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文化,十八罗汉的前世今生 [打印本页]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标题: 文化,十八罗汉的前世今生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1-10 05:07 编辑

[attach]3768836[/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十八罗汉是指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清乾隆年间,由乾隆帝钦定,将十七、十八罗汉定为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十八罗汉名号才最终确定。
第一罗汉 跋罗堕尊者---骑鹿罗汉 原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出家成道后,常骑鹿回宫,劝导国王出家,并用种种比喻说明欲念之可厌,终于说动国王让位给太子而出家,故世人俗称他为“骑鹿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40[/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二罗汉 伽伐蹉尊者---喜庆罗汉  
原是古印度的一位雄辩家。有人曾问他:“什么是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的快乐谓之喜。”又问他:“什么是庆?”,他说:“不由眼耳鼻口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庆。比如诚心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故世人又称其为“喜庆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43[/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三罗汉 诺迦跋哩陀尊者---举钵罗汉
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47[/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五罗汉 诺炬罗尊者---静坐罗汉
原是一武士,出家后,师父为了让他摒弃以往粗野的性格,让他学静坐。但他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故成道后世人称他为“静坐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46[/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四罗汉 苏频陀尊者---托塔罗汉
原是佛陀最后一位弟子。因塔是佛的象征,为纪念和追随佛祖,他特制一塔随身携带,成道后世人称其为“托塔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48[/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六罗汉 跋陀罗尊者---过江罗汉
原是佛祖的一名侍者,主管佛祖洗浴事。他的母亲在跋陀罗树(又称贤树)下产下他,故名。据传,东印度群岛的佛教就是因他乘船渡江海而传播过去的,故世人称他为“过江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49[/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七罗汉 迦力迦尊者---骑象罗汉
原是一位驯象师。因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是佛法的象征。故成道后世人称他为“骑象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51[/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八罗汉 佛陀罗尊者---笑狮罗汉
原是一位勇猛的猎人,连狮虎也能猎杀。后出家戒杀,将证阿罗汉果时,有两只小狮子走到他身边感激他放下屠刀。成道后,他就将这两只小狮子带在身边,故人称“笑狮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53[/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九罗汉 戌博迦尊者---开心罗汉
原是中天竺太子,其弟想与他争夺王位。他对他弟弟说:“我心里只有佛,而没有王位。”且打开胸膛,弟弟见他心中果然只有一佛,遂不作乱。成道后世人称他为“开心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58[/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十罗汉 伴诺迦尊者---探手罗汉
原是个“路边生”的私生子,与第十六罗汉为同胞兄弟。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跏趺坐法,打坐完毕即双手举起,长嘘一口气,成道后世人称其为“探手罗汉”。[url=]Color[/url]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63[/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十一罗汉 罗怙罗尊者---沉思罗汉
原是释迦佛唯一的亲生儿子,随父出家,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著称。所谓“密行”,就是在沉思中能知人所知,在行动时能行人所不能行。故世人称他为“沉思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66[/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十二罗汉 那迦犀尊者---挖耳罗汉
原是一位理论家,因论“耳根”而闻名于世。所谓“耳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一,六根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器官,要想成佛,必须六根清净。六根中,耳根是由于觉净而生认识,故耳根清净最为第一。因为那迦犀论耳根清净最为到家,故佛教造像常将他的形象塑画为挖耳状,故世人称其为“挖耳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67[/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十三罗汉 因迦陀尊者---布袋罗汉
原是古印度捕蛇人,常携带布袋入山捉蛇以免行人被蛇咬伤,又将抓到的蛇拔去毒牙放生于山林,因发善心而证得阿罗汉果位。因他随身总带一装蛇的布袋,故世人称他为“布袋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68[/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十四罗汉 伐那波斯尊者---芭蕉罗汉
原是生意人,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后院的芭蕉树叶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故被取名为伐那波斯(梵文“雨”的意思)。后他出家常在芭蕉树下用功并因此成道,故世人称他“芭蕉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71[/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十五罗汉 阿氏多尊者---长眉罗汉
原是一个和尚,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因为他前世就是一位修行和尚,修行到老,毛发都脱落了,只剩下两条长眉毛,死后投胎转世,将长眉毛也带了出来。父亲知道他是修行人,故又送他出家,终于修成阿罗汉果,故世人称他为“长眉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73[/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十六罗汉 荼畔咤迦尊者---看门罗汉
原是第十罗汉的弟弟,他出家后化缘的办法是用拳头拍门叫屋里的人出来布施。佛认为不妥,就赐他一根锡杖。他化缘时,就用锡杖在人家门前摇动,人家听见这声音果然就心生欢喜,开门布施,成道后世人就称他为看门罗汉。这锡杖(也叫禅杖)后来也就成为和尚出门随带的法器。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77[/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十七罗汉 为庆友尊者---降龙罗汉
原是古印度恶魔波旬,他大扇动那竭国人四出杀害僧人,尽毁佛殿佛塔,将所有的佛经都劫到那竭国去。龙王用洪水淹没了那竭国,将佛经收藏于龙宫。后来,庆友尊者降服龙王,取回佛经,故也人称他为“降龙罗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05:07
[attach]3768879[/attach]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第十八罗汉 为宾头卢尊者---伏虎罗汉
原是僧人,宾头卢尊者的寺庙外,常有虎啸。尊者认为是虎饿了,便将自己的饭食分一些给福虎吃,久而久之,老虎被他的善心收伏了,故也人称他为“伏虎罗汉”







作者: 沈阳-天路    时间: 2016-1-10 07:25
[attach]3770032[/attach]

作者: 山水游    时间: 2016-1-10 07:30
博大精深、佛海无边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6-1-10 07:33
佛教文化,欣赏了,谢谢
作者: 铁锚    时间: 2016-1-10 10:17

作者: 巫山云    时间: 2016-1-10 10:49
观好帖,长知识。学习了。
作者: wan老兵新传    时间: 2016-1-10 11:06
高深。

非佛学弟子,不如不知道。

作者: 我心向佛    时间: 2016-1-10 11:21

作者: 邺风洹波    时间: 2016-1-10 11:58
佛海无边
作者: 探索真谛543(院长)    时间: 2016-1-10 12:31
图文并茂,第一次接触,谢谢。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18:09
探索真谛543 发表于 2016-1-10 12:31
图文并茂,第一次接触,谢谢。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18:09
邺风洹波 发表于 2016-1-10 11:58
佛海无边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18:09
我心向佛 发表于 2016-1-10 11:21

谢谢好朋友关注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18:10
wan老兵新传 发表于 2016-1-10 11:06
高深。

非佛学弟子,不如不知道。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18:10
巫山云 发表于 2016-1-10 10:49
观好帖,长知识。学习了。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18:10
铁锚 发表于 2016-1-10 10:17

谢谢好朋友关注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18:11
快活鱼 发表于 2016-1-10 07:33
佛教文化,欣赏了,谢谢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18:11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6-1-10 07:25

谢谢好朋友关注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0 18:12
山水游 发表于 2016-1-10 07:30
博大精深、佛海无边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作者: 威海杆哥    时间: 2016-1-10 19:11
民间的传说

作者: 张兴    时间: 2016-1-10 19:56


作者: 弥勒佛    时间: 2016-1-10 20:00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
作者: 浪里行    时间: 2016-1-10 22:11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1 18:59
浪里行 发表于 2016-1-10 22:11

谢谢好朋友关注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1 18:59
弥勒佛 发表于 2016-1-10 20:00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1 18:59
张兴 发表于 2016-1-10 19:56

谢谢好朋友关注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1 19:00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6-1-10 19:11
民间的传说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作者: 威海杆哥    时间: 2016-1-11 19:06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1-11 19:00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作者: 冬笑    时间: 2016-1-11 20:13
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的快乐谓之喜
作者: 合肥冬泳    时间: 2016-1-12 10:14
学习了,谢谢!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2 14:42
合肥冬泳 发表于 2016-1-12 10:14
学习了,谢谢!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6-1-12 14:42
冬笑 发表于 2016-1-11 20:13
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的快乐谓之喜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