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写于2004年,今年苏老81岁,仍坚持冬泳不辍,照片是他80大寿时为泳友演奏。
洛河冬泳趣谈
作者:苏登辉 编辑及图片:白乐泳
我是广西右江隆安县人,从小喜欢游泳,退休前是洛阳石化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今年78岁。我冬泳起步不算很长,有十几年了。
我喜欢严冬冰雪的锤炼,痴迷于自我对抗性很强的冬泳活动。我的寓所附近就是洛河,在河里冬泳要比游泳场馆里艰苦,因而更富有挑战性,能满足我醉心野外寻求刺激的情趣。
八十年代末洛河还没建防护堤,河床宽阔,岸边到处是柳树和灌木,芦苇杂草丛生。我们附近有三四个冬泳爱好者,大家常常在晚上六七点钟碰头,一块到河边冬游。刚开始河水刺痛骨头,但游出二三十米就感到心在沸腾血在奔流。上岸后,我们在黑黢黢的夜色中,迎着寒冽冽的北风,不一会手脚就僵硬麻木,穿衣极不灵便。这样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受冻遭罪,现在我们都习以为常无所畏惧了。我觉得天黑时游泳另有一番情趣,当我浮在水面,仰观皓月当空众星闪烁,油然产生人为宇宙精灵的快感,体会出天人合一,荣辱皆忘的境界。
前年,我们常常冬泳的地段开辟为“洛浦秋风园”,河段里添加了一座橡胶坝,水面变得宽广平缓,对冬泳更方便安全,可是每当想到那消失的景物依然让我留恋。那时的水面只有现在的一半宽,水流徊曲多变,还有激流险滩。河心有个荒滩小岛,上面有小蛇水鸟出没,游到旁边可见野鸭戏水,苍鹭凌空,咕呱鸣叫,天地唱和,真是一幅立体的风景画。现在,经过靓化的洛浦秋风园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每天健身休闲的人络绎不绝。我们游泳时岸上有很多人围观,时不时向我们询问交谈。其中许多人跃跃欲试,想加入冬泳。有时我们在水里大呼小叫,岸上的人也和我们互动,一唱一和此起彼伏。在我们的影响下,先后有十多人加入了冬泳队伍。
人老了要学会自己找乐,我下水前爱亮开嗓子喊一通,既能驱寒壮胆也能产生快感。自我调侃宣泄宣泄也是乐趣,有次下水前我大声喊“我乃老龙王,龙子龙孙鱼虾螃蟹尔等快快出来欢迎我”,逗得岸边观众哈哈大笑,真是“老来聊发少年狂”,快哉乐哉。
今年是我在洛河遭遇最冷的一年,但也是最有乐趣的一年。冬至过后气温骤降,下了一场大雪,接着洛浦秋风园的河段全面结冰,我们只好搬石头砸冰掘池,十几人轮番上阵始砸开一个七八米见方的冰窟窿。由于面积太小游不开,泳友们就轮次下水,或泡泡冰水或闷头潜潜水,大家阿戏称这是冻萝卜,上了岸个个果真成了红彤彤的人身萝卜。
我冬泳十多年来,切身感到冬泳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患感冒的次数,对防治关节炎,软化血管等有一定作用。冬泳使我吃饭香,睡眠好,体重也比以前增加,家里人和好友们都说我身体更健康了。
下面赋冬泳诗一首,与各位泳友共勉:
冬游三九天,快乐是神仙,江山永不老,盛世享天年。
原文由 [B]汉鸭子[/B] 发表: 学习的榜样!
后辈的揩模
原文由 [B]汉鸭子[/B] 发表: 学习的榜样!
白乐泳很上心啊----加精了。希望您再找2个洛阳喜欢游泳并常上网的,来专区宣传一下洛阳,更能结交一些朋友,洛阳--9朝古都啊,还有闻名全国的牡丹花会,并举办过全国冬泳赛,人才指定不少,可能网友们不知道网络版河南冬泳联盟的事情,代为宣传并鼓动一下,联盟和专区谢谢您了!
原文由 [B]冬泳缘[/B] 发表: 向冬泳前辈学习!
老有所乐!向冬泳前辈学习!
此文写于2003年,曾在中国冬泳网发布
洛阳冬泳人物志——刘鸣勋
刘明勋是汝阳蔡店人,退休前在洛阳卫生防疫站工作。老刘今年76岁,上世纪五十年代尝试洗冷水浴,六十年代开始在洛河冬泳。他也是一名医学科普作家,心理医生。早年编著有《冷水浴.空气浴.日光浴》一书,被日本棒球出版社译为日文,并先后出版了二十多本指导健康的科普读物。刘先生年轻时患有严重的肺结核,曾四次出现大咯血,左肺形成一个大空洞。凭着顽强毅力,他坚持体育锻炼,终于战胜了病魔。
下面介绍他的冬泳体会。
冬泳前辈谈冬泳
任何体育锻炼如果方法不当,都可能造成运动伤害,特别是冬泳,它是在寒冷环境下进行的,更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运动伤害。有位生理学家说过,冬泳是对心血管的一种严酷测试。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实际冬泳的确能给心血管造成很大压力。
血管系统随着人的年龄而趋老化,对冷水刺激的反应能力也越来越弱,所以老年人冬泳应特别慎重。有人把不同年龄阶段冬泳强度概括为:40岁以前快游,40-50岁慢游,50-60岁畅游,60-70岁慎游,70-80岁少游,80岁以上停游,基本上符合人体对冬泳的适应规律。
冬泳成败在于“勇”
中央某领导人看了冬泳表演后说:冬泳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的确,一般人看,滴水成冰的季节,脱光衣服在冰水里游泳,真有点毛骨悚然。其实,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火炉”,不过这个火炉平时是不启动的,只有循序渐进,坚持耐寒锻炼,体内的火炉才能够燃烧起来,最终成为破冰游泳的"勇士"。
但仅凭勇气也不行,冬泳的关键是勇气加方法。初始时,每次下水前要充分活动,使身体发热,但不要出汗。入水时先向身体潦点水,适应一下,再慢慢下水。在水里游的时间依水温而定,14度的水温,一般不应超过30分钟,10度以下时就要严格控制。根据冬泳健将、海军大校张宝仓的的经验,他认为水温10度时最多游10分钟,以后每降低1度,时间缩短1分钟,如9度水温游9分钟,依次类推,1度时不超过1分钟。如果觉得按时间计算不便,也可以用手划水次数来推算,如1度水温划10次,2度水温划20次,依此类推。
初学的人在14度以下的水温要严格掌握时间,稍一过量,就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导致锻炼终止。总之,只要锻炼后温暖舒适,或微有寒颤,说明运动量合适。倘若上岸后剧烈发抖,证明体能耗竭,运动过量。下次锻炼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每次游泳结束,要迅速擦干水渍,着衣保暖,并作些体育活动,帮助身体产热,使体温尽快恢复。只要按照这种方法循序渐进坚持锻炼,就能够战胜自我,顺利越冬。(待续)
原文由 [B]冰岩[/B] 发表:白乐泳很上心啊----加精了。希望您再找2个洛阳喜欢游泳并常上网的,来专区宣传一下洛阳,更能结交一些朋友,洛阳--9朝古都啊,还有闻名全国的牡丹花会,并举办过全国冬泳赛,人才指定不少,可能网友们不知道网络版河南冬泳联盟的事情,代为宣传并鼓动一下,联盟和专区谢谢您了!
谢谢啦,尽力发展洛阳泳友上网,为河南冬泳联盟鼓与呼。
老有所乐!向冬泳前辈学习!
谢谢白乐泳!
冬泳锻炼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鸣勋
初开始冬泳的人,由于耐寒力低,没经验,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出现不适不要气馁,应及时总结教训,改进方法,不要半途而废。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肌痉挛。肌肉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引发生物电碰撞,肌肉会发生不由自主的收缩,医学上叫“肌痉挛”。肌痉挛分两种:骨骼肌痉挛和平滑肌痉挛。骨骼肌痉挛多发生在小腿,俗称腿抽筋。在水中一旦出现小腿抽筋,可取仰游姿势,用手把抽筋的肢体搬屈,再伸直,反复做屈伸动作,直到痉挛解除。平滑肌痉挛发生在胃部称胃痉挛,表现为上腹部缩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生在肠部称肠痉挛,表现为下腹部阵发性疼痛。自救的办法是,手压疼痛部位,深呼吸,平卧放松,或腹部热敷,揉按,必要时内服解痉药,如阿托品,颠茄宁等,即可缓解。同时注意,以后下水要缓慢。
2头晕。初开始冬泳的人,由于游的时间超过自己的耐受力,会出现头晕症状。这是因为运动过量,心脏不能把足够的血液送入动脉,造成脑部供血不足。这时应立即上岸、平卧、保暖、活动四肢、让四周的血液迅速回流。待脑部供血改善以后,头晕即可缓解,下次游程应适当缩短。3感冒。初学冬泳时,如果时间控制不好,很容易引起感冒。呼吸系统是开放的器官,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病毒经常在呼吸器官中逗留。平时人体有足够的抵抗力,这些病原微生物不能兴风作浪,一旦受凉,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局部缺血缺氧,免疫力下降,这些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捣乱,引起感冒,轻则咳嗽、喷嚏、嗓子干痛,重则还可能发烧、浑身不适。感冒后应停游,安静休息治疗,待完全恢复后可继续锻炼。
人对冷水刺激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表现在皮肤颜色上,有的人冬泳后皮肤鲜红,有的人皮肤苍白甚至出现紫红色。这种“弥散性血管反应”可证明一个人耐寒力的高低。后一种人就容易感冒,因此,冬泳要量力而行,不要攀比。(待续)
冬泳与日常生活(刘鸣勋)
参加冬泳锻炼的人,日常生活中更应讲究科学规律。1冬泳与衣着。有人说,冬泳者能在冰水里游泳,不穿毛衣也可越冬。的确,由于寒冷促使新陈代谢旺盛,耐寒力提高。冬泳者冬装不宜过厚,但对年老体弱或初学冬泳的人来说,冬装不能过于单薄,特别是手、足、耳等神经末梢部位,更应注意保暖,以防冻伤。
2冬泳与膳食。一些人认为,冬泳消耗的热量大,饮食上应多吃些动物脂肪之类的高热量食物。其实,冬泳能提高人的食欲,平时吃得香、吃得多,无形中就把冬泳散失的热能补偿了,不必额外再补充高热量食物。冬泳者的膳食应多样化,从动植物食品中广泛摄取营养,力求膳食平衡,切忌偏食。
3冬泳与烟酒。冬泳是血管体操运动,任何影响血管张缩的物质,都能够干扰冬泳的血管反应。吸烟能使血管收缩,有人观察,吸一只烟后,由于末梢血管收缩,手足末梢部位的体温能降低0.5度。故冬泳者最好戒烟,至少冬泳前后不要吸烟。酒能扩张血管,“贪得杯中绿,换来脸上红”。饮酒后身体热乎乎的,人们常常误以为酒能御寒,下水前喝点酒是很不好的习惯。因为酒后血管扩张,散热加快,容易感冒。
4冬泳与性生活。不少认为,夜间性生活,第二天早晨不能冬泳。这不是绝对的,中青年人性生活后,休息一夜,体能就可恢复,次日不影响锻炼。年老体弱或性生活后第二天乏力不适,可暂停或少游。5冬泳与情绪。冷水能振奋精神,活跃情绪,所以游泳池里的人都兴高彩烈。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绪不佳时,在水里游几趟,什么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但如果心事过重,情绪低落,就不要勉强自己下水,因为恶劣情绪会削弱人的抵抗力。(全文完)
冬泳锻炼四十年(刘明勋)
我从1962年开始冬泳,到前年为止整整四十年。四十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冬泳不仅能磨练意志,而且还能增强身体的活力,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项目。
冬泳首先是意志的锻炼。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精神,是不能自觉接受彻骨透髓的冰水洗礼。初开始时,每一次下水都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决心战胜犹豫,这就是意志的磨练。
其次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特别是全身血管的反应尤为明显。入水后,皮肤血管因受冰水刺激而急剧收缩,血液向体表涨溢,皮肤由白转红,寒意缓解。全身内外血管一缩一张,恰似体操,故冬泳又叫“血管体操”运动。
水的导热性是空气的28倍,18度的气温人感到不冷不热,18度的水温会感到毛骨悚然。人在水里由于散热加快,刺激新陈代谢,产热过程加强,因此,感到精力充沛,新鲜有力,也不容易感冒。
血管的张缩锻炼,使血管弹性加强,对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都有很好的效果。由于水温越低,心血管承受的压力越大,所以心功能不全,血压偏低的人,冬泳要谨慎,即使健康的人,初始也要严格掌握运动量和个人的耐受程度。
判断的方法是:锻炼后,皮肤绯红,温暖舒适,轻松有力,说明运动量适宜,倘若锻炼后肤色暗红,寒颤不适,甚至全天都不舒服,说明运动过量。
总之,冬泳运动量不要与人攀比,跟着感觉走,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在低温有风天气,更应注意控制热量散失。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医学上的名言:“正常人短时间受冻,对身体无害”。
泳者暮年
耄耋勇者
人老心少
快乐一生
老刘是我冬泳的启蒙(白乐泳)
我最初喜爱上冬泳,和刘鸣勋先生影响分不开,掐指细算我们认识已有三十多年了。
前两年约稿和他再次见面,他说起过乔迁新居的事。现在他新家在洛阳涧西,位置依山傍水,清净尚可,只可惜本人粗心,尚未登门就把地址弄丢了。记忆中的往事,许多都在淡忘,但是提起他家的住房,我依然记忆尤新,想起七十年代,眼前就浮现老刘当时的窘境。
那时,他家住在位于市新华书店和旋宫大厦之间的地坑房里。地坑的面积挺大,好象有几公顷。一到下雨天,高坡的水就向这里流,常常淹住低洼的房子。地坑深处的积水常年不干,绿糊湖生的有很多昆虫,养金鱼的人常到这里捕捞鱼虫。那时,人们的怨言不多,衣食住行,谁比谁都好不到哪里。
七十年代国家卫生防疫的重点在农村,老刘他们防疫站经常下村驻点,组织培训乡村防疫员,投放药物灭杀疫源,还要免费给农民送药。当时我在洛阳郊区白营村插队,那一带地势低洼,一到夏季蚊虫孳生,村村流行疟疾。症状是定时打摆子发高烧,不能下地干活,当地农民戏称这种病叫“放牛”,就是不用干活。我由于染上了疟疾,于是就和老刘有了联系,闲暇聊得也很投机。那时他的书稿出版不久,他嘱我回城时找他,送给我一本《冷水浴》的书。以后的几年中常常对照该书,只身断断续续地尝试,今天我能看到这么多冬泳朋友,一起体验享用冬泳的好处,自然要感谢他和象他一样的前辈。
老有所乐!向冬泳前辈学习!
谢谢白乐泳!
学习了,谢谢!
在冬泳世界里——记董文同(作者:董婷婷)
见到董文同的时候,他刚从游泳池赶回家不到10分钟,他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边问候边给我们倒水。看着这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游泳健将,我半天回不过神来,他怎么会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
上世纪60年代开始冬泳
上世纪50年代,董文同是一名摩托车专业选手,由于在一次国际比赛中受伤而不得不黯然离开了摩托车赛场。60年代,他无意中看到了一篇关于一位81岁的苏联生物学家参加冬泳的报道,年轻气盛的他立即召集了3个平时爱好游泳的朋友协商,于是,冬天的洛河第一次出现了他们的身影。
这一游便一发不可收拾,4个人都乐此不疲,在他们的影响下,1963年时,该队队员已增加到了11人。1966年元旦,他们在洛阳桥举行了大型冬泳破冰表演,这在当时的洛阳可算是新鲜事。“洛河两岸人山人海,差不多有四万五千名观众,从那以后我们的队伍迅速发展到40多人。”说起当时的情景,董文同依然记忆犹新。
为了宣传和推广冬泳,董文同和他的队伍在我省30多个地区做了冬泳表演:有在开封造成交通堵塞4个小时的轰动,也有在-7℃的大雪天破冰游的不易,更有冬渡800余米宽的黄河的壮举。
每次活动,董文同都对当地的时间、气温、水温、参与人数、观众人数等做了精确记录,记者在其多达7页的冬泳活动一览表上看到,目前,活动总数已达到182次,其中包括很多国内、国际比赛。由于董文同及其队友们的宣传与奉献,我市的冬泳运动开始蓬勃发展。目前,我市常年参加冬泳的人数已达2400余人,这个数字排进了全国前五名。
(续前)冬泳有益健康
……董文同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冬泳,除了热爱之外,和冬泳本身的好处也是分不开的。他说,人的肝、肺、脾等部位发生病变,主要是因为局部血液循环不够,造成营养输送不上去。而冬泳时的水温通常只有3℃~4℃,当人以37℃的体温入水后,身体就会受到极大的刺激,这种刺激由于强烈而超越了医学仪器的某些功能,前5秒钟就像是万把钢针扎在身上,连喘气都困难,这时游泳者的心跳可达每秒180次到220次。由于人体血液循环是靠心脏的跳动迸发的,心跳加快就使血液循环加快,有病变的部位就能够及时得到充血,血液畅通了,营养自然能够及时地输送,病情也就会好转,因此,人们把冬泳称之为人体的“血管体操”。
以前人们总认为风湿性关节炎、冻疮是因为受凉遇寒的缘故,事实却不一定如此。董文同说,一位由于患风湿性关节炎而长年拄着拐杖的体育老师,因为参加了冬泳,1年后就摆脱了双拐的束缚。市中心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董槐生告诉记者,他以前一直有生冻疮的毛病,自从6年前坚持冬泳后,他就再也没被这个问题困扰过。
同时,冬泳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冬泳时,人体消耗的热量是夏季的7倍,所以,人在冬泳后往往睡眠好、食欲好,而且由于其消耗的热量大也成为冬季减肥的不错选择。
冬泳讲究合理方法
他是我市冬泳界的元老,曾经四渡黄河长江;他坚持冬泳长达40余年,总结了万余字的体会和冬泳常识;他常年奔忙于冬泳事业,使参与者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2400余人……
董文同告诉记者,冬泳必须选择在室外,因为自然水域好过人工游泳池;以早晨空腹游为宜,因为吃饱后再运动容易造成消化系统停滞,使四肢活动不顺畅,容易出现抽搐、溺水等现象;下水前,大家应先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主要是活动腰部和膝、肩、腕、踝等关节,以感到轻微发热、发麻为宜,坚持5分钟左右即可,不能做大运动量的活动,更不能大汗淋漓;下水时,一定不要选择跳水方式,而是要顺着扶梯或岸边缓缓下水,也可以先撩些水洒在身上,等适应水温后再下水。
夏季,人们选择跳水方式后会感到很舒服,那是因为夏季水的散热性仅比空气高28倍,但是冬天水的散热性就要比空气高72倍,盲目跳水会刺激心脏,容易引发心肌炎。
冬泳有“三期”,即刚下水时的寒冷期,刚上岸时的温暖期及上岸几分钟后的寒战期,因此,游完泳刚上岸后要赶紧擦干全身,穿好衣服并且做跑、跳等动作5分钟~7分钟,这样就可以避免寒战期的出现。如果没有及时更衣,三五分钟后人体就会因寒冷而不停地打哆嗦,甚至出现抽搐,有些人半个小时也缓不过劲来。
(续前)冬泳原则:
不是万能,适可而止
很多人认为冬泳能够“包治百病”,把它吹得神乎其神,这是理解上存在的误区。其实,很多人群在很多情况下都不适合冬泳,比如羊癫风患者、有严重体癣的人就不宜冬泳。
董文同总结了不宜冬泳的10种情况。大量酗酒后、过度劳累时、激烈运动后、大汗淋漓时、患中耳炎时、女性经期、孕期、大雾天气、吃饱饭后以及50岁以上男子前一天行过房事者均不宜冬泳。另外,用董文同的话说,冬泳其实是“百益一害”,即对肾有副作用。因为肾是人的生命之源,而它又最怕寒,冬泳的刺激对其有一定影响。但是,经过研究,已经有一个小方法可以缓解这种副作用,即泳后按摩相关穴位。具体方法是:用双手虎口中间的金明穴,扣在后腰的开门穴上,也就是脊椎骨两旁的突出部位,反复上下搓、擦,三五分钟即可。
游泳虽然是竞技体育,但是冬泳却是养生性运动,也就是说它不适应激烈的竞赛,游泳速度的快慢和时间长短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御寒能力和身体素质,能游多少就游多少,宁慢勿快,一般游100米~200米,或游5分钟到7分钟就可以了。如果盲目地与他人攀比,不考虑自身情况就有可能会出现大脑缺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手、脚等部位的人体末梢神经是血液循环最慢的地方,所以,如果在游泳过程中感觉到手、脚已经麻木就表示已经运动过量,应该立即上岸休息。(全文完)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