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菊展館中拍書畫 紫紅黃白丹青香 [打印本页]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4 03:48
标题: 菊展館中拍書畫 紫紅黃白丹青香
[attach]3183818[/attach]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4 03:54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4-10-24 18:04 编辑

土花能白又能紅
晚節由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上老
不隨黃葉舞秋風

注:字跡不清可能有誤請諒解為盼。(经老师指点:现在已更正完全正确了·谢谢)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4 03:55
[attach]3183819[/attach]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4 03:56
[attach]3183820[/attach]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4 04:00
素心常愛冷
晚節出無暇
質傲清霜色
香含秋露華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4 04:01
[attach]3183821[/attach]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4 04:08
菊展館中拍書畫
紫紅黃白丹青香

流連忘返醉墨色
愛不釋手讀華章

——《陶醉丹青·泳醉不醒》
作者: 台湾路电鱼    时间: 2014-10-24 08:46

作者: 台湾路电鱼    时间: 2014-10-24 08:46
houzhaotian 发表于 2014-10-24 03:54
世花能白又能紅
晚節由能愛民生
一寧可抱香枝暮

欣赏了
作者: 台湾路电鱼    时间: 2014-10-24 08:47
houzhaotian 发表于 2014-10-24 04:00
素心常愛冷
晚節出無暇
質傲清霜色

欣赏了
作者: 台湾路电鱼    时间: 2014-10-24 08:47
houzhaotian 发表于 2014-10-24 04:08
菊展館中拍書畫
紫紅黃白丹青香
流連忘返醉墨色


作者: 津海冬    时间: 2014-10-24 12:55
houzhaotian 发表于 2014-10-24 03:54
世花能白又能紅
晚節由能愛民生
一寧可抱香枝暮

能解草书之魂!

作者: jinzhen    时间: 2014-10-24 13:25
houzhaotian 发表于 2014-10-24 03:54
世花能白又能紅
晚節由能愛民生
一寧可抱香枝暮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

作者: 武当侠    时间: 2014-10-24 17:12


作者: 新手上网    时间: 2014-10-24 20:08
素心常愛冷
晚節出無暇
質傲清霜色
香含秋露華



[attach]3185076[/attach]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5 04:05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4-10-25 04:10 编辑
jinzhen 发表于 2014-10-24 13:25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由能爱此工.


《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朱淑贞)


  赏析:作者是南宋著名女词人,后人将她与李清照、薛涛、唐婉等人并誉为“中国历代十大才女”。她的婚姻很不幸福,但是她敢于离经叛道。这首《菊花》也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礼教的抗争精神和对于独立人格的不屈追求。“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成为激励后人的名句。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5 04:15
      朱淑贞,南宋女词人,“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道出她失恋的伤感之情。她无法敌过顽固的封建势力的压制,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个市井商人为妻。婚后,她与丈夫没有共同语言,精神生活十分贫乏,苦闷不堪。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5 04:54
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5 04:54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5 04:55
 〖生查子·元夕〗(争议中)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5 06:20
jinzhen 发表于 2014-10-24 13:25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由能爱此工.

可惜情愫少梧桐
柳枝引出金鳳凰


—— 《答謝JINZHEN老師·泳醉不醒》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5 19:30
houzhaotian 发表于 2014-10-24 04:08
菊展館中拍書畫
紫紅黃白丹青香
流連忘返醉墨色

菊展館中拍書畫
紫紅黃白丹青香

流連忘返醉墨色
愛不釋手讀華章

——《陶醉丹青·泳醉不醒》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收起 理由
liujianhua54 + 2赞一个!
总评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评分

谢谢老师加分鼓励光临!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6 03:02
[attach]3186835[/attach]
作者: 刘建华    时间: 2014-10-26 18:23
houzhaotian 发表于 2014-10-25 04:15
朱淑贞,南宋女词人,“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

                   减字木兰花
                        春 怨
                       朱淑真

独行独坐,独唱度酬还独卧。伫立伤神
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妝无一半。愁病相仍,
剔尽寒灯梦不成。




侯老这首《减字木兰花·春怨》也是朱淑真
词中的代表作。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7 04:13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8 04:41
houzhaotian 发表于 2014-10-27 04:13
不第后赋菊(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谢谢老师加分鼓励光临!
  [attach]3190344[/attach]



作者: 蓝色海湾    时间: 2014-10-28 21:17

拜读,受益匪浅。
谢谢!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9 04:24
[attach]3191881[/attach]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9 04:27
蓝色海湾 发表于 2014-10-28 21:17
拜读,受益匪浅。
谢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
  菊花在飒飒西风中栽满园中,花蕊寒香味冷得蝴蝶也不敢来,将来我要是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就要改变自然规律,叫菊花也在春天开放,好与桃花争奇斗艳。

作者: houzhaotian    时间: 2014-10-29 04:28
赏析
  唐末 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