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冬泳爱好者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老师、健身教练,也有工人、企业家、自由职业者。有上班人士每天清晨6:00就准时出现在水边,游完泳再吃饭上班,也有人选择午休时间到水边报到,脱去厚重的棉衣棉裤,和冷水搏斗一番再舒坦地开始下午的工作。
冬泳的“冻”人故事
刚下水是什么感觉?
发冷发麻,像被针扎
对,他们好的就是这口!
丁科欣:自从开始冬泳,就基本告别秋裤了
丁科欣今年36岁,6岁开始游泳,一晃30年过去了,如今他爱上了冬泳,“开始冬泳也就这几年的事,冬泳主要靠个意志力,刚下水肯定是皮肤刺痛,跟针扎似的,头皮也发麻。不过冬泳就是个挑战自己的过程。”
说起冬泳对自己最大的影响,他说最主要的就是不怕冷了,“冬天穿得比以前少了,秋裤是冬泳以后就再也没穿过,不过我和那些坚持冬泳几十年的人还是不能比,就现在这个温度,他们里面就穿一件短袖,外面穿个夹克。”不过,丁科欣也说,冬泳爱好者的“不怕冷”并不是单纯解读为能扛得住冻、不感冒、不易受寒。冬泳爱好者的“不怕冷”都是建立在科学锻炼的基础之上的,冬季人体全身裸露在寒风冷水之中,寒气会不知不觉中潜入体内,所以每次上岸后都需要用更多的时间跑步、跳绳,让身体热起来。
沈音:偶然一次跳入未加温的游泳池,让她从此爱上了冬泳
紫霞湖冬泳训练基地里仅有的“三朵金花”,沈音就是其中之一,今年55岁的她是一名游泳教练,一直都在恒温泳池里游,有次偶然进入还没来得及加温的泳池游泳,竟然感觉也非常好,从此以后她就爱上了冬泳,现在她几乎每天都到紫霞湖去游泳。
虽然是游泳教练,沈音刚开始到开放水域冬泳时,也有一个适应期。“河里总是和游泳池不一样的,风大浪大。一开始冬泳的时候,一下水就有点头重脚轻,手脚发冷发麻,坚持了几分钟就必须要上岸了。大概游了一个礼拜,这种情况就缓解了。现在对自己的体温和体能的掌握已经比较有把握了。”
她分享了自己的冬泳经验,一般下水时间根据当天水温决定,水温多少度就游多少分钟,这是最安全的衡量游泳时长的方法。紫霞湖的水温一般是五六度,所以一次就游五六分钟。
是明南:要的就是上岸后那种难以想象的愉悦心情
是明南是武进区冬泳协会的会长,也是紫霞湖冬泳训练基地的发起人之一。“我冬泳4年,2014年4月的时候碰到了现在这群一起冬泳的队员,大家从在野河里自己游,到集资建造现在这个紫霞湖冬泳基地,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团队协作。”是明南说。
冬泳对是明南最大的好处第一个就是健康上的,他说自己犯了五年的气管炎就在坚持冬泳后不药而愈了。其次是心理上的,每次上岸的时候他心情都特别愉悦,难以想象的好心情。据了解,这种愉快的感觉是人大脑释放的内啡肽在起作用,内啡肽就是俗称的“快乐素”。
本版文字 郑雨露 本版图片 吴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