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屠呦呦试验191次提取青蒿素 亲自服药试验致肝中毒!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兴    时间: 2015-10-7 11:46
标题: 屠呦呦试验191次提取青蒿素 亲自服药试验致肝中毒! 来源:中国新闻网

屠呦呦表示,作为科学工作者,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的获奖,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荣誉。

采访中,她的老伴李廷钊一直在帮忙接着各地打来的祝贺电话。他告诉记者,两人是初中同学,一个研究药学、一个研究冶金,一路扶持。屠呦呦一生潜心研究,心无旁骛,并不愿接受太多采访,或者在公众场合露面。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后,81岁的屠呦呦才第一次在国内公开亮相,但连去领奖,都是两人瞒着邻居和亲友偷偷去的。这一次,他们事先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李廷钊告诉记者,晚上5、6点钟接到同事的电话,说在网上看到得奖了,他们也不相信。后来电视出来了,挺高兴的,给国家争光荣。

屠老家的保姆小林每周去老人家一次,买买菜、打扫打扫卫生。她说,老人如今仍然坚持在一线做研究。

采访中,屠老一再提到,科研成果能否获得世界公认,不是靠期待和愿望,而是需要创新和发现。她希望中国的年轻科技工作者,能多看看两本书,一本是她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对于得奖,她坦言“有些意外”,但荣誉面前,更重要的还是责任。得奖对中医药发展是一个激励,希望这座“伟大宝库”中更多有价值的成果为人类造福:

屠呦呦表示,说实在,没有想得奖不得奖的问题。荣誉是荣誉,荣誉的根本问题是荣誉多了,责任也大了。这个奖的作用是,希望是一个对中医药发展新的激励机制,应该把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发挥出来,为人类造福。

在得奖之后,屠呦呦的推荐者也逐渐浮出水面。根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知名疟疾研究专家路易斯·米勒 从2010年开始,就年年向评委会推荐这位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而他们经过调查研究,确认屠呦呦正是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这段艰难的研究路,屠老是如何一步步走过的,其中的孤独和坚持,恐怕也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1967年,越南战争陷入拉锯。当时,一种可怕的瘟疫席卷战区,杀伤力之大远胜于子弹炸药,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是战斗性减员的4-5倍。这种古老的瘟疫正是疟疾。当时越南方面向中国求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代号“523”,研究的指向正是——防治疟疾新药。2年后,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参与其中,39岁的屠呦呦被命运机缘巧合的推到她一生最重要发现的面前。

屠呦呦告诉记者,1969年越南主动提出来帮助他们,当时疟疾的死亡率很高,比打仗死掉的还要高好多倍。接触下来后,让她当课题组组长。她就系统地查阅古代文献,在《肘后备急方》里有一句话,用水泡了以后把汁挤出来,从这里面得到灵感,重新思考提取方法。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东晋的古法,从2000年前,为屠呦呦送来了一根火柴,擦亮它,也照亮研制抗疟特效药的思路。但做研究绝不止是, “电光火石的瞬间”,真理总是千百次的试错熬成的。屠老自述,当年选定青蒿前,她尝试了上百种中草药材。青蒿被圈定后,选择最佳的部位又是数不清的试验。

屠呦呦回忆,她做到青蒿这步,可以用的药已经都筛完了,前面大约试了200多种中药,提取方式加起来380多种。她开始这个部分叫做91号,因为做了191次试验才发现了有效部分。

屠呦呦等人以沸点在60摄氏度下的乙醚制取青蒿素,经过191次实验,终于在实验室观察到青蒿素对鼠疟、猴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当时,在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她的老伴李廷钊至今都记得,那段时间她每天回家一身的酒精味,自己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

从实验室到临床,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我国颁发的一类新药证书。一项特殊历史时期的任务,最终转化成了全人类对抗疾病的武器,拯救了数不清的生命。

[attach]3649104[/attach]



作者: 山水游    时间: 2015-10-7 16:35
忠诚.
作者: 醉老虎    时间: 2015-10-8 19:43

作者: 张兴    时间: 2015-10-12 09:45
山水游 发表于 2015-10-7 16:35
忠诚.

衷心感谢朋友的关注和分享!
作者: 张兴    时间: 2015-10-12 09:46
醉老虎 发表于 2015-10-8 19:43

衷心感谢朋友的关注和分享!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