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今天河南东方今报和郑州晚报刊登跨省邯郸打捞的消息。 [打印本页]

作者: 荥阳老龙王    时间: 2014-2-24 16:55
标题: 今天河南东方今报和郑州晚报刊登跨省邯郸打捞的消息。
本帖最后由 阿里驿站 于 2016-6-29 11:43 编辑

file:///c:/users/acer/appdata/roaming/360se6/USERDA~1/Temp/page_b.jpg file:///c:/users/acer/appdata/roaming/360se6/USERDA~1/Temp/ZHENGQ~1.JPG file:///c:/users/acer/appdata/roaming/360se6/USERDA~1/Temp/page_b.jpg[attach]2864619[/attach]
作者: 荥阳老龙王    时间: 2014-2-24 16:57
本帖最后由 阿里驿站 于 2016-6-29 11:43 编辑

[attach]2864620[/attach]
作者: 荥阳老龙王    时间: 2014-2-24 16:58
本帖最后由 阿里驿站 于 2016-6-29 11:43 编辑

首席记者 申子仲/文图
东方今报郑州讯 昨日16时,郑州市经七路纬五路口冬泳基地。郑州冬泳协会的李宏启会长和中牟黄河厉风救援队的王喜军队长,从邯郸受助者家属手中接过了两面感谢的锦旗。这是咋回事?
回顾:邯郸小伙不慎落水
郑州市民曹先生,爱人老家在河北邯郸。2月6日23时许,曹先生的内侄赵腾和朋友酒后沿滏阳河玩耍,扶着栏杆吐酒时,不小心跌入滏阳河。“滏阳河是邯郸市区的景观河,相当于郑州的金水河,河面有30米到50米宽,最深处有五六米,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曹先生说,事发后,当地110、120、119先后赶到现场营救。 24岁的赵腾在水中奋力游出500多米后,还是未能上岸……事发后,赵腾的姑父曹先生闻讯赶到了河北邯郸。一连6天,打捞都无果。除了110、119,当地的邯郸冬泳协会也加入了救援。
< 曹先生早就听说郑州冬泳协会有一支义务搜救队。2月12日,他返回郑州求助冬泳协会会长李宏启。李宏启根据滏阳河特点建议找中牟黄河厉风救援队。
义举:跨省救援“一分钱也不收”
李宏启当日下午联系上了中牟黄河厉风救援队的王喜军队长。2月13日早6时,郑州冬泳协会救援队支援了两艘冲锋艇、两辆越野车,中牟黄河厉风救援队的6名队员,在队长王喜军的率领下,驱车奔赴邯郸跨省救援。
据悉,黄河厉风救援队成立于去年2月,是中牟县黄河沿岸群众自发组织的水上救援队,队员是沿黄农民和黄河上的渔民,有着丰富的水上救援经验。曹先生曾试探着和王喜军商谈费用的事儿,王喜军明确告诉他,“一分钱也不收”。
救援:15分钟成功打捞
2月13日上午11时30分,救援队到达邯郸,立即救援。冲锋艇由王喜军和老队员梁正祥驾驶,万晓广、梁建国、张伟、张庆伟4名队员负责下水打捞。11时45分下水,中午12时整,当时在冲锋艇里拉着排钩的梁正祥喊了一声“有了”,随即打捞出遇难者尸体,仅用了15分钟,
跨省救援,分文不取。曹先生说,侠肝义胆河南人的义举,现在河北邯郸传得很响、很开。

作者: 台湾路电鱼    时间: 2014-2-24 17:00
本帖最后由 阿里驿站 于 2016-6-29 11:43 编辑

□首席记者 申子仲/文图 东方今报郑州讯 昨日16时,郑州市经七路纬五路口冬泳基地。郑州冬泳协会的李宏 ...[/quote] 赞一个
作者: 荥阳老龙王    时间: 2014-2-24 17:00
本帖最后由 阿里驿站 于 2016-6-29 11:43 编辑

[attach]2864623[/attach] [attach]2864624[/attach]
作者: 荥阳老龙王    时间: 2014-2-24 17:02
本帖最后由 阿里驿站 于 2016-6-29 11:43 编辑

“6大叔”来自黄河厉风救援队,专门免费救援溺水者队员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渔民,最大的已经75岁了 23岁的邯郸小伙在深夜聚会后经过滏阳河时不慎溺水身亡。然而,连续6天了,尸体困在河里打捞不上来。在家属求助郑州水上救援队后,来自中牟的6位大叔奔赴邯郸,并顺利将尸体打捞上岸,自始至终分文不取。昨日,深受感动的家属专程赴郑送锦旗致谢。 郑州晚报记者 石闯 文/图 [attach]2864625[/attach]
作者: 荥阳老龙王    时间: 2014-2-24 17:03
本帖最后由 阿里驿站 于 2016-6-29 11:43 编辑

溺水者连续6天打捞不上来
“要不是你们6个,还不知道要发愁到啥时候。”昨日下午,在郑州市经七路纬五路口一家冬泳馆内,溺水身亡者赵某的家属曹先生紧紧握着中牟大叔王喜军的手感激地说。
2月6日即大年初七,深夜11点多,天空飘着雪花,23岁小伙赵某参加完朋友聚会,途经邯郸市联防路附近的滏阳河边时,由于道路湿滑、栏杆稍低,再加上饮了些酒,一不小心落入了滏阳河中。
“他身上穿得很厚,落水后很笨重,眼看着他在水中游了一段时间,终因体力不支而沉了下去,当时还下着大雪,视线模糊,旁边站了不少救援人员,但都束手无策。”
家属费尽周折,花了不少钱,请了不少救援人员,但是始终未能找到尸体的下落。
“滏阳河有三四十米宽,四五米深,浑浊不堪,而且水温很低,怎么找啊?”家属又悲伤又心急,这些无疑增加了打捞难度,让他们寝食难安,疲惫不堪,可是也无可奈何。
6位大叔奔赴邯郸义务打捞
“就在他们深感无助时,一名家属给我们打来了求助电话。”昨日下午,郑州市冬泳协会会长李宏启介绍,2月12日上午10点多,他接到求助电话后由于自己当时身体不适,就赶忙联系了中牟县的黄河厉风救援队队长王喜军,“他们经验很丰富,设备也专业”。
于是,2月13日早晨6点半,王喜军带领6名救援队队员以及救援用的船只、锋钩等分乘两辆面包车出发了,11点多到达了滏阳河事发地点。此时,邯郸救援人员经过多日的摸排,已经大致锁定了溺亡者的位置,也就是落水点下方大约300米处。
两人负责驾驶船只,四人向水下放置锋钩,他们来不及休息片刻,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打捞,而河边站立了众多焦急等待的家属。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他们这一趟没白费工夫,10多分钟后,6位大叔果然不负众望,将沉入河底多日的溺亡者赵某成功地打捞上岸。
“打电话时询问得花多少钱,他们说分文不要,叫我很吃惊,遇到好人了。”赵某家属曹先生激动地说,他们6人不辞劳苦且不要任何报酬,让全家人都很感动。“给钱不要,那怎样才能表达诚挚的感谢呢?这些天想了想,就专门做了两面锦旗,也算聊表心意。”
“做好事不分地域,帮人帮到心坎里,咱们郑州人就是牛。”市冬泳协会秘书长芦文州情不自禁地说。而实际上邯郸这件事儿,只是王喜军和他的“黄河厉风救援队”工作的缩影。
忙个不停的黄河义务救援队
“黄河厉风救援队是个民间组织,所产生费用全部由队员们分摊,AA制。”47岁的王喜军是中牟县雁鸣湖镇司口村的渔民,他说,2013年2月27日上午,在中牟县万滩镇的黄河岸边,由16个渔民自发组建的“黄河厉风救援队”成立了,他任队长。
王喜军说,他原来并未打算成立救援队,是一些事情刺痛了他的心。“我们就生活在黄河岸边,由于不少人对黄河水情和岸边疏松土质不了解,在放松游玩时很容易发生事故,令人很是心痛和担忧。”
“在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后,给死者家属带来了莫大伤害,然而还有一些人却‘挟尸要价’,发起了打捞财,动辄上万,可以说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这不是让死者家属雪上加霜吗?这种行为让我很看不惯。”王喜军说,黄河厉风救援队就在一位驻村专家帮助下成立了。
王喜军介绍,之所以叫“厉风”,是因为他们及时、快速。成立之初,他们共有捕鱼铁船20艘,冲锋快艇10艘,队员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渔民,平时分布在中牟县万滩镇至开封50公里的河面,一旦附近区域出现险情,救援队员可驾驶冲锋舟10分钟之内抵达现场,救援成功率很高。而这也是王喜军的承诺,“没有救援时,就会在河面上巡逻。”
“这16名渔民水性良好,基本都能横渡黄河,也大都救过人,其中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22岁,还包括一名女队员。”王喜军说,如果发生溺水事故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挽救落水者的生命。他没想到,经历了一年发展,现在救援队规模壮大了,已经发展到50名,而最大年龄者也刷新到75岁,还包括两名原阳人。
无偿救援是报恩黄河养育
“我们黄河厉风救援队干的这一切都是无偿的,不要一分钱。”黄河厉风救援队副队长万小广说,这是他们的救援队和其他的打捞人员最大的区别之处。这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地方,“救人或打捞尸体,都是自愿的,到目前为止,队员们没有一个有怨气。”
万小广介绍,2013年盛夏,三名大学生在中牟县万滩镇黄河边游玩,一人不慎溺水身亡,当时他们正在另外一个地方打捞作业,无法及时赶到,“溺亡者家庭第一天给别人出的打捞费是8000元,第二天是7000元,两天花了一两万,也没把人打捞上来。”
“第三天,我们赶到了,分文未要,一连打捞了4天,终于将溺水身亡的大学生打捞上来。”万小广说,像这样的救援他们还有很多,基本上接到救援就赶过去了,有时候连农活都撂下了。
“我们在黄河边长大,是黄河母亲养育了我们,因此参加救援或者打捞都是无偿的,我们不需要任何报酬,就是觉得做好事心里安宁,也算对黄河母亲的一种报恩。”王喜军说,“黄河滩区的游客越来越多,当发现有人落水或其他需要救援的情况时,可立即拨打他的电话15515771599。”
王喜军说,他的手机号码已成了黄河边上的“救援热线”,有时候消防和公安都会拨打求助。因为在他们看来,多些人记住这个号码就意味着多一分希望。“只要是救人的事儿,家里人很支持我,我也乐意做下去。”
线索提供 范先生(稿费100元)

作者: 谛仙    时间: 2014-2-24 17:03
本帖最后由 阿里驿站 于 2016-6-29 11:43 编辑

赞一个!
作者: 颍河米虾    时间: 2014-2-25 15:17
本帖最后由 阿里驿站 于 2016-6-29 11:43 编辑

好样的!赞一个!
作者: 极品老憨    时间: 2014-3-4 11:09
本帖最后由 阿里驿站 于 2016-6-29 11:43 编辑

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原大地的风彩,中州大地的美德。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