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历史文化古镇(华东) [打印本页]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17 11:23
标题: 历史文化古镇(华东)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2-8 14:11 编辑

      收集的63个中国历史文化古镇,华东占30个:浙江的乌镇、前童镇、龙门镇、西塘、南浔镇、石浦镇、安昌镇、慈城镇、东浦镇、佛堂镇、廿八都镇,江苏的同里镇、光福镇、周庄、甪(lu)直镇、黄桥镇、秦潼镇、沙溪镇、木渎镇、淳溪镇、千灯镇、安丰镇福建的和平镇、古田镇,江西瑶里镇、上清镇,上海枫泾镇、朱家角镇,安徽的三河镇、毛坦厂镇。

华东.jpg (42.41 KB, 下载次数: 7)

华东.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17 11:32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17 11:35 编辑

       嘉兴市桐乡的乌镇风景秀美,那种幽静和落寞深深的吸引着每位游客。
       乌镇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是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曾名乌墩和青墩。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19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乌镇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
       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
       乌镇是个水乡古镇,镇上有修真观、昭明太子读书处、唐代古银杏、转船湾、双桥等景点,西栅老街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乌镇又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故里。镇上的茅盾故居是茅盾的出生地,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侧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读书处,现辟为茅盾纪念馆。

1乌镇.jpg (88.63 KB, 下载次数: 8)

1乌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17 11:36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17 11:37 编辑

       前童镇是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辖镇。地处宁海县西南,由原竹林、前童二乡合并而成,面积68.77平方公里。前童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理环境独特,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旅游城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前童也是小桥流水人家,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景致。街径卵石铺就,屋基也大多为卵石垒成。街巷异常狭小,建筑异常密集,身处其中就如走迷宫一般。村落按“回”字九宫八卦式布局。童姓祖先按照八卦原理,把白溪水引进村庄,潺潺溪水挨户环流,人人可在溪水中洗菜净衣,家家连流水小桥,户户通卵石坦途。青藤白墙黑瓦,石头镂花窗户,雕梁画栋门楼,苍凉中显现出昔日曾经的繁华。
       前童历代人才辈出。在科举时代,前童有功名者200余人,近代有25岁任浙江临时都督的童保暄。整个前童镇有村古、民朴、泉神、山秀的特色。竹林村浙江樟树王、南岙方孝孺手植柏等名木古树弥足珍贵,神奇的连头药泉令人惊叹,巧夺天工的工艺珍品选进了北京故宫和人民大会堂,梁皇山为徐霞客写游记的首站,风光秀丽的鹿山、塔山、石镜山吸引着四方游人。境内东北覆船山之巅有福全寺。有王槐秋领导的浙东游击队“铁流”纪念馆。福全寺与附近莲头山为旅游胜地。

2前童.jpg (24.8 KB, 下载次数: 5)

2前童.jpg

73前童古树.jpg (22.05 KB, 下载次数: 3)

73前童古树.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17 11:38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17 11:40 编辑

       龙门古镇,是个距杭州仅五十余公里的小镇,据传是三国孙权的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村后有龙门山,海拔1067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为富阳群山之冠。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也因此得名。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

3龙门镇.jpg (25.94 KB, 下载次数: 4)

3龙门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17 11:41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17 11:44 编辑

       同里在江南一带已是一颗灿烂耀目的水乡明珠、旅游新热点。 如果你一起向往周庄那东方威尼斯的韵味,那就更加不能错过同里。 同里镇位于太湖边、运河旁,四周为五湖环抱。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她是江苏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1995年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同里是块不可多得的江南“富土”,但“富土”之名过于招摇,故把“富”字不出头,去掉一点,再将该字一分为二,上半截为“同”,下半截“田”与“土”相加,变为“里”,同里之名,由此而来。现在的同里,在“保护古镇,开发旅游”的规划下,先后完成了“一园”、“二堂”、“三桥”和同里湖旅游度假村的项目,并积极恢复耕乐堂、计成故居、丁字河道、南园茶楼、珍珠塔等景点,务求以最佳旅游风貌,重现千年古镇的风姿。 归纳各景点特色,同里主要有三多:桥多,明、清建筑多和名人雅士多。

4同里.jpg (14.72 KB, 下载次数: 8)

4同里.jpg

作者: 快乐海洋    时间: 2014-1-17 11:43
海葫芦 发表于 2014-1-17 11:38
龙门古镇,是个距杭州仅五十余公里的小镇,据传是三国孙权的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 ...

江、浙的古镇很多保护的非常好、我上月去的西塘很美!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17 11:46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17 11:48 编辑

       历史上,光福曾有寺观34座,散布在崇山峻岭之中,现存有司徒庙、铜观音寺、圣恩寺、永慧寺等。这里有“清、奇、古、怪”的千年古柏,有名甲天下的“香雪海”,有香飘十里的窑上千亩桂花。这里山峰重叠,四季花香,山外有湖,湖中有山。相传清康熙、乾隆皇帝及明代唐伯虎等文人墨客都曾到光福邓尉探梅。邓尉种梅始于2000年前的西汉,至清代已经“望衡千余家,种梅如种谷”,故有“邓尉梅花甲天下”的说法。称这里梅花为“香雪海”,形象地概括了光福梅花的神韵、香味、色彩和数量。
       现在的光福既有“香雪海”、“清奇古怪”等历史名胜;又有万亩花卉苗木、千亩古桂园、百亩木荷花等自然景观;还有梅花节、开捕节、桂花节等节庆活动。古往今来,光福都是一个绝佳的旅游胜地。临太湖,品船餐;荡渔舟,做渔人。在光福的冲山、渔港两村的船餐街和渔家乐久负盛名。光福还是传统工艺之乡,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精堪的核雕、玉雕、佛雕雕刻工艺巧夺天工。

5光福.jpg (14.34 KB, 下载次数: 11)

5光福.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17 11:48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17 11:49 编辑

       和平镇位于邵武市西南部,全镇总面积192平方公里, 2005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
       和平镇是古代邵武通往江西、泰宁、建宁、汀州的咽喉要道,而且福建出省三道之一的隘道“愁思岭”就在和平境内,因而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平镇早在四千年前便有人类繁衍居住,建置始于唐,历史文化悠久,是邵武历史上第一古镇 ,是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和平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两名宰相、六名尚书、137名进士,故和平又有“中国进士之乡”的美誉。如今博士、硕士、研究生也多达20多名。
       和平还是黄峭的故里,五代后唐工部侍郎黄峭,因娶三妻共生21子,其后代子孙2000多万遍布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故位于坎头村的“黄峭墓”和“黄氏峭公祠”每年都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海内外黄峭后裔前来寻根祭祖;此外,还有罗前村的光源寺,坎下村的中乾庙,坎头村的下神桥,以及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军事家袁崇焕题名的“聚奎塔”等等,均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6和平镇.jpg (7.81 KB, 下载次数: 6)

6和平镇.jpg

作者: 品质    时间: 2014-1-17 13:00

作者: 台湾路电鱼    时间: 2014-1-17 13:55
海葫芦 发表于 2014-1-17 11:48
和平镇位于邵武市西南部,全镇总面积192平方公里, 2005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

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 理应好好保护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4-1-17 14:26

作者: 青岛海燕    时间: 2014-1-17 14:39
学习历史文化,赞一个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0 09:26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0 09:27 编辑

问好快乐海洋、泳客版主、路电鱼、品质及海燕。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0 09:32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0 09:33 编辑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有“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
凭借得天独厚的水乡古镇旅游资源,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水乡古镇为依托,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完善景区建设,丰富旅游内容,强化宣传促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水乡”的旅游文化品牌,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游的先河,成为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获得“最受外国人喜欢的50个地方”和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

11周庄.jpg (7.65 KB, 下载次数: 2)

11周庄.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0 09:34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0 09:34 编辑

       甪(lù)直镇隶属苏州市吴中区,一片难忘的水乡,2500多年的历史;小桥流水,古宅深巷,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获联合国教科文保护古镇杰出成就奖。甪直镇有保圣寺唐塑罗汉、叶圣陶纪念馆、陆龟蒙陵园、王韬纪念馆等,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旅游度假胜地。
水多、桥多是甪直镇的一个特色。甪直历来享有江南“桥都”的美称,一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原有宋、元、明、清时代的石拱桥72座半,现存41座,造型各异、各具特色,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也有装饰性很强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姊妹桥和方便镇民的平桥,其中两桥相连成直角的双桥有5处。

12甪直镇.jpg (60.9 KB, 下载次数: 5)

12甪直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0 09:35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0 09:39 编辑

       位于浙江嘉善的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
古镇区里,有9条河道纵横交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在其中有27座古桥将市镇连通。古镇在春夏秋冬、晴阴雨雪的长久年代里,始终呈现着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行桥下,桥头立商铺,水中有倒影”的不断变幻的水乡风情画。
       古镇现存的许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镇先人当时致富后的结晶。由于当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来骚扰较少,故能使西塘较完美地将古镇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遗产能延续下去。
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晒不着。

13西塘.jpg (89.38 KB, 下载次数: 7)

13西塘.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0 09:36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0 09:37 编辑

       古田镇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东北部、梅花山南麓,地处龙岩市新罗、上杭、连城三县区结合部,是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所在地,又是梅花山AAAA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
       梅花山被中外专家赞誉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是华南虎现存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的自然区域。境内群山环抱,溪流潺潺,松竹葱茂,田园秀丽,荟萃了许多珍贵的生物资源与物种,有"神奇的宝山"、"动植物基因库"的美称。境内还拥有苏家坡窑洞、协成店、华南虎园、梅花山"天池"、马头山活佛寺等著名旅游景点。

14古田镇.png (363.69 KB, 下载次数: 7)

14古田镇.pn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3 11:49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3 11:51 编辑

       南浔古镇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首。
       南浔镇历史悠久,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万历至清中叶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清末民初已成为全国蚕丝贸易中心,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南浔由此一跃成为江浙雄镇,富豪达数百家,民间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如今水乡古镇的景色风韵依旧,镇北运河东西横延,镇中市河南北穿镇而过,河街相交桥梁通便,黛瓦粉墙绿柳拂水,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图。南浔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

28南浔镇.jpg (8.29 KB, 下载次数: 5)

28南浔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3 11:51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3 11:52 编辑

       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著名江南水乡古镇。古镇保存有数里长的依河古街市,古色古香的店铺、民居,别具特色的作坊、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巷、古老小巧的小石桥,使得安昌古镇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此游览观光。安昌的小桥非常有特色,“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古朴典雅,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

29安昌镇.jpg (6.45 KB, 下载次数: 15)

29安昌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3 11:53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3 11:53 编辑

       浙江宁波慈城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地形北高南低,山水相依,其自然环境优美秀丽,而其山色,城池更因“慈湖、云湖(英雄水库)、鄮湖(毛力水库)”三湖之交相辉映而尤显风姿。慈湖是慈城的点晴之笔,为慈城增添了水灵秀气,而狮子山、大宝山、清道山等却烘托了慈城的雄浑霸气。慈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且具有优越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30慈城镇.jpg (18.58 KB, 下载次数: 2)

30慈城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3 11:54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3 11:55 编辑

       浙江宁波象山县石浦镇地处东海之滨。石浦历史悠久,因先民聚落于大金山麓峡谷中,三面环山,以“溪流入海处山岩直逼海中”而得名。
       轰动影坛的《渔光曲》外景就是在石浦拍摄的。《渔光曲》拍摄完成后创造了连续84天上座率爆满的记录,并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奖的影片;我们永远怀念的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石雕塑像,至今还高高矗立在石浦港畔的海滨公园,供人瞻仰。
石浦镇保留完整的有4条总长1670米的碗行街、福建街、中街、后街,这四条街组成了古朴的石浦老街。老街中以木板筑墙为特色的街道铺面房,与小巷里砖瓦石库居民相映成趣,独具江南海滨小镇风韵,其中以中街最为典型。

31石浦镇.jpg (28.17 KB, 下载次数: 1)

31石浦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3 13:50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3 13:51 编辑

        黄桥镇是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镇之一,镇内有新四军纪念馆、明清古建筑群、何氏宗祠、中将府等旅游景点。2004年9月份,黄桥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黄桥烧饼节”。
       致富桥为拱形石桥,始建于清朝咸丰己末年,民国己卯年重建,原桥位于黄桥东街外“何御史坟”东侧。公元1978年东进路拓宽改造,此桥北移二十米,2000年改造致富路再次北移130米。

27黄桥镇.jpg (8.99 KB, 下载次数: 2)

27黄桥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3 13:52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3 13:52 编辑

       溱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苏中里下河腹部。溱潼镇地处苏中泰州市姜堰区、兴化市、东台市三地交界处,是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溱潼有着悠久的历史资源。溱潼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1千多年,而从境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麋鹿角化石等充分说明,数千年前,这里就是先民聚居之所、麋鹿生息之乡。悠久的历史给小镇留下了众多的古景古迹。目前,镇区拥有2万多平方米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随处可见老井当院、麻石铺街。镇内古树名木众多,有唐代国槐、宋代万朵古山茶、明代黄杨、皂荚、清代木槿,无不印证了古镇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位于镇区一古民居内的万朵古山茶,经国际、国内茶花专家论证,该古山茶始植于宋代末期,为名贵的松子品种,花开万朵,全国罕见,世界少有,堪称“神州茶花王”。
       溱潼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小镇四面环水,风光秀丽,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犹如东方威尼斯。镇南5000亩的喜鹊湖水质优良,物产丰富,是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江苏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AAAAA级景区。拥有湿地生态保护区、地热温泉、国家级珍稀动物麋鹿保护区等自然资源。

26溱潼镇.jpg (6.96 KB, 下载次数: 3)

26溱潼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3 13:53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3 13:54 编辑

       江苏太仓沙溪镇始于元末,到明清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大批商人应运而生,需要一个文化交流、商品经济活动的地点。于是,沿戚浦河而建的临水建筑脱颖而出,古朴的石拱桥横跨戚浦河,“印溪书舍”、“南野斋居”、“连蕊楼”等一批古宅名居拔地而起,形成了枕河人家,小桥流水,小巷深处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
区内至今保留着一河二街三桥一岛的格局:
       “一河”是指七浦塘,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宋代由范仲淹主持开挖的古河道;
       “二街”是指沿老七浦河两岸傍水而建的河南、塘北两条老街,东西长各有1.5公里,且有大量清代、民国的民居宅院600多家、4200多间,连片成群,错落有致;
       “三桥”是指义兴桥、庵桥、新桥三座古桥,贯连了河南塘北老街,为适应水边生活和货运而建筑的临水民居,家家有水码头、河棚间(吊脚楼、水阁房),隔三户五户就有水弄堂,形成沙溪古镇独特的临街建筑风貌;
“一岛”是指橄榄岛,是1954年人工开挖新七浦河时截断而成的。
       江南水乡古镇是沙溪最显著的特色。“古巷同户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构成了一幅幅精美典雅的水乡风俗画。

25沙溪镇.jpg (10.53 KB, 下载次数: 2)

25沙溪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3 13:54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3 13:55 编辑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乾隆六次到过的地方。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十公里处,距太湖仅五公里,乃太湖十三风景区之一,现为江南著名的也是唯一的园林古镇。境内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又恰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史有“聚宝盆”之称。
       木渎人才辈出,北宋至清末,共出进士25人,举人30余人。著名人物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清末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以及近现代的刺绣皇后沈寿、台湾政要严家淦等。
       木渎古镇是吴西最大的商埠、姑苏第一水镇。镇上古宅庭院深深,小桥流水悠悠,其中胥江为伍子胥所建,乃我国第一条人工运河,香溪因西施在此洗妆满河生香而名,木渎的每一条河,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休憩价值。

23木渎镇.jpg (131.42 KB, 下载次数: 4)

23木渎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3 13:59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3 13:59 编辑

       江西浮梁瑶里镇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瑶里位于举世闻名的瓷都东北端,地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庐山、西递和宏村)的中心,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景区四季气候宜人,森林茂密。区内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树、香榧树、金钱豹、娃娃鱼等国家珍稀动植物180多种。境内最高峰五华山海拔1618.4米,是景德镇昌江的东河源头。
       瑶里物华天宝,人才辈出。开国元帅陈毅曾在此工作和生活过,并领导了新四军改编。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是人们享受大自然的绿色仙境。她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融历史与民俗为一身,是旅游休闲、访古修学、寻幽探奇的绝佳之地。

32瑶里镇.jpg (57.45 KB, 下载次数: 4)

32瑶里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1-23 14:00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23 14:01 编辑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
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00年历史。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22枫泾镇.jpg (9.91 KB, 下载次数: 3)

22枫泾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2-7 15:54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2-7 15:54 编辑

       淳溪镇隶属于南京市高淳区,是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湖滨古镇。
       淳溪镇文物古迹众多,古建筑风格独特,早在殷商时期,高淳人民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耕耘不息,留下了各种不同时代风格的古建筑,虽历经沧桑,至今大多仍保存完好,拥有建于吴赤乌二年(239年)的保圣寺塔,系孙权为其母延寿祝福而建,塔型为四方七级;明清建成的古镇一条街,融苏南香山派、皖南徽派风格于一体,全省仅有;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的襟湖桥为七孔石拱桥,造就了官溪夜泊等景观;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吴家祠堂。

55淳溪镇.jpg (56.67 KB, 下载次数: 1)

55淳溪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2-7 15:55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2-7 15:55 编辑

       千灯镇隶属昆山市,离苏州市中心35公里,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乡,又是昆曲的发源地。
       镇上保留着堪称“中国第一当”的余氏典当行,明清石板街为“江南一绝”,是江苏省内保存最长、最完整的石板街,绵延长达2公里,“足踩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千灯镇上有七座建于明清时期的拱形环龙石桥横跨与镇中河道千灯浦之上。古镇白墙黑瓦,昆韵盎然。重要景点有顾炎武故居、顾炎武墓地、千年古塔-秦峰塔及顾坚纪念馆。

56千灯镇.jpg (78.31 KB, 下载次数: 2)

56千灯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2-7 15:56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2-7 15:56 编辑

       安丰镇地处东台市南部,距城区17公里。
       安丰这块古老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起于距今1280年的唐开元元年(713年)。为实现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之愿望,安丰人民搏击海涛,烧囟煎盐,推动了历史前进。盐业发达带来集镇繁荣、商业兴旺,形成了一条南北走向的七里长街,路面皆砖石铺砌而成。街道两旁,屋宇鳞叠,商贾辐辏。街道东侧海河为水路盐运要道;街西串场河直达长江。街道两侧有东西贯能通巷道13条,两河之上架设16座桥梁,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远近商贾,云集于此,店、行、坊、馆遍设古镇。
       安丰是宗教圣地,宗教文化是安丰的又一特色。净土庵,1995年真禅大师在原南都天庙遗址捐建。东岳宫,清乾隆年间始建,硕山造,座北朝南,雕刻精美。安丰天主堂位于安丰原鲁家桥西,1924年法国彭神甫来此传教建造;解放后曾为东丰(东台、大丰)联合师范,盐城地区敬老院。

57安丰镇.jpg (7.49 KB, 下载次数: 1)

57安丰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2-7 15:57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2-7 15:57 编辑

       朱家角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中南部,紧靠淀山湖风景区。朱家角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1991年,被列为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朱家角素有“上海威尼斯”及“沪郊好莱坞”之誉。
       朱家角已开发开放了课植园、城隍庙、园津禅院、童天和药号、放生桥、北大街、大清邮局、朱家角人文艺术馆、延艺堂等20多个景点。古镇九条老街依水傍河,千余栋民宅临河而建,其中著名的北大街,又称“一线街”,是上海市郊保存得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第一街,其东起放生桥,西至美周弄的三百多米,是最富有代表性的明清建筑精华所在。这里,旧式民宅鳞次栉比,粉墙灰瓦错落有致,窄窄街道曲径通幽,石板条路逶迤不断,老店名店两旁林立,展现了一幅古意盎然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
       名镇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风光,在一山一湖:山名叫淀山,山虽不高,名气极大,为浙西天目余脉;湖,即天然淡水淀山湖,面积达62平方公里,湖东区大部分在朱家角境区,有11个杭州西湖面积大。更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即石拱放生桥,明清街北大街,报国寺,城隍庙,席氏厅堂,王昶纪念馆,课植园和珠溪园,三阳湾、轿子湾和弥陀湾。

54朱家角.jpg (86.85 KB, 下载次数: 2)

54朱家角.jpg

作者: 范大将军    时间: 2014-2-7 17:11
          古镇水乡就是美,故乡古色,欣赏了!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2-8 14:12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2-8 14:14 编辑

       东浦镇位于绍兴城区西北7公里处。东浦乡土气息浓厚,有“酒乡、水乡、桥乡”之称。东浦地势平坦,河道纵横,人们大多临河而居,较好地保留了完整的水乡风貌。
       东浦古镇境内桥梁遍布,千姿百态,细腻别致,堪称一大景观。东浦青甸湖泗龙桥,由于江面开阔,设计独特,桥型壮观,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绍兴水乡、桥乡的代表作。
       东浦老街形成于南宋,繁华于清代,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惨遭破坏,但老街结构不变,大部分的老店铺还保留着。东浦是徐锡麟的故乡。徐锡麟故居位于绍兴东浦镇孙家楼,系三进晚清建筑,占地ll33平方米。

58东浦.jpg (91.29 KB, 下载次数: 2)

58东浦.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2-8 14:14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2-8 14:15 编辑

       佛堂镇位于浙江省中部,义乌市南部。佛堂风景名胜古迹甚多。双林寺、培德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胡公殿相传为达摩取水之所,所取之井水均为优质矿泉水,湖山殿相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遇追兵避难之所,后特赐湖山殿为“朝江府”(现已重建)。
       老街是古时佛堂的商业中心,商业主街,也叫直街。无论主街、副街、横街或市基边的店面屋,均是二层楼木结构,都是清、民国初期的古建筑。街道两旁,挠檐木雕画廊,鳞次栉比,巷弄窄而弯曲,整体上仍保存了古代市井的风貌。佛堂是个移民镇,百家姓集居的古老商业镇。佛堂镇有一条龙灯,灯名就叫“百家姓”,每逢正月新春“百家姓”龙灯就出迎全镇直街横街,新、老市基,人气甚旺。千年古镇地灵人杰,人才辈出。能工巧匠、精明商贾代代相传,才有了兴盛至今的佛堂镇。

59佛堂镇.jpg (71.63 KB, 下载次数: 3)

59佛堂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2-8 14:15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2-8 14:16 编辑

       廿八都镇位于浙江江山市西南端60公里。据说这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我国惟一一个有百个以上姓氏的移民古镇。到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廿八都的客家人姓氏就达到80多个,出现了显赫一时的“四大家族”,即金、杨、姜、曹。现有还有许多地名如姜家上弄、姜家中弄、姜家下弄、杨家弄、杨祠弄、金家弄等,大都依这几个姓氏命名。大姓的家族都修有族谱。
       当地人说,从仙霞岭看下来,廿八都的古建筑群犹如一把弯弓,老街是弓把,205国道线是弓弦。廿八都的兴盛主要是依仗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无论从江山、清湖,还是从福建浦城、江西广丰到这里差不多都是一天的路程,正好成为宿营地。
       文昌宫竣工是1909年。在小文昌阁,我们可以看到几百年前留下的对联:“读有用书行无愧事,说根由话做本色人”;在“德春堂”中药铺,我们还能看到百年前的“止咳保肺片”等商业广告;在街头里弄,在姜家旧宅,我们能看到人民公社到“文革”时期残存的打油诗、标语、语录以及漫画等。

60廿八都镇.jpg (77.71 KB, 下载次数: 3)

60廿八都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2-8 14:17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2-8 14:17 编辑

       三河镇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古镇,古称“鹊渚”,地处肥西县境内,位于巢湖之滨,距合肥40公里。
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名。镇内河环水绕,五里长街,镇外河网纵横,圩堤交错,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州”的独特地貌,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是镶嵌在巢湖岸边的一颗明珠。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贾云集之地。
       三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名人辈出。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三河一战击败清军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至今仍留有当时的大本营、古城墙、古炮台等遗迹。李鸿章家粮仓、杨振宁客居地等保存完好。

61三河镇.jpg (35.1 KB, 下载次数: 7)

61三河镇.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2-8 14:18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2-8 14:18 编辑

       毛坦厂镇位于安徽舒城、霍山、金安三县区交界,作为自然生态旅游胜地,东石笋风景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东石笋风景区内峰峦叠嶂,森林茂密。溪流瀑布,竹海连绵,奇松怪石,古树参天,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区内最为著名的是有“中华第一石笋”之称的奇笋景观,东石笋高38米,如笋似剑,直刺蓝天,石笋含天然水晶、绿玉等高耐磨矿石。不同角度观看东石笋,有时它似老僧入定,有时似怒马狂奔。西石笋高30米,形态与东石笋相似,不同的是两侧生有两个小石笋,颇具特色。东西石笋如一对恋人遥遥相望。大自然在这深山幽水之间的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

62毛坦厂.jpg (6.08 KB, 下载次数: 2)

62毛坦厂.jpg

作者: 海葫芦    时间: 2014-2-8 14:18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2-8 14:19 编辑

       上清镇位于赣东北,具有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等特点。
       上清镇的街道弄巷至今依然保留着古代建筑的格局,尤其是沿泸溪河畔的十多个码头,宽厚坚实的麻石砌成的台阶,被一代代人的脚力踩得溜光,昭示着上清镇悠久而古老的历史。
       古色古香的上清镇,有历代遗留下来的众多古民居,以明清为主的民居群,高高的马头墙,别致的门第,鹅石古道,方砖畏就的厅堂,通光天井,石雕窗花,古韵依旧,使人感受到古建筑工艺的高超。沿泸溪河近两里长的民居形成了江南建筑的特色-----吊脚楼。晚上睡在楼上,望窗外明月,听潺潺河水,确实富有“苏州人家尽枕河”的诗情画意。白天凭栏远眺,群峰连绵,村舍相望,山岭凉亭、车马行人尽收眼底。
       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对龙虎山的奇峰怪石和上清宫的仙都就有过生动的描写。其中“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63上清镇.jpg (16.06 KB, 下载次数: 3)

63上清镇.jpg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