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一位耄耋老人眼中的冰城60年巨变 [打印本页]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05
标题: 一位耄耋老人眼中的冰城60年巨变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4-11-2 19:05 编辑
80高龄的朱俊峰老人
今年80高龄的朱俊峰老人,在哈尔滨收藏界可谓家喻户晓,他的收藏品种类繁多,分门别类摆放在80多平方米的家庭展室中。这些老物件记载着城市的变迁,也表达了他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至今,老人仍执著于自己的特殊爱好,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哈市的大街小巷,用手中的相机寻找城市的变化。时光荏苒,老人的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60年。目前,老人收藏的与哈尔滨有关的图片、文字、地图已达几千幅,其中有很多被省级博物馆列为珍品收藏。
近日,听说朱俊峰老人要举办一场反映城市变化的图片展,记者提前走进老人的收藏世界,翻看一组组在冰城拍摄的往昔和今日同一地点对比照片,思绪随着这些城市历史的“见证者”穿梭于过去和现在之间,并从朱老整理的三十余组对比照片中选取了几组,请老人给大家讲讲它们的故事。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06
一位耄耋老人眼中的冰城60年巨变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07
【中山路】
从无名小路到宽阔繁华的交通要道
从无名小路到宽阔繁华的交通要道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08
从无名小路到宽阔繁华的交通要道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11
[url=]分享到新浪微博
[/url]
索菲亚教堂
走进朱老的家庭展室,仿佛进入了图书馆的资料室,整间屋子都专门用来摆放照片、报纸等收藏品。“这些还不是全部,因为照片太多,摆放不过来。”朱老的话匣子从一组街路的对比照片开始,“中山路是哈尔滨变化最大的街路。这条老街从一条无名的乡间小道,变身石头铺成的大马路,再到如今主道39米宽、10车道的‘冰城景观第一路’,已经走过了120余年。”
从朱老拍摄的这组照片上看,昔日的中山路冷冷清清,而如今摇身变成了道路宽阔、车辆熙攘、两侧高楼林立的繁华街路。横跨南岗、香坊,附近的高层建筑群如重峦叠嶂,使看上去宽阔平坦的中山路,显得凝重雄伟、气势磅礴。而在100年前,中山路只是田家烧锅通向秦家岗的乡间无名小路,是两个屯子之间的羊肠小道。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12
据考证,中山路大约形成于1890年左右。《哈尔滨市志》有这样的描述:“小路两侧多为荒草野地,两端近村处种着高粱、玉米。一派草莽初辟的景象。路上偶有行人,也是腰扎草绳、头盘长辫的乡野农夫。”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15
从当时的“大辫子”到今天的女警花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16
从当时的“大辫子”到今天的女警花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17
[url=]分享到新浪微博
[/url]
民航候机室
朱老指着一张上面有位穿着警服、梳着两条齐腰长辫的警花的照片说:“这张是我1959年6月在哈市邮政大楼楼下拍的,当时,这里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地段,堪称城市的中心。镶嵌在邮政大楼门脸上端的大钟表,十分引人注目,那时,市民很少有戴手表的,走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看上一眼。这位警花正站在岗位上指挥一辆摩电车前行。”长辫子是那个时代漂亮美眉的“符号”,当时外地人来哈尔滨后,都会用一句顺口溜描绘当地特色:“楼刷色,马路崴,大姑娘辫子往后甩。”“楼刷色”,即无论新旧楼,都要在红砖墙外刷上一层带色的石灰水,或黄色,或淡青色,或绿色;“马路崴”,当时哈尔滨的主要街道,均由面包石铺成,尽管耐磨,但凹凸不平,车辆行驶在上面很颠簸,走路也容易崴脚;“大姑娘辫子往后甩”,那时大姑娘以梳长辫子为荣,凑在一起时经常比谁的辫子长,辫子越长人越美。1958年年初,哈市公安局从近郊招收百余名十八九岁的女青年,率先在全国培养了首批“警花”。同年9月9日,首批“警花”首次在南岗区主要交通岗亮相执勤,指挥来往车辆安全行驶。
这张照片的下方,是朱老近年拍的一位女交警的照片。“现如今,女交警仍是城市街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长辫子没了,衣着也有了很大变化,但她们美丽的容貌,挺拔的身姿,规范、优美的指挥动作,依然受到人们的啧啧称赞。”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18
【飞机场】
当年乘飞机先得称体重
当年乘飞机先得称体重
朱老拿起一组飞机场的老照片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哈尔滨的飞机场叫马家沟机场,那时飞机在较为平坦的草地上起飞。他第一次坐飞机是在1956年,当时登机前,乘客都要先称重,体重合格才能上飞机——因为飞机小,如果乘客太胖,飞机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坐飞机在当时不像现在这么舒服,那时客机飞行时发出的噪音比现在的直升飞机还大,起降时震动得也很厉害,坐在上面其实挺遭罪的。
朱老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张珍藏了50多年的飞机票。机票印刷得挺粗糙,只有一个简单的序列号,“别小瞧它,那些年买东西要凭票,这张机票是‘宝贝’,用它能换一瓶西凤酒和一包恒大香烟——这些可都是当时在市场上用钱也买不到的稀罕物。”朱老说,当时飞机上虽有女乘务员,但不叫“空姐”。她们不化妆,梳短辫。不穿套裙,穿肥裤子,服务礼貌周到。乘客登机后,由女乘务员给乘客发糖果。
随后的几十年,朱老又坐过很多次飞机,前两年还飞去美国看望过大女儿一家,机票也都保存了下来。他说:“这些机票见证了机场的改变,意义远远大过那几瓶西凤酒。”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19
【公交车】
“背”个巨型供气袋成历史
“背”个巨型供气袋成历史
一张“背”着巨型供气袋的公交车的图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朱老说,这是“煤气包公交车”。上世纪中叶,我国汽油供应紧张,于是,经过改装的“煤气包公交车”投入线路运营。当时这种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之所以被称为“煤气包汽车”,是因为车辆上方要“背”个供气袋,以煤气代替汽油、柴油充当燃料。后来,公交车被“减负”,“撇下”了供气袋,开始使用汽油、柴油做燃料。近年来,随着车辆更新,更为节能环保的天然气公交车逐步替代了汽油车、柴油车以及液化石油气车辆。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20
【霁虹桥】
上面跑的畜力车被汽车取代
上面跑的畜力车被汽车取代
“这不是霁虹桥吗?”记者从一堆照片中找到了熟悉的“身影”。朱老笑着说,是的,就是你们报社那块儿。“这两张照片一张是上世纪30年代拍的,一张是现在拍的,变化大吧!”可不大吗,一张上面是畜力车、小矮房,一张是豪华汽车、高楼林立。
朱老还说,霁虹桥一组桥栏杆15根基柱,每侧桥梁20组,装饰有精美的飞轮、花环!方尖碑上的“霁虹桥”三字是当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所题,取杜牧的《阿房宫赋》中“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中的“霁虹”二字。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22
照片记录朱家变迁
城在变 家也在变
城市在变,市民的小家也在变
城市在变,市民的小家也在变
□文/翻拍 本报记者 李琳
时光飞逝,城市在变,市民的小家也在变。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幅幅照片,反映出城市和市民家庭的变迁。朱俊峰老人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衣食住行的改变:故乡的泥土路铺上了平整的水泥路面,女儿的穿着从式样单一变得缤纷艳丽,家中居室也从狭小拥挤变得宽敞舒适……
当年的朴素妹
变身时装美女
朱俊峰向记者讲述了几十年来,自己家的一些变化,可谓城市发展的缩影。1968年春节,听说要拍合影,朱俊峰的三个女儿赶紧“打扮”起来,拿好“道具”,一本正经地排好队,并摆出了当时的时尚姿势。然而,样式单一的大棉袄、二棉裤,还是“藏”起了三姐妹的美丽。
进入本世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服装的颜色款式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三姐妹洋气的时装,向人们展示了三十余年来的变化。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23
我的家从狭小拥挤到宽敞舒适
我的家从狭小拥挤到宽敞舒适
我的家从狭小拥挤到宽敞舒适
“过去我们一大家子人住在48平方米的俄式老房子里,是平房,一住就是半个世纪,那时候想写点儿东西都没个地方。现在好了,我和老伴搬到了170平方米的楼房中居住,宽敞明亮、方便舒适。另有一个80平方米的家庭展室,供我存放收藏品。”说这些时,朱老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25
12年6张照片
“微缩”小街变化
“微缩”小街变化
“微缩”小街变化
从上世纪90年代退休后,朱老就通过自家的阳台窗户,对门前的小街——清明四道街进行拍摄。当时街上坑坑洼洼,不少地方都是土道,每到雨季,一条街成了烂泥塘,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大家一直期盼门前的路能早日改善。也就是那时,朱老拍下了这条街的第一张照片(右上图)。之后每隔两三年,朱老就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角度的小街照片,已经拍了6张,记录时间长达12年。
通过老人展示的照片,可以看到,几年后,小街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两旁的人行道也铺上了灰色步道板。又过了几年,小街上有了两排小树苗。后来,步道板被换成了彩色的。再后来,小街变得更加美丽,绿树成荫,路面交通标线清晰。几年前的一场大风雪,毁了小街上的绿树,之后又种上了小树苗,期待多年后,它们又会长成参天大树。
这6张珍贵的照片,真实记录了清明四道街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报选取其中变化鲜明的两张,让我们一起感受生活环境的改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19:26
故乡土路铺上了水泥面
故乡土路铺上了水泥面
“我的故乡在双城堡,家住城内的丰满胡同,家门前那条难以行走的泥土路至今难忘。”朱老说,这条不平坦的路,他走了20年。1958年夏天,他回故乡时将这条路和两侧的景象拍了下来,作为终生的记忆。
“2002年夏天,我和孩子们开着自家的汽车再次回到久别的故乡时,惊喜地发现,家门前的泥土路铺上了平整的水泥路面,当年路两旁那些土草房也被红砖房取代。当年的泥土路,只有在老照片中才能找到印迹了。”
作者: 毛球 时间: 2014-11-2 21:06
真是有心人啊!让我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都大开眼界!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2 21:14
毛球 发表于 2014-11-2 21:06
真是有心人啊!让我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都大开眼界!
毛球晚上好!
作者: 冰雪乐人 时间: 2014-11-3 13:06
邹哥发的精彩图片,让我们这些同时代人感到很亲切,老哈尔滨的张张图片,让我们思绪又回到了昨天,凡事怕比较,从九十年代开始,二十多年的时间,让百年多历史的哈尔滨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再过若干年,现在已经为数不多的棚户区,将很难见到了!
谢谢这位耄耊老人。也谢谢邹哥的辛勤报道!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3 19:24
冰雪乐人 发表于 2014-11-3 13:06
邹哥发的精彩图片,让我们这些同时代人感到很亲切,老哈尔滨的张张图片,让我们思绪又回到了昨天,凡 ...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