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明杂谈 [打印本页]

作者: yunsiwa    时间: 2016-4-5 16:44
标题: 清明杂谈
本帖最后由 yunsiwa 于 2016-4-12 20:12 编辑
: i; a: G% I. [8 v* f6 S3 }* ~/ E
      
& Q2 K3 O3 D$ N; u1 }) L& z

- z7 O- c6 [9 Z8 k: M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多少meimei已经迫不及待的穿上了超短裙,真是羡煞人也。无意苦争春,却不免暗自神伤——流水落花春去也。不过我更喜欢“清明时节雨纷纷”,不要误会,别以为我穿不上超短裙就喜欢清明下雨,因为这首诗从小就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脑海里,伴随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天。“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新淡雅,有诗意也有画意,仿佛信手拈来,却成为了千古佳句。! j" D% i( A. n4 s- o# E, P
. v- w- `+ w. X6 P
        雨停了,你看那“庭院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让你尽揽春色,涤尽尘虑,心情在春风中荡漾,不免聊发少年狂,与花共舞。忘乎所以地把自己完完全全的融入花间,融入了春风中。

- Y" o; K  }6 z) n5 M) {      “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咦,那不是林妹妹吗?花刚刚才开,为什么还没有享尽春光,就想到了花落人亡呢?你不是读过西厢记吗?那崔家小姐也曾经哀叹过“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该来的是要来的,该去的是要去的,又何必为花开花落而如此伤感呢?最后崔家小姐不是也与张生花好月圆了吗?为什么你偏要见花落泪,见月伤感而错失春光呢?荣宁两府不相信眼泪,任凭你泪珠儿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6 p7 G" i* O5 i

4 R# r5 Q0 a. p8 N# t# s
       过去我也喜欢古诗词里面的很多伤春之作,佳句连篇,读起来柔肠寸断,不知陪着它流过了多少眼泪。严蕊的这首词没有无病呻吟,而是另有新意,“去也终须去,留又如何留,待到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喜欢它,因为严蕊是一个不小的官,厌倦了官场,厌倦了官场的桎梏,而在诗词里自比妓女,向往着“山花插满头”的平常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我不明白,现在的贪官把上亿的钱藏在家里,仍然眷恋着官场,他们就不心累心跳的吗?他们自在吗?他们愉快吗?
: r% K: C/ W& W, d3 K5 D
       清明是踏春的季节,也是扫墓的季节。我注意到我们的墓志铭几乎千篇一律的是先妣先考x x x之墓,倒是有着中国式的庄重肃穆,但让人沉闷。能不能也学学老外,在寄托哀思中也来点幽默。看看老外墓碑上的文字:“他是一个卓越的医生,治好了很多病人,就是没有治好他自己”,“这里躺着一个酒鬼,生前孤独,死后也孤独,但他仍然是一个善良的人,邻居们都原谅了他,上帝,您就把他收了去吧”。这些语言幽默而又温馨,并没有冒犯亵渎逝者的意思,如果我们的墓碑也是这样,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出现一种墓碑文化,扫墓将会给你更多的回忆,扫墓不再会让人那么沉闷。

8 U6 s6 X5 z5 @! x# L5 T$ G0 }, }
        搁笔了,清明杂谈,乱七八糟的胡诌了一通,真有些不知所云。

; p$ r8 |" A6 `

3 {9 J* O- B: w( X2 k2 ?, h/ a5 N& V6 w8 n
0 z# W: Y# F# k' p

. }* N  P0 Q% _/ q

& W( b+ @6 Z+ N5 E. F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6-4-17 14:38
[attach]3872433[/attach]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