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长江中与11人相会。得知他们到大堤口参加渡江集训,应该是“武汉晚报方队”。
雾中、雨中,我用870蛙面对107舰艇(西安舰)的大字;逆水上行货船有近10艘,与我良性互动,我合理避让。
在三峡石水域,我看见远方有一个方队准备下水。我认为是以汉口江滩冬泳队和江城冰泳队为主组成的方队,他们是武汉市游泳协会第1方队。
我用1580下通过中石化68号加油船的尾部。共用1690下脚踩三阳路平台,水淹脖子。步行约90下起水。正好一位大姐在照相,我取出自带的数码相机,让她为我留下了几张照片。
本次渡江共用时55分43秒。我测量的长江水温,大约26.7度。
这是我2016年第37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08次横渡长江。
上岸后,参加我们方队的渡江集训。下水前,我照下了本次的渡江时间,以及岸上的方队。
在长江里,大家喊着我们方队的渡江口号“横渡长江,快乐健康。团结拼搏,共创辉煌。”不知不觉就在我们基地起水。本次集中集训的时间为30分39秒。
在回家的516路公交上,19点之前,看雨中的远方,后湖片区的能见度才数百米。明、后天,不光有中到大雨,而且还伴有雷电。看情况确定是否渡江。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6-27 23:30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6-27 23:46 编辑
同渡三峡石 同乐老江夏
今天是6月27日星期一,武汉大到暴雨,气温19至24度,偏东风2到3级。我出门前查13时汉口的水位24.60米,流量372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8时,水位146.86米,流量28000立方米/秒(入),29600立方米/秒(出)。
利用雨歇的间隙。我15时20分到达汉阳门。今天过65岁生日的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已经在渡江的下水点1号明口等候了。
8男3女共计11人渡江,起水点江滩公园三峡石广场。我在里面是年龄相对年轻的4位(50后),渡江速度还相对较快。我在长江里放慢频率,共用了1250下点头蛙,最后20来米,用了15下蝶泳。
本次渡江共用时42分30秒。我测量的长江水温,大约26.8度。这是我2016年第38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09次横渡长江。
起水后,依旧是大雨磅礴。我们到一处避雨处更衣。后来,步行出江滩公园,到达一家名为“老江夏”的餐馆,为昵称为“泳迷”的李毅队长庆贺65岁生日。有道是:不被太阳晒,不受雾霾害,冒雨江中游,个个称痛快。饭后,不到19时,夕阳西下,白云蓝天,天气预报似乎失灵。AA制象征性收取50元后,大家尽兴离去。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6-28 22:06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6-29 12:44 编辑
人生中横渡长江近2000次的人
今天是6月28日星期二,武汉阴天有大雨,气温19至22度,北风1级。我出门前查14时汉口的水位24.82米,流量393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8时,水位146.08米,流量28500立方米/秒(入),31000立方米/秒(出)。
我15点出门,雨歇。汉阳门游人又多了起来。我先下水,在回流区游了一把,游回用了几下蝶泳。
今天渡江的前半程,我游的频率较快。比如,500蛙用时16分20秒;1000蛙用时32分55秒;1500蛙用时52分32秒。1677蛙正好在长江二桥底下,用时58分43秒。
增加一点速度。我共用1965下点头蛙,渡江共用时64分07秒。我测量的长江水温,大约26.8度。
这是我2016年第39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10次横渡长江。
昨天,是江城冰泳队李毅队长65周岁的生日,他的好友闵先生特意从远郊的盘龙城赶来。同渡江同聚乐。
在起水点三峡石广场,我们更衣后,我与老闵攀谈起来。得知他人生中已经的横渡长江,已经达到了1600次。让我惊讶得张开了嘴巴。
我在李队的微信群里,知道老闵德高望重,大家都叫他闵大。那时我心里暗想,此人一定不同凡响。昨天的见面,果然如此。
闵大哥今年68岁,当年家住硚口区利济南路,离汉江和长江都非常近,渡江也非常方便。
在2004年以前,老闵55岁正式退休,选择过多种运动健身方式。在2004年,才将游泳作为固定的一种运动健身方式,春夏秋冬,循环往复,从不间断。
我问:闵大哥,您有没有记录或者写日记的习惯?
闵大哥回应:文化程度不高,每次渡江只是标记一下,后来在手机里作了一个汇总。但是该汇总还没有将2004年的46次计入。
该手机存下了共11年来横渡长江的次数。老闵汇总有1852次。
我重新计算了一下,应该是1891次。加上老闵跟我谈到,2016年(现在)住在远郊的盘龙城,渡江不方便,今年才渡江9次。这样,老闵的横渡长江次数,刚好1900次(这还没有加上2004年的46次横渡长江)。
交谈中,老闵自信地对我说:我是横渡长江最多的人!
我并没有附和,我说:您是我知道的横渡长江最多的人,您是横渡长江最多的人之一!
似乎是为了验正一下老闵是否在吹牛。我问了同样是一位68岁的渡江的忠实粉丝,性格直言直语的月湖桥冬泳队的高文权老师。高老师说:我渡江总共才几百次,又没有把‘豆浆’当饭吃,哪里能够与老闵的渡江次数相比?!
看来,老闵在圈子里,确实是名声在外哦。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6-29 19:52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6-29 20:02 编辑
渡江节我将是拖标牌的人
今天是6月29日星期三,武汉小雨转多云,气温19至30度,北风1级。我出门前查13时汉口的水位24.95米,流量389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8时,水位145.83米,流量35500立方米/秒(入),31300立方米/秒(出)。
11时27分,我接到我们江岸冬泳队队长、市冬泳协会会长、长江救援志愿队秘书长郝振海的手机。他告诉我:现在市游泳协会要求江岸冬泳队再派出20人,到其它方队去拖标牌。
我知道,我们冬泳队是今年才加入市泳协的,今年报名参加官方716渡江节的人数明显比往年减少,77人通过了400米静水测试。我们队6月19日冒雨第1次集中训练的时候,是110人,6月25日冒雨进行第2次集中训练的时候,就已经有20人被市泳协抽出拖标牌了。6月27日江城冰泳队队长李毅65岁生日这天,还有月湖桥冬泳队队长马立胜参加我们的渡江。他们说,每个当队长的,对于从队里抽人拖标牌的事情,一直是推诿的。
但既然郝队专门通知我,我回应:郝队的事情,我一定支持配合补台,但我今年55岁了,速度也不快,能够行吗?如果队里实在抽不出更好的人选,我愿意参加。
郝队回答:你行,你扎实。
我说:那我就等待郝队的召唤。
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下午两点在武昌汉阳门闸口举行黄鹤楼支队救援值守宣传亭启动仪式,武汉市委及区委、区政府等相关领导参加。
我到达时,仪式刚刚结束。阳光下的即时气温大约32度。民间渡江的几人下水。我与郝振海留影。月湖桥冬泳队十几人也横渡长江。至于后面,还有邀约我17时下水渡江的班子,还有更多的渡江的班子。他们都要参加或者完成长江救援队的水上救援演练后才可以成行。
我的渡江路线:汉阳门至长江二桥下游大约500米的江岸冬泳队基地,距离大约8500米。
我500蛙用时7分18秒,风平浪静;之后微浪,1000蛙用时34分36秒;1500蛙用时52分28秒;1526下正好在长江二桥正底下,用时53分20秒;我共用1703下点头蛙,渡江共用时58分48秒。我测量的长江水温,大约26.6度。
速度快源于流速快。这是我2016年第40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11次横渡长江。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6-29 20:39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6-29 20:40 编辑
wan老兵新传 发表于 2016-6-29 19:52 
渡江节我将是拖标牌的人
...
我渡江的时间,大约是15时20分后开始的。实际上那时汉口的水位24.99米,流量40200立方米/秒。都是今年以来的新高!!!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6-30 20:54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6-30 21:05 编辑
武汉进入防汛状态
今天是6月30日星期四,武汉多云转雷阵雨,气温24至32度,南风2至3级。
我出门前查14时汉口的水位25.07米,流量398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8时,水位146.08米,流量29000立方米/秒(入),31500立方米/秒(出)。
突破25米,这意味着长江汉口站今年首次达到设防水位,武汉进入防汛状态!
我14时18分出门,坐543路公交。在螃蟹岬转717路时,中到大雨下了起来。我只得在717路公交上,就“全副武装”了。到站后冒雨步行到汉阳门。
说来也怪,一会儿工夫,雨暂时停歇。汉阳门由没有游人,到马上聚集了大批游人。
我让一位游客给我留下照片,但我的数码相机显示,没有电源了。我只得用手机留影。
我500蛙用时18分20秒;1000蛙用时35分58秒;不久,为了避让从长江二桥方向逆流开过来的七八艘货船,过三峡石水域在八角楼水域尽量靠近岸边,远方是长江二桥的1号桥墩外一点点,水流的速度明显减慢;1500蛙用时52分25秒;我共用1758下点头蛙,渡江共用时60分41秒。我测量的长江水温,大约26.5度。
这是我2016年第41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12次横渡长江。
晚上,我从长江救援江岸支队微信群,看到了昵称为“水上游”的石玉莲教练发出的截图,内容是13人到外队拖牌的队员,江岸队7人,里面暂时没有本人。阿弥陀佛;阿门。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1 22:02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1 22:08 编辑
长江水淹没了江岸冬泳队基地
今天是7月1日星期五,武汉暴雨转大雨,气温23至27度(体感温度20度),南风2到3级。
我出门前查7时汉口的水位25.07米,流量398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2时,水位146.85米,流量43000立方米/秒(入),30500立方米/秒(出)。
大雨期间,汉阳门游客寥寥。只有一位打雨伞的游客,给我留下了照片。
我前面有4人在水里,准备出发。我问:渡江在哪里起水?一人回应:抢渡的试渡,在三阳路起水。
岸边,一位不下水的同伴对我说:他们是救生员,今天结伴而来。
我看见他们,还是用平常的点头蛙,如果参加群众方队的抢渡,名次不会靠前。
在他们四人之后大约6分钟,我开始渡江。
我的100蛙2分24秒;200蛙4分50秒;300蛙7分15秒;500蛙13分25秒;在三阳路水域时,我看见渡江的4人起水,我的计秒为39分钟。这意味着他们到达起水点三阳路,时间超过了45分钟。
为了安全起见,也为了避让从长江二桥方向逆流而上的货船,我尽量靠近江边一点,进行平行游。
我蛙1888下,正好在长江二桥1号桥墩正底下的内侧,时间58分02秒。
我共用2058下点头蛙,渡江共用时64分51秒。我测量的长江水温,大约26.6度。
这是我2016年第42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13次横渡长江。
渡江归来,查13时汉口的水位25.49米,流量428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8时,水位147.80米,流量48000立方米/秒(入),29800立方米/秒(出)。
一直到7月4日,武汉都有大到暴雨,长江流域也不会例外。例外,本地媒体报道:武汉市昨天防指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由此,今后几天的水位与流量,还将会大幅上涨。
一夜之间,长江水淹没了江岸冬泳队基地。昨天还可以玩单杠、双杠,可以压腿。今天我起水后,连更衣都是问题,因为江水已经将停车棚淹没。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2 22:47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2 23:00 编辑
大雨中我们方队的第四次合练
今天是7月2日星期六,武汉大雨转暴雨,气温22至26度,东风2到3级。
我起床后查8时汉口的水位26.63米,流量507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2时,水位149.71米,流量40000立方米/秒(入),30500立方米/秒(出)。
看到长江流量和流速如此跳涨,令人吃惊!我的个天啊!!
这与昨天渡江日记中的记录相比,跳涨了1.56米,流量也跳涨了10900立方米/秒!何时有过??!!!
我心里想,如果今天冒着大雨或者暴雨去横渡一次长江,参加下午5时在江滩三阳路我们渡江方队的第4次合练,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一次横渡,而且还一箭双雕,多好。
没有想到,我自作多情了一把。我出门前查15时汉口的水位26.88米,流量38400立方米/秒。除了水位上涨外,流量比我昨天渡江的时候还要低1400立方米/秒。
我自作多情了一把,最最主要的是老婆死活不让我成行。
渡江泡汤,我只好参加了我们方队在三阳路的第4次在长江的合练。
我大雨中骑行山地车到达江滩公园,平时要穿越的“桃花岛”已经全部被淹。至于我们基地,则根本进不去了。如果要趟水进去,要弯弯绕一百来米。
我和部分泳友先在长江二桥下面挡雨处集结,江水边有市民在悠闲地垂钓。
参加第4次合练,我在方队的位置有了调整,成为第8排的班长即排头兵了。而且,对于曾经的军人,八一是一生中的最爱!
在大雨或者暴雨中,大家在三阳路列队入水合练。
本次合练,我与部分泳友在长江二桥下面起水,前面用时为32分钟。后来蹚水到达岸边,期间还有一段用上了游泳,4分多钟。这样,共用时36分钟。也与一次短距离渡江的时间相等。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4 10:57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4 11:16 编辑
43届渡江节的东湖测试与随后的渡江
http://bbs.china-ws.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3611&fromuid=186714
7月4日,东湖波光粼粼。我们方队在水中的表现,体现了江岸队一贯的传统,训练有素,整齐划一,口号响亮。最多1.9公里的距离,我们方队的测试时间为45分38秒。
横渡长江,我500蛙用时15分05秒;1000蛙用时30分26秒;1500蛙46分55秒;前1500蛙都是较快的频率。
1900蛙正好到达长江二桥正底下的1号桥墩内侧30米处,用时58分58秒;2000蛙到达江岸冬泳队基地原来的起水处;2016蛙脚踩地,渡江共用时66分07秒。
这是我2016年第43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14次横渡长江。
在第43届武汉国际渡江节的东湖集中合练与测试之日,进行本年度的第43次横渡长江,2016蛙脚踩地,用时66分钟(寓意六六大顺)。就是这样的巧合,就是这样的让我难忘!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4 23:49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5 00:05 编辑
高水位情况下的渡江不过如此
今天是7月4日星期一,武汉暴雨转大雨,气温24至26度,东风2到3级。
我出门前查14时汉口的水位27.16米,流量448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14时,水位151.50米,流量24500立方米/秒(入),29400立方米/秒(出)。
今天的天气预报失灵,除早上下了一点小雨外,全天阴天。轮渡停航,估计得有十天半月,但对我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我平时经常是坐公交543路在螃蟹岬转717路或者573路到临江大道汉阳门。
我15时出门,到达汉阳门时,正好一位黄鹤楼冬泳队的老面孔与我打招呼。原来他是来游泳的。汉阳门虽然用护栏挡住了游客,但对常年游泳的黄鹤楼冬泳队的队员,或者渡江爱好者,还是大开绿灯的!进入护栏内的共4人,只有我一人是横渡长江的。
长江有白头浪,估计风力有3级以上。我500蛙用时16分27秒;在550蛙时,我由12点方向改变为1点半方向,却被迎头大浪呛水;1000蛙用时35分23秒;1700蛙时,刚过水上公安趸船尾部,用时58分钟;1775蛙时,正好通过长江二桥底下,1号桥墩内侧40至50米处,用时60分42秒;1800蛙用时62分钟。
蛙2010下时,就是在昨天接地的地方。2015蛙时,双脚才接触到地面。渡江共用时68分44秒。这是我2016年第44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15次横渡长江。
我测量的长江水温,大约24.5度。连日的暴雨、大雨,不仅让长江的水位大幅上涨,而且还让长江的水温下降了大约2度。
江岸冬泳队基地的起水点,有一位头戴红色游泳帽的人,标记为武汉晚报。他问我如何到岸边起水。我给他做了解答后,他独自一人在长江畅游。
我涉水沿着淹没的桃花岛到达岸边。水位的上涨,使最深处淹没了头顶,不得不用游泳才通过!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7 22:49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7 22:56 编辑
《特大暴雨后的横渡长江》
http://bbs.china-ws.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4046&fromuid=186714
《汉阳门至滨江苑 高水位高流量高难度》
这是我2016年第45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16次横渡长江。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8 19:01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8 19:02 编辑
《716渡江节泡汤了 江岸新基地遭殃了》
http://bbs.china-ws.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4126&fromuid=186714
我今天横渡长江以及后来游泳的总时间为84分29秒。平时的渡江距离大约8.5公里,考虑到现在涨水,应该有9公里吧。这是我2016年第46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17次横渡长江。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10 00:21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10 00:41 编辑
何时见过57700的流量 汉阳门至三峡石
今天是7月9日星期六,武汉多云,气温26至34度,偏东风2到3级。
我出门前查13时汉口的水位28.18米,流量577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8时,水位150.30米,流量25000立方米/秒(入),21100立方米/秒(出)。
今天的流量高达57700立方米/秒。何时见过如此之大的流量?见过如此之大的流速?但官方的716渡江节取消,似乎激发了游泳人横渡长江的热情!
我熟悉的江城冰泳队,队长李毅早在大雨如注期间,就在他担任群主的“微信群”里,统计通过官方716渡江节游泳池400米静水测试的人员。经验丰富的李毅原来早就估计到了洪水对渡江节的负面影响,在为民间的716渡江做准备。
今天上午,他们选择了最具有挑战性的渡江路线。汉阳门至三峡石广场。20人渡江全部成功起水!
该线路为什么最具有挑战性?因为,7月7日官方取消的716渡江节,渡江路线是汉阳门至三阳路,距离为6000米,而汉阳门至三峡石广场,距离为5000米。
自然,在流速快的条件下,距离短的,难度大,起水难,挑战性就更大,也更加刺激、过瘾,能够真正的体验“中流击水”的感觉。
而资深运动达人刘驰(昵称雨墨)则在今天完成了计划中的一次挑战。从汉南区的纱帽漂流到武汉主城区,距离37.95公里。
有点遗憾的是,我没有参与这样的活动。好在常年在长江二桥水域游泳的一帮朋友们(曹颖、夏明、彭云洲、老叶)邀约我16时渡江。
我14时从家里出发后,另外的泳友刘红兵也给我打来手机。原来他也会与一批人渡江。我要他赶紧参与到我们的班子里。
曹颖、夏明、彭云洲是2016年第一次横渡长江。刘红兵加上5月1日与我的处女渡外,这是第二次。
有趣的是,一位不知名的甘肃的泳友(图右2者),穿着湿乎乎的游泳裤,也强烈要与我们一起渡江。他说:昨天就空手横渡长江,刚才也在长江里玩水,如果与我们渡江,也不带任何装备。
我看他没有带任何装备,就把我的小漂流袋给了他(见图中地下前面鲜艳的小漂流袋)。
下水后,我就明显感到了这位甘肃泳友与我们大家不在一个档次。如果按照他说的,不带漂流袋,我看应该是多了一份危险。我又想:天下泳友一家亲,我力排众议,把自己备用的小漂流袋给了他。独渡的也不知道在哪里起水,但他现在的安全系数相对高了一些。
今天,我在长江里有3次短暂停顿。一是夏明发现一个小南瓜,我拿出黑带子,一起系好(后来让一位老大姐拿走);二是戴脚蹼殿后的夏明发现一条翻白的鱼,向我通报,我往回游去查看;三是一条逆行的货船,使前面的人等待,我正好赶上,但也等待了一会儿。
技高一筹的曹颖、夏明、彭云洲、老叶在我的前面起水。我与刘红军则在他们下面几十米处的正三峡石广场起水。
彭云洲说:今天的渡江时间为36分46秒。我估计,自己与刘红兵的渡江时间大约为37分40秒。
今天,我的腕表出了一点状况,是换电池,还是更新,后面再说。
泳友刘红军发文的标题是——洪水挡不住渡江情!
这是我2016年第47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18次横渡长江。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10 23:38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11 00:01 编辑
公交巧遇特型毛扮吴永侃 汉阳门至三阳路
今天是7月10日星期天,武汉多云,局部有阵雨,气温26至35度,东风2到3级转北风3级。
我出门前查15时汉口的水位28.02米,流量556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8时,水位151.21米,流量21000立方米/秒(入),20700立方米/秒(出)。
下午去渡江,最大的收获是在公交543路上巧遇特型毛扮吴永侃。
吴老今年73周岁,他在汉口解放大道永清街上车,与我一样,在武昌中山大道螃蟹岬下车。
应该说,特型毛扮吴永侃是武汉的游泳人很喜欢的人。我以前在武昌多次远距离见到过他,比如,2015年的716渡江节。但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今天的机缘巧合,让我有幸与他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
公交上虽然有车载空调,但还是热啊。刚刚上车的吴老就是一个普通人。他看到车上人不多,找到后排没有人的坐位,解开上衣,正在凉快。但看到我要照相,赶紧将扣子扣上。
吴老很健谈。电影演员古月、王霙、张克瑶都可以如数家珍。他也谈到自己被43家媒体追踪采访。他还谈到与喜爱游泳健身群体的缘分。
我知道,黄鹤楼冬泳队的经商成功人士、极有爱心的王武老板,每年夏天的3个月时间,为横渡长江的泳士们租来了小划子,保障渡江者的安全。
我不知道,吴永侃也是王武老板的重点保障对象。吴老对我说:王武特意做了四套服装,是为了让活灵活现的伟人,展示在泳友们面前。……
不知不觉,螃蟹岬到了。我们下车后,一位等候公交的市民对吴永侃说:您好像一位伟人。
分别前,吴永侃主动要我的联系方式,他还掏出了印制的名片送我。我在晃晃荡荡的717公交上留下照片。
我到达汉阳门,在武昌志愿者值守房那里,发现了昨天我送那位甘肃泳友的小漂流袋。我将昨天经过给义务值守人员一说,别人就接话:哎呀,这个鬼伢前天一个人漂下去,害得我们出动好几名长江救援队员,找了二、三个小时。这下好了,今天不来疯了,估计离开武汉了。
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上午与7名队员渡江到三峡石,下午又与7名队员一起渡江到三峡石。
我与他们同渡,我蛙450下时,他们全部超过了我(基本都戴手蹼或者脚蹼)。随后两江相汇,有了3级风浪,我由12点方向改变为13点方向。
我共遇到5条逆流而上的货船。我在渡江节的起水点三阳路起水。共用点头蛙1450下,渡江时间53分10秒。
这是我2016年第48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19次横渡长江。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12 21:03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13 07:52 编辑
716渡江节前水位回落至警戒水位27.3米以下?
今天是7月12日星期二,武汉白天多云转雷阵雨,晚上小到中雨,气温26至34度,南风2到3级。
我出门前查7时汉口的水位27.80米,流量540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2时,水位151.50米,流量21300立方米/秒(入),18700立方米/秒(出)。
湖北省长江汉江水位全线回落。12日晚开始第五轮降水将来袭,预计持续到15日。
离原定的716渡江节还有4天时间,天气预报说,12日(晚)至15日武汉都是中雨,16日小雨。因此,我估计长江的水位的缓慢回落将告一个段落,后面几天都不容乐观。因此,回落到27.3米的警戒水位以下,应该是奢望了。
长期的天气预报还说,第六轮降水的时间是20日至23日。连续四天的中雨,也不是好兆头。
回到7月5日、6日,二天的大暴雨让武汉成为“水城”。
武汉1949年以来气象资料显示,武汉连续两天达到大暴雨等级只有两年,分别为1998年7月21日~22日,为457.4毫米,1962年7月4日~5日,为310毫米。
7月5日晚至7月6日白天的此场暴雨超过1962年两天累计雨量,仅次于1998年7月特大暴雨,排在历史第二位,为50年一遇标准。
昨晚,想要今年第3次渡江的泳友王中伟约我一起渡江。今天我们约定9时在汉阳门1号明口碰头,一起渡江,横渡路线:汉阳门的长江一桥至长江二桥。
我先在观礼平台上留影。后来单独或者与王中伟在汉阳门留影。
汉阳门1号明口在江面上露出15个台阶。我与王中伟于9时16分下水,我前他后。我用点头蛙800下用时25分整,此时面对106军舰的舰首,距离大约150至200米。为了避让逆行的上水大货船,我改用平行蛙。过三峡石水域后,我又改为往1点钟方向的斜向蛙。在三阳路水域,我看江面就知道开始下阵雨了。我1500蛙用时51分58秒;1800蛙正好通过水上公安趸船的最外侧停船的尾部,用时62分钟整。
因为退水,我在通过原来江滩公园的芦苇荡时,明显感到下面有芦苇荡。
我在长江二桥上游大约100米处起水。共用点头蛙2050下,渡江时间72分22秒。
这是我2016年第49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20次横渡长江。起水后,我让一位摄影爱好者给我和王中伟留影。
我们步行到桥下,见到了3位上午游的泳友,打过招呼,继续前往可以更衣的卫生间。
更衣中,一阵瓢泼大雨袭来。大约十几分钟后,雨歇。我到达516公交站候车期间,大太阳出来了。
20时后我发本文,查看汉口的水位27.72米,流量53500立方米/秒。中雨暂时未下。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16 23:21
《716特殊日 畅游东湖不过瘾 两渡长江过把瘾》
http://bbs.china-ws.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4947&fromuid=186714
在一代伟人毛泽东以73岁高龄横渡长江50周年的纪念日之际,我今天上午参加了由市泳协组织的13个方队近1000人参加的畅游东湖1500米活动。用时39分33秒。
随后,我与本队2人横渡了长江。路线:汉阳门至长江二桥上游300米的风帆广场。距离大约8000米,用点头蛙1920下,用时56分41秒。这是我2016年第50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21次横渡长江。
下午,我再一次与本队16人横渡了长江。路线与上午相同,用点头蛙1700下,用时59分11秒。这是我2016年第51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22次横渡长江。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18 00:02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18 00:21 编辑
再次双渡 汉阳门至三峡石 轻松挑战
今天是7月17日星期天,武汉白天多云转雷阵雨,晚上小到中雨,气温26至34度,南风2到3级。
我出门前查5时汉口的水位27.23米,流量488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2时,水位154.39米,流量32000立方米/秒(入),23800立方米/秒(出)。
今天是我真正意义上的早渡,我与泳友一同渡江。
以前的传统渡江线路,一直延续到2014年的第41届渡江节(而非去年的起水点延长了1000米的起水点三阳广场),路线是汉阳门1号明口至三峡石的江滩大舞台。渡江距离5000米。
今天轻松挑战更加有难度的渡江路线。同样是起水点三峡石广场,今天是在三峡石的爱情墙附近的台阶上起水。该起水点位于江滩大舞台上游大约300米。意味着渡江距离为4700米。
我5点10分自然醒,不到6点坐上了543的第2班车。刘红兵(左一)与同事韩工(左二)一起如约上车。螃蟹岬转573路,到达汉阳门总时间才1小时5分,可谓一路顺畅。
汉阳门聚集了一批早渡的班子,他们无疑是江城痴迷渡江的主力之一,当然渡江能力也会非常出众!
7时16分我出发后,我就用平常滑行的慢频率。
往12点方向蛙730下,已经在106军舰(西安舰)的上游100来米了,我们改为平行游,正好避让了2条逆行(上行)的大货船,货船通过是在我们的身后。
平行游的过程中蛙到845下,左侧面是106军舰的大字。我们离军舰不到20米的距离,过303潜水艇,再过后面的513军舰后,一会儿就到了三峡石水域。
刘红兵的路线恰到好处。而韩工与我则想以下面20来米距离的几人的起水点(江滩大舞台上游一点的台阶)为目标,后来我们两人只得顶逆流。刘红兵首先在三峡石广场起水,即爱情墙上游的台阶处起水,时间不到42分钟。我用时42分41秒,共蛙了1398下。
而在我们起水的下游300米左右、或者江滩大舞台的台阶起水的泳友比比皆是。
我们走出江滩公园,对面就是兰陵路的宋庆龄故居。刘红兵还要到单位值班。我们选择打的。我把他们顺道送回武华苑后,到后湖五路的幸福人家小区的543起点,我付的士费23元。
下午,一觉醒来,近几天的疲劳全消。我再一次横渡长江。
我17时5分到达汉阳门,已经有几名泳友刚刚出发。
汉阳门防汛人员看见我一人渡江,不让下水。原来是有关方面刚刚打过招呼。我在黄鹤楼冬泳队人员的关照下,由他们搭建的梯子跳入长江下水。
我下水后,往12点方向用点头蛙。750下转为平行蛙,870下107军舰(西安舰)的大字在左侧,随后303潜水艇,513军舰也一晃而过。
我共蛙1200下,在三峡石广场的爱情墙的台阶上起水。我的第二次渡江时间为39分26秒。
这是我2016年第52次、第53次横渡长江。人生中第123、124次横渡长江。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19 20:09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19 22:14 编辑
四大金刚渡江 汉阳门至三阳广场
今天是7月19日星期二,武汉白天中雨,气温24至32度,南风2到3级。
我出门前查12时汉口的水位27.14米,流量482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12时,水位155.23米,流量25500立方米/秒(入),24000立方米/秒(出)。
昨天13时41分,我看见了侄儿的一条记录信息。我的留言是“好可爱,亲亲我们的宝贝。”没有想到,2个多小时后,我真的亲到了我们的小宝贝。
原来,昨天14时31分,我正准备出门渡江,接到了老家天门弟弟的来电,要我到后湖的“世博园”小区帮忙。原来弟弟的媳妇产后要上班了。我这个当二爷的见到了6个多月的侄孙女。后来,我见时间已晚,虽然带了渡江的装备,只得临时取消了渡江。再说他们也留我喝酒。我与兄弟喝了一瓶白云边15年。
兄弟情深。我与兄弟约定,这个星期天(7月25日)我在本小区的“艳阳天”请他们。
今天早上起床后,我还隐隐约约感到酒还没有完全消。我与泳友约好下午渡江,15时在武昌长江一桥下的汉阳门1号明口下水。
能够在现在的时候渡江的泳者,一定是我们江岸冬泳队基地爱水者中的艺高人胆大者。这不,自从我们基地被淹被毁后,失去家园的泳者就如同是无家可归者。
约好的陈先辉(图左者)真的是先锋,他搭乘的士第一个到达,黄辉(图右者)也是选择了搭乘的士到达。中雨里,我与刘红兵则一同乘坐同一公交达到汉阳门。
路途中,我看见轮渡防汛的条形石被卸下,红泥土也清空。路边原先堆放的几车红泥土也被清空。我对刘红兵说,看来长江汉口站水位从7月15日晚退至警戒水位27.3米以下后,已经有几天了,轮渡方面有点想恢复通航了。
公事公办的二位女防汛值守人员还是不让我们进入。我们费了很多嘴皮子,干脆“强行”进入。后来也有二位泳者进入,也没有见她们阻拦。
我们下水前留影,一只黑蝴蝶落在了我的胸前,后来又落在了陈先辉的左胳膊上。我们冬泳队家住武昌的老潘(潘队)正巧到汉阳门的警戒线外,他用我的数码相机记下了这美好的一刻。
我们四大金刚15时准时下水。这只美丽的黑蝴蝶又追逐我们,停留在了刘红兵的拖鞋上。
今天的渡江,雨歇天阴。我放慢了点头蛙的频率。蛙100下3分55秒,蛙200下7分43秒。蛙300多下时,避让2条从长江一桥方向(上游)开来的下行的货船。在107军舰(西安舰)水域,又有6条货船从长江二桥方向上行(逆行)开来的货船,我们均安全避让。
长江里的先锋官,仍然是陈先辉。而我们三人为了安全起见,前面基本是往12点方向游,而陈先辉则往12点半方向蛙。
陈先辉艺高人胆大,他在强行抢过一条上行船时,我在安全区域的水域,看得都为之担心。第一个到达三阳广场平台的,就是陈先辉,他大约用时51分30秒。
我的渡江时间为52分08秒。这是我2016年的第54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25次横渡长江。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20 19:25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20 21:49 编辑
大风大浪中多人渡江 汉阳门至风帆广场
今天是7月20日星期三,武汉白天中到大雨,气温25至29度,南风3级。
我出门前查7时汉口的水位27.28米,流量491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8时,水位156.25米,流量36000立方米/秒(入),21500立方米/秒(出)。
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早上7时用卡西欧手表测量长江主航道水温26.5度。
我们今日渡江路线:汉阳门至长江二桥上游500米处的江滩公园风帆广场,距离大约8000米。
我们一起下水渡江的泳友共5人,由陈先辉联络,在长江二桥的沿江大道上坐泳友老储的“路虎”商务车,到达汉阳门。
泳友老储、陈先辉、吉祥詹天云和老张(从左至右)留影。
泳友老储、陈先辉、吉祥詹天云、老张和本人(从左至右)留影。
我们10时22分下水。游程的前半段,风平浪静。在武汉港水域,遇见多艘逆流上行的大货船,大都友好避让。其中一条“南京分节油62036”的重载运油船,或许是船长驾船的技艺不佳,或许是认为我们5人在长江“盘成一坨”,趴在漂流袋上避让,还是影响了航道或者他们的心情,竟然“老羞成怒”,通过高音喇叭来了一段“汉骂”。花甲或耳顺之年的张师傅在长江里高声回应:“激动个么事沙,有本事下到长江里来。”,我则用“大拇指向下”来表达不屑。
渡江的后半程,刮起了3级以上的大风,我们与风浪搏斗。即使到达岸边,还清晰地看见树木摇晃,哗哗地响。我的小漂流袋经常被大风吹到眼前,档住了视线,只得一次次用手拨开,还真有点惊涛骇浪的意味。而贪水的老储、陈先辉没有在预先的起水点上岸,它俩还在风浪中往下游勇往直前。
我与吉祥詹天云的渡江时间为66分19秒。这是我2016年的第55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26次横渡长江。
紧赶慢赶没有赶上趟的王中伟也起水了。后面11时下水的徐富卫还在长江里与大风大浪奋勇搏击!
今天11时,武汉关水位 27.32米,再次返回、超过武汉的警戒水位线了!这意味着我们的横渡长江是在一个标志性的高水位下进行的!!
本日记发出前的19时,大风还在继续或者增强。我的心情是既庆幸又遗憾。庆幸上午已经渡江,遗憾与风浪搏斗的时间还不够长。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21 23:06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21 23:17 编辑
汉阳门至三峡石 激流中的挑战
今天是7月21日星期四,武汉白天多云,气温25至34度,南风3到4级,阵风5到6级。从今天起,武汉出梅转入盛夏。
我出门前查14时汉口的水位27.78米,流量523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13时,水位158.14米,流量 无(入),24100立方米/秒(出)。
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早上7时用卡西欧手表测量长江主航道水温26.7度。
由于湖北区域上游的下雨,今天长江的水位比我昨天渡江时上涨了0.50米,流量增加了3200立方米/秒。应该是很罕见的事情。
钟祥、荆门、京山、天门都出现了历史上的大洪灾。京山石龙水库泄洪,水淹天门。
更何况我的家乡天门市的汉北河,发生超历史的特大洪水,也多处破堤泄洪。比如,今天上午9时30分,天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对汉北河龙骨湖段进行扒口分洪。
昵称为“浅末年代”留言:“上游(京山)来的水太大了。渔薪黄潭街上以及下面很多乡镇都淹了。几十公里一片泽国。”
孝感也出现洪灾……天津市区在“看海”,就连吉林省也将出现大到暴雨,防汛升级。……天灾人祸何时了?
上午风大未出门。下午我14时35分出门,到达汉阳门1号明口。我主动与帐篷里的上次(7月17日下午)不让我下水的男值守人员打过招呼后,进入台阶处。
我16时后在汉阳门下水,长江微风微浪。我前面先下水的是二位结伴而来的师傅,一位姓李,一位姓朱;一位泳技高超,一位戴着脚蹼。
我事前本来说好是要到长江二桥前起水的。后来没有想到,不停留、不歇气地追着他们游,让我改变了主意——还是和他们一样,在三峡石起水吧。
我用点头蛙925下,才面对106军舰(西安舰)的大字。1000下时,正好快通过最后一条趸船的尾部,我看表为30分25秒。踩了几下水,就从尾部游向三峡石水域。
水大水急,我往11点半方向顶,到爱情墙上游的台阶起水,正好用点头蛙1300下。我的渡江时间为38分58秒。这是我2016年的第56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27次横渡长江。
岸边站满了游玩的游客。一位游客向我们3人伸出了大拇指,热心快肠地为我们留影。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22 11:49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22 12:01 编辑
继续享受中流击水的乐趣
今天是7月22日星期五,大暑,武汉白天晴到多云,气温27至35度,中心城区高温36度,南风3到4级。
我出门前查5时汉口的水位27.80米,流量524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5时,水位158.48米,流量 无(入),26200立方米/秒(出)。
27.80米是相对的高水位,但我看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我看,从今天起,就要开始回落了。或许不到8月1日,武汉市的轮渡就会恢复通航!那就抓紧这老天爷赐予的机会,继续享受中流击水的乐趣。
按照昨晚与刘红兵的约定,我今天骑行山地车,10分钟内到达武花苑小区,换乘韩工的私家车到三峡石附近。我们3人再搭的士到达武昌汉阳门。我与老刘抢付21元的的士费,老刘掏出了四伟人的百元大钞,当然是我准备的零钞胜出。
汉阳门已经聚集了今天最早的一批渡江的泳友。几路班子,都在等待晚到的同伴。因为,如果从汉口过来,坐最早的5时45分的公交,能够早一点下水,也就是7时10分左右。
我们3人,应该是最先下水的(在6时42分下水)。之前,巧遇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大哥,以及巾帼英雄“南澳金沙”。
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早上7时用卡西欧手表测量长江主航道水温26.7度。
我们的渡江起水点是三峡石广场爱情墙。与昨天相比,今天的长江更加激流不断。我们遇到下行大货船,因为避让,延长了一点点时间。但关键处没有遇到逆流上行的货船。韩工与老刘,还在往12点方向甚至11点半方向顶,耗费了体力。而我在利用水势上,轻车熟路,合理一点。
我用点头蛙1250下。我的渡江时间为39分04秒。老刘与韩工则在下游200米左右的江城大舞台前面一点起水。我先在三峡石留影,后来走过来与他们合影。
骄阳高照迎来大暑节气。武汉的天气就是这样,今天就感到“热不可耐”。还是雨天渡江舒服,那才叫一个爽。
这是我2016年的第57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28次横渡长江。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23 21:48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23 21:56 编辑
第四次双渡长江 汉阳门至三阳路
今天是7月23日星期六,武汉白天晴到多云,气温28至37度,中心城区高温38度,偏南风3到4级,阵风5级。
我出门前查8时汉口的水位27.60米,流量489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8时,水位158.18米,流量 23000(入),27700立方米/秒(出)。
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早上7时50分用卡西欧手表测量长江主航道水温26.7度。
上午与泳友黄辉约好,10时30分在汉阳门渡江。中途接到泳友陈先辉的手机,他也会打的过来一起参加。
我们三人中,黄辉的速度稍慢一点。因此,我们约定,起水点争取在三峡石,如果遇到船舶尤其是逆流的上行船,影响到正常发挥,就改为三阳路广场。
长江浪大,刺激过瘾。我与黄辉在一起游,果然,不能够在三峡石的爱情墙或者下面200多米的“江滩大舞台”起水。那就在三阳路起水。
我第一个起水。共用点头蛙共1657下,我的渡江时间为53分26秒。
出江滩公园三阳路,我们三人打的前往“老江夏”,我付起步价10元,中餐就在此。三人3瓶冰镇雪花啤酒,2个凉菜2个热菜,结账由黄辉抢付142元。
后来,黄辉与几名泳友一起到黄陂游湖,我则与陈先辉准备下午第二次渡江。我与泳友刘红兵联系,邀约他一起前来。
我们三人从沿江大道武汉关打的,穿越长江底下,到达汉阳门,我付币23元。付费未成的老刘开玩笑说:老万,你老这样下次不来了。
我们遇到从长江大桥驶来的(顺流)下行船多艘,大家各自停留或者慢速避让其中的一条。在三峡石水域,又遇到多条(逆流)上行船,刘红兵抓住了航标船下游的锚链,停留4分钟左右;我处于居中的位置,安全通过后,在三阳路水域的最后一条趸船尾部,也抓住了该趸船尾部的锚链,停留了4至5分钟,由腕表计时42分钟到46分多钟;我扫视江面,见陈先辉已经在三阳路下面数百米处,准备靠岸起水。再后来看见刘红兵从我停留的趸船前部游来,我也一起追去。他前我后起水。我们的渡江时间为53分34秒。
激情永在,这是我2016年度第四次双渡长江。是我2016年第58次、59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29次、130次横渡长江。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25 14:10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25 21:37 编辑
在微电影《生命链》扮演救援者角色
今天是7月24日星期天,武汉白天晴到多云,气温29至37度,中心城区30至38度,偏南风3到4级。晴热高温天气持续。
我出门前查8时汉口的水位27.48米,流量482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8时,水位157.49米,流量 未公布(入),28100立方米/秒(出)。
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早上7时30分用卡西欧手表测量长江主航道水温27度。
今天上午9时30分,长江救援队要在江滩公园的三阳路广场水域拍摄一部微电影《生死链》,长江救援志愿队秘书长、我们江岸冬泳队的队长郝振海邀约我参加。我欣然前往。仪式完毕后,我一人渡江。路线汉阳门至三阳路。
我的渡江时间为54分14秒。这是我2016年第60次横渡长江。也是我人生中第131次横渡长江。
我起水后,看到微电影《生命链》的摄制组成员以及本队的十几名泳友聚集在树荫下。原来他们吃过简单的中餐(盒饭)后,正在小歇。但一会儿,泳友们全部都下江玩水了。
大约14时15分,年轻的留长胡须的余稼文导演开始了第一个镜头的拍摄。我与心仪已久的泳友黄开越一起扮演了救助溺水者的群众演员。
我们的第一场戏,是共同救助男主角张冬来救人牺牲后、从婚礼现场赶来寻找江中父亲的儿子。我用背后夹胸拖带法以及背后双手插双腋拖带法救人。我的国家救生员5级的职业技能派上了用场。
后来,本队的石玉莲也扮演了一位女溺水者的角色,我和黄开越将她救起并且抬上岸的镜头,拍摄了10次才过关。
烈日烤晒下,我参加拍摄了二个多小时。赤脚踩在滚烫的大理石上,走不了几步就被烫得龇牙咧嘴。看到扮演男主角张冬来的演员那样专注和投入,想到该电影是以2014年10月27日救人牺牲的英雄陈忠贵为生活原型,再烫也得忍住!
已经过了16时45分了,我因为17时30分要请弟弟他们一家5口在本小区的“艳阳天”吃饭,只得提前依依惜别,后面的集体宣誓等镜头就没有参加。
晚上的饭局共9人(含一婴儿),弟弟带来了他习惯喝的1瓶白云边15年和一件“加多宝”饮料,而我的一对白云边12年和2升雪碧饮料则没有派上用场。但花17元在路边购买的西瓜,我们自带进去,大受欢迎。我们二兄弟各自喝了半斤白酒。
我夫人买单,含会员打9折的价格为548元(刷卡97元,现金455元)。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25 22:31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26 07:17 编辑
再见了,武汉的警戒水位
今天是7月25日星期一,武汉白天晴到多云,气温29至38度,中心城区30至39度,偏南风2到3级。晴热高温天气持续。
我出门前查15时汉口的水位27.26米,流量489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8时,水位157.49米,流量 未公布(入),28700立方米/秒(出)。
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早上7时50分用卡西欧手表测量长江主航道水温27.1度。
今天的水位,在12时还是27.31米,后来就退至警戒水位27.30米以下了。我与一千万武汉常住市民都可以说“再见了,武汉的警戒水位!”
天实在太热,我今天的渡江,是在17时后。路线:汉阳门至三阳路。
在汉阳门,巧遇业余摄影家童汉芳。他用的是高档相机,给我们照了几张相,我也留下了联系的方式,但就是不知道他能否上传?!下面还是我的数码相机留下的照片。
或许是昨天在微电影《生命链》中当救助者体力消耗太多,今天我的二条胳膊还有点酸疼。
长江有点小浪,我的点头蛙频率较慢,蛙100下3分52秒,200下7分50秒,500下20分02秒。
蛙600多下时,我看从下游的三峡石方向,逆流上行的货船一条接着一条,又放慢了节奏。一边往岸边方向慢慢游动,一边避让了3条货船。我蛙948下时,准备往起水点方向冲刺,抓住锚链上与一位游泳高手说了几句话,时间48分钟。
最后的冲刺阶段,也是慢悠悠的。蛙到1000下时,用时已经是50分05秒了。我共蛙1250下,用时57分26秒。
我起水后,让一位河北游客给我留下的照片。
这是我2016年的第61次渡江,人生中的第132次渡江。
7月26日早起后,补充编辑一次,将业余摄影家童汉芳的作品放在最后。多人合影中,不乏黄鹤楼冬泳队救人的草根泳友。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26 20:25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26 20:30 编辑
武汉与宜春的较量 谜底最后揭开
今天是7月26日星期二,武汉白天晴,气温29至38度,中心城区30至39度,偏南风2到3级。“烧烤模式”持续。
我出门前查13时汉口的水位27.12米,流量482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13时,水位155.95米,流量 未公布(入),28800立方米/秒(出)。
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早上7时30分用卡西欧手表测量长江主航道水温27.3度。
在“泳者在线”登陆的“2016年716活动站点投票”昨天24时结束。作为“716全民健身周”永久性全国主会场的大武汉,在投票活动中,并非是一帆风顺。
我知道该活动,大约是10天前,武汉得票排名第四。后来,我将投票的链接转发了几个群,最远转到了远在吉林的“长白山冬泳之家”微信群。
武汉每天在进步。名次慢慢前移。前天的24日以微约的优势暂时领先。昨天,位居第二的江西宜春后来居上。大武汉与小宜春胶着在一起,交替领先。一直到最后的60分钟,武汉并没有反超。
最后的黄金60分钟,许多冬泳群号召亲朋好友来参与。定格24时,武汉站(国际渡江)29757票,江西宜春站28224票,绍兴站17967票,分别名列三甲。
武汉险胜,宜春惜败。江西想造716祖宗的反,真是邪完了,果然武汉第一。
如果这次宜春能够将第一名保持到最后的话。武汉的脸面就丢尽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以防汛为由,取消了第43届国际渡江节哦。
今天16时前,有8名泳友渡江。本来他们在下水处等待着我,但我怕影响了人家,要他们先行出发。
等到我出发前,看见“海豹渡江”的红旗招展,原来是李师傅来了。我看见只有他一人,正好可以与他一起渡江,起水点是三峡石广场,渡江距离5000米。我共蛙1275下,用时40分49秒。这是我2016年的第62次渡江,也是人生中的第133次渡江。
我起水后,与“海豹渡江”的李师傅合影。有关李师傅的故事,明天再讲。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27 21:57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28 10:13 编辑
“黑豹渡江”的李师傅创造了传奇
今天是7月27日星期三,武汉白天晴,气温29至38度,中心城区高温达39至40度,偏南风2到3级。“烧烤模式”持续。
我出门前查15时汉口的水位26.95米,流量473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14时,水位155.31米,流量 25000(入),29300立方米/秒(出)。
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早上7时10分用卡西欧手表测量长江主航道水温27.9度。
昨天我渡江,遇到了“黑豹渡江”的李师傅。他的速度快,也带动了我。他大约39分钟就在三峡石起水,比我快近2分钟。
更衣过程中,我们聊天。原来,李师傅今年63岁,家住汉阳“铁路医院”附近。长期坚持锻炼。主要是“蹲桩”和“冬泳”。今年元旦渡江,从3月份就开始天天渡江,现在已经横渡长江超过了120次。
他说:自己28岁的时候,就得了肝病,药物治疗都没有治好,甚至还在向坏的方向发展,最后是肝硬化腹水。不得已在50岁办了病退。
为了与病魔抗衡,李师傅开始了体育锻炼。选定了“蹲桩”和“冬泳”。十几年过去,病竟然好了。
他说:体育锻炼考验的是意志,没有持之以恒的行动,很难坚持下来。现在,每天上午“蹲桩”二个多小时,身体有了无限的活力。坚持“冬泳”,正好又释放了活力。
李师傅伸出一只胳膊,让我用一只手按住他的手往下压。他的手往上用力,54岁的我往下用力,居然败下阵来!我面前的李师傅(下图左一),创造了传奇!
我继续问:7月21日(我的第56次渡江)与你一起渡江的朱师傅(下图左二)今天没有来。他说:人家现在是一个星期渡江一次。以前带老朱渡江,他游得气喘吁吁,心慌,两腿无力。跟我练了“蹲桩”后,很轻松地渡江,在三峡石起水。
我今天到达汉阳门,见到有义务理发的年轻人,再一看,是人生中渡江近1900次的闵师傅(下图左一),还有先后4次用山地自行车到达西藏并且穿越其间的独骑侠刘驰(下图右一)。于是我也居中理发。
我渡江前,有一帮准备在三阳路起水的泳友。我渡江的起水点是难度更加高的“三峡石爱情墙前”。
我一人独渡,频率较慢,但游程顺利。我共蛙1235下,用时43分06秒。这是我2016年的第63次渡江,也是人生中的第134次渡江。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28 21:26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28 21:36 编辑
爱水、戏水、亲水的“流浪者”
今天是7月28日星期四,武汉白天晴,气温28至38度,偏南风2到3级。晴热高温模式持续。
我出门前查15时汉口的水位26.79米,流量459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15时,水位154.76米,流量 27500立方米/秒(入),29600立方米/秒(出)。
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早上7时用卡西欧手表测量长江主航道水温28.3度。
我下水前在汉阳门的留影。后来,遇见了我仰慕的68岁的老前辈闵师傅,还有月湖桥冬泳队68岁的高文权老师。我6月27日第一次与闵师傅渡江,得知他人生中横渡长江近2000次。
得知他们的起水点是在三峡石,我与他们同渡。闵大是老江湖,在最右边,高老师居中,我在最左边,占据着于新手而言“最有利”的位置。
在106军舰(西安舰)前,我在一条逆水上行船前面顺利通过。高老师的游泳圈上带着醒目的小红旗,他向闵大靠拢。我估计他们两人要等待该船通过,但他们不愧为浪里白条,用自由泳抢过!
我在昨天的常规路线上,蛙1000下正好是33分钟,蛙1028下通过最后一条趸船的尾部,下面就是强行抢进三峡石了。
平时,我是朝11点半方向抢,正好到达三峡石。但今天我往右边一看,他们两人的起水点是在该位置的下游大约200处的台阶处。2014年及其以前的官方“716渡江节起水点”还要往下游大约200米处的“江滩大舞台”。我只好改为向12点半方向修正。我在紧跟高老师后面起水,闵大也用十几蛙后起水。
今天渡江,风不大细微浪,自己并不感到速度快,因为晚上还激情过,体力不如以往。
我共蛙1246下,用时40分49秒。这是我2016年的第64次渡江,也是人生中的第135次渡江。
更衣就在台阶上,他们两人都带了方便实用的“裙子”。岸上有人与我打招呼。原来是夏明与吴福生结伴来了,后来他们就在我们起水和更衣的地方下水,顶逆流。
自从我们江岸冬泳队基地被淹后,从长江二桥往上3000米至三峡石,每个能够下水的地方,我都遇见过本队的队员。我们都是爱水、戏水、亲水的“流浪者”!
不过,再过7天左右,长江是水位下降1米,那时就又可以到长江二桥下游400米的江岸冬泳队基地玩水了!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30 23:15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31 14:16 编辑
第五次双渡 汉阳门至长江二桥基地
今天是7月30日星期六,武汉晴热依旧,气温29至38度,中心城区30至40度,南风2到3级。烈日炎炎酷热难耐。
我出门前查8时汉口的水位26.54米,流量437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8时,水位154.27米,流量 26000立方米/秒(入),29800 立方米/秒(出)。
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早上7时05分用卡西欧手表测量长江主航道水温28.5度。
昨天上午、下午,分别带夫人到协和医院与武汉市中心医院的眼科检查,结论均是右眼白内障,要动手术。后来,去看望了家族的曾经的一级警监(正厅级享受副市待遇)患了癌症的大哥,看望了岳母(不在家)。回家后天色已晚,没有渡江。
今天上午渡江前,在汉阳门2号明口旁边的观礼平台上,一群非洲留学生在观光浏览和留影。
自从7月25日中午后,长江水位退至27.30米以下,已经有几天了。昨天傍晚渡江的泳友,已经发现汉阳门1号明口的下水点,旁边搭建的防汛帐篷撤掉了。
今天双渡的路线,均为汉阳门至长江二桥下面几百米的江岸冬泳队基地。
上午的渡江。我蛙100下用时4分23秒,200下8分21秒,500下20分58秒;前面用的是比较慢的频率。
在三峡石水域,明显感到水温的变化,总体变凉快了,舒适感很好,水温肯定低于28度及其以下。
我蛙1000下40分59秒,1500下已经贴长江二桥1号桥墩内侧大约20米通过,时间58分钟。我共蛙1736下,用时65分19秒。这是我2016年的第65次渡江,也是人生中的第136次渡江。
我们基地被洪水破坏得破烂不堪。停车棚无顶盖。小值守房荡然无存。大值守房千疮百孔。
下午的渡江。汉阳门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我18时33分下水。业余摄影家童汉芳老师为我留下照片。
我蛙100下为3分45秒,200下7分36秒,500下18分40秒,1000下33分45秒,1500下53分50秒。1630下通过长江二桥外侧。我共蛙1888下,用时64分51秒。这是我2016年的第66次渡江,也是人生中的第137次渡江。
起水后的基地幽暗,阴森恐怖。我用数码相机照下了悬挂队旗的不锈钢立柱。再照下长江二桥的夜景。我涉水出桃花岛后,照下水景,这里的最深处大约80厘米,已经比上午降低了大约6厘米。明天涉水穿短裤都无恙了!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7-31 23:26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7-31 23:43 编辑
用横渡长江的方式庆祝八一建军节
今天是7月31日星期天,武汉持续晴热,气温29至39度,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40度以上,中心城区(遐想吧),南风2到3级。烈日炎炎酷热难耐。
我出门前查16时汉口的水位26.30米,流量430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14时,水位153.45米,流量 24800 立方米/秒(入),30100 立方米/秒(出)。
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等十几人,上午从金口漂流(畅游)长江40公里时,用卡西欧手表测量长江主航道水温28.8度。
今天下午5点30分,由小红帽游泳队组织的庆祝八一建军节活动如期进行,近70人参加。
本人、刘红兵、王中伟、刘翔、立农、小赵等6人随后下水。我们的渡江路线也与他们相同,在三阳路起水。我的渡江用时54分48秒。
这是我2016年的第67次渡江,也是人生中的第138次渡江。
之后,有过军人经历的本人、王中伟、刘翔、小赵等4人在威龙酒店庆祝。从起水点三阳路,到京汉大道上面七一中学对面的威龙酒店,我付打的的起步价10元。
简简单单的消费。刘翔刷卡92折扣,共花费不到164元。有人制止了我买单。坚持要AA制,我认为这样也可以。我付费45元。
在这个纪念日,我们提前庆祝。用简简单单的相约渡江来进行,用简简单单的聚会来进行。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8-2 00:17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8-2 00:42 编辑
第五次双渡 激情八一建军节
今天是8月1日星期一,武汉持续晴热,气温28至38度,东风2到3级。烈日炎炎酷热难耐,但明天可望缓解,台风可望成为本次热浪的终结者,高温将逐渐减至34度。
我出门前查8时汉口的水位26.22米,流量427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7时,水位152.86米,流量 未公布 (入),30600 立方米/秒(出)。
昨晚,武汉市轮渡公司的网站有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轮渡部分复航,武汉关至中华路轮渡作为最繁忙最主要的线路,第一个复航!这对于喜爱渡江的游泳爱好者来讲,无疑是喜从天降!
选择八一建军节复航,与我前面的预测日期,不差分毫!
江城冰泳队的队长李毅17时50分用卡西欧手表测量长江主航道水温28.8度。
激情八一建军节,第五次双渡长江,路线:汉阳门至长江二桥下游400米的基地。
第一次渡江。我特意到武汉关坐轮渡到中华路,再步行到达汉阳门。
在轮渡上就看到几批渡江的班子。在轮渡上,与一位人生中第一次横渡长江的广州泳友曾繁华留影。原来,有一位武汉本地的泳友带他一起渡江,在三阳路起水。
汉阳门,一对夫妻带着女儿戏水,我除了提醒之外,还牵拉着那位小朋友的小手。
我下水后,往12点半方向蛙,都是比较大的风浪。我共蛙1830下,我的渡江用时71分22秒。这是我2016年的第68次渡江,也是人生中的第139次渡江。
在我们江岸冬泳队基地起水后,顺便在桃花岛上采摘了几斤成熟的桃子。这得益于汛期江水淹没了桃花岛。
第二次渡江。我也是乘17时10分的轮渡。在轮渡上,看到了6班人马,不断从轮渡附近通过。八一渡江,成为一道亮丽和独特的风景。
此时此刻,汉阳门比昨天的渡江的人更多。哪怕在17时10分后,汉阳门已经有超过10批次的渡江爱好者下水的情况下。
我共蛙1872下,我的渡江用时71分00秒。这是我2016年的第69次渡江,也是人生中的第140次渡江。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8-2 22:05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6-8-2 22:28 编辑
省防汛4级响应今天终止
省防汛办决定,于8月2日10时终止防汛4级响应。我们江岸冬泳队出江滩公园的口子,也是花鸟市场的进出口,防汛的帐篷上午还在,下午就撤除了。
而武汉市防洪水位分为三级,分别为设防水位25米,警戒水位27.30米,保证水位29.73米。
通俗来讲,设防水位就等于水位已与武汉路面的最低处相齐平,警戒水位意味着长江水位已经比多数城市道路高度还要高,而保证水位则是国家防总规定的武汉市必须确保的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