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从到清华大学游泳以后, 此事发生在 1954年,在清华大学的游泳,在毛泽东的游泳史上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毛泽东称他真正学好游泳,是在 1954年,而在此以前“就没有学好”。他自己叙述说:“ 1954年清华大学有一个室内游泳池,每天晚上去,戴个口罩化装,三个月不间断,我就把水的脾气研究了……” 渐渐的,毛泽东更激起到江、河、湖、海里击水搏浪的雄心,但他住在北京中南海里的时候,还是常在中南海游泳池游泳。 在中南海里工作的干部,特别是在中央办公厅工作的多数干部,虽说都是为毛泽东及中共几位最高领袖服务的,他们接受直接由毛泽东等领袖那里派下的调研任务或文件起草工作;他们经手的东西,经常要送给毛泽东等领袖过目;毛泽东等领袖审定的东西,也要经他们的手传出。但在很小的范围内和毛泽东共处,机会还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除了舞会,他们都是在这个游泳池中,得到和毛泽东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最初时间似乎没一定,有时在大家游的时候,他就来了;也有时在大家都退场后,他才来游。那时,毛泽东和大家见面的情况多一些。 要论泳姿,毛泽东游得并不很漂亮,半像仰泳半像侧泳,畅游之前,他习惯在水里打几个滚。然而他水性好,能做一系列别人难以效仿的水中绝活。 首先说潜水,毛泽东不仅潜在水里的时间长,还能既不浮出水面,又不沉入池底,摆出类似打坐的姿态,静止不动地悬在水中间。“毛泽东还能直立在水中,一动不动。我们都不能像他那样立住,这也是毛泽东的水中一绝。”刘源说。他在水中的休息,也多姿多彩。李紫阳回忆说:“他能两臂枕于脑后,平躺在水面上,或仰视苍穹,或闭目养神,还能把一条腿翘到另一条腿上。我还见过他躺在水上吸烟,把烟灰缸放在胸前。”有时平躺的时间长了,他就会变个姿势。 据陈晓鲁回忆,毛泽东踩水也特别棒,当用力的时候,整个腹部都能浮出水面。每当看到毛泽东亮出他的精彩绝技,围观的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在一般的情况下,游泳的人们看到毛泽东下水后,通常会在池中让出一块空间,或坐在池边,观看毛泽东在池中自由地戏水。 看到这种情景,毛泽东往往不太高兴,挥动着双手,招呼大家:“这么大一个池子,就是让大家一块儿游的嘛!一两个人游有什么意思啊,人多才有意思嘛!”如果大家还不动,他就会突然游到岸边,拖人下水。如果被他拖的人掉入水中,他就会开心地哈哈大笑。 进入池子里的人多了,毛泽东还会和大家一起戏水,说上几句话。小孩子们的情绪,也被毛泽东的催促撩拨起来了,纷纷跑到跳台上,接二连三地为毛泽东表演跳水。 |
| 推荐阅读: |
1960年12月26日凌晨,主席的贴身警卫提醒他今天是他的66岁生日,主席想了一下说:“你去把叶子龙、李银桥、王敬先、高智、林克、汪东兴等叫来,过生日一起吃碗面吧。”当几个人在菊香书屋同主席一起吃寿面时,毛主席一边吃一边神色凝重地说:“现在全国遭灾,有的地方死人呀,但到底是怎样的情况,搞不到。”说完,主席突然站起来说:“子龙,银桥你们下去,广泛进行调查研究。”
并要求“调查之后,要向我讲真话,不许讲假话,不许隐瞒欺骗!”——这就是一个世界大国的领袖的“生日宴”,笔者以为毛主席的这个“生日宴”堪作我们当今大大小小执政者的教材。
主席66岁的“生日宴”给当今各级领导干部的的第一点教育就是,在国家遭受灾难、群众生活困难的时候,领导者应自觉和百姓同甘共苦、一身以身作则、共度“难关”。本来作为国家主席,在过生日的时候,约一些领导人、老部下,或与自己的家人欢聚一堂,谁也说不出什么,可是毛主席他老人家不忍心在群众连饭都吃不上的情况下,自己还摆上七个碟子、八个碗的,更无兴致邀集更多的人来庆贺,所以只召集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按中国人过生日的传统吃了一碗寿面。对比现时的一些领导,不管当地群众的生活如何困难,生计如何窘迫,不管本埠有多少职工失业,下岗,只要自己家里有点事,就大摆筵席、借机敛财,对此辈来说,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这种品德和情怀不是太值得他们学习了吗?
令我们深为感动的是,毛主席端起寿面的时候,并不是一吃了之,而是从自己过生日的吃面,连想到天下还有那么多老百姓吃不上面、吃不饱饭,从而下决心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情况搞清楚。自己虽无衣食之忧,但时时心忧万民之苦,这就是主席66岁“生日宴”对当今各级干部的第二点教育。我们现在有些领导干部,自己吃饱了,不知一些贫民的食不果腹之忧;自己住上“广厦”了,不知一些市民的无力购房之苦;自己的子女进了理想的工作单位,不知还有很多大学生在为谋得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自己的工资在按期不断上涨,不知一些老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只有几百元。从某些干部的这种现状来看,主席的“生日宴”之忧,还是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的。如果各级领导干部,每每在吃饭、穿衣、住房、坐车等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上,都能自觉地想想人民的困难,想想人民的需求,并努力谋求解决,就是很好地继承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为民”思想。
主席“生日宴”给我们的第三点教育就是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求真、求实的精神。为了弄清楚群众困难的情况,等不得“生日宴”罢,在饭桌上就布置开了调查研究的任务,而为了获得真实情况,亲自派出身边的工作人员深入农村以获取第一手材料,我们说,只有诚心诚意地、急切地想真正为老百姓办点实事、解决点问题的人才会这样做。对现在一些办事拖沓、工作飘浮、仅凭“听汇报”来指挥工作的领导干部来说,尤其需要毛主席在生日宴上表现出的这种作风和精神。
毛主席66岁的“生日宴”虽办之甚简,却是一代伟人留给我们的一部的意义深远的经典,什么叫“执政为民”?怎样“执政为民”,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好的答案。
|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