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金秋三晋行(从晋祠、云冈到皇城相府) [打印本页]

作者: 刘二钧    时间: 2014-11-9 21:22
标题: 金秋三晋行(从晋祠、云冈到皇城相府)
金秋三晋行(从晋祠、云冈到皇城相府)
刘二钧
        金秋十月,洛阳市老年骑游协会一行116人,乘两辆旅游大巴,自10月10日至15日,历时6天,行程2800余公里,先后游览了太原晋祠,怀仁万年冰洞,大同云冈石窟,北岳恒山,悬空寺,五台山,代县雁门关,祁县乔家大院,左权县八路军总部旧址,阳城皇城相府等名胜景点,饱览了三晋璀璨的名胜古迹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一路欢歌,一路笑语,开阔眼界,愉悦心情,现逐一道来,与网友共享。
一、太原晋祠
       大巴历时5小时,行驶700余公里方到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的发源处,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游览胜地。1961年3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始建于北魏{公元480年前后},是为了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武王灭商之后分封诸侯,把次子叔虞封于唐,叔虞死后,其子夑继位,因有晋水,改唐为晋国。后人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建祠立设,以祭祀叔虞。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即今晋祠。晋祠历代均有修建和扩建。
         晋祠有三绝:一曰难老泉,二曰宋代彩塑,三曰周柏唐槐。
         传说周成王有一次同他的小弟弟叔虞一起玩耍,他摘下一片桐叶,削成玉(王圭)(玉(王圭)代表诸侯的权力)的样子,对叔虞说:“把这个封给你。”边上的大臣就请求成王选择吉日,正式给叔虞封地。成王说:“我是和他说着玩的。大臣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叔虞就被封在唐这块地方,因为这里有一条晋水,唐国就改名为晋国,这就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晋国。现在我们把山西省也叫晋,是因为它就在古代晋国这一片土地上。
晋祠有三绝:一曰难老泉,二曰宋代彩塑,三曰周柏唐槐。
        一绝是难老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关于难老泉,还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是晋祠北面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远处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见一位骑马的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这一担水她好不容易从远处挑来,但善良的柳氏还是把这一担水全送给老人饮马了。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说只要把鞭子插在水缸里,一提鞭子,水就会涌上来。柳氏回家之后一试,果然如此。后来,婆婆发现媳妇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却始终是满的,心中不免产生怀疑,就趁媳妇不在家,偷偷地察看,发现了水缸中的马鞭,心想这是一个宝贝,伸手过去把马鞭提出缸外,一时之间,缸里的水马上喷涌而出,向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发觉水涌出来了,赶快跑回婆家,见水大难以堵住,忙用院中的石板盖住缸口,自己坐在石板上。汹涌的大水顿时变成潺潺细流,不断从柳氏的身下流出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在难老泉的西侧建起了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
          二绝是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间为叔虞之母邑姜所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古代官员都要到圣母殿来献祭祈雨,这座殿堂就成了晋祠的主体建筑,而原来的唐叔虞祠倒反而退居次要的地位了。圣母殿的殿身四面都有围廊,前廊深两间,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殿顶用黄绿色的琉璃瓦剪边。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 然,形神兼备,不愧为宋代泥槊精品。
         三绝是周柏唐槐。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至今都还茂盛葱郁。
      晋祠内还有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并手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因为唐太宗和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是从太原起兵的。李渊原是隋代大将,他乘天下大乱的机会,带领三万人马,起来讨伐隋炀帝这个昏君,并且顺利地打下了首都长安,建立了大唐帝国。在起兵时,李渊父子曾到晋祠来祈祷。大唐立国之后,李世民为报答唐叔虞的保佑,特地立了这块石碑。唐太宗平生爱好书法,而且特别喜爱晋代王羲之父子的行书,这块碑的碑文就是唐太宗有意摹仿王字的杰作,因而是一块特别珍贵的碑刻。
二、万年冰洞
         离开晋祠后,大巴北上行驶约2小时,到达山西宁武县,晚宿宁武宾馆。11日早,直奔万年冰洞。快到景点时,路遇限高,求问一老者,老者很是热情,愿当向导。不想将我等带进一乡间小道,被人拦下,要收买路钱,会长百般解释,不行!只好掏钱了事,方才放行。加之堵车,前后耽误3个小时,到达景点时,已是12:10了。令人欣慰的是终于看到了万年冰洞。
       万年冰洞位于山西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畦乡境内,海拔2300米。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洞穴专家现场考察认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
      万年冰洞的奇特在于以本地洞外的气候条件论,根本构不成结冰的环境,而洞内一年四季冰柱不化,愈往深处冰愈厚。它是全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冰洞,也是世界上迄今永久冻土层以外发现的罕见的大冰洞。2005年,宁武万年冰洞在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中,成为国家地质公园。 洞内制冷机制最强、冰储量最多,现开发近百米。分成上下多层,通过钻冰洞,下冰楼梯,过冰栈,可到各层观光。每层可容纳数十人,洞内四周全是冰。由冰形成的冰柱、冰帘、冰瀑、冰花、冰佛、冰床、冰钟、冰人、冰菩萨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洞内大大小小的景致或玲珑剔透,或晶莹夺目,或婀娜多姿,或雄伟壮丽,无不令人惊叹。堪称一个冰的世界。更使人们奇叹不已的是:与冰洞相距不到二百米处,有一处千年不熄的地火,当地人称千年火山。这一冰一火,本是相克,却奇妙地共存于同一山上,可谓世界奇观,中华一绝。
三、 从云冈石窟到恒山悬空寺
10月12日7时从宁武到大同,车行1小时即到云冈石窟,在大门外等约半小时后,8:30服务员才缓缓打开大门。进门后,眏入眼歛的是开阔的广场,雄伟的大殿,礼佛的浮雕长廊,与我35年前见到的云冈迥然不同,穿过600米长的新建佛寺区,方才见到石窟。
    云冈石窟与敦煌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为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16窟至第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健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云冈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
      1500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环,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1400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对云冈石窟多次进行了大规模地维修工程,使古老的艺术宝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如今,云冈石窟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上午11点离开云冈石窟,就直奔浑源县北岳恒山中腰的悬空寺。
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历代都对悬空寺做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悬空寺修建在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面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古人云:“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
        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奇——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
      悬——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据说在悬空寺建成时,没有这些木桩,人们看见悬空寺似乎没有任何支撑,害怕走上去寺会掉下来,为了让人们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
      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样样俱全,设计精美,巧夺天工!
站在廊檐边,身临万丈悬崖,令人头晕目眩。患恐高症者,更是胆战心惊,不敢下看。

四、佛教圣地五台山
    10月13日晨,从浑源县出发历两小时方到五台山。
    五台山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其中五座高峰,山势雄伟,连绵环抱,方圆达250公里,总面积592.8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61米。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因此汉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谐共处。五台山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的建造地之一。自东汉永平(公元58年~75年)年间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东汉永平十一年,摄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经汉明帝批准 ,他二人特获建寺的权利。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台内山多地广,河流纵横,选址建寺很重要。《清凉山志》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牟尼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此足迹,而且还发现佛“舍利”,此外,营坊村这座山的山势奇伟,气象非凡,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修行处)相似。由于这三种原因,故决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后,以其山形命名为灵鹫寺。汉明帝刘庄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两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是大孚灵鹫寺。大孚灵鹫寺是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魏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200余座。
      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也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但五个文殊的法号不同: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从此以后,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个台顶寺庙里礼拜,叫做朝台。此时,五台山之名已在北齐史籍中大量出现。
    盛唐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据《古清凉传》载,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余人。此时的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圣地了,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这是五台山在中国佛教界取得统治地位的发端,也是五台山在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和主持下,发展成为名山圣地的开始。
    五台山寺院内部在唐代,佛教备受推崇,文殊菩萨尤其为佛教徒所尊崇。当时国家规定,全国所有寺院的斋堂,都必须供奉文殊菩萨圣像。由于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萨,视五台山为佛教圣地,所以五台山空前隆盛,名僧辈出,澄观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
     五台山有浩如烟海的佛像,数量多达30000余尊,不仅有佛、菩萨、罗汉、胁侍、供养人、护法神,而且还有儒教、道教、地方宗教、帝王将相、僧侣居士等。这里的佛像分为八种类型:泥塑,金属,石刻,木雕,烧瓷,脱纱,刺绣,画像。因时间关系,我等走马观花,只看了塔院寺、殊像寺、显通寺、黛螺顶等几个寺院。对五台山浓郁的佛教氛围感同身受,释迦牟尼不愧为伟大的智者,他创立的佛教使数十亿教徒顶礼膜拜,对中国哲学史影响巨大。不到五台山,焉知何为佛教圣山,焉知佛教对百姓影响巨大且深远。
五、雁门关
      10月14日晨,自代县沿崎岖山路行约25公里,即到雁门关。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5公里处的雁门山中,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通塞外高原,南接中原腹地,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原汉民族北出和草原游牧民族南下之咽喉要塞,是历史最为悠久,经历战事最为频繁、知名度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古关隘。雁门关“九塞尊崇第一关”,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上古称北陵 ,战国列称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称北庭三关,明代列称山西内三关。历称勾注塞、西 关、西陉关,向以关山雄固,北塞门户著名,是中国长城文化、关隘文化之瑰宝。《新唐书》载:“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历为中国北境重镇要隘和重要的戍边军政治所。“汉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钦徽二帝北掳”、等重大历史事件均于此关联。
      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初年的“杨家将”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在中国历史的相当长的时期,雁门关都是中原王朝的边界,除了雁门关,就相当于出国了。现在,雁门关景区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雁门关在山西的景区中是值得游览的一个,而且这里因为不在常规的旅游热点线路上,所以游客没有那么多,而风景却独具一格,无论春夏秋冬,都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到古人的伟大既聪明才智,能在这样险峻的地方筑墙护国,实属不易,而这里的自然风光也是非常值得一观的。有图为证。
六、从乔家大院到八路军总部
离开代县雁门关后,大巴直驶4小时,方到祁县乔家大院,已是下午3点,赶快入院参观。

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栓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又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时间虽跨越了两个世纪,却保持了建筑风格的浑然天成。乔家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个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从高处俯瞰,整体为双喜字型布局,城堡式建筑。四周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水靡砖墙内,院与院相衔,屋与屋相接,鳞次栉比的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卷棚顶及平面顶上,都有通道与堞墙相连。全院以一条平直甬道将6幢大院分隔两旁,院中有院,院内有园。四合院、穿心院、偏心院、角道院、套院,其门窗、橡檐、阶石、栏杆等,无不造型精巧,匠心独具。院内砖雕,俯仰可观,脊雕、壁雕、屏雕、栏雕……以人物典故、花卉鸟兽、琴棋书画为题材,各具风采。整个宅院呈双“喜”字型,不仅富有整体美,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又各具特色。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所有场景都在乔家大院拍摄,因而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囍”字形,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被专家学者誉之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当晚宿祁县。15日上午,直奔左权县八路军总部旧址。
八路军总部旧址位于左权县城南45公里的麻田,为晋冀两省要隘之一,曾有太行山上“小延安”之称。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麻田是中央北方局及八路军总部驻扎最久的太行山老革命根据地。镇南端的“总部大院”曾是当年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司令部旧址,有房20余间。分设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彭德怀将军及左权将军纪念陈列馆,陈列有关图片、实物、专题资料千余件。镇内还有0中央北方局旧址及当时党政军各-住地多处。镇东北方向的十字岭是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与日寇作战的殉难处,1987年 5月25日,在此处建成“左权将军殉难处纪念亭”。 长左权将军与日寇作战的殉难处,1987年 5月25日,在此处建成“左权将军殉难处纪念亭”。
七、  皇城相府
10月15日12时从左权县出发,车行3个小时即到皇城相府。阳城县皇城相府景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阳城县皇城村。处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地段。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清时由康熙赐名并亲笔御书“午亭山村”。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于此下榻,故名“皇城”,俗称“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为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故居。整个建筑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内城系明代遗构,外城为清代所建。内外城墙总长达78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左右,宽度在2.5与3米之间,总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6座,房屋640余间。
内城(原名斗筑居)与外城(中道庄)紧密相连,浑然一体,为依山而建的全封闭双城堡建筑群。外观,城中有城,顺物应势,蔚然壮观;其内,庭院错落,曲径通幽,博大精深。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且将明代建筑与清代建筑巧妙结合,形成了集古代民居、官宦宅邸、庙院宗祠、书院学堂、防御工事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独特建筑风格。再加之典雅别致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装饰和大量卓尔不群的皇家御赐牌匾、物件之遗存,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内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主要建有御史府、世德居、树德院等8座大型院落、125间层层叠叠的藏兵洞和七层百尺高的河山楼及春秋阁、文昌阁、陈氏宗祠等。其建筑设计古朴粗犷,浑厚坚固,给人以奇特的神秘之感。
外城,紧依内城西城墙而筑,平面近乎方形,为清康熙盛世主人陈廷敬入阁拜相后所建,故而民间又称其为“相府”。主要建有御书楼、相府、点翰堂、内府、管家院、绣楼、东书院、内宅、西花园、望河亭等。其建筑布局沿袭了清代前堂后寝的规制,并且在建筑规格上彰显了“正一品光禄大夫”门第的尊贵,给人以富丽堂皇的印象。
另外,内城和外城的总体布局,以“神龟”祥瑞之象组合建造,寓有“千秋永固”之意。
皇城相府作为清代早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陈廷敬的居所,文化内涵丰富,历史遗存甚多。其建筑的选址、定位、布局、体量、形制、意象,无一不在诠释着以陈廷敬为代表的陈氏家族杰出人物的诸多奥秘及其生前死后所享有的荣耀,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优秀范例。因此,被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两位老先生盛赞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明清两代,生活在这座相府内的陈氏家族,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著述繁多,冠盖如林,仅有著作流传至今的诗人达36位,曾出现过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美誉。
连续剧《康熙王朝》在央视播出后引起轰动,收视率达到空前高度。另外,皇城皇城相府自1998年修复开放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来数百万海内外游客,被广誉为“东方第一双城古堡”。并先后有10余部影视剧上门拍摄。其中,电视相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业惊人的发展步伐,在短短几年内,摘取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佳旅游景区”和“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区”等荣誉桂冠。
                                                        (完)


作者: 刘二钧    时间: 2014-11-11 16:34
本帖最后由 刘二钧 于 2014-11-11 16:50 编辑

五台山照片




作者: 刘二钧    时间: 2014-11-11 16:48
晋祠照片
作者: 白记老号    时间: 2014-11-23 21:31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