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兖州镇水宝剑:“天下第一剑”沉睡三百年 [打印本页]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0-22 17:07
标题: 兖州镇水宝剑:“天下第一剑”沉睡三百年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4-10-22 17:07 编辑
长7.5米,重1539.8公斤,堪称天下第一
在济宁兖州博物馆内,这把玄铁巨剑是格外显眼。从剑首到剑尾,由四个大型木桩一字排开支撑着。为了承重,木桩上还箍有铁圈。宝剑的身后就是它曾经镇守的“阵地”———泗河。 虽然剑身早已锈迹斑斑,但宝剑的气势丝毫不减。剑柄大概占了四分之一的长度,形状还比较像传统的宝剑。剑柄部铸有铭文:“康熙丁酉二月知兖州府事山阴金一凤置”,即,这把剑是在康熙丁酉二月,公元1717年,由兖州府的知府金一凤铸造的。金一凤,原名金以成,山阴人(山阴就是现在浙江省的绍兴),他是当时的兖州知府。 剑格部分铸有睚眦图。睚眦,相传是龙的儿子。民间有龙生九子的传说。据说,当时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各的爱好。睚眦便是龙的第二个儿子。因其好凶杀,口能吞剑,人们因此将其刻在凶器上。如果说宝剑的剑格部分比较奇特,那剑身部分则更为奇特。它不像普通的宝剑那样是两面的,而是呈菱形,这也更显出了它的巨大。 经过测量鉴定,此剑长7.5米,重1539.8公斤,这在我国现今出土的剑文物中均无剑能及,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剑”。这把剑出土后由兖州博物馆收藏,由于其广为流传的名气,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参观。这把剑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兖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凡参观过这把大铁剑的人们,无不为它的硕大无比而惊叹,认为它“天下第一剑”的名号当之无愧。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0-22 17:08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4-10-22 17:09 编辑
铸于康熙五十年,村民采沙时被挖出
1988年春,正处于枯水期的兖州泗水河已经干涸了,兖州城南大桥村的村民就在泗河大桥东侧的河里挖沙。挖着挖着有村民的铁锹挖不动了。底下是什么?大家一层层地把沙子拨拉开,发现竟然是个长长的大铁疙瘩。大家“研究”琢磨了一番,最后断定:这是一把大铁剑!文物专家接到通知后欣喜万分,小心翼翼地把铁剑运了回去。 泗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发源于济宁市泗水县东60里的陪尾山,因为四泉并发汇流成河,所以被称为泗河。泗河流经兖州的城东城南,它既润泽了沿岸世代百姓,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灾害,沿河的人们为了治理河患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当时,为什么要铸这么一把剑放在泗河里呢?原来,古代人们摄于洪水的凶猛,便乞求于宗教法器的威力。剑就是宗教法器的一种,被人们赋予了镇水驱邪的功能。据《滋阳县志》记载,在兖州城南的泗河上,有一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大桥,古称“鲁国石虹”,也就是现在的兖州南大桥。南大桥长约300余米,桥身上有15个桥孔。康熙五十年,即公元1712年夏,泗河洪水暴涨,来势汹汹,竟冲坏了中间的3个桥孔。洪水退后,知府金一凤便捐资修整加固此桥,并主持铸造了这把三丈铁剑,插在大桥中间的河底,以镇水驱邪,降妖伏龙,期盼免遭洪水灾害。时间久远,宝剑也渐渐被水冲倒埋在了沙中,人们早已不知道它的存在。直到被发现时,它已经沉睡了大约300年。 关于这把剑还有另外一个传说。说是泗河里有一条蛟龙,蛟龙经常在泗河里兴风作浪,使泗河发洪水。康熙五十年夏,人们又看到蛟龙了,蛟龙一摆尾,便把泗河大桥中间的三个桥孔给冲坏了,河水泛滥成灾。知府金一凤便铸造了这把剑,用它来斩蛟龙。所以,这把剑又被称作是斩蛟剑。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0-22 17:10
铸造难度不小,分铸技术很精湛
据了解,中国在春秋晚期时就有了人工钢铁制品。而隋唐时期以后,中国已经有能力铸造大型的钢铁器物。到了清朝时期,中国的钢铁铸造已经远远领先于世界水平。
今人对古代大型铁器的铸造方法曾进行了仔细研究,发现这些大型铁器主要是以分铸的方法制成。据文物专家介绍,像兖州镇水宝剑这样的长剑,要是一次铸成的话,肯定会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由此,专家猜测巨剑很有可能也是采取分铸方法。铸剑人在剑模具上开出多个浇铸口,同时以铁水浇铸,最终才形成了这“天下第一剑”。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