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历史的记忆——兰州非物质文化陈列馆
[打印本页]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11
标题:
历史的记忆——兰州非物质文化陈列馆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6 16:39 编辑
R0 f* `3 ]! Z( J3 t* S* @
% Q! s1 M$ ?/ m5 i ?
历史的记忆——兰州非物质文化陈列馆
" Q% W9 i9 \- Z% r# c. ~! O/ I: _% i
( x$ s$ N5 _, `, B2 i- o: V9 s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位于金城关。里面采用了实物陈列、场景再现、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多视觉、全方位地呈现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姿多彩。采用全息数字化环形银幕技术、新型材料上镂刻图谱、微型浓缩景观模型、实物展示等形式,集中了兰州一批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如兰州太平鼓、黄河水车、旱田压沙技术、兰州鼓子、永登高高跷、微缩古建模型兰州四合院、兰州剪纸、兰州刻葫芦、兰州泥塑、兰州羊皮筏子等等。这些都是兰州这个古城历朝历代,悠久历史的沉淀、社会文化的积累、民众智慧的结晶、文明发展的结果。请看PP: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14
[attach]3424538[/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15
[attach]3424541[/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15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8:32 编辑
. Q6 e3 U) L- E! n4 B: J
4 \3 |, M0 Y9 d8 F4 d7 `6 m5 |
[attach]3424542[/attach]
7 E# V0 G2 z- {/ G9 {6 z2 h# I
# ]0 N$ }% r( l, _4 a' Y( }6 H; e
兰州太平鼓已有六百余年的
历史
,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流传于兰州、永登兰州太平鼓、酒泉、张掖、靖远等地。太平鼓是兰州地区城乡人民喜爱的民间表演形式之一,含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每逢大的庆典活动,太平鼓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那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英雄气魄,其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魄力。
. k! M9 j4 f7 H3 a& n6 S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17
[attach]3424544[/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17
[attach]3424546[/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18
[attach]3424548[/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19
[attach]3424551[/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19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8:32 编辑
& I6 Y% A8 t6 x6 G
8 }0 v: ^) d+ ], n; s- A7 Y
[attach]3424552[/attach]
' h8 x( A( @7 }2 [% q
兰州黄河大水车的由来还要从明嘉靖年间说起。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兰州段字滩人段续考中进士后,在云南任道御史时,曾宦游南方数省,多有惠政。一次在乡间,他发现木制龙骨筒车可汲水灌溉,便观察其构造原理,绘成图样带在身边。后来荣归故里,便悉心研究反复实践,终于在1556年研制成功了
历史
上第一轮水车,当时就坐落于今兰州市的广武门外,起名“水车园”,很快,黄河两岸的农民争相仿制,风行一时。兰州黄河大水车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为中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史研究提供了见证。水车的发明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 A& I: k0 q) @' J3 ?" ?" y% p6 q$ G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20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8:32 编辑
5 d, [. Z% O: p' @8 t# g* n
' [* o9 k. c$ s8 H5 y
[attach]3424555[/attach]
$ ^1 x1 S G- r3 ~( S& u
兰州金城四合院有两大特色:窗比门大,炕比地大。建筑格式也大体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成,三进院三堂五厦建筑,兰州金城四合院大门一般开在正中,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它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
. D; G# W! x, }% r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21
[attach]3424558[/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22
[attach]3424559[/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22
[attach]3424560[/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24
[attach]3424564[/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24
[attach]3424565[/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25
[attach]3424566[/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25
[attach]3424567[/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25
[attach]3424568[/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26
[attach]3424569[/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26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8:33 编辑
% i7 Q. X- V* X- s) H/ ?
# v! H, ~9 z9 b& [
[attach]3424571[/attach]
4 }4 e4 p% K# u9 ?9 c4 o
兰州太平鼓呈圆筒形,鼓身高70至75厘米,鼓面径长45至50厘米,鼓重19至22公斤,双面蒙牛皮,绘有二龙戏珠等图案,鼓带较长,可挎在肩上,便于击打,同时又可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
2 f) V3 b: m3 X" }% e# T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28
[attach]3424577[/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28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8:31 编辑
$ ^. k& v$ W; \7 r
' W) G6 c5 w+ u; }. y
[attach]3424579[/attach]
8 v$ J7 x- l- n! d; Y7 G" G, B7 `
兰州刻葫芦刻葫芦乃是葫芦艺术品中的一种,而兰州刻葫芦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属微雕艺术一门。兰州刻葫芦,主要用特制钢针在葫芦表面以极细的线条刻出山水、花鸟、人物和文字,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生动。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兰州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人们相互馈赠、欣赏收藏的艺术品。
: x. @9 f$ j0 D8 a/ ~+ o% S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30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8:31 编辑
! U5 g: k g# [- J
4 d: f4 A8 v3 M/ ?9 y
[attach]3424585[/attach]
$ w* R8 [1 g1 U7 m
兰州刻葫芦,起源于魏晋。据《隋荫刻缉 》记载,隋末兰州周围已大量种植葫芦,把葫芦的外皮刮去后磨光,在葫芦上雕刻书法碑贴或花纹图画 。
& [. T* L" `4 F2 B
光绪年间,刻葫芦逐渐以甘肃兰州为著名。据《皋兰县志》记载,光绪十八年,王姓艺人鸿平等已在葫芦外皮上刻画戏剧脸谱,最初为民间玩物,到20世纪初被上层社会作为礼品。当时,书画家李文斋也从事刻葫芦,在技艺上加以改进。以细针代笔,刻画人物、诗词等。他能在直径5-6厘米的小葫芦上 ,一面刻苏东坡前《赤壁赋》全文 ,一面刻后《赤壁赋》,并镌刻山水,字迹清晰流利。
1 F: r$ @0 o7 ]# j2 Y2 Q! C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34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8:34 编辑
6 D# G( U( F. i
- ^. ?0 X( g, m3 N- ` G
[attach]3424586[/attach]
% E+ P( o1 p, V" n/ @) }
到20世纪40年代,兰州刻葫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其中以阮光宇、王德山、王云山、陈唯一的作品最为出名。阮光宇原本是河北省的一个民间画家,1938年移居兰州后,开始研究刻葫芦的技艺,并将他在诗书画印等方面的修养引入了这一民间艺术。因而他的刻葫芦,题材广泛,刻功精细,凡诗词书法,南北派山水,以及西厢、红楼、聊斋人物,应有尽有,技法也日臻完美。
8 W1 j* G7 A2 [( V9 C" X0 J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35
[attach]3424587[/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36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8:37 编辑
' @ g- U7 y- f$ V
5 O5 j# x8 s* s
[attach]3424589[/attach]
, r( c9 \: z% R! n( n: y) f
兰州羊皮筏子从清光绪年间就已经兴起,距今有300多年的
历史
,之后这项古老的手工艺一直传承不断。皮筏在古代主要用于青海、兰州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贩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30吨,晓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从兰州顺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达包头,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便于短途运输。牛皮筏一般由90个牛皮袋扎成,可载货四万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黄河上漂行,气势壮观,当地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50年代之前,在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吹牛皮,渡黄河”是兰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
$ h" x: C: Y5 M. t% l" F0 W6 W( a5 l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37
[attach]3424593[/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39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9:06 编辑
$ u& m h( ], _" b
8 N w& u+ F. B" g$ \2 X H( E
[attach]3424594[/attach]
1 a3 q$ d- H% T0 n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中,一条遍及“马保子牛肉面”、“兰亭饭庄”、“润兴钱铺”、“天增成皮货铺”等金城老字号的“兰州老街”,将带您穿梭时空,畅游明清时期古金城“茶马互市”兴盛一时的商业景象!
: h$ q: e, `! e l T" _. D
+ h. b& [/ |- z- i8 p
6 ]) K$ i. O. {) P+ [, o( X1 R7 F: ^
在兰州方言《老街》里,王海用说唱民谣展现了一幅老兰州悠闲恬淡的生活场景:“我自尕就长在兰州城,有一条老街叫双城门,尕尕的院子几家子人,巷口子的老汉卖花盆,隔壁的妈妈那姓冯,那做的酿皮子馋死人……”
w9 o. H3 H: m( y0 |, }( Q; K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40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8:42 编辑
* C. R) @/ O/ O: T! R- \+ {/ A
: a; B# F- z5 R( n) |; `
[attach]3424595[/attach]
5 x7 C" U- e9 Z1 @" |# a5 u
3 I% ~& Q9 C% G' w
住在兰州古金城里的藏族商人
& A: [. H; D! n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55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9:04 编辑
7 i, U; I* e% W
5 A7 x; c5 r: z1 ?
[attach]3424603[/attach]
' |; o* ]! ]3 s
1 P! T: J0 s2 |; L G7 k
兰州酿皮是兰州市著名的地方风味小吃。酿皮是面粉制的食品,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状食品,再加上酱 油、香醋、蒜汁、辣椒油、精盐等调料即可食用。酿皮子价廉物美,其味酸辣凉爽,柔韧可口,是一种大众化的地方风味食品。在兰州的大街小巷内随处可见。这种凉吃的食品,在夏季炎热的天气里,很受人们的欢迎。
0 p+ J0 O+ E3 ?: g. ~
9 r4 P7 i l7 M+ w: d
2 k X3 F& D# @+ v0 f1 M6 d( `1 g
9 o: Y/ _1 y, R0 L! j$ G+ u5 C
, h; z, A2 u. L. E/ i/ f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56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9:04 编辑
/ \1 A5 X, U0 K l8 s; p+ i
) a: v0 j J2 j( H* |6 U S: }
[attach]3424604[/attach]
H" Z9 T! ]2 H4 m, i- Z
9 }7 q! e6 t$ r' F- c0 Y/ p
具有色艳味美、油浓汁足、凉爽利口、喷香解暑之特点的兰州酿皮非常诱人!
( ]& @9 |0 D. {) y4 K
' K1 x: {2 u5 Q1 L: }. k/ M4 f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57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8:58 编辑
m: s7 d4 P" o3 @4 |7 T r x& e
5 Q; c2 x7 c! i0 @5 m9 Z% q Z
[attach]3424605[/attach]
9 k- T! g5 ^ T: U! c8 w
小阿客(出家人)正在为其绘制唐卡
8 I1 i* p j" k& |5 t! x0 Z& v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58
[attach]3424606[/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59
[attach]3424608[/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8:59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9:00 编辑
! S( `7 c0 b; ^9 i k
7 Y, I) H8 E9 d
[attach]3424609[/attach]
, Q4 F! h# d; ]8 I
兰州古金城茶馆
: n1 g4 b9 [. A7 d/ z, Z& ]
“茶楼酒肆 莫谈国是”
6 y- O& m+ U, L! s! @* P8 d$ Y U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07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9:08 编辑
% w5 r& l, ~$ O$ w' `
, @; ]* g* _: z o4 y N. g' E
[attach]3424611[/attach]
: \5 }1 @* h6 P3 r2 ?
兰州三泡台, 又叫盖碗茶,是由托盘、茶碗、盖碗三部分级成,故而得此名。盖碗雕有细碎小花、山水图案或戏剧人物等,精致典雅。这三样器具,样样有用场:托盘是用来承托茶碗,端起来不至于烫手;茶碗口大底小,呈喇叭状,自然是用来盛水的;碗盖略小于茶碗口,喝茶时,不用拿掉盖子,也不必吹开浮茶,只须用盖子轻轻"刮磕"几下,使茶叶上下翻滚,茶水浓香均匀。尔后使盖子稍有倾斜,缓缓吸啜,只觉口角噙香,直浸心肺。不过,性急之人是喝不得三泡台的,否则会闹出笑话来。因为饮三泡台有两个原则:不能端起来连续吞饮:不能对着茶碗喘气饮吮。须得文文雅雅、细斟慢酌。如果喝完还想要,就不必把茶底喝净,茶主会给你续水。喝足了,清爽了,茶底的水喝干了,用手把碗口捂一下,茶主自然就心领神会。兰州人品茗,是讲究个鲜、爽、活。香而不清则为一般,香而不甜为苦茶,甜而不活不算上等,只有鲜、爽、活才为茗中佳品。 三泡台饮法的讲究,也许是缘于名目繁多的配料,才能使二者"门当户对":上等的清茶以及冰糖、红枣、枸杞、桂圆、芝麻、苹果丝之类的佐料。泡茶也有一套礼俗。如果你到别人家作客,主家会当面将碗盖揭开,烫水冲碗,然后放入汤料,盛水加盖,并按辈份的尊次,双手一一捧送。这样,既表明了主人的识礼,又说明了没有别人喝过,将一个地地道道的兰州风格,无遮无掩地呈现面前。
- _: Z* Z/ {+ ]! B' n9 L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09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9:12 编辑
* k' q, |; s% H; I& A" L
0 ~. ?* u; {9 m+ E2 R
[attach]3424612[/attach]
* N" s9 u. J- s& s- ^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在兰州地区曾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文化娱乐形式,所以能弹会唱者甚多。如遇喜庆节日,请客宴会,不论在农村的家庭院落,还是集镇的茶肆酒楼,老兰州人聚集在一起弹唱;每当唱到高潮之时,他们便一人演唱而众人帮腔显得气氛十分热闹。
1 ]/ `; Z6 ]6 T4 ]1 N; e& }0 u8 H1 h
2 o) z* W. A4 W$ K+ ^
兰州鼓子,曲牌丰富,唱腔优美,风格高雅,韵味悠长,且乡土气息浓厚,
有些段子则有说有唱。演唱时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还辅以扬琴、板胡、二胡、琵琶、月琴、箫、笛等,演唱者一般为一人。其唱腔清雅婉转,音域幽广,表白清晰,起伏平和,能将喜、怒、哀、乐等复杂思想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演员的手势和面部表情都能给听众以美感。
9 n( p. G+ B4 }+ [0 n! I
1 n# m4 ~( z1 Z) z
) w3 G" B+ k0 l' F) Y: D; V
5 X( D. ~0 Q0 z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13
[attach]3424618[/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14
[attach]3424622[/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15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9:16 编辑
; M$ \6 Z" d6 L8 f
" H+ n7 d! `. R" J/ ?! a
[attach]3424624[/attach]
. q) I( u( E- W6 w
洮砚,全称洮河绿石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齐名,并称中国三大石质名砚。洮河绿石产于甘肃南部洮河中游与岷县、临潭县交界的卓尼县喇嘛崖一带的峡谷中。
. P$ P1 x2 {) N* Q
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
历史
。洮县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
' G- t+ m8 k e
洮砚洮砚色泽雅丽,主要以绿色为主。有色深绿而带有水波状纹路的“绿漪石”;有绿色纹路中夹杂着黄色痕迹的“黄标绿漪石”;有绿中带深色墨点的“澈墨点”;有色绿而带有朱砂点的“柳叶青”;还有一种色如红玫瑰的“䴙; ”……在这诸多的桃石中,尤以“黄标绿漪石”最为名贵,古人曾有“洮砚贵如何;黄标带绿波”的赞咏。
6 B1 d9 A* k l- E% |( Q+ ~1 p' T. z
砚雕与玉雕一样,是一种艰苦细致的技术工作,从设计开始到完成工序是一次性的。没有熟练的技术难以雕成一方好砚。历代砚雕技工主要是父子传承,代代相传。
& p) i/ v# W4 i; V0 U8 s! s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16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9:21 编辑
9 j- ~8 {$ b" l. `3 S
5 ~" y0 S: N8 a0 f- u+ S
[attach]3424625[/attach]
# Y7 Y: V: u7 J) N4 u6 X3 ?$ e
1915年,兰州回族马保子开始在家中制作“热锅子牛肉面”,肩挑于市,沿街叫卖,以维持生计。此小吃将晾凉的拉面配上牛肉热汤,调上作料,很受市民欢迎。
8 ^9 q" @# J9 B3 f( J5 x
# }! ~/ j4 a, T; [6 t# o
1919年马保子在兰州古金城东门外租赁了一间固定门面,冠名“马保子牛肉面”。马保子上午卖清汤牛肉面,下午煮些牛羊肝子卖。当时的牛肉面沿袭热锅子面的传统,制作比较简单,将切碎的牛肉煨烂,当拉出的面条煮熟后捞到碗里,再舀上一勺碎牛肉盖浇到上面即成。看似简单,但马保子牛肉拉面,面条筋、柔韧不黏,其诀窍有二:一是拉面的方法和技巧,二是牛肉面的调汤技术。马保子牛肉拉面的方法和技术独具特色,选用兰州附近永登、皋兰产的冬小麦面,拌成絮梭状,揉成面团;揉面用的蓬灰,是戈壁滩的蓬草烧出;面的汤料用煮牛羊肉肝子的汤与牛肉汤勾兑,汤鲜味美,使人吃了还想来一碗。
, f' {% N! b9 o0 l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17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9:20 编辑
( s6 H1 \% ]" X( ]8 M
3 e$ c5 z% E7 W M/ [$ m7 D7 `' D* @
[attach]3424626[/attach]
' G8 a6 w2 {9 c. V, K" s, i
兰州牛肉面又名兰州牛肉拉面,兰州清汤牛肉面,在兰州俗称“牛肉面”、“牛大碗”,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兰州人做牛肉面做出了名堂,让人吃上了瘾。兰州的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系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的,后经后人陈和声、马保子等人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 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而且面条的种类也较多了,有宽达二指的“大宽”、宽一指的“二宽”、形如草叶的“韭叶”、细如丝线的“一窝丝”、呈三棱条状的“养麦棱”等。在其后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兰州牛肉拉面以一碗面而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成为餐饮业的一束奇葩。
: H6 ?; Z( T+ E) v6 v+ _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17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9:22 编辑
, m, f- E' A5 l! \! L
+ G8 Y, c3 T( Z7 B+ D3 s
[attach]3424627[/attach]
. W+ }/ r% k3 z& g
老板,下个小碗二细,香菜多些、蒜苗多些、辣子多些、面多些、汤多些、肉多些……
0 i: W/ D( H: {7 A0 J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18
[attach]3424628[/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18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9:22 编辑
" z3 V. X. T$ K! g, f
! m! _1 x/ ^% d3 N L
[attach]3424629[/attach]
7 j: W* L# \3 O6 |7 f0 g% ]
牛肉面馆里,都在呼呼地吃着尼
/ t7 e* V: R, P# O
3 K1 O& ?; }' h. ]8 ^; E- |; S6 Z2 [
一个人突然一拍桌子,大声喊道(一听就是个外地人):服务员,我都坐了半个小时了,为什么不给我上面!!
- [( e7 e/ D5 |* n
4 P$ @8 [3 u' J8 u
老板:阿呦,师傅,面自己到里面端起,你坐着扎,我还以为你是乘凉地一个!!!
4 {2 s5 u0 r2 P' S7 a
牛肉面馆子里的人全部喷饭……
" x( R" `2 ^( D8 }5 b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18
[attach]3424631[/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25
[attach]3424638[/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26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9:28 编辑
4 ?% R5 t+ z5 Q: s L
4 \, m @' r" W& y
[attach]3424639[/attach]
, q; q) f% h' J0 N h$ R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境内的积石山县大河家。现有人口11000多人,信仰伊斯兰教。这里水草肥美、林木葱郁,泉水潺潺。据说是大禹治水的源头。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传统的手工艺制品,主要产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刘集乡及周边地区。长期以来,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一直是维系整个保安族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保安族经济文化的命脉。
, h" ^/ y$ x7 G+ Q& W& M
" Y/ }( E4 W0 V2 v* |# x; f2 `
7 l g& D0 a& \# G+ K) O, M, Z9 ~
保安腰刀与藏刀,蒙古刀齐名。保安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精湛。它不仅是生活用具,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和馈亲赠友的上乘礼品。因此,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在阿拉伯国家也颇有名气。
( q% m& S) n$ ]8 y, ~' c; t
1 G E- J6 n, b* l, d# c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26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4 19:30 编辑
! y* Q6 J9 A8 N8 p: ]
d6 c. A% `9 s8 q
[attach]3424640[/attach]
( A: w! k5 z8 u
河州砖雕可分为两种工艺:(1)捏制。系用粘土泥巴以手捏成或用模具制成各种花鸟虫鱼的造型,后入窑焙烧成砖,然后装饰于古典建筑的屋脊飞檐上。(2)刻制。即在青方砖上用刻刀雕镂成各种浮雕图案和画幅,然后块块对接,拼成画屏。其工艺制作过程要经烧制、打磨、格方、落样、雕刻、安装6道工序。所用工具主要有镩、平刀、斜刀3种。明清以来,这种雕刻艺术除了应用于临夏地区清真寺及拱北建筑外,并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等地藏、汉各族的寺观庙宇、官廨和私邸的建筑装饰中。
/ A# m5 L, f @, `) E3 P4 V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29
[attach]3424642[/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30
[attach]3424643[/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31
[attach]3424644[/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32
[attach]3424645[/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32
[attach]3424646[/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32
[attach]3424647[/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33
[attach]3424648[/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33
[attach]3424649[/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34
[attach]3424650[/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34
[attach]3424651[/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34
[attach]3424652[/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35
[attach]3424653[/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35
[attach]3424654[/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4 19:35
[attach]3424655[/attach]
作者:
浪花LN
时间:
2015-4-16 06:17
多谢朋友介绍兰州文化,欣赏!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5-4-16 07:59
本帖最后由 快活鱼 于 2015-4-16 08:01 编辑
^+ \# r1 [7 Y5 `8 G* m% k
浪花LN 发表于 2015-4-16 06:17
" I6 `% ]8 @1 ~ _: c' _/ Z' B
多谢朋友介绍兰州文化,欣赏!
* @1 W# f1 ?9 l8 ? T
欢迎朋友!感谢加分鼓励!
/ H, o' Z3 M/ o! L0 ?
5 h9 P& z% R8 u4 O- N1 T
[attach]3426047[/attach]
. n5 H! k [4 {- d; x& ^8 w! Z+ T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