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记忆中的梧州趣事(转) [打印本页]

作者: 缘在鸳鸯江    时间: 2016-9-21 23:46
标题: 记忆中的梧州趣事(转)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所以各地都有很多有地方特色的奇闻、趣事。例如济南,“泉水街中喷”成了济南有特色的奇景;又如云南人戴的竹编帽,好像锅盖一样,被外地人称为“锅盖当帽戴”,成了云南十八怪之一。我们梧州也有很多趣事,现在只列举几件记忆中有地方特色的事,以飨读者。
: r; z0 z' d: x3 d5 T: B' b6 x( I$ d) g/ D
! g5 \3 u$ k& i: M1 N' J  q

艇仔街中行

梧州地处西江、桂江交汇处,经常受洪水侵袭,在未筑防洪堤前,几乎年年都水浸街,每当这个时候,梧州就由山城变成水城,从桂林路到九坊路、五坊路、中山路、大东上下路等的街道都被洪水浸了,街道两旁的商铺和住宅都受浸了,地势低的还浸到二楼,这时市民出入、往来主要靠小木船来接送。梧州人习惯把小木船称为艇仔,为了方便搭艇,街道两旁的楼房都在当街的窗口处绑有一把长竹椅,以方便上落,把窗口当作门口,方便出入。无论白天或夜晚都有很多艇仔穿梭在街巷之间。所以,在洪水期间,艇仔穿街入巷成了梧州有特色的一景。


+ `9 n: J7 ^2 \7 }) z& g
作者: 缘在鸳鸯江    时间: 2016-9-21 23:47
本帖最后由 缘在鸳鸯江 于 2016-9-21 23:48 编辑
7 q8 k8 t# @9 O" E: K1 v
: E8 U: U( P/ d1 s+ |# X2 o- p7 V

屐大合奏

由于梧州以水为邻,经常与水打交道,所以梧州人养成了喜欢穿木板鞋的习惯,梧州人把木板鞋称为木屐,因为木屐穿起来既凉爽又不藏水,可以避免脚趾生“香港脚”(俗称沙虫脚),所以这个习惯一直沿袭下来,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很盛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年代,每人至少有一对木屐。无论是在家里或是出行都穿着木屐,一年四季木屐声不绝于耳。特别是在夏天的晚上,那时候生活比较简单,一般家庭里还没有风扇、电视、手机等,在家里没有什么活动,大家都喜欢穿着木屐,拿着大葵扇出去行街,既是散步又是乘凉,满街听到的都是“踢哒、踢哒”的木屐声,像是大乐团在演奏乐曲一样。小朋友们还在木屐下面钉上一片铁皮,使走起来声音更响,还能擦出火花,以此来取乐。


5 r$ C% ^% z0 E! B7 \5 p4 w

“炖冬瓜盅”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市民基本上都住在河东老城区,住得比较拥挤,而且屋内基本上还未建有厕所,街上的公厕也很少,如果早上要如厕还要排队,特别是晚上要如厕很不方便,所以各家各户都备有1至2个痰盂以备如厕之用,每个痰盂都用铁线搞个挽手,以方便提拿,还有一个木盖盖住,防止臭气溢出。每天早上天刚亮的时候,郊区的菜农都会挑着一担屎桶穿街入巷叫喊,市民听到喊声,纷纷提着痰盂出来倒粪便。后来有了肥管处后,肥管处的工人也是每天早上推着手推车,上面有一个大木桶给市民倒粪便。大家都把这种车戏称为“滴屎车”,也习惯地把倒痰盂粪便戏称为“炖冬瓜盅”。


3 N' Y* j, b# R$ f7 t% n6 h6 G
% f/ f' d1 P" [' D
作者: 缘在鸳鸯江    时间: 2016-9-21 23:50

田螺闹夜市

吃田螺是梧州人的传统习惯,即使是现在每到八月十五都喜欢吃田螺,平时在酒家炒田螺还是一款名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田螺是梧州夜市的主角,热闹非凡,每到晚上从龙母庙到下关,都可以闻到炒田螺的香味,特别是在南中市场一带的街巷,摆满了卖田螺的摊档,每个档口一个炭炉上面放着一镬煮好的田螺,摆几张矮台凳,一盏小煤油灯就是一个档口,摊档一个接一个,密密麻麻,成行成市,远看灯光星星点点,人头涌涌地围坐在旁边,场面非常热闹,不少年轻人都喜欢去这些田螺摊档,一面啜着田螺,一面谈情说爱,别有一番滋味。晚上去吃田螺成了一种时尚,田螺夜市也成了梧州当时很有特色的一景。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这些生活中的趣事,有些已淡出了现代生活的圈子,有些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水浸街已成了历史;木屐也被塑料、泡沫拖鞋、皮鞋和各种运动鞋所代替,再也听不到木屐声了;“炖冬瓜盅”的口头语也在日常生活中再也听不到了;只有田螺还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 E$ \7 T: c+ [8 Q1 Q9 Z/ `
作者: 山苗    时间: 2016-9-22 08:38
艇仔粥、炒田螺自小就喜欢吃!一提起哈拉子都流出来了!
作者: 缘在鸳鸯江    时间: 2016-9-22 18:14
山苗 发表于 2016-9-22 08:38 9 Z- W4 \2 k) F1 Z# N) l" @1 m
艇仔粥、炒田螺自小就喜欢吃!一提起哈拉子都流出来了!
5 W# K# J& d3 X
梧州人老习惯以食为添,吃田螺兴趣更大,近年来农村田地少了,艇仔粥的材料也缩水了,也渐渐淡出。
作者: 牛弟的阿哥    时间: 2016-9-22 19:41
唤起儿时的记忆。
作者: 缘在鸳鸯江    时间: 2016-9-22 20:07
牛弟的阿哥 发表于 2016-9-22 19:41 " `: }7 R* ~4 t4 B1 y! d' n
唤起儿时的记忆。

' K  j. B- `( m4 [# s多谢牛版关注回复!
作者: 冬晨泳    时间: 2016-9-22 21:04
唤起儿时自摸田螺的记忆,可有趣。
作者: 牛弟的阿哥    时间: 2016-9-22 21:39
缘在鸳鸯江 发表于 2016-9-22 20:07 : O2 h5 m& `* R) d0 G& R6 ~7 e
多谢牛版关注回复!

, S  o; U. ^6 X& q  Y$ n
作者: 鸳江冬泳仁    时间: 2016-9-23 11:54
听长老讲过去的故事,甜甜的,美美的
作者: 昆仑山    时间: 2016-9-23 14:04
逝去的岁月,儿时的记忆,梧州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习惯,谢谢缘在鸳鸯江版主翻开发黄的照片,又一次看到梧州过去的生活痕迹
作者: 缘在鸳鸯江    时间: 2016-9-27 00:03
冬晨泳 发表于 2016-9-22 21:04 ) Z5 ~3 }) m' h0 M$ k
唤起儿时自摸田螺的记忆,可有趣。
' O0 o  E4 S. d
60,70年代我们这代人特别八月十五前都乡间摸田螺待中秋赏月,过去的田野都归房地产了想吃田螺也难啊
作者: 缘在鸳鸯江    时间: 2016-9-27 00:05
鸳江冬泳仁 发表于 2016-9-23 11:54
) l  S1 }, k, t听长老讲过去的故事,甜甜的,美美的
9 Q1 f5 @6 a, u' I( q. J
老会长好幽默啊,逗乐我
作者: 缘在鸳鸯江    时间: 2016-9-27 00:09
昆仑山 发表于 2016-9-23 14:04
- z9 d' ?& o4 \# w) |! y8 u  M逝去的岁月,儿时的记忆,梧州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习惯,谢谢缘在鸳鸯江版主翻开发黄的照片,又一次看到 ...

) n4 \' j) R  B  B" \忆中的童年的时光是那样的美好,令人怀念...多谢昆仑山关注与点评!
# V$ j! Y7 y: ~
作者: 天舒    时间: 2016-10-6 18:02
儿时在桂江边一边游水一边潜水摸石螺,有趣...3 b% F% W3 d/ _; E; n; j
谢谢版主带回的回忆0 g& g3 |+ h  L% e# Z$ d: @5 }# m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