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五六岁便随家人到津门各大戏院看戏,时值家境略似殷实,脚登沙船小皮鞋,头戴礼服呢小帽(礼服呢:小日本用头发制作的原料,不粘土和水,适合做鞋面,脚跺尘土落)。当时的戏院:中国大戏院、天华景、新华、黄河戏院等算是较大的戏院了,最长去的是中国大戏院和天华景(那时天华景有一半二楼),理由是距家较近,真真正正地看过大师们的绝伦表演,北京的梅兰芳、上海的麒麟童(周信芳),马派老生马连良,天津的杨派老生杨宝森,奚啸伯,另四大须生,四大名旦,梅、尚、程、荀,四小名旦和著名小生叶盛兰的罗成叫关,都欣赏过。正是孩提时代的熏陶使我爱上戏曲。 每每看戏几乎都是坐在二三排,小小年纪源于常看便略知一二,记得天华景舞台中间有一个转盘,演打渔杀家,肖恩和女肖桂英父女划船的动作,由于转盘的转动,惟妙惟肖,文昭关里的伍子胥一夜愁白髯,和武打戏十八罗汉斗悟空等。中国大戏院梅老板(梅兰芳)演的天女散花,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堪称国粹之国粹,记得梅老板演出后一辆乌黑的机盖前面有一只抵羊造型的汽车停在戏院东侧门旁边,那是先生的坐骑。 儿时代的记忆挥之不去,爱生活,爱国粹,文明与文化,天造地设。 非常感谢胡哥的创意,冬网又一个亮点。 |
已有 5 人评分 | 威望 | 收起理由 |
我爱这个茶馆
好题材,热爱这个栏目的人颇多,戏曲、曲艺是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虽然管中窥豹,却也能品出几缕古韵幽情。忠义无双的关云长、精忠报国的岳鹏举、爱憎分明的杜十娘,这些深深侵润在中华传统文化里而又无比鲜活的艺术形象能让我们认祖归宗,回溯自己的文化血统。让所有戏曲爱好者携起手来,一起传承我们的文化瑰宝,见证中华民族之复兴!谢谢绢花女士、老黄牛、我冬泳我健康2,精彩的视频,再谢胡哥创建大众喜闻乐见的版块。
下图老知青自拍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