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普通盐、低钠盐混着吃 同样预防高血压 [打印本页]

作者: 长风波浪    时间: 2014-5-14 11:05
标题: 普通盐、低钠盐混着吃 同样预防高血压

  “我家里普通碘盐存得挺多,上次超市做活动1元1袋,我买了20多袋,最近一段时间看报纸介绍,低钠盐能防控高血压,现在吃饭都讲究健康,所以我就想买点低钠盐,可是平常仔细惯了,普通盐又舍不得扔,问一下低钠盐能不能和普通食盐混合吃呢?”近日,本报低钠盐系列报道推出后,家住郑州市二七区的读者魏女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低钠盐与普通食盐

  可以同吃

  

  魏女士一家5口人,家人均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症状,通过本报,魏女士了解到低钠盐“防控高血压”的科学理念,也想买点尝尝。但是家中存盐不少,又害怕将两种盐混合一起吃对身体不好,所以就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去买低钠盐。

  低钠盐是一种健康食盐。以加碘食盐为基础,添加一定量氯化钾,与普通钠盐相比含钠低(氯化钠70%左右),富含钾(氯化钾30%左右),有助于人体钠钾平衡,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食盐中导致咸味的是氯离子而非钠离子,因此低钠盐能够实现减钠补钾而基本不减咸的目的。“因为盐的咸味主要由氯离子组成,所以做饭的时候一勺普通盐一勺低钠盐的咸味和两勺普通盐的咸味是一样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科的马大夫表示。

  以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少于6克计算,在市场上的普通精制碘盐与低钠盐各占3克进行食用的情况下,氯离子的含量与食用6克精制碘盐是一样的。精制碘盐中的氯化钠含量接近99%,低钠盐中氯化钠含量70%,氯化钾含量30%,所以混合食用时,同样起到为身体“减钠添钾”的作用。

  “说实话,家里做菜加盐都是凭感觉的,谁也没有认真去量一下每次炒菜加的是多少克,既然这样,我就再买点低钠盐,以后和精制碘盐掺在一起吃,把这20多袋普通盐吃完了,以后就一直买低钠盐吃。”听到可以混合食用的答复后,魏女士显得很高兴。

  

  好盐也要少吃

  

  虽然低钠盐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以及身怀六甲的孕妇长期食用,但是不能因为低钠盐中的钠离子含量低就大量食用,毕竟低钠盐中的钠离子含量低(70%)只是针对普通精制碘盐(99%)而言,低钠盐吃多了就达不到“减钠”的效果了,所以好盐也要节省着吃。

  科学研究发现,对于高血压患者和老人来说,减少钠盐的摄取,血压就可以下降。短期试验发现,中度减盐可以平均降低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4.9mmHg(毫米汞柱)、舒张压2.6mmHg。中长期研究显示,对50~59岁的中年人,每天减少1.2克的钠(3克盐),平均可以使高血压病人收缩压降低7mmHg,血压正常者降低收缩压5mmHg。

  我国台湾做过一项有关“低钠盐对降低血压功效的研究”,以两千多名老人作为对象,其中八百多人在三餐烹调时改用低钠盐,而另外一千四百多人仍然食用传统精盐,经历三年半的追踪发现,食用低钠盐的老人比食用一般精盐的老人,死于心脏血管疾病的整体死亡率降低了一半。

  所以家庭做饭炒菜时,平常放多少普通盐,现在放多少低钠盐就行,在口感不变的情况下达到健康饮食的目的。

  

  肾功能病患者慎用低钠盐

  

  低钠盐对我们平常人来说是更加健康有益的,根据调查可知,钾离子对一般健康民众不会造成伤害,但对于肾脏病患者却不宜多食用,因为钾离子会增加肾脏负担让病情加剧。

  由于钾离子的排泄90%是靠肾脏执行,对于有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佳的民众来说,摄取这类产品,不但造成患者肾脏负荷,还会引起高血钾症,使病患肌肉无力、心律不齐,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必须限制钾摄取的对象包括:1.肾功能不佳者;2.使用保钾利尿剂者;3.使用血管张力素转化酶抑制剂者。因此,大河健康报记者在这里也要提醒肾病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能跟风盲目食用低钠盐,那将会影响自己的顺利康复进程。

  而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利尿剂,过度滥用泻药,长期呕吐、腹泻、糖尿病酸中毒、神经性厌食症、长期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肾上腺肿瘤、烧烫伤患者等,以上族群却是需要“高钾饮食”,来协助预防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所造成体内钾的流失,或辅助治疗低血钾症,所以这类患者应该坚持长期食用“低钠高钾”的低钠盐。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5-14 11:13
好知识,学习了!
作者: 台湾路电鱼    时间: 2014-5-14 14:26
学习了
作者: 青岛麦兜的house    时间: 2014-5-14 17:39
顶一个~好帖子!
作者: 青岛海牛    时间: 2014-5-14 19:20

作者: 快乐海洋    时间: 2014-5-14 20:43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