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铁锚 于 2015-9-27 18:28 编辑 | |||
| |||
皮肤病是指发于人体皮肤、黏膜及皮肤附属器官的疾病,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如麻风、疥疮、真菌病和皮肤细菌感染等。 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时刻参与着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着机体和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机体的异常情况也可以在皮肤表面反映出来。皮肤病形成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 外因主要有风、寒、湿、热、虫、毒侵袭;内因主要有血淤、血虚风燥及肝肾不足等。其次,经常使用热水烫洗、肥皂水洗、过度搔抓、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用药不当、强烈日晒等,也是促使皮肤病发展或加重的因素。 西医学认为,皮肤病的发生可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环境因素、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精神障碍、遗传因素等,以及职业、个体素质和社会因素等,使皮肤发生各种病理变化而致。 皮肤病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将皮肤病的病因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 1.风 风为六淫之首,许多皮肤病与风邪有关。风邪既可单独侵袭,又可与他邪相合侵袭而致病。当人体腠理不密,卫气不固,风邪得以乘虚而入,阻于皮肤之间,内不得疏通,外不得疏泄,致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于濡养而致病。风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起病急,消退快,游走不定,泛发全身或好发于头面,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遇风易发或加重。皮疹常为风团、丘疹、鳞屑或苔藓样变等。临床多见于隐疹、瘙痒症等。 2.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当气温骤降、冒雨涉水、汗出当风,寒邪乘虚袭表,毛窍腠理闭塞,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畅乃至气血凝滞而致病。寒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恶寒、发热、皮色苍白或青紫、麻木、酸痛、发凉、关节屈伸不利、疼痛。皮疹常为风团、斑疹、丘疹、皲裂等。临床常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冻疮、脱疽等。 3.湿 湿为阴邪,有外湿与内湿之分,以外湿居多,但外湿与内湿常相合而为病。当气候潮湿、冒雨涉水、居处潮湿等,湿邪侵入肌肤,逗留不散,与气血相搏而致病。湿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好发于身体下部,皮肤肿胀、糜烂、浸淫四窜,病程缠绵,难以速愈,易复发,自觉瘙痒,遇湿加重,可伴胸闷、纳呆、肢体沉重、苔腻、脉濡缓等。皮疹常为水疱、糜烂、渗液、肿胀等。临床多见于湿疮、足癣、蛇串疮等。 4.热 热为阳邪,与火同类,仅程度不同,火为热之甚,热为火之渐。外感火热之邪及过食辛辣、情志内伤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而化火化热,均可蕴结肌肤,不得外泄,熏蒸肌表而致病。热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好发于身体上部,发病急,蔓延也迅速,皮肤红肿、灼热、痒痛、化脓、结痂,遇热加重,伴发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等症状。皮疹常为红斑、斑丘疹、脓疱、血疱等。临床常见于丹毒、黄水疮、接触性皮炎等。 5.虫 虫所致的皮肤病有两种。一为虫体直接致病,如疥虫所致的疥疮,真菌所致的癣。主要由虫的毒素、毒刺、毒毛及分泌物刺激皮肤所致,如蚊虫、臭虫、虱子叮咬所致的损伤和虫咬皮炎,桑毛虫、松毛虫的毒毛所致的皮炎等。此外还有肠道寄生虫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生湿生热,积聚肌肤所致的皮肤病。虫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皮肤瘙痒无度,痒如虫行,糜烂、渗液或痒痛甚剧,互相传染。可伴寒战、高热、头晕、头痛等症状。皮疹常为红肿、丘疹、风团、结节、水疱、糜烂、渗液等。临床常见于疥疮、虫咬皮炎、肠寄生虫所致隐疹等。 6.毒 常见的毒邪有食物毒、药物毒、虫毒、漆毒等。毒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发病前常有接触某种物质或服药、进食、毒虫叮咬等中毒史及禀性不耐或对某种物质过敏史,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发病。皮肤红肿、糜烂,或痒、或痛,轻则局限一处,重者则泛发全身,可伴有高热、恶心、呕吐、苔黄燥、脉弦滑数等症状。再次接触过敏原易复发或加重。皮疹常为红斑、风团、水疱、糜烂等。临床常见于药物性皮炎、漆疮、虫咬皮炎等。 7.血淤 血淤是发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变化,有时也是导致发病的病因。外伤、气滞、气虚、血热、寒凝均可导致血淤。血淤凝滞不散,淤积肌肤,可阻塞经脉,淤结成块或使肌肤失养而致病。血淤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多见于慢性皮肤病,皮肤暗红、青紫、淤斑、淤点,或见肌肤甲错、色素沉着、结节,可伴有疼痛、麻木、瘙痒,舌紫有淤点,脉弦涩等症状。临床常见于银屑病、结节性红斑、小腿湿疹、紫癜等。 8.血虚风燥 血虚风燥也是发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变化,同时也可成为发病的病因。病久脾胃虚弱以致血虚,或失血过多,或外邪入侵,郁久化热,热伤津血,或淤血内结,或老年气血虚弱,均可形成血虚风燥之证。血虚则生风生燥,肌肤失于濡养致病。血虚风燥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多为慢性病,多泛发全身,皮疹多为干性,无渗出,病程长,瘙痒,伴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劳累后加重,舌淡,脉濡等症状。皮疹常为干燥、粗糙、脱屑、肥厚、皲裂、苔藓样变等。临床常见于牛皮癣、风瘙痒、慢性湿疹等。 9.肝肾不足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皮肤病虽发于外,但与内在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脏腑功能失调均可致病,其中又以肝肾不足为多见。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血燥则精伤,精少则血虚,故临床上肝肾同病。肝血虚,爪甲失养,则甲肥厚干枯;肾虚黑色上泛则面生黧黑。肝肾不足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病程多呈慢性,皮疹干燥、肥厚、粗糙、脱屑,爪甲改变、毛发枯槁、脱发、色素沉着。可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遗精、舌红少苔或光剥、脉弦细等肝肾阴虚之证;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阳痿、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等肝肾阳虚之证。临床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黄褐斑、黑变病等。 |
皮肤病及常见病因 |
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时刻参与着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着机体和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机体的异常情况也可以在皮肤表面反映出来。皮肤病形成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
外因主要有风、寒、湿、热、虫、毒侵袭;内因主要有血淤、血虚风燥及肝肾不足等。其次,经常使用热水烫洗、肥皂水洗、过度搔抓、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用药不当、强烈日晒等,也是促使皮肤病发展或加重的因素。
西医学认为,皮肤病的发生可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环境因素、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精神障碍、遗传因素等,以及职业、个体素质和社会因素等,使皮肤发生各种病理变化而致。
皮肤病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将皮肤病的病因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
1.风
风为六淫之首,许多皮肤病与风邪有关。风邪既可单独侵袭,又可与他邪相合侵袭而致病。当人体腠理不密,卫气不固,风邪得以乘虚而入,阻于皮肤之间,内不得疏通,外不得疏泄,致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于濡养而致病。风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起病急,消退快,游走不定,泛发全身或好发于头面,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遇风易发或加重。皮疹常为风团、丘疹、鳞屑或苔藓样变等。临床多见于隐疹、瘙痒症等。
2.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当气温骤降、冒雨涉水、汗出当风,寒邪乘虚袭表,毛窍腠理闭塞,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畅乃至气血凝滞而致病。寒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恶寒、发热、皮色苍白或青紫、麻木、酸痛、发凉、关节屈伸不利、疼痛。皮疹常为风团、斑疹、丘疹、皲裂等。临床常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冻疮、脱疽等。
3.湿
湿为阴邪,有外湿与内湿之分,以外湿居多,但外湿与内湿常相合而为病。当气候潮湿、冒雨涉水、居处潮湿等,湿邪侵入肌肤,逗留不散,与气血相搏而致病。湿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好发于身体下部,皮肤肿胀、糜烂、浸淫四窜,病程缠绵,难以速愈,易复发,自觉瘙痒,遇湿加重,可伴胸闷、纳呆、肢体沉重、苔腻、脉濡缓等。皮疹常为水疱、糜烂、渗液、肿胀等。临床多见于湿疮、足癣、蛇串疮等。
4.热
热为阳邪,与火同类,仅程度不同,火为热之甚,热为火之渐。外感火热之邪及过食辛辣、情志内伤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而化火化热,均可蕴结肌肤,不得外泄,熏蒸肌表而致病。热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好发于身体上部,发病急,蔓延也迅速,皮肤红肿、灼热、痒痛、化脓、结痂,遇热加重,伴发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等症状。皮疹常为红斑、斑丘疹、脓疱、血疱等。临床常见于丹毒、黄水疮、接触性皮炎等。
5.虫
虫所致的皮肤病有两种。一为虫体直接致病,如疥虫所致的疥疮,真菌所致的癣。主要由虫的毒素、毒刺、毒毛及分泌物刺激皮肤所致,如蚊虫、臭虫、虱子叮咬所致的损伤和虫咬皮炎,桑毛虫、松毛虫的毒毛所致的皮炎等。此外还有肠道寄生虫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生湿生热,积聚肌肤所致的皮肤病。虫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皮肤瘙痒无度,痒如虫行,糜烂、渗液或痒痛甚剧,互相传染。可伴寒战、高热、头晕、头痛等症状。皮疹常为红肿、丘疹、风团、结节、水疱、糜烂、渗液等。临床常见于疥疮、虫咬皮炎、肠寄生虫所致隐疹等。
6.毒
常见的毒邪有食物毒、药物毒、虫毒、漆毒等。毒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发病前常有接触某种物质或服药、进食、毒虫叮咬等中毒史及禀性不耐或对某种物质过敏史,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发病。皮肤红肿、糜烂,或痒、或痛,轻则局限一处,重者则泛发全身,可伴有高热、恶心、呕吐、苔黄燥、脉弦滑数等症状。再次接触过敏原易复发或加重。皮疹常为红斑、风团、水疱、糜烂等。临床常见于药物性皮炎、漆疮、虫咬皮炎等。
7.血淤
血淤是发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变化,有时也是导致发病的病因。外伤、气滞、气虚、血热、寒凝均可导致血淤。血淤凝滞不散,淤积肌肤,可阻塞经脉,淤结成块或使肌肤失养而致病。血淤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多见于慢性皮肤病,皮肤暗红、青紫、淤斑、淤点,或见肌肤甲错、色素沉着、结节,可伴有疼痛、麻木、瘙痒,舌紫有淤点,脉弦涩等症状。临床常见于银屑病、结节性红斑、小腿湿疹、紫癜等。
8.血虚风燥
血虚风燥也是发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变化,同时也可成为发病的病因。病久脾胃虚弱以致血虚,或失血过多,或外邪入侵,郁久化热,热伤津血,或淤血内结,或老年气血虚弱,均可形成血虚风燥之证。血虚则生风生燥,肌肤失于濡养致病。血虚风燥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多为慢性病,多泛发全身,皮疹多为干性,无渗出,病程长,瘙痒,伴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劳累后加重,舌淡,脉濡等症状。皮疹常为干燥、粗糙、脱屑、肥厚、皲裂、苔藓样变等。临床常见于牛皮癣、风瘙痒、慢性湿疹等。
9.肝肾不足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皮肤病虽发于外,但与内在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脏腑功能失调均可致病,其中又以肝肾不足为多见。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血燥则精伤,精少则血虚,故临床上肝肾同病。肝血虚,爪甲失养,则甲肥厚干枯;肾虚黑色上泛则面生黧黑。肝肾不足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病程多呈慢性,皮疹干燥、肥厚、粗糙、脱屑,爪甲改变、毛发枯槁、脱发、色素沉着。可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遗精、舌红少苔或光剥、脉弦细等肝肾阴虚之证;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阳痿、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等肝肾阳虚之证。临床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黄褐斑、黑变病等。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