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防止流感病毒侵袭的关键,具体来说就是以下几点:
一、注意保暖。尽管“春捂秋冻”有一定科学道理,但是,根据天气情况,根据个体差异,随时调整衣物还是很重要的。运动后尽快擦干汗液,及时穿衣。天气突然降温时,要减少室外活动,注意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二、呼吸卫生礼仪要注意。咳嗽或打喷嚏时应遮掩口、鼻,佩戴口罩可避免咳嗽、喷嚏带出的分泌物流散到空气中。使用后的卫生纸应丢进垃圾桶,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做手部卫生。
三、保持空气干净,流通。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外部空气质量较差时,可选用空气净化装置。避免到人群拥挤、空气污浊场所活动,例如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
四、适当与病患隔离。如身边有患病者,建议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不共用碗筷、水杯、毛巾等物品。
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六、接种疫苗。对于老人、孩子及有慢性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员,可选择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患流感风险。
七、增强自身免疫力。可适当补充维C、适当运动。
八、症状严重者及时就诊。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持续加重时,及时到医院诊治,就诊时患者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空间距离为好,并注意手部卫生与清洁。
早期,一般为起病的1-2天,症状见喷嚏、鼻塞、鼻流清涕、咽痒、鼻咽部不适,身冷,轻度恶寒或恶风。目前还没有针对流感的特效药物,但这也不是完全没有药物能对抗流感,一些抗病毒的西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金刚烷胺等)以及中草药(抗病毒口服液、莲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水、板蓝根)对预防流感或者流感的初期有一定的疗效,一般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发作期,起病后2~4天,症见发热、恶寒、体温升高、咽痛、头痛、全身关节或肌肉酸痛、轻度咳嗽、咯出白痰。建议及时就诊,此时一般继续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奥司他韦、抗病毒口服液、莲花清瘟胶囊、流感丸等);同时针对咳嗽(急支糖浆、川贝枇杷露、止咳糖浆),发热(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症状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应注意休息,多喝水,易消化的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各种并发症。
感染期,若发作期症状不能控制则易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引起多种并发症。此时,必须严格遵医嘱,可合并使用一些抗生素药物(头孢、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甲氧苄啶等)治疗。
误区一、多喝水。流行病学专家指出,感冒(包含流感)时如果盲目大量喝水,反而会造成身体脱水!因为感冒(包含流感)时,人体会通过发烧来对抗病毒,这个过程会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同时也会带走钠、钾等电解质成分。这时,如果只是大量补充白开水,会令体内钠、钾等电解质元素被冲淡。当体内钠元素浓度下降过多,人体会出现眩晕、乏力等情况。专家表示,患了感冒以后,要保持饮水量,然而不要一次大量饮水,应间断性喝水。一次喝一杯左右的量,不要超过300毫升,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喝,一天的饮水量也不宜超过2000毫升。这样,既能保持对普通感冒饮水量的需求,也不会对下呼吸道感染有影响。注意,不要接连着喝,这样对肾的负担太大。
误区二、捂汗治疗。许多人认为得了伤风感冒出了汗就好,习惯用传统的捂汗法来治疗感冒,当病人怕冷且不出汗时就让病人喝热生姜水,用被子蒙住身体,直至出一身大汗。大量出汗极易引起脱水和虚脱,使得抵抗力降低,病情进一步加重。
误区三、运动治疗。不少人喜欢用“运动疗法”来治疗感冒。其实这种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单纯加大运动量会增加体力消耗,使抗病能力下降,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误区四、感冒了就立即服药。感冒不一定都要立即吃药,有些感冒可以依靠自身抵抗力和免疫系统来消除。如果稍一发现感冒就吃药,不仅没必要,还很容易引起抗药性。
误区五、多种药物治疗。许多人患了感冒后常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有些药物同时服用会相互抵消药力,严重的甚至会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引起过敏反应。
误区六、输液感冒好得快。有些人患感冒后,非要输液不可。其实,输液主要作用是缓解或减低感冒的疼痛感,让患者身体保持足够的水分,有体力对抗感冒病毒。
最近,由于天气早晚温差大,加之雾霾污染不断增强,因为发烧、流涕、咳嗽等症状到医院求医的患者骤然增多,很多人都知道流行性感冒严重时会死人,但却很难分清到底是患了流行性感冒,还是普通的感冒?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区分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呢,主要区分如下几个方面:
流感本身不会直接引起患者死亡,但能引起许多严重的病发症,可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甚至危及其生命。下面谈谈流感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希望大家提高警惕。
继发性肺炎包括三种肺炎,一是由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的细菌性肺炎;二是其他病原菌如衣原体、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真菌(曲霉菌)等感染所致的肺炎;三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其他病毒引起的肺炎。
Reye综合征Reye综合征(脑病-肝脂肪变综合征)是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肝脏、神经系统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综合征由于流感病毒和细菌的继发感染,严重者可并发本病发症。患者可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而致死。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