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处暑闯入海蜇大营 方显“日光浴”皮肤抗不抗蛰的本色—罗大海泳经日记2014年8月23日 [打印本页]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3 14:39
标题: 处暑闯入海蜇大营 方显“日光浴”皮肤抗不抗蛰的本色—罗大海泳经日记2014年8月23日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4-8-23 21:51 编辑

罗大海《泳经》日记500篇2014年8月23日    处暑节气

                    处暑闯入海蜇大营

               方显冬泳人“日光浴”皮肤抗不抗蛰的本色



上午11点骑行到烟台第一海水浴场。先是和几个中午帮的老哥沙滩上晒太阳。11:30下海。想游到海军跳水船。没想到途中进入海蜇群,如同进了海蜇大营,我的前胸、腿弯处,两只胳膊六七个地方又全被蛰伤了。有一个年轻泳友好像碰到了大一点的海蜇,海蜇的长须,捆鞭子似的捆在右臂上,说是像过电一样,胳膊上顿时起了一条红肿的血印。我们赶紧逃回上岸。涂抹芦荟膏。我的胸前又红肿一片。衣服也不穿了,先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吧。


这时,看到120老哥不怕海蜇蜇,73岁的曲永堂老哥也不怕海蜇蜇。他们蜇了也没事。可能与他们的皮肤体质有关。不知是不是晒太阳,不怕海蜇。


这些老哥,号称烟台冬泳的“太阳帮”。就是一年四季,每天中午11:30到海水浴场,天天光着晒一两个小时的太阳。皮肤,全是“古铜色”,几乎没有一点“太阳斑点”。他们都是几十年的冬泳人。像74岁的曲永堂老哥,1970年就开始冬泳。那是据说还没有海水浴场的冲水房,他每天在海边的碉堡里换脱衣服。晒了几十年的太阳,身上根本没有太阳斑点。我问他们,不是说晒太阳会得皮肤癌吗?谁说的。胡扯。我们这里是0海拔的太阳,不是高原几千米的太阳。我们这里的紫外线已经是最适合人类的照谢了。这对一些怕晒太阳的人来说,恐怕这就是实践最好的说明。不信,可以看一看他们的皮肤。


这时,120老哥说,中国的海拔点设在青岛。烟台几乎和青岛同一个海平面。即使是夏天最强的太阳的紫外线照射到海平面的时候,也对皮肤没有影响。因他们的几十年夏天晒太阳的实践在这里明摆着。


我查了一下,果然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4、43米,零点就是青岛的黄海海平面的平均潮位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岛就是中国的格林威治。


它位于山东青岛市大港1号码头西端青岛观象台的验潮站内,验潮站有一间特殊的房屋,内有一口直径1米、深10米的验潮井,它有3个直径60厘米的进水管与大海相通。最初使用德国的潮汐自动记录仪,观测始于1900年。抗日战争期间遭到破坏,1947年又恢复验潮工作,建国后重新修理建筑更新设备,现使用的仪器为瓦尔代水位计和美国制造的自动水位计以及中国海洋局技术研究所制造的声学水位计。每天观测3次,常年累月天天不间断。
青岛验潮站测得平均海平面为2.429米,将它确定为我国现行的高程基准面。也就是说青岛的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零”。中国的地形和地图上的海拔高度,就是以青岛的海平面(基准面)为坐标原点进行测量确定的。1956年,我国规定以青岛验潮站多年平均海平面为统一的高程起算面,称为黄海平均海平面或黄海基准面。


什么叫实践出真知?晒太阳,古铜色的健美的皮肤,不怕海蜇?


这难道就是在海蜇不断的蜇,屡“蜇”不改的蜇当中,得知了老冬泳人的实践的一点硕果?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3 14:56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4-8-23 14:57 编辑

引出一个话题:零海拔日光浴究竟怕不怕晒出黑斑?会不会晒出皮肤癌?

我们这些冬泳人的实践说明,不会的。


您有晒出黑斑、晒出皮肤癌的先例吗?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3 16:22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4-8-23 17:00 编辑

鲨鱼皮姐姐,今天找到了一篇文章的主题。

您去过青岛的“零海拔点”吗?

人对事物的认识永远是无止境的。


我2012年8月13日,参加了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海域的比赛。当时写了我参赛的一篇文章,主题是写的领略奥林匹克精神。但当时就觉得此文写的不够味。但又写不出更好地来。


今天,事隔两年,才恍然找到了这篇文章的主题“奔向青岛0海拔的奥林匹克赛场”,这篇文章就有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永久意义了。此文在《泳经》中就“站”住了。


可惜,当时,我不知道、也当然不知道去看一下“零海拔点”了。等以后有机会去青岛,一定去看看。零海拔点,它对青岛的海水浴场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作者: 百灵鸟    时间: 2014-8-23 20:59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3 21:52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4-8-23 21:56 编辑

处暑闯入海蜇大营, 方显冬泳人“日光浴”皮肤抗不抗蛰的本色,成为一个新的启迪。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3 21:57
今天处暑,闯入海蜇大营,方显冬泳人“日光浴”皮肤抗不抗蛰的本色。这又给《泳经》补白:罗大海《泳经》日光浴晒场。

作者: 箱子    时间: 2014-8-23 22:05
    好。去青岛,一起去,呵呵,气象台,我来联系实地看。汇泉湾游泳? 也好啊,呵呵,你和我联系,都好啊。
除了一早没哈酒,今天中午红酒、晚上汾酒、青岛生啤,各路英才、世交好友,欢聚一堂,真是高兴。
  两个多月没见的威海大哥,傍晚一见我,就说:箱子,一夏,一定没游泳,这么白,哈哈~~~~~~~~~~

  一样的,大海哥。在我离开井冈山时,送我的当地人小兄弟,给我讲了不少当地的情况,如果我一路充官架、一声不吭,呵呵,一定听不到这声音,呵呵,一下子,想起主席12篇调查研究报告的事了。。。。。。

  我们毕竟才冬泳三年,而咱们冬泳俱乐部成立32年了,那些忠诚老实、执著如一的冬泳大哥大姐前辈们,多少往事,笑谈中。。。。。。。。。。。。。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3 22:32
箱子 发表于 2014-8-23 22:05
好。去青岛,一起去,呵呵,气象台,我来联系实地看。汇泉湾游泳? 也好啊,呵呵,你和我联系,都好啊。 ...

《泳经》补白:罗大海《泳经》日光浴晒场。


走到哪里游泳,都不要忘了“日光浴”,捎带着的事,举手之劳的事。这个话题应该进入《泳经》体系了。


什么是冬泳人的“日光浴”?不是社会上普通概念上的“日光浴”。


1、冬泳人的“日光浴”是海上渔民“晒鲅鱼干”式的日光浴。海上渔民“晒鲅鱼干”,是把鲅鱼放到海水里涮一涮,晒一晒;再海水里涮一涮,晒一晒。才晒得鲅鱼干发红,好吃。也就是我们游泳,即:每次都是晒了,再海水里游泳。游泳了,再晒。不是不游泳,光在沙滩上晒。这样,海水涮了,才能晒得身上流油。
2、冬泳人的“日光浴”,不是光夏天的“日光浴”,而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气温各不相同的水温春夏秋冬的各不相同的水温的“日光浴”。
3、冬泳人的“日光浴”,是“活水”中的“日光浴”,即海水,或者江河水,流动的水。流水不腐。
4、冬泳人的“日光浴”,不仅是躺在沙滩上晒的“日光浴”,而且是光着打沙滩排球、足球等体育运动的“日光浴”,是光着在沙滩上歌唱、跑步、跳远、写海滩书法等文化娱乐的“日光浴”,等等。这是书本里的普通的“日光浴”所能比拟的吗?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3 22:44
箱子 发表于 2014-8-23 22:05
好。去青岛,一起去,呵呵,气象台,我来联系实地看。汇泉湾游泳? 也好啊,呵呵,你和我联系,都好啊。 ...

《泳经》的文章体裁,都是在实践中一头一头撞出来的,也是在海蜇一次又一次的挨蛰中,蛰出来的。那调查报告,和我们这调查报告,是不是都是“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 箱子    时间: 2014-8-23 22:49
罗大海 发表于 2014-8-23 22:44
《泳经》的文章体裁,都是在实践中一头一头撞出来的,也是在海蜇一次又一次的挨蛰中,蛰出来的。那调查报 ...

  正本清源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4 06:41
箱子 发表于 2014-8-23 22:49
正本清源

“日光浴” 的地点恐怕是至关重要的,也要讲“天时地利人和”

因“日光浴” 对太阳光的要求是首要的。特别是紫外线的照射,很远了不好,很近了更不好。这就是,

1、零海拔,相对于高海拔离太阳远。而几千米以上的高海拔,高海拔自然离太阳近一些不是?离太阳的远近,是阳光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选择青岛作为海拔点,就是选择了青岛的海水潮汐受太阳、月亮的吸引力,这里就是标准。


2、地理纬度,不是赤道底下的太阳“直射”,而是北温带的太阳“斜射”。对太阳紫外线的影响也很多。大体长江以北的北温带,应该说都是可以的。


3、我们烟台海水浴场的日光浴,通过冬泳老哥三四十年的照射实践,证明是很好的“日光浴”晒场。大可不必把身上“全副武装”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这里是“紫外线适中”的海水日光浴晒场。我们不是科学家,用不着用紫外线的“波长”那些搞不懂、没法掌握的科学来理论。我们只用冬泳人的“日光浴”实践来说明,不就是最权威的了吗?因此,对烟台海水浴场的认识,也是不断的,虽然它天天在我们的身边。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4 06:48
箱子 发表于 2014-8-23 22:49
正本清源

“日光浴”也有上午“日光浴”, 正午 “日光浴”, 下午 “日光浴”,甚至还可以 “朝阳日光浴”, “夕阳日光浴”了,因人而异了。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4 07:02
箱子 发表于 2014-8-23 22:49
正本清源

“日光浴”是游泳和晒太阳的结合,是“天时地利人和”——“合三为一”了,其重要性应考虑纳入“太极八卦泳”了。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4 07:06
箱子 发表于 2014-8-23 22:49
正本清源

“日光浴”就在那儿明摆着,它不吱声,也不吭气,你不来认识我,我也不去找你。闯入海蜇大营了,叫海蜇蜇的”草鸡“了,才来认识我,不过,还不晚,总算认识我了。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4 07:24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4-8-24 07:27 编辑
箱子 发表于 2014-8-23 22:49
正本清源

回想一下,我去过好多地方。游泳也好,洗澡也罢,重新回味、认识“日光浴”,也是“思路泉涌”。

                       罗大海天南海北“日光浴”之一

2012年8月裸泳兰州黄河三天,每天躺在黄河岸边的鹅卵石上晒,不过那是海拔1520米的兰州。我仅在这里晒了3天,而这里的冬泳人一年四季“裸泳”
“裸晒”“裸奔跑步
,全身上下,连“小鸡鸡”都全是“古铜”色的。不像我们,游泳的三角裤遮盖的地方永远是白色的。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4 07:38
箱子 发表于 2014-8-23 22:49
正本清源

我们是在游泳“学问”, 我们也是在“学问”中游泳。

作者: 箱子    时间: 2014-8-24 10:40
罗大海 发表于 2014-8-23 22:32
《泳经》补白:罗大海《泳经》日光浴晒场。

    大海哥:相比于“日光浴”,阳光浴、空气浴、全裸(半裸)浴、月光浴、沙滩浴等等这些名字,哪个更贴切呢?

  游泳人游泳生活中的一个小事,呵呵,被发掘,赞。人与自然的交流,呵呵。 人与人的交流,也有着健康快乐,在更衣室里,冲水房内,也是一个话题,呵呵。





作者: 箱子    时间: 2014-8-24 10:51
罗大海 发表于 2014-8-24 06:41
“日光浴” 的地点恐怕是至关重要的,也要讲“天时地利人和”

因“日光浴” 对太阳光的要求是首要的。 ...

   是这样,大海哥:    太阳紫外线的强弱、对人体的伤害等,常看到报纸上等的“气象专栏”有报道的,至于成因,为什么同一天,此地是这个数据,彼地是另一个数据,稍有差别,一般是没有说明,正如你所说的,那就是幕后的科学吧。在西藏的“高原红”,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烟台没有高原红,呵呵,不知道是什么在起主要作用。
   呵呵,“几千米”对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呵呵,我是这样想的。








作者: 箱子    时间: 2014-8-24 10:58
罗大海 发表于 2014-8-24 07:02
“日光浴”是游泳和晒太阳的结合,是“天时地利人和”——“合三为一”了,其重要性应考虑纳入“太极八卦 ...

    空气、水、阳光,三要素,嘿嘿。

在烟台,游泳多了,皮肤会上色,特别是裸露出来的皮肢,特别是夏天,太阳很好时,呵呵。

作者: 箱子    时间: 2014-8-24 11:04
罗大海 发表于 2014-8-24 07:38
我们是在游泳“学问”, 我们也是在“学问”中游泳。

   “多年日光浴的游泳人,不怕蛰”,是可以经得起检验的结论吗?

  大海哥:我是觉得,可以再多做一些调研,两位大哥的实证,不足以说明,你说呢? 即使有百人的案例,也许也不能说明什么普世的道理,呵呵,我是这样的逻辑。

作者: 鲨鱼皮    时间: 2014-8-24 11:31
罗大海 发表于 2014-8-23 22:32
《泳经》补白:罗大海《泳经》日光浴晒场。

  说的对!冬泳人一年四季都裸露在阳光下,晒的黝黑锃亮的肤色,根本不会得皮肤病,也不会晒爆皮。我们都有脸罩,但是都不戴,也不穿防护长袖泳衣,都是尽情地晒。至于防不防海蜇还是个未知数?

作者: 百灵鸟    时间: 2014-8-24 19:19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4 19:25
箱子 发表于 2014-8-24 10:40
大海哥:相比于“日光浴”,阳光浴、空气浴、全裸(半裸)浴、月光浴、沙滩浴等等这些名字,哪个更贴 ...

比较了一下,还是觉得“日光浴”好。

日,是个完整的意思。日月。日子。每天。


日:不仅是名词,还当动词用。


作者: 鲨鱼巡航    时间: 2014-8-24 19:52
罗大海 发表于 2014-8-24 19:25
比较了一下,还是觉得“日光浴”好。

日,是个完整的意思。日月。日子。每天。

一天就是一日,这个日就是名词;一日就是一天,这个日就是动词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4 20:00
箱子 发表于 2014-8-24 10:40
大海哥:相比于“日光浴”,阳光浴、空气浴、全裸(半裸)浴、月光浴、沙滩浴等等这些名字,哪个更贴 ...

游泳人游泳生活中的一个小事,呵呵,被发掘,赞。人与自然的交流,呵呵。

《泳经》的敏感性,是每个题目、每篇文章,都是一棵不重样的、站得住的“树木”,以此形成《泳经》之林。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4 20:19
箱子 发表于 2014-8-24 10:51
是这样,大海哥:    太阳紫外线的强弱、对人体的伤害等,常看到报纸上等的“气象专栏”有报道的,至于 ...

“几千米”对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呵呵,

这是自然科学。我也不太懂。紫外线的照射可能还是与大气层空气的密度有关。越贴近海平面,大气密度越大,对紫外线的照射的阻隔,比西藏高原,可能还是有差别的。


我到过西藏纳木错,我找了个地方在湖里轻轻游了一圈。上岸后,身上明显觉得烤的慌,就用衣服蒙着头。静静平躺了一会,坐起来。太阳是否“烤人”,可能就是我们的感觉了。再就是西藏的太阳特别的亮。除了空气晴朗,还是与大气密度可能有关。


藏族人脸上的高原红,和我们冬泳人日光浴的肤色,可能不是一回事。我们是晒鲅鱼干的晒法。他们是不沾水的,一年四季的风吹雨晒。我们即使是日光浴,也是有所有刻的。我还是认为西藏海拔高,紫外线照射还是强。这个我说不好,可以探讨。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4 20:25
箱子 发表于 2014-8-24 11:04
“多年日光浴的游泳人,不怕蛰”,是可以经得起检验的结论吗?

  大海哥:我是觉得,可以再多做一些 ...

这个是需要研究、探讨。究竟是身体体质的差别,如有的是酸性体质,有的是碱性体质?有的是过敏性体质,有的是不过敏性体质,等。还是日光浴对身体体质有了增强或者改变?值得探讨。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4 20:28
鲨鱼皮 发表于 2014-8-24 11:31
说的对!冬泳人一年四季都裸露在阳光下,晒的黝黑锃亮的肤色,根本不会得皮肤病,也不会晒爆皮。我们都 ...

赞成鲨姐姐的看法。对海蜇蜇是否有差别,可再多了解了解。有机会,请教一下医生。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5 06:11
箱子 发表于 2014-8-24 10:40
大海哥:相比于“日光浴”,阳光浴、空气浴、全裸(半裸)浴、月光浴、沙滩浴等等这些名字,哪个更贴 ...

罗大海冬泳日记2014年3月6日

惊蛰日罗大海裸泳营口大辽河入海口“冰窟窿”



我今年3月6日惊蛰日,从北京水立方比赛后返回时,特意走北戴河、走营口,也想有机会冬泳一下“冰窟窿”。没想到在营口大辽河入海口,真的冬泳了一下“冰窟窿”。

还好,在芦苇荡深处,终于寻到了营口冬泳的地方——大辽河入海口。一个窝棚,一个冰窟窿——水湾右边 深色的水的颜色,就是冬泳的冰窟窿,四周都是冰覆盖着。

     虽然是“冬九九”的“九九”第3天,冰雪开始融化,但还是没“出九”。营口的冰雪还是覆盖着大地。开始。我见到冰窟窿,不大敢下,怕游到冰层底下出不来了怎么办?
     人家营口冬泳队的“辽河飞鲨”队长,就在冰窟窿里,进一步向四周把冰层打断,扩展冰窟窿。这一下,我再不下,就对不住了。就跳进了“冰窟窿”,蛙泳游了十几下。这下子,营口的泳友,真的竖起了大拇指:行,你是个冬泳人。
     这里当然比不上哈尔滨、黑河,但营口那天也是零下十一二度,水温大约是三、五度。也算是凑合着游了一次“冰窟窿”吧。我也不是一个“完人”,什么样的冬泳都游过。


游完后,我赶紧进了窝棚,顿时感到窝棚里的温暖。便在窝棚的门口处,接受着从门口照射进来的冬日的阳光。


一会,我穿好了衣服,在日光下跑步了一会,浑身暖和了,就离开了这里。


现在,进一步来探讨冬泳的日光浴。

冬泳后,由于水温低,体内的热能消耗多,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恢复身体的热量。早晨和晚上冬泳后采取跑步、爬山、踢毽、跳绳、玩篮球、打乒乓球、骑自行车等体育运动的方式来增加热能,中午冬泳后恢复身体热量的最佳方式则是日光浴。

日光浴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让日光照射在人体上,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以达到健身治病目的锻炼方法。日光浴让肌肤暴露在阳光的紫外线下,使皮肤的黑色素产生而变黑,又称为美黑。

日光浴和冬泳结合运用,其效果更为明显。

日光按其波长不同,分为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这三种射线,对人体的作用各有不同。

冬泳后,身体接受肉眼看不见的,有温热作用的红外线照射,能透过表皮达到深部组织,使照射部位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流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如果长时间较强烈地照射,可使全身的温度升高,感觉格外温暖。

日光中的可见光线,通过视觉和皮肤对人有振奋情绪的作用,尤其是在冬泳后进行日光浴,可以使心情特别舒畅。

有起化学作用的紫外线的照射,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紫外线能将皮肤中的7-脱氢固醇变成维生素D,可改善钙、磷代谢,防治佝偻病和骨软化症,促进各种结核灶钙化、骨折复位后的愈合及防止牙齿松动等。

紫外线是日光中对人体作用最强的光谱,能够加强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物质代谢过程,但是大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产生红斑,皮肤细胞蛋白质分解变性,释放出类组织胺进入血液,刺激造血系统,使红、白细胞血小板增加,使吞噬细胞更加活跃。反复施行日光照射,由于紫外线使皮肤里的黑色素原转变成黑色素,照晒的皮肤便呈现一种均匀健康的黑黝色。黑色素又能把更多的日光辐射吸收,转变成热能,刺激汗腺分泌。日光又是一种天然的消毒剂,各种微生物和细菌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很快失去活力。

进入21世纪,医学界有人认为日光浴是愚蠢、肤浅、甚至是危险的做法,正是它导致了诸多皮肤疾病。有专家声称,紫外线是皮肤癌的元凶,经常晒太阳被认为会引发皮肤癌,这也应当引起重视。冬泳后的日光浴时间不宜过长。

医生的话是可信的。但我们还是要看冬泳人“日光浴”的实践吧。两者结合起来看,可能会使我们更明智一些。







作者: 箱子    时间: 2014-8-25 12:33
  什么都来不得虚假,呵呵,何况是科学?





作者: 罗大海    时间: 2014-8-25 17:39
箱子 发表于 2014-8-25 12:33
什么都来不得虚假,呵呵,何况是科学?

是的。

穿越海蜇群,最好的游泳姿势莫过于蛙泳了。便于观察,躲避。
83岁的安维新老哥,2011年仰泳,左肩躺在一个大海蜇上,整个膀子蛰了一大片,一个多月没有游泳。63岁的姜哥,2011年自由泳,右臂一挥,整个右臂扑在一个大的海蜇上,他说像过电一样,马上上岸,红肿的不行,打了3天吊瓶。休息了半个月。



作者: 百灵鸟    时间: 2014-8-25 21:14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