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读习近平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都市游人    时间: 2014-3-19 21:27
标题: 读习近平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有感
本帖最后由 都市游人 于 2014-3-19 21:27 编辑 ! }/ M- t# K2 l2 k$ n( G

. y/ O0 ^: V) s( X* R
读习近平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有感
. |6 s- v$ G; F* C. H' w$ Q" K! L
  “念奴娇”属于词中长调,一般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或上阕写人叙事,下阕咏怀言志。前面铺垫,后面发挥,能较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苏东坡、辛弃疾尤爱此调,毛泽东也多次填写“念奴娇”,只是一首“鸟儿问答”,过于直白。
  习近平的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没有宏大的气势,却有务实的精神。“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揭示了群众与领导的关系,没有“焦桐”,哪有“泪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是领导的责任,也是群众的心声。“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含蓄而有意境!从自己做起,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一定会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念奴娇”词牌除正体外,异体较多,在句读、韵脚、平仄、甚至字数方面往往有出入。前人曾评论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大谐律,却不知苏词雄浑豪放,感情慷慨激越,更显得有变化,有气势。习近平的这首“念奴娇”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更值得我们欣赏学习。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4-3-20 17:45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全文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9 N- s2 w  H3 ^2 k# b
  写作背景:1990年7月15日习近平读《人民呼唤焦裕禄》时有感而作。6 s$ k- T- c- q9 o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4-3-20 17:53
      习主席的文风含蓄与质朴,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 {+ Q8 I6 y8 N- ?  G/ \/ l+ L- ^      这首词寄意高远,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意象鲜明,格调清新,是经得起反复品味和思考的。尽管隔着20多年的漫长光阴,今日重读,仍然感觉亲切清新,震撼心灵,一点也不因岁月的递增而消减其思想锋芒和艺术感染力,反而因时光的磨洗和积淀,更增添一份璀璨的光华和凝重的分量。
( G( `6 G* l+ x2 `0 ]9 M1 u8 g/ J( K
9 G( _9 e9 I, {

作者: 都市游人    时间: 2014-3-21 12:42
双鱼 发表于 2014-3-20 17:45 9 c+ k4 G, E  t# u- q- [  A; l  q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全文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 ...
4 _2 {* c& l% c" a% T9 G
     附上原文,更为完整。谢谢双鱼!
作者: 都市游人    时间: 2014-3-21 12:48
双鱼 发表于 2014-3-20 17:53 $ H5 T, M9 i1 S! g1 `& U
习主席的文风含蓄与质朴,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1 P) C, F8 q" I: ^$ g* Z3 @7 V
      这首词寄意高远,感情真挚,语言质朴, ...
: u. g1 B& ~5 B. j
      与你同感!好文章流传千古,好诗词久诵不忘。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4-3-22 12:12
都市游人 发表于 2014-3-21 12:48
8 S8 z  \, `5 ~. E- a, V/ M与你同感!好文章流传千古,好诗词久诵不忘。

2 I  ^8 [1 {" a2 h5 p1 X       您的文才能增添本专区的色彩,望能常常让我们润眼润心!
作者: njw35    时间: 2014-3-22 16:43
当一回文抄公:& l1 B) F+ c9 ^$ G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宋)
1 a# F- s, I( s) I  J5 I4 E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 i% S* {" @9 f  g( Z
0 }( s2 }" S8 o5 B/ Z3 ?& K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 m) b; y1 p0 o/ Q1 [+ d/ t1 {; P1 y

作者: 都市游人    时间: 2014-3-24 10:35
双鱼 发表于 2014-3-22 12:12 $ }! h; Z$ c7 ^4 B3 A8 ^. p3 e
您的文才能增添本专区的色彩,望能常常让我们润眼润心!
6 W( l/ D! n0 V; P# Q
      常常学习你的诗文,受益匪浅。文君当垆,岂不买醉?
作者: 都市游人    时间: 2014-3-24 10:43
njw35 发表于 2014-3-22 16:43 # n& j- l- {8 `& t- V& o. \5 s
当一回文抄公:6 |4 o$ ^4 H& m* s. ?6 p( k3 Q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宋)
; C( @+ H/ D1 H* B0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1 n" m  ?% h) t, d+ b6 g
     苏东坡写这首词的时候才40多岁,早生华发。纽老70多岁登武当山,犹如青松。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