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单骑探秘“大窑文化遗址”——中国古人类发祥地 [打印本页]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0:46
标题: 单骑探秘“大窑文化遗址”——中国古人类发祥地
大窑文化遗址在呼和浩特市郊区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坡上,位于呼浩特市东北33公里处。这里海拔1420米,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大窑文化遗址是呼和浩特市东郊两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总称,堪称远古文明的奇葩,它拉开了人类历史的帷幕,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9 ~* p( m, d0 n; R: f' {8 n1 c1 x) ]; D) ^2 p7 R* B" W* j) s
[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09-6-29 17:48 编辑 ]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0:55

 

据资料介绍,这是座考古学家和文物工作队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制造场。据说距今已有六、七十万年之久,即相当于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的时代。




  看到这样的介绍,怎能不引起我的好奇心呢?于是我在夏季六月下旬,一个人骑上山地车奔向了呼市东北面的大山,开始了探秘“大窑文化遗址的”行程。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1:12

经过50多公里的行程,距大窑村不远处的公路边,看见了这个大牌楼:中国大窑文化旅游区




路两边是两个牌子:

中国大窑文化影视旅游基地和影视佛教考古草原森林探险

据说,里面正是拍摄“成吉思汗”电视剧的拍摄现场“成吉思汗古堡”,哇!里面有古堡,那就费点时间先去看看吧。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1:15

进山的道路很是平坦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11-9 22:57:48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1:18

平坦的柏油路很快就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坎坷崎岖的山路,一路上坡,只能推着车子前行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1:21

道路虽很艰难,但风景优美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1:24

蓝天白云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11-9 21:25:46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1:25

山势雄浑





作者: 牧羊犬    时间: 2007-11-9 21:27

那老师真是一位不知疲劳的爱好多样的知识广泛的"年轻人"!

佩服!佩服!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1:29

山峦叠翠





作者: 胡寒梅    时间: 2007-11-9 21:30
我先抢座位坐,再细读那老师的作品!
作者: 小李飞刀    时间: 2007-11-9 21:32

[marquee]啊,好一个“大窑文化遗址”![/marquee] 

[marquee]沙发没得坐的了,只有随便找个什么地方算了啊。哈哈哈[/marquee] 








[此帖子已被 小李飞刀 在 2007-11-9 22:05:52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1:34

满山绿树成荫


这完全是由于执行了国家森林法的结果,昔日秃山,今日披绿装!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1:37

牧羊犬说:

那老师真是一位不知疲劳的爱好多样的知识广泛的"年轻人"!

佩服!佩服!

————————

很高兴牧羊犬跟我踏上探秘之路!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1:50

欢迎胡寒梅和小李飞刀跟上来,咱们一起先去看看成吉思汗古堡吧。希望小李飞刀把腾格尔演唱的“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配上来,谢谢你呀!




道路崎岖弯弯,坎坷不平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1:54

古堡就在山的那一面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1:56

满山坡的绿草黄花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1:59

白桦林长势可喜




绿草地铺满了鲜花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2:02

满山坡长满了野生黄花菜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2:07

天然的、野生的、丝毫没有污染的黄花菜



我只能用相机把这美景收留



因为我的目标不是采黄花菜,而是去寻找成吉思汗古堡


作者: 小李飞刀    时间: 2007-11-9 22:11

大窑文化遗址[1]

在呼和浩特市郊区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坡上,位于呼浩特市东北33公里处。这里海拔1,420米,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座考古学家和文物工作队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制造场。据说距今已有五、六十万年之久,即相当于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的时代。

大窑文化遗址发现于1973年10月,当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石核、石片,石斧等387件,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许多外国考古工作者也都相继来呼考察。经1976年到1984年进一步的发掘和科学研究,经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裴文中和吕遵谔先生鉴定,肯定为旧石界时代早期的遗迹,是一石器制造场。几位教授研究证明,这一遗址是国外罕见的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此帖子已被 小李飞刀 在 2007-11-10 0:16:53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2:12

大青山呀山连着山,连绵起伏望不断...


沿着高原上的自然路前进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2:22

终于找到了成吉思汗古堡!它座落在山顶上



然而令人失望——这只不过是拍摄影视剧后留下的废弃的古堡,并不能让我探寻到多少神秘...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2:28

成吉思汗剧组也真会选择场地,不亲自来这里一趟,真不知道这里的壮美!




当时拍摄成吉思汗壮观的骑兵阵容,这是多么理想的地方啊!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2:31

山上有青松翠柏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2:35

山顶上是祭司长生天的敖包




几辆轿车也来到了山顶,他们也在探秘?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11-10 22:53:42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2:38

古堡设在这样壮美的地方,真令人惊叹!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2:51

本人下山往回返时,遇见了两男三女小青年,他们是来自呼市的徒步旅行者,背着野外生存的帐篷雨具食物等,这一天晚上就将在成吉思汗古堡宿营。




我很佩服这样的年轻人!这一辈年轻人太需要这种户外锻炼了!

人活着,就应该有点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2:56

又回到了山下平坦的柏油路上




还是回到大窑村来吧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11-9 23:01:47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3:07

大窑文化遗址是在大窑村东南面的山里




只有崎岖山路通往神秘的地方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3:09

这里满山翠绿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3:39

大窑文化遗址散落在山里,可能是出于保护的目的,山上没有明显的路标,因此很难找到。




幸亏我在山上遇见一个羊倌,经过询问才找到了大窑文化遗址的准确位置...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3:44

就在这片山里,隐藏着古人类的神秘!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3:46

山坡上树立着石碑:

fficeffice"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窑旧石器时代遗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一九八八年元月十日公布

 


作者: 小李飞刀    时间: 2007-11-9 23:49

大窑文化遗址[2]

大窑村南山坡是横亘在内蒙古西部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面的支脉,山下有溪涧流水,适宜于远古人类的居住。山上盛产燧石(通称做打火石),远古的居民就用它来打制各种石器。他们就地打制石器,使用过的石核和敲砸器等工具至今仍然随地可见,打击剥落下来的石片和石屑,以及未打制成功的半成品更是堆积如山,偶尔还可从地下堆积层中找到已经使用过的石器。人们估计,远古人类的居地,应在附近的大青山麓,只是由于年代太久,地表变化太大,再也无法查找了。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我国北方旧石器时代石器文化的分布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同时也为研究我国文化发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论证资料。





[此帖子已被 小李飞刀 在 2007-11-10 0:14:19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3:50

大窑旧石器时代遗址是我国一处罕见的大规模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发现于一九七三年。一九八八年一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fficeffice" />




该遗址发现以来,经多次发掘,发现大量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物。其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命名为“大窑文化”。该遗址第四纪地层发育全面,特别是四道沟内第四纪底层剖面更为典型。整个遗址对探讨我国北方地区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3:52

沿着山沟走下去





作者: 小李飞刀    时间: 2007-11-9 23:54

大窑文化遗址[3]

            大窑村南山坡是横亘在内蒙古西部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面的支脉,山下有溪涧流水,适宜于远古人类的居住。山上盛产燧石(通称做打火石),远古的居民就用它来打制各种石器。他们就地打制石器,使用过的石核和敲砸器等工具至今仍然随地可见,打击剥落下来的石片和石屑,以及未打制成功的半成品更是堆积如山,偶尔还可从地下堆积层中找到已经使用过的石器。人们估计,远古人类的居地,应在附近的大青山麓,只是由于年代太久,地表变化太大,再也无法查找了。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我国北方旧石器时代石器文化的分布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同时也为研究我国文化发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论证资料。



[此帖子已被 小李飞刀 在 2007-11-10 0:19:32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9 23:57

大窑文化遗址  

1973年,内蒙古考古学者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汪宇平">汪宇平ersonName>先生在保合少乡大窑村一带初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1976年后内蒙古文物考古部门先后几次组织力量进行发掘。1979年,文化部将其命名为大窑文化遗址。




1976年到1984年进一步的发掘和科学研究,经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裴文中和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吕遵谔">吕遵谔ersonName>先生鉴定,肯定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遗迹,是一石器制造场。



几位教授研究证明,这一遗址是国内外罕见的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fficeffice" />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11-10 23:01:06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00:07

古人类烧烤肿骨鹿的遗迹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00:08

披毛犀上颚骨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00:14
外,“大窑八景,”也会使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开眼界,获益非浅。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00:23

首先观赏第一景“无字天书”。它位于兔儿山四道沟人工发掘的百米长廊中,高ffice:smarttags" />15




它是一个完整的地层剖面,土质层次分明,虽然无字,但鲜明记载着大窑文化的历史年代,即记载着人类旧石器时代初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万年前到五十万年前的漫长岁月和地球所经历的千万年沧海桑田的变化,是一部令人难以读尽的“历史巨著”。




它举世无双,一位日本朋友来此参观后也感叹不已。他说:“在日本也有一部无字天书,只不过是记载二十万年前的。”




这部”无字天书“只有地质考古人员能看懂,我站在这里是一窍不通。冬泳朋友谁懂,就来揭密吧?

好了,今晚就发到这里,明天继续发,而明天的PP容易懂,而且好看得多。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07-11-10 00:40
抢个沙发坐下,好好学习!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07-11-10 00:44
对不起!看的太入迷了,把小李飞刀给忘了!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7:05

就是在这山沟里,看见这两块斑驳大石块,是什么样的地质变迁形成的呢?



欢迎海底森林加入探秘小分队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11-10 17:08:16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7:13

第二景是“磨光巨石”。此景位于天书东北不远处。



这里有路标,沿着指引方向能够找到“磨光石”“龙含蛋"和”莲花石“,跟我走吧...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7:16

看来前面山坡上就是“磨光石”了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7:17

不错,就是这里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7:28

磨光石




磨光石fficeffice" />

燧石质地坚硬,其所以局部磨光,一定是因为在某一特定地质时期从山上顺流而下,受到强烈摩擦的结果。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7:30

从不同角度看看吧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7:33

近一些,巨石磨光的一面清晰可见




什么样的地质变迁能使这样的巨石滚动起来呢?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7:41

第三景叫“凤凰展翅”,它与兔儿山的兔头毗连,形似凤凰双展翅,飘然欲举,望之心驰神飞,欲静欲动,遐想不已。



要说我能看明白,那是吹牛。

兔头和凤凰究竟在那里,全凭自己想象而已...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7:45

第四景为“双龙戏珠”。位于兔儿山南坡八道沟之西侧。



既然要探秘,道路肯定不平坦。

本人的山地车也只能到此停步。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7:53

是了,这就是双龙戏珠,当地老乡也称它为“龙含蛋”



两条龙的身子,就是曲屈蜿蜒的山脊,龙头昂首向东崛起,龙口大张,二龙各含圆形巨石一块,似双龙戏二珠,形象逼真。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11-10 18:08:55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7:55

从这个角度看看吧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7:58

分别仔细看看吧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8:01

这是上面大一些的“龙含蛋”



难以想象的“天斧神工”造就!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8:07

巨石背面是斑驳绮丽的熔岩层,这巨石在那个地质变迁的时期是在流动的熔岩中滚落在此的吗?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8:15

 

当你站在龙口或登上龙头之顶,只见龙眼之中常有无根之水,堪称奇观,使游人大为迷惑不解,大开眼界。




看得见的这一汪水,即使是三伏天它也不枯竭,太神奇了!要知道,这可就是在龙头之顶上,真难以想象...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8:18

第五景为“莲花并蒂”。位于双龙戏二珠西北百余米处的山间小涧之中。莲花并蒂也是一块巨石,东西有一罅隙,一分为二,一人可从中间穿过。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11-10 18:23:37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8:24

当你站在罅间,举首仰望,蓝天形如一条监色飘带,这块巨石“造型”好似一朵盛开的并蒂莲花,因而文物工作者命名为“莲花并蒂”。




据当地传说,这块巨石是清圣祖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凯旋回军路过归化城(现今呼和浩特市),到此打猎,试剑时一剑劈为两半,因此得名“试剑石”。也有的人说,石下有二层,好象是一个塔被埋了一半,故名“塔儿石”。有的游客也称之为“鸳鸯石”。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8:34

第六景为“百米古洞”。其洞口在并蒂莲花附近。东西布向,古洞曲屈婉蜒,幽深莫测。古洞现虽有淤塞,但洞口尚存,西口被一巨石堵塞,游人不得从中而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8:37

本人下到洞口内,用闪光灯拍摄的照片




此洞的形成据传是在清代人们为取燧石(通称打火石)而人工开掘成的,似为一“窑”,因很大而得村名为“大窑村”。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8:40

第七景为“登临远眺”,当你从古洞继续西行,便是兔儿山的兔背了。



眼前是大窑村


近处的院落,是大窑村“大窑文物博物馆”,正在修建之中。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11-10 19:28:54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8:42

 

从这里登临高点,极目远眺,则青山如嶂,河水蜿蜒,层层梯田,黄绿相间。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8:49

第八景算是“遗迹斑斑”了。在无字天书下有猿人烧火的灰烬遗迹,古人吃过的肿骨鹿和普氏羚羊残骨化石,人工打成的大量的石器和半成品石器,其中以龟背形刮削器最富有特色,反映了一定的地方性。




还有石渣等等遗迹到处可见。考古工作者仔细编号立案,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已编到五十号,晚期的已编到三百多号了。fficeffice" />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8:57

当我在四周山顶搜寻时,看见几个游客在“双龙戏珠”处拍照,他们也在探秘...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11-10 19:05:30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9:00

我下得山来,和这几个游客攀谈起来...

他们是北京来的地质学院的教师

眼前的一切,证明不虚此行!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11-10 22:35:05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9:01

这里山川秀美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11-10 19:36:13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11-10 19:19

大窑文化遗址是呼和浩特市东郊两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总称,堪称远古文明的奇葩,它拉开了人类历史的帷幕,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朋友们,在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深处,还真有值得人们探寻的远古神秘,尤其是从事地质学和考古学研究的朋友,来这里探秘吧!

如果你寻到了远古人的“头盖骨”,那你可就举世闻名了!


作者: 小李飞刀    时间: 2007-11-10 22:22

[marquee]  

一篇风格鲜明的游记。史料详实,叙述娓娓道来,风景如画,景色优美。看来老师的知识相当的渊博,令我不由得不感叹高山仰止啊......

 [/marquee]



[此帖子已被 小李飞刀 在 2007-11-11 0:13:20 编辑过]
作者: 仰天畅泳    时间: 2007-11-11 19:28
原文由 [B]小李飞刀[/B] 发表:

[marquee]  

一篇风格鲜明的游记。史料详实,叙述娓娓道来,风景如画,景色优美。看来老师的知识相当的渊博,令我不由得不感叹高山仰止啊......

 [/marquee]


 
真美啊~~~~~~~~~~~
作者: 北极星195566    时间: 2007-11-12 11:51

 

一篇风格鲜明的游记。史料详实,叙述娓娓道来,风景如画,景色优美。看来老师的知识相当的渊博,令我不由得不感叹高山仰止啊......

 


 


真美啊~~~~~~~~~~~
作者: 刘娃娃    时间: 2007-11-12 19:31
拍摄的美!写的好啊!
作者: 蓝天龙    时间: 2007-11-13 18:15

一篇风格鲜明的游记。史料详实,叙述娓娓道来,风景如画,景色优美。看来老师的知识相当的渊博,令我不由得不感叹高山仰止啊......


作者: 阿庆嫂    时间: 2007-11-14 20:55
原文由 [B]北极星195566[/B] 发表:

 

一篇风格鲜明的游记。史料详实,叙述娓娓道来,风景如画,景色优美。看来老师的知识相当的渊博,令我不由得不感叹高山仰止啊......

 


 


真美啊~~~~~~~~~~~
那老师的图文并茂游记,又一次让我心动,看来明年到沙漠种树,非多准备点时间不可,肯定会流恋忘返的了!
作者: 杨帝    时间: 2007-11-15 07:52
原文由 [B]牧羊犬[/B] 发表:

那老师真是一位不知疲劳的爱好多样的知识广泛的"年轻人"!

佩服!佩服!

太佩服了!


作者: 小李飞刀    时间: 2007-11-15 19:46

立志考古研究,或者爱好考古、历史的朋友,本文是不可不看、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真佩服我的老师!

 

立志考古研究,或者爱好考古、历史的朋友,本文是不可不看、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真佩服我的老师!



[此帖子已被 小李飞刀 在 2007-11-15 19:58:57 编辑过]
作者: 小李飞刀    时间: 2007-11-15 20:20

大窑文化遗址在呼和浩特市郊区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坡上,位于呼浩特市东北33公里处。这里海拔1ffice:smarttags" />420,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大窑文化遗址是呼和浩特市东郊两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总称,堪称远古文明的奇葩,它拉开了人类历史的帷幕,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大窑文化遗址是呼和浩特市东郊两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总称,堪称远古文明的奇葩,它拉开了人类历史的帷幕,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朋友们,在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深处,还真有值得人们探寻的远古神秘,尤其是从事地质学和考古学研究的朋友,来这里探秘吧!如果你寻到了远古人的“头盖骨”,那你可就举世闻名了!   



[此帖子已被 小李飞刀 在 2007-11-15 20:37:50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9-6-28 22:30
2009年6月28日,我带领泳友陈庆立田春小曹,骑车子来到了大窑文化遗址,再次旧地重游,为本帖增添了新的内容:( U  x4 `1 R& @, |3 d. h
. E1 |" a' g- d& ?
背景是大窑村,在此合影留念
/ H4 d; x: ^2 Z, r: S[attach]165584[/attach]
9 d$ a" c% P1 x  F) E# q三个泳友在大窑文化遗址处探秘寻宝...
1 i  o, K( x/ |/ n5 Y# ?
: |. }$ u' v- R) M" F[attach]165580[/attach]
5 O3 |: H8 x; \6 y$ Q) A8 f! x  K# X* T
三位探秘者一无所获,在荫凉处休息.../ M$ q" O( e$ K+ F5 A3 k
[attach]165581[/attach]
; N* H; k3 y- K' E# z3 a+ N9 y! F( r( }5 `7 e0 h4 i
[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09-6-28 22:36 编辑 ]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9-6-28 22:40
没挖到宝,但采到了山丹花,也令人高兴!
0 D6 Y4 X  e& J6 P" |[attach]165586[/attach]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9-6-28 22:43
在双龙戏珠(龙含蛋)处合影+ p) N6 ^5 A, U: N2 {3 L+ V" a5 B( E
[attach]165589[/attach]: F4 o6 |; R( y, A# _- E4 H7 J
. ~- d' L" k/ M6 E
在这里又增加了冬泳人的足迹
+ _4 W4 W5 p! ~8 x[attach]165590[/attach]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9-6-28 22:47
站在龙头上心情是何感觉?" |- R( z, l) B$ F1 h) g1 ]
[attach]165598[/attach]
/ \; ?$ ~: a# X/ N2 [1 Y9 P
$ B! @8 h% X6 Q. o陈庆立和田春
  C  u9 |: F* F# q- i; [& r; x3 i[attach]165599[/attach]
6 _0 _" d' `& e2 ^! W) ~* O4 L* B % R$ Q- f( m" x: s1 |) v
小曹- q: v+ f7 o0 N7 I' s$ C
[attach]165600[/attach]
, D# e' o! N  ~; o; I+ v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9-6-28 22:54
田春在并蒂莲花前留影
' {' |' V! i& O[attach]165602[/attach]
$ x1 ?# b1 c9 M% ~! I
) e9 A0 A( b8 p0 Y陈庆立在并蒂莲花间诚心拜佛! G. ^' z5 V1 p+ W! p) J- j
[attach]165603[/attach]4 r3 c' c1 L. E7 Q+ G" j, m0 u
: `/ |' a& c4 S' ~) ]( c$ Q" b
看上去还很虔诚,愿他梦想成真..., u0 ~/ T) P: m! i- @
[attach]165604[/attach]; C8 H/ X. i! D* O( R) J6 a% b- i

1 {1 x$ R6 X. z[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09-6-29 17:22 编辑 ]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9-6-28 22:55
抬头望上去,可见一线天4 L  t' R! q$ ?  y
[attach]165605[/attach]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9-6-28 23:01
陈庆立嘴上说着“山上的野花不能采...”手里却已采了一大把,
- w) s. a, {  k3 _[attach]165607[/attach]
8 G$ I, @3 r+ p8 [0 N/ a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9-6-28 23:03
女人是花,当然也爱花..." R8 x( h3 y/ H6 G0 {
[attach]165618[/attach]
- Z9 {; L& E4 w# X1 x) c  v
5 f. m9 d. W$ A% \# ^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v& S. _. X: a  q0 Q2 b  Y7 o
[attach]165619[/attach]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9-6-28 23:11
山坡上随处可见红艳艳的山丹花
  g# a) K/ d5 s( U2 D在此采得几枝赠送给网友们,愿大家有个好心情!9 n- F# W3 g) T# j$ V! ~
[attach]165620[/attach]
3 ?  w* @5 d, L! Q  J蝶恋花
2 }' M4 ?6 d; i[attach]165621[/attach]
$ l( _# H( ?) j7 L' {' ?: ]3 {" v. f+ s

, ]. G' U" E9 [
! X; v, C" o5 c; _8 {8 N
: n/ g8 ~$ ?9 J8 R6 Q) B+ v3 z3 f' |+ |* }' U8 x
[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09-6-29 17:24 编辑 ]
作者: 大青山2009    时间: 2009-6-30 12:14
标题: 回复 22# 那仁朝克图 的帖子
天下大美------大青山!
作者: 北极星195566    时间: 2009-7-1 11:11
[attach]167929[/attach][attach]167930[/attach]
作者: 北极星195566    时间: 2009-7-1 11:32
那老师真是一位不知疲劳的爱好多样的知识广泛的"年轻人"!1 H5 f  L) S" r* `, p1 U
佩服!佩服!* Z/ [# o# Q. Y: N6 r1 P
太佩服了![attach]167936[/attach][attach]167937[/attach]
作者: 心雨    时间: 2009-7-2 11:21
好美的景色,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机会一定去
作者: 心雨    时间: 2009-7-2 11:24
呵呵,忘了问候一下,想什么呢?
作者: 北极星195566    时间: 2009-7-2 15:42
& Z$ [2 g$ i3 b- H5 s
大概是在想“今天水温是多少度”?
6 J" s/ ]* }6 Q8 L" R$ J) F; K3 G. f. @7 W! o
[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09-7-3 17:29 编辑 ]
作者: 北极星195566    时间: 2009-7-2 15:44
[attach]168763[/attach]
作者: nmxxf    时间: 2009-7-23 09:38
"人活着,就应该有点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x- |) |) w8 x: C7 Q9 |* n
敬佩那老师的提出的精神1 E2 N5 T  X  P' X/ `3 ?
学习那老师的摄影技术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