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北戴河:61岁的毛泽东雷雨天游泳 [打印本页]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6 20:11
标题: 北戴河:61岁的毛泽东雷雨天游泳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4-7-26 20:22 编辑

61岁毛泽东雷雨天游泳 作词“浪淘沙·北戴河”
2014年07月26日 17:25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60年前的盛夏,毛泽东创作了一首著名的诗篇:“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1954年夏毛泽东在北戴河海滨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佚名,原题为:《61岁毛泽东雷雨天游泳 作词"浪淘沙·北戴河"(图)》 
 
      60年前的盛夏,毛泽东创作了一首著名的诗篇:“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首词上阕写景,景中含情;下阕抒情,情中有景,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全诗生动地展示了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作为毛泽东的警卫,自1954年至1964年每年夏天跟随毛泽东到北戴河游泳的陈长江,见证了毛泽东创作《浪淘沙·北戴河》的整个过程——

       位于河北秦皇岛西南隅的北戴河风光秀丽,1954年,中共中央开始设立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1954年4月,毛泽东带上两大箱子书,第一次来到了北戴河,住进中直疗养院建造的一号楼——实际上是一排平房。此后,这里遂成为毛泽东避暑办公的地方。

       在海滩上吟诵

       曹孟德的《观沧海》

      1954年夏,毛泽东又一次来到北戴河,每天工作之余,他一定要去游一次泳。毛泽东游泳喜欢热闹,尤其喜欢和年轻小伙、姑娘们成群结伙地游,一边游一边和年轻人聊天。名义上警卫是保护毛泽东,事实上毛泽东的游泳技术比一般警卫高得多。

      毛泽东每次游泳只下一次水,下去就要游个够。像往常一样,那次毛泽东游了一个多小时,经大家一再劝说才上岸。他在沙滩上漫步,嘴里念念有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毛泽东对陈长江说:“这首诗的作者是曹孟德曹操。”陈长江有些惊讶:“曹操也来过这里?他会写诗?”

      毛泽东笑了笑:“他当然来过,上过碣石山。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时任大将军的曹操为清除边患,巩固后方,率大军北征乌桓。大破乌桓后凯旋回师,途经渤海口附近的碣石山,乘兴登临,观看沧海壮丽景色。这个时候,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写下了这首诗。不过,他写的是一首无题诗,后人取名为‘观沧海’。”

      陈长江说:“曹操可是一个大奸臣呀,没想到他会写诗。”毛泽东连连摆手说:“《三国演义》将曹操描写为一个汉朝的篡逆者,其实并不公平。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据李敏回忆,当时她和李讷在学校放暑假后,由江青带着提前来到北戴河。几天以后,还没见到说好要来的毛泽东,李敏、李讷遂给爸爸写了封信,催他快来。很快,不仅盼来了爸爸的来信,还有爸爸亲手用毛笔抄写的曹操的《观沧海》。因此,在北戴河这段日子,李敏、李讷就多了一项学习《观沧海》的作业。

      毛泽东这封信是这样写的:

      李敏、李讷,我亲爱的女儿:你们的来信都收到了,很喜欢。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操)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妈妈那里有古诗选本,可请妈妈教你们读。我好,勿念。亲你们!

     爸爸

     1954年7月23日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6 20:18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4-7-26 20:21 编辑

        61岁的毛泽东

        在大海中与风浪搏击

       在大海中游泳,毛泽东体会到与风浪搏击的乐趣。只要有空,他就带警卫战士到海里去,有时到了夕阳西下还舍不得上岸。 一天下午,天气闷热,毛泽东看了一会儿文件,感到有些困倦。他伸了个懒腰,对陈长江说:“走,游泳去!”警卫孙勇说:“主席,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雷阵雨。”毛泽东笑了笑:“有风雨更好,更适合在大海中游泳!”

      果然,走到海边时突然狂风大作,紧接着是大雨倾盆。面对呼啸翻腾的大海和暴雨劈头盖脸地打来,与毛泽东一起来的周恩来和朱德大喊:“主席,不要下了,不要下了……”可是,风浪早把他们的声音淹没了。陈长江也说:“主席,风大了,雨也在不住地下,我们回去吧。” 毛泽东说:“不,我们下海去!”他又看了看警卫们:“你们害怕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报告主席, 不怕!”

      十几名警卫战士围在毛泽东的左右,时而被波浪掩盖,时而又飞快地冲出浪尖。61岁的毛泽东游兴大发,不断变换着泳姿,一直游在前头。

       游了很久,看见一条破渔船,毛泽东担心地说:“刚才我看见几个渔民,不知道他们出事了没有?”一名警卫说:“渔民刚上了岸,这条船刚才靠在岸上,是空的,被水卷到这里来的。”毛泽东说:“这就好。”

      海上的风更大了,暴雨如注,一排排的浊浪像一座座山峰向毛泽东涌来,警卫战士们紧张起来紧紧地围住毛泽东。毛泽东一边在浪尖波谷与大海搏斗,一边鼓励战士们说:“不要怕,大不了呛两口水,没什么了不起!”直到云散雨停雷声息,毛泽东才游回来,他的身上已被海水里的贝壳划出了血迹。上岸后,毛泽东仍然兴致勃勃,甩打着身上的水说:“今天游得真畅快!”

      这时,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悬着的心才落下了。毛泽东说:“征服急难险恶,你强他就弱!大凡世界上凶恶的东西就是这样,你表现得怯懦,你就会遭到凌辱,世界上一切反动派看起来样子是可怕的,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次日,毛泽东纵笔挥毫,写下了不朽的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浪淘沙·北戴河》

       首发于《诗刊》创刊号

       1956年,臧克家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后来又出任《诗刊》杂志的主编。毛泽东听到《诗刊》将创刊,邀臧克家去谈诗。他说:“最近写了一些东西,《文汇报》向我要,正在考虑。”臧克家一听,觉得如能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岂不是一件大美事?于是,他便恳切地对毛泽东说:“主席,就给《诗刊》发表吧。”

      与毛泽东谈话后,臧克家即向文艺界负责人作了汇报,并与《诗刊》社的同仁进行了商量,然后给毛泽东写了封信,附上一些传抄的诗词,请毛泽东订正。毛泽东接到信后,于1957年1月12日致信臧克家等,开首即言:“惠书早已收到,迟复为歉!遵嘱将记得起来的旧体诗词,连同你们寄来的8首,一共18首,抄寄如另纸,请加审处。”毛泽东对《诗刊》社来信所附的诗词改正了几个错字,并在信上说:“……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再则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又可为已经传抄的几首改正错字,那么,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

      1957年1月25日,包括《浪淘沙·北戴河》在内的18首诗词连同毛泽东的这封信一并在《诗刊》创刊号发表。《诗刊》出版的当天,读者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排着长队购买《诗刊》。

      关于写这首词的缘由,毛泽东在1962年4月曾说,因为南唐后主李煜写的《浪淘沙》都是婉约的,情绪伤感、风格柔靡,没有豪放的,所以特意用《浪淘沙》的词牌反其道而行之,写一首奔放豪迈的词。并说,他很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豪迈,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6 20:24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4-7-26 20:25 编辑
上海人 发表于 2014-7-26 20:18
61岁的毛泽东

        在大海中与风浪搏击


       胡志明多次到北戴河

       与毛泽东一起游泳

      据陈长江回忆,新中国成立后,胡志明曾多次到中国出访,并同毛泽东一起在北戴河游泳。

       1959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说出了自己的一大心愿:“如有可能,我就游黄河、游长江。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搞一班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文学家,只准骑马,不准坐卡车,更不准坐火车,一天走60里,骑马30里,走路30里,骑骑走走,一路往昆仑山去。然后到猪八戒去过的那个通天河,从长江上游沿江而下,从金沙江到崇明岛。国内国际的形势,我还可以搞,带个电台,比如,从黄河入海口走到郑州,走了一个半月,要开会了我就开会,开了会我又从郑州出发,搞它四五年就可以完成任务。我很想学明朝的徐霞客。” 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中央警卫局特意在北京西山一带秘密组建了一支护卫他考察的骑兵大队,准备了200匹马进行训练。与此同时,毛泽东还让身边的工作人员练习骑马、查资料,做各方面的准备。同年夏天,毛泽东还拟定了考察黄河的出发日期。为他训练的那匹白马坐骑,也从北京调到了北戴河,在陈长江等警卫员的搀扶下,71岁的毛泽东骑了上去,侯波还拍了张照片。

      毛泽东骑马考察黄河的计划准备1965年春成行,但1964年8月5日突发“北部湾事件”,美国入侵越南。6日晨,毛泽东遗憾地说:“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黄河这次是去不成了。”

      1960年8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来到北戴河。当时,由于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中苏签订的有关合同,撤走在华工作的全部专家,中苏分歧公开化,胡志明非常焦虑。8月10日,胡志明起得很早。由于总想着中苏关系问题,他一夜没睡好,很想和毛泽东谈谈。见毛泽东的房间静悄悄的,为了不影响毛泽东的休息,遂独自去海滨散步。

      毛泽东也整整一夜没怎么睡。起床后,听工作人员说胡志明去海滨了,便也来到海边。毛泽东、胡志明脱去外衣,在陈长江等警卫人员的陪同下并肩走下大海,挥臂劈水畅游起来。上岸后,胡志明热情地邀请中国派代表团去越南参加越南国庆纪念活动,毛泽东问:“你们那里冬天怎么样,最低气温几度?” “12摄氏度。”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越南祖国阵线全国委员会秘书长阮春水在旁答道。“不冷,可以偷偷地去游一下红河。”毛泽东幽默地说。“不公开,也不秘密,用你曾说过的方式,非正式访问。”胡志明笑着说,“至于红河嘛,水可能太混浊,不好游呀!这要到时再说……”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6 21:09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4-7-26 21:12 编辑

      60年前的盛夏,毛泽东创作了一首著名的诗篇:“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几年后,即60年代初期,毛泽东的这篇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编入初中的语文教科书中,老师要求学生必须把这首诗一字不差的背下来,正在读初中的我被主席的诗词感染着:秦皇岛、北戴河、大海、东临碣石......在我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梦想着什么时间能到此一去?以至于以后参加工作,每次坐车进关,路过秦皇岛、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诗词总是出现在大脑里,总是想下车......然而,车是路过、来去匆匆——

      这个梦想一直到10前的2004年,终于实现了!那年和冬泳的朋友一起来到了山海关、秦皇岛、北戴河,拜竭了东临碣石,畅游了北戴河的大海!

作者: 北极星195566    时间: 2014-7-26 21:32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4-7-26 21:42
[attach]3071617[/attach]
作者: 快活鱼    时间: 2014-7-26 21:42
[attach]3071619[/attach]
作者: 快乐老头    时间: 2014-7-26 21:51
一代伟人毛泽东!
作者: 张兴    时间: 2014-7-26 22:47
[attach]3071700[/attach]
作者: 合肥冬泳    时间: 2014-7-27 07:28

毛主席永远在我们心中!
作者: 邺风洹波    时间: 2014-7-27 08:05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7 08:15
北极星195566 发表于 2014-7-26 21:32

谢谢朋友在第一时间的关注。

[attach]3071802[/attach]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7 08:16
快活鱼 发表于 2014-7-26 21:42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7 08:17
快活鱼 发表于 2014-7-26 21:42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7 08:17
快乐老头 发表于 2014-7-26 21:51
一代伟人毛泽东!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7 08:18
快乐老头 发表于 2014-7-26 21:51
一代伟人毛泽东!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7 08:19
张兴 发表于 2014-7-26 22:47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7 08:20
合肥冬泳 发表于 2014-7-27 07:28
毛主席永远在我们心中!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7 08:20
邺风洹波 发表于 2014-7-27 08:05


作者: 醉老虎    时间: 2014-7-27 09:10
一代伟人毛泽东!雷雨天游泳-伟人风范
作者: jinzhen    时间: 2014-7-27 09:29
[attach]3071832[/attach]

作者: 天津老知青    时间: 2014-7-27 10:18
全民健身



作者: 山水星    时间: 2014-7-27 10:50
本帖最后由 山水星 于 2014-7-27 10:50 编辑

毛主席永远在我们心中!

作者: 成龙    时间: 2014-7-27 11:46
万歹岁毛主席
作者: 铁锚    时间: 2014-7-27 14:10

作者: 溪言    时间: 2014-7-27 16:04
雷雨好像还是要注意
作者: 翰墨飘香    时间: 2014-7-27 17:21
本帖最后由 翰墨飘香 于 2014-7-27 17:25 编辑


                 毛主席永远在我们心中!



[attach]3072723[/attach]



作者: 翰墨飘香    时间: 2014-7-27 17:26
[attach]3072745[/attach]



作者: 万景台    时间: 2014-7-27 18:02
本帖最后由 万景台 于 2014-7-27 18:04 编辑

魏武,是曹操
遗篇,是曹操写的《观沧海》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作者: 中华漓江    时间: 2014-7-27 19:50
毛主席永远在我们心中!
作者: 立交桥    时间: 2014-7-27 21:30
本帖最后由 立交桥 于 2014-7-27 21:31 编辑



     永 远 的 毛 泽 东 ~~
作者: 韩水冬游    时间: 2014-7-27 23:29

毛主席永远在我们心中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23
老崔 发表于 2014-7-27 17:40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伟人精神永存。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25
醉老虎 发表于 2014-7-27 09:10
一代伟人毛泽东!雷雨天游泳-伟人风范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32
jinzhen 发表于 2014-7-27 09:29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34
韩水冬游 发表于 2014-7-27 23:29
毛主席永远在我们心中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35
万景台 发表于 2014-7-27 18:02
魏武,是曹操
遗篇,是曹操写的《观沧海》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 ...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36
立交桥 发表于 2014-7-27 21:30
永 远 的 毛 泽 东 ~~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37
中华漓江 发表于 2014-7-27 19:50
毛主席永远在我们心中!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38
成龙 发表于 2014-7-27 11:46
万歹岁毛主席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39
万景台 发表于 2014-7-27 18:02
魏武,是曹操
遗篇,是曹操写的《观沧海》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 ...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40
山水星 发表于 2014-7-27 10:50
毛主席永远在我们心中!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41
成龙 发表于 2014-7-27 11:46
万歹岁毛主席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42
戏言 发表于 2014-7-27 16:04
雷雨好像还是要注意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42
铁锚 发表于 2014-7-27 14:10

谢谢了。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43
天津老知青 发表于 2014-7-27 10:18
全民健身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44
jinzhen 发表于 2014-7-27 09:29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3:45
jinzhen 发表于 2014-7-27 09:29


作者: 浪花LN    时间: 2014-7-28 05:02
相当于毛泽东主席的游泳系列贴,欣赏!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06:48
浪花LN 发表于 2014-7-28 05:02
相当于毛泽东主席的游泳系列贴,欣赏!


作者: 两江森林    时间: 2014-7-28 10:28

作者: 上海人    时间: 2014-7-28 10:46
两江森林 发表于 2014-7-28 10:28


作者: 不同凡响    时间: 2014-7-28 20:57
重温历史
作者: 中华漓江    时间: 2014-7-30 20:52
上海人 发表于 2014-7-28 03:37

谢谢版主精彩报道!
作者: 桂平老山    时间: 2014-7-31 08:22
毛泽东的精神可嘉,但是,雷雨天游泳不安全,我不提倡。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