学校不仅接纳普通家庭孩子入学,同时无条件接受弱势家庭的孩子尤其是服刑人员特困子女。“我希望从此使儿童村具备造血机能,最终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尊严的民间慈善机构。”他说。
在法治周末采访过程中,大连市民政局相关部门承诺,可将大连儿童村的孩子们纳入大连市救助站的救助范围。不过,当记者提出,能否保证孩子们接受教育、去监狱探望父母,工作人员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王刚义表示,也正因为在意孩子们的心灵成长,他不能接受把儿童村的孩子们送去救助站。
在儿童村的西院,王刚义指着院子里的红旗告诉记者:“我们走到哪里,就把红旗带到哪里。只要红旗不倒,我们就还有力量。”
“服刑人员的孩子是无辜的。帮助他们,能帮助他们正在服刑父(母)亲安心改造。现在多建一个儿童村,以后国家必然能少建一所监狱。”王刚义说。
为了让这些孩子时刻感受到父爱,王刚义长期住在儿童村。他每天早晨五点半陪孩子们跑步,用手机拍照记录下这些孩子成长生活的点点滴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他的确是一个慈善传奇!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