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玄学论坛0229
[打印本页]
作者:
鱼象鱼
时间:
2016-2-29 14:26
标题:
玄学论坛0229
“无知就是痛苦”,这是文殊师菩萨给的有关智慧最重要的教授。——宗萨钦哲仁波切
世间时时在发生变故,我们只是听听而已。惟有那些和自己有关的,才会使我们心潮跌宕。
O【有“我”就有苦】
当我们向内观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有好多的苦,好多的错误,和永远的不满足…这些问题是从哪里出生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起因就是我们的恶心,也就是那一念贪心、瞋心、我慢、忌妒与不满足的心,而这所有的过失最主要的就是无知与无明。——大宝法王噶玛巴《四共加行》
身为人,我们内具所有六道的感觉。我们生活中的快感是天道的感觉,嫉妒是阿修罗道的感觉,欲求快乐是人道的感觉,愚蠢无知是畜生道的感觉,悭吝是饿鬼道的感觉,嗔恨是地狱道的感觉。在修行时间外,在世俗生活中,所有六道的感觉都会显现。——广定大司徒仁波切
离苦得乐的方法只能依靠累积善业,但是,有情众生却不了解这一点,反而无知的造了很多恶业,又因为这样的业遭受更多的苦。——国师嘉察仁波切
我们不要老是朝外看,应反观自心看一看自己,自己所修的法是否能成为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对治法,是否能断除自己的烦恼与妄念?——大宝法王噶玛巴《百段引导文》
全球七十多亿人口中每一个人都有脑子,都能明白这箇中道理,但我们对于自己滥用环境所展现出的无知,却是令人震惊。我们必须从这个无明中觉醒,特别是有志于修行的人更应如此。这或许是我们身为修行人的最大责任。——大宝法王噶玛巴《环保必须是修行的核心》
#周一请吃素#
(周一请吃素,环保新理念)
从抓取转向舍弃,仿佛是个重大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不管愿不愿意,我们一生都在失去。青春、欢笑、泪水、成功、失败、爱、恨、乃至整个世界,都会离我们而去。
O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好失去的|寂静FM•第013期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有人说,世间最美的,就是微笑。笑,表示欢喜,表示开心,人生应该养成喜乐的性格,经常保持欢笑的习惯;时常脸带微笑的人,容易和人相处,更能广结善缘。
因为无知人类恣意破坏环境,将许多物种赶尽杀绝。无知令我们对自我以及与我相关的事物过度看重,如我的家庭、财产...透过我执的镜片看这个物种多元的世界,我们只会对地球造作巨大的伤害,因为在我们的眼中地球是存在于自我之外的“他”——大宝法王噶玛巴《以悲心与空性行环保佛教之道》
#周一请吃素#
今生的财富、名声能够带到下一世吗?不可能,许多“观死无常”的教法都在提醒我们。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关键就在于此刻的这一念心。我们心上的习气,例如积聚善功德的习气,能够延续到来世,这样能够让我们的来世过得的快乐远离痛苦。所以都是依靠这一念心。——大宝法王噶玛巴《冈波巴四法》
杀生则是短命多病的唯一直接之因,本来能活久时的人,若喜欢杀生,则成短命,藏地阿梨阿旺扎巴云:“若行救命放生者,短命亦成延寿命,若杀鱼蛇等含生,长寿者亦成短命。”自古以来,放生转短命为长寿者,不胜枚举。——索达吉堪布《放生功德甘露妙雨》
要在生活中检验自己的修行,看看考验来时,还能不能把握自己,还能不能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很多时候,我们都看不见自己的过患,你以为你是修行人,其实你可能只是外相相似而已。重要的是,任何时候,你要问问自己:“你现在做的有意义吗?”。——大宝法王噶玛巴(第27届噶举祈愿法会)
佛法不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佛法是我们天生所具备的善、功德。我们用佛法的修行方法去掌握、展现这些功德,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它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自然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要跟随生活,否则修行佛法是起不了作用。——大宝法王噶玛巴(心创会问答开示)
当我们乘坐飞机翱翔于云层上时,我们了解到,即使云层下阴霾雨霏,太阳却总在明亮照耀着。同样的,当我们不再坚持我们的身份地位、我们的「自我」时,会开始看到,自我不存在其实是一种有力、真实、坚不可摧的存在。如同太阳,它是永续的,不增不减。这种存在境界被称为金刚本性。——秋阳创巴仁波切
【共修回向】2016年第2期
#无尽传灯微共修#
完成功课者请在此条下报内容及数量,关注并
@无尽传灯微共修
以便统计。祈祷:弟子众等,心香诚献,伏祈诸佛,不违本愿。作我依怙,救我厄难,消我众病,免我毒患。灭我烦恼,除我痴暗,施我安乐,究竟涅槃。见闻随喜,共结胜缘,齐发大心,同登彼岸!
因为修建寺院从世俗来讲,是在完善社会结构,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圆满,就是使不平整的世界得到圆满,圆满一个世界,自然产生无量功德,也才是真正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你使一个世界平整了没有坑坑洼洼了,那就没有人会陷落坑阱,那么才使得众生得到真正的利益
O让你懂得修建寺院的真实意义
真正的佛弟子应该改变自己的心,这是佛法行者的主要责任。改变,通过修心改变,通过你从书本里读到的教授改变,通过你从上师那里得到的法教改变,将这些应用到你自己身上。带着喜悦,带着欢乐,带着全然的智慧,你非常欢喜的改变你的性格,而不是被迫去做。——桑杰年巴仁波切
如果我们的性格中具伤害性的瑕疵,那么从修行角度来说,这些就是要去转化的。例如,如果性格中多瞋恨或嫉妒,那么这些都必须加以转化。改变我们的心,就能改变性格;改变我们的性格,就能改变人生。——大宝法王噶玛巴《烦恼的对治》【】
作者:
山水游
时间:
2016-2-29 14:48
拜读。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