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锦州冬泳人》有奖征文投稿贴 [打印本页]
作者: 笑看人生 时间: 2013-11-5 13:27
标题: 《锦州冬泳人》有奖征文投稿贴
本帖最后由 笑看人生 于 2013-11-8 13:51 编辑
《锦州冬泳人》有奖征文
我的偶像高队
凡是锦州冬泳人或了解锦州冬泳的人一定都知道锦州冬泳创始人、现任锦州冬泳协会名誉主席、原锦州冬泳协会常务副会长、原锦州冬泳协会水上义务搜救大队大队长、原锦州海豹冬泳队队长高树均,冬泳网上的网名叫山水散人,人们都一直亲切的称呼他为“高队”。照片上是他在冰水中冬泳后和正准备下水的我在锦州冬泳之家的平台西南角的合影。
高队是我的老大哥,是我的老朋友,他比我年长整整十岁,他与我相识在2003年8月军民横渡笔架山的大海旁。那天他带领海豹冬泳队参加第二届锦州市军民横渡笔架山海域的海泳活动,我带着妻子和女儿也去参加横渡活动。当妻子看见迎风招展的海豹冬泳队的蓝色队旗时,对我说:“人家都说你是海豹,能游泳,你就去和他们比比吧。”于是我走上前去,和领队的高队握手相见,并表示要参加海豹冬泳队。高队十分热情的接纳了我,还告诉我明天一早就可以去小凌河的二坝附近去找他,一起下水游泳。
婚前我的父母说什么也不让我去小凌河游泳,婚后妻子也坚决反对我去小凌河游泳。我是比较听话的人,所以在锦州居住快半个世纪也一直没敢去小凌河游泳。过去只在夏天我去室外游泳池游泳,后来就一年四季都去室内游泳馆了。这次妻子在海豹冬泳队的影响下,签了特赦令,允许我去小凌河游泳了,真是机缘巧遇。没有高队的海豹冬泳队,我恐怕今天还在室内游泳馆里泡着呢。
第二天,我如约来到小凌河边,看到高队和许多冬泳人都在那里游泳,我和高队打声招呼后,也更衣下水,从凌河北岸下水游到南岸返回,畅游了一个来回。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横渡小凌河。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几乎天天都能看见高队那熟悉的身影,也了解到高队从2000年就开始就在小凌河冬泳,是锦州冬泳第一人。也许在他之前也有人去小凌河冬泳过,但那也仅仅是一时的冲动,而高队却是14年如一日,每个冬季都始终来冬泳的第一人,并且在他的带领下,成立了海豹冬泳队,由开始的四人,发展到今天有近四百人加入的锦州市冬泳协会。
2011年10月,我和高队的冬泳论文同时被选为全国冬泳委员会的优秀论文并一起免费到大连金石滩参加全国冬泳论文发布会,同住一间星级宾馆。
那几天,我和高队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天天早晨,我们一起穿着拖鞋和裤头去大海里游泳,虽然10月的天气很凉,但是高队却精神饱满,热情高涨,下海游泳的时间与我不相上下,令我佩服不已。
晚上睡觉前在宾馆里,我和高队侃侃而谈,了解到高队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海防前线,长年挖战备地洞的艰苦体力劳动磨练了高队那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使他有了今天对冬泳十四年如一日的挚爱和毅力。
高队大公无私,10多年里来一直把自己的精力都默默奉献给锦州的冬泳事业,不图名,不为利,不争冬泳协会会长之职,就是希望让锦州的冬泳蓬勃发展,让更多的人来参加冬泳,收获健康和快乐。
高对十分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组建水上义务搜救大队并担任大队长,组织搜救队员多次搜救溺水者。就在前不久还在冬泳后下水和石凤鸣、安敬义一起抢救奄奄一息的哮喘病急性发作的泳友。
高队很有组织能力,很有群众威信,当初偶尔出现的不实之词在高队的言传身教的事实下不攻自破。日久见人心,高队用自己14年的冬泳实践向世人证明,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他把自己的前七十年都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
说到这里我已经眼含热泪了。我要向高队学习,学习他对冬泳人和游泳爱好者们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冬泳的领导工作象夏天般的火热;对不利于冬泳团结的言行批评象秋天的大风一样凛冽;对冬泳的执着象冬天的坚冰一样坚硬。
再过十年,我和今天的高队年龄是一样的,希望我的身体能象今天的高队那样健康;希望我的精力能像今天的高队那样充沛。
衷心祝福高队永远健康,万事如意,天天快乐,生活幸福,晚年安康,长命过百!
|
作者: 关东女侠 时间: 2013-11-5 14:09
笑看人生大哥有才,出口成章,征文刚刚开始,我还没琢磨好怎么写呢,大哥的文章就出炉了,佩服!
作者: 不畏严寒 时间: 2013-11-5 20:24
作者: 沉默一男 时间: 2013-11-7 20:50
哦!冬泳征文,这是件好事儿啊!大家还记得2007年的冬泳网征文吧,那时冬泳网真火啊!经过几年的修整,网友们更成熟了,冬泳有更多的收获和体会,征文又将掀起一个新的高潮来了!
作者: 沉默一男 时间: 2013-11-7 20:52
哦!高队那征文是我帮着打字的,高队真是一丝不苟,非常认真啊!
作者: 尘埃落定 时间: 2013-11-11 22:54
本帖最后由 尘埃落定 于 2013-12-1 10:10 编辑
滔滔凌河水养育了两岸百万生灵,但也吞噬了无数生命。
8月20日晚,乌云压城,狂风大作,稀稀拉拉甩下了几个大雨点,天地又归于平静,但就是在这弹指间,凌河水又吞噬了一位47岁的生命。
锦州冬泳水上义务搜救大队于8月21—22日,先后组织80余人,分成5个拨次,在凌河南大桥至云飞大桥东2号橡胶坝十几万平方米的河面上进行全方位的地毯式摸排搜索,于22日11时搜捞成功,其搜捞难度之大,投入力量为锦州冬泳协会历年搜救之最。
21日早7:30分,冬泳协会接到溺水家属求救后,我会同冯海俊先期带领8名海豹冬泳队员赶到凌河南大桥北桥墩事发现场,详细听取了目击者介绍情况,鉴于河面广阔、最深处达2.5米左右,河水流速每秒0.8米,水下可见度为零,我们8名队员手牵着手,从事发第一现场处往下趟、踩、摸,顺流而下,排查800余米至游船码头无果,之后逆水反向摸排。
9时,阳光冬泳队长赵剑涛带人增援,并带来铁锚、杨钩、救生衣、橡皮圈等简单设备,商讨研究后,分工负责,决定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搜捞,每个区域,每个杂草窝都要逐一排查落实,脚下的淤泥软软,深处可陷至小腿。河床上遍布坚硬刺脚的椎体状垃圾,很多队员腿部、腰部、胸部、胳臂被划伤刺破,但我们的队员仍坚持着,一步一步往前趟、摸,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快点找到溺水者,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努力。
飒风吹过,轻起微澜,细波微浪拍打着队员的身躯,小北风有些硬,吹在身上冷飕飕的,搜捞工作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一个上午过去了,下午16时,队员们力竭而止。岸上的溺水家属及热心围观的群众企盼的奇迹没有出现。
翌日9时,30余名队员齐聚事发现场待命,冬泳协会会旗、红梅泳乐群旗帜烁烁生辉,红梅群主带众泳友姐妹早已做好了搜捞的后勤保障准备:备水、备药、忙着为挂彩队员换药包扎,分发装备,收管衣物、来回联络、摄影采访……,忙而有序,为搜捞工作争取了有效的时间。
经研究决定,由阳光队长赵剑涛带部分队员,乘水上公园娄经理提供的游船到2号橡胶坝南侧遗露死角摸排,其余由会长于庆金带队摸排水流分水处,回水湾等重点河段。
早晨,微雨初过,空气新鲜,阳光明亮,繁花耀眼,滔滔河水,游人如织,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凭栏远眺,傍石看水,依树观云,指点江山,评判当下,搜捞成败得失。有的说:“人死前抓住草不放,人肯定在出事点那儿”;有的又说:“人死没抓头,手抓泥,很劲往里抠,冬泳队东摸西摸白费劲”;更有甚者说:“他们得钱了,要不咋这么卖劲”。面对众说纷纭,冬泳人的态度很坚决:“做我们的事,让他们说去”!
我们冬泳人把无限的爱奉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队员们常说:“是凌河水养育了我们,我们锦州冬泳人,怀着非凡的爱回报社会及家乡父老乡亲,却遭到诽谤攻击,不管怎么样,为爱付出代价都是值得的”!
大约10点30分,前方搜救队员“快刀”报告:发现目标,在2号橡胶坝第3个墩子下,无法起运上岸,请求支援”,宽阔的河水溢过橡胶坝飞卷直下,有如瀑布飞泉,响声阵阵,坝下荆棘丛生,浅滩烂泥随处可见,地上遍布青苔,十分光滑无法行走,给搬运带来极大的困难,我和于会长与另5名队员赵剑涛、张有为、曹振明、牛志明及张宇英手牵手相扶,跌跌撞撞,摇摇晃晃,多次与遗体零距离接触,而每一次的大晃动后,赵剑涛都要为死者重盖一次遮脸布,以蔽天光,安息亡灵,仅仅500米的路程,却好像走了一年那么漫长,这一步,一步,是极普通的一步,平凡的一步,每一步都让人动容。冬泳人的爱在流动着,传递着,流经每个需要的地方,我想那一定会让酷暑清凉,让寒冬如春。
一切的一切,艰难险阻都成为过去,但我们锦州冬泳人的爱会留下来,在爱中行走的脚步会一直到永远!
山水散人
2012年8月24日于灯下
受高队委托《在爱中行走的冬泳人》参加征文活动
作者: 笑看人生 时间: 2013-11-12 13:15
本帖最后由 笑看人生 于 2013-11-12 13:22 编辑
【冬泳征文】
作者:王义
题目:冬泳顶梁柱---记协会顾问王瑞璞
王瑞璞身高1米87,浓眉大眼,嗓门大,说话急,为人热情、豪爽,典型的北方“俊把子”。他退休前叱诧在公、检、法、司诸多部门领导岗位,退休后被我拉入冬泳队伍,被选为协会副会长。
2008年10月,锦州冬泳协会组织参赛队参加在抚顺举行全国冬泳锦标赛前,王瑞璞想方设法筹集了协会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捐赠款,使锦州冬泳人顺利完成了全场比赛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2009年,王瑞璞为筹建“冬泳之家”绞尽脑汁,努力解决资金问题。他首先在市财政局与相关领导反复磋商,要来了给钱的承诺。因为有了这个底,于庆金会长和我会同王瑞璞一起,才有勇气坚持一年时间,在市政府各部门之间跑建房款,终于有了着落,使“冬泳之家”早日开工建设。
2010年,为了保证锦州冬泳协会水上义务搜救大队的队员安全和搜救工作的顺利开展,王瑞璞又通过各方面的关系,筹集到资金,为搜救大队添置了救生设备。
王瑞璞一直为发展锦州的冬泳运动,为解决锦州冬泳人的实际困难,默默的付出自己的无私贡献。在冬泳协会的大会上和对外宣传报道中,从未出现过他的名字,在宣传锦州冬泳的光鲜电视或影像里也很难寻找到他那伟岸的身影。虽然王瑞璞为协会做的这么多大好事鲜为人知,但是他堪称“冬泳顶梁柱”名副其实,他为锦州冬泳立下了汗马功劳,是锦州冬泳协会有突出贡献的卓越领导者。
王瑞璞是我的好大哥,是锦州冬泳人的好朋友。尽管他已经不再担任冬协副会长,可是他还担当冬泳协会的顾问。最近几天,他又和于局一起不知疲倦的帮我为建成“冬泳健身中心”四处奔跑,在政府各部门之间积极斡旋,付出了许多辛苦,令我很感动。
我衷心感谢王瑞璞不图名、不图利,甘当锦州冬泳的顶梁柱,为锦州冬泳运动所作出的无私奉献,同时,我多么希望我们协会里能有更多的像王瑞璞这样的顶梁柱,共同托起我们的美好梦想,早日建成更加壮观的锦州东湖“冬泳健身中心”!
作者: 关东女侠 时间: 2013-11-12 18:40
推荐诗一首 作者 夕阳下山了
清平乐 赞凌河泳者
河水清清,现游泳精英。橡胶坝内无清静,锦城最靓风景。
管它春夏秋冬,何惧雨雪霜风。聚来八方群友,乐陶疑在天宫
作者: 关东女侠 时间: 2013-11-12 19:32
推荐作品 自由诗 作者 严春
谁敢说俺
他说俺是个怪物 又说俺是个疯子 还说俺傻的直冒傻气 不然为什么往冰水里面钻 他也不想想 俺为什么这么办 俺从前疾病缠身 俺冒感的都出了奇 俺夏天都不敢吹电扇 俺还有关节炎 俺还有肩膀疼 俺经过冬泳什么病都好了 俺现在冒也不感了 俺健康了 快乐了 他还说俺这个那个的 这些都是从前的事了 现在他不说俺了 俺把他拉下水了 |
作者: 快刀 时间: 2013-11-12 22:22
“真有救人不要钱的”?——2012.7.25救援中的感人事
“真有救人不要钱的”?这是昨天水手营子救援现场附近一村民发出的疑问。
昨天接到冬协救援大队电话赶往事发现场,因道路不熟。半路上向村民打听事发地点,有村民看到我所携带的游泳装备,问是不是去捞人的。并向我指明一条近路。救援结束再次路过该地点,我向村民了解了一下死者的简单情况。这时一村民问“多少钱雇的你们”,“不要钱,义务的”,“真有救人不要钱的?”。我再次给他肯定答案。
本次救援的队伍中有政府官员,有附近村民,有退休工人,退休干部,有工人,有公务员,有下岗靠打工为生的,还有位律师。
感人镜头——政府官员:松山新区应急办成主任,接到市应急办下达的任务迅速联系下级部门果树农场应急办陈主任协调车辆。同时联系冬泳协会请求援
助。从接到命令组织协调到人被打捞上来仅用一个多小时。
感人镜头——附近村民:溺水者落水第一时间,一位当地村民曾冒险下水试图救援。无奈水流湍急,自己被冲到下游一水泥管处,被强大的水流冲过水泥
管,下颚被撞个大口子,甚是危险,被送医院救治。
感人镜头——退休干部:冬泳协会的于庆金会长是某局级干部退休的,今年已经是六十八岁高龄,在救援行动中不仅在岸上指挥,还身先士卒下水搜寻。
感人镜头——下岗职工:搜救队中的周松岩是一位下岗职工,平时为了养家糊口打两份工。每天凌晨为环卫出车,白天还兼职开出租。接到救援电话通
知,提前交车赶赴现场。也正是他在第二次搜索中发现死者遗体,并用脚勾住死者防止再次冲走。
感人镜头——退休工人:董作民,铁路退休职工。在本次救援中因水流湍急,由他率先带游泳圈下水探路,也正是他首先发现目标。可是在下一步救援
中自己也遇到险情,被冲到下游。
感人镜头——孙律师: 孙晓忠律师曾在2010年为当时全社会救助的车祸女孩邹时做法律援助。曾在2011年夏天在小凌河救上一名游泳遇险的湖北打工仔
今年他也六十多岁了,下水救援并不落后。
感人镜头——水上义务搜救大队群体:冬泳协会水上搜救大队自成立以来已经参与救援搜寻30次。为了让亡者家属减轻痛苦,每次尽力在第一时间打捞成
成功。本次因为时间紧,仅集结了十余名队员。
以上数字谁都不愿意它向上增长,希望溺水事件不要再发生!逝者安息!
作者: 红梅花儿开 时间: 2013-11-13 06:01
本帖最后由 红梅花儿开 于 2013-11-13 06:09 编辑
《锦州冬泳征文》 初八冬泳基地瞭望 红梅 2012年1月31日 晨起,扒着窗户,看着窗外,没风儿,窃喜,想着昨晚上聊天时和二于哥的相约----去冬泳基地!于是,快速穿衣,洗梳,飞也式的下楼,哎呀,蔫吧冷,犹豫之时,想编个理由退回,又感到失雅,于是骑上自行车,一路飞歌儿,随着哼完7首伴奏带里的歌曲后,来到了东湖基地,四位好汉已经上岸,正在小跑排寒,看到我来了,人家到是嘘寒问暖起来,想起来时的犹豫,自觉不好意思,看着冒气的冰上天池,看着早上头批冬泳健儿远去的背影,看着老远来瞧热闹的旁观者,我决定等待下一拨泳友,此时的我,置身于银白色的冰面上,心中涌出了无限的钦佩感慨和回想……,迎着橘黄色的、正在缓缓升起的太阳的方向,踏出好远,此时的心情,就是想放声歌唱,唱到抒情处,全然没有顾及到旁观者的感受与行人疑惑的目光,歌声里,有我对冬泳人的欣赏,歌声里,抒发了我对冬泳人的赞扬,歌声里,有我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唱着,想着,不知不觉中,已走出好远,回眼一望,很远处,下一拨的泳友已经来到了基地,来到了冰面上,他们中,有我熟悉的二于大哥、冯大哥,也有我认识,但今天因为鼻子受伤而包裹严实,认不出摸样的高队长,他们七八个人环绕在池边上,拿着铁锹、扁铲、铁漏网,他们开阔池面,切割刨扬,,一网一网的将敲碎的冰块捞起扔到身后旁,我看到了1个姐妹也和男同胞一样,探身清理池央,感动啊,多么美丽的一副风景画廊,我的泳友,我的同伴儿,为了大家游泳宽敞,他们甘愿掘冰奉献,扩大池场。
清理完毕下水之时,他们活跃的身影在冰水里翻荡:跌荡着激情,起涌着梦想,踏浪中沸腾着每位冬泳人蓬勃热忱的进取与畅想。
回来的路上,与他们同行,我思量,冬泳人,锦城人的骄傲,冬泳人,锦州人的名片,冬泳人,不说大话,四季里的海河义务搜救,实际行动叫的最响! |
|
分享到:QQ空间腾讯微博腾讯朋友
|
作者: 大卫昔日军人 时间: 2013-11-13 10:57
爱心在这里凝聚
时间退回到2007年8月28日。这一天,人们永远都会铭记着冬泳人的崇高与伟大,记住那支甘愿做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群体。
那一天,在我们的小凌河畔发生了一起13岁少年不幸溺水的事件,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了,但大家都不会忘记在打捞的现场有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不辞辛苦连续在水中搜救了十几个小时,最终他们与海军官兵一起将孩子从水中打捞上来。他们是勇敢的锦州冬泳队员们。那一刻他们用奋不顾身无私奉献的精神,演绎着让人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震憾人心的赞歌。
当小凌河畔传来小男孩溺水的消息,十万火急,冬泳队员们相互间转告着,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向河边集结。此时,队友们有的在下班的途中、有的正在家中吃饭、还有的在医院里正护理着病人,这突来的消息对他们来说就是“最高”的命令。是呀,还有什么事情能比人的生命重要。当他们得知消息后,下班途中的调头返回、吃饭的放下碗筷、护理亲人的毅然离开了病房,不到半个小时队员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此时河边聚集着冬泳队员、公安干警和那些热心的群众。熟悉和不熟悉的此时都列队报到,等待着组织者们的一声令下。
啊!这是一支混合的抢险大军,这是用情感和爱心呼唤起的一支志愿者队伍。
望着那清撤的小凌河水,队员们怎么也不能相信,就在这温和的水下躺着一名风华正茂的少年。13岁呀,多么年青的生命,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无法承受的事实。
此时,孩子的妈妈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面对着河水,她张开双臂呼喊着:孩子你在哪里,妈妈在等你回家呀!孩子的爸爸蹲在河边,手棒着孩子留在岸边的衣物此时早已泣不成声。是呀,谁没有子女,谁又没有亲人,当一个母亲瞬间失去爱子的时候,她怎能不撕心裂肺,悲痛欲绝呀。
抢救方案出来了,焦急等待中的队员们迅速跳下水去,他们手拉手在水中一字排开,他们用脚向前搜索着。10米、20米、30米…..。河水已经没过了队员们的头顶,有些队员被呛得喝了水。水越来越深了,脚已探不到水底,队员们就潜下水去用手摸着,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一次次地潜到水底,身体已经是精疲力竭了,但他们全然不顾,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尽快地把孩子打捞上岸。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搜索的范围在一点一点地缩小。可是还是没有孩子的踪影。此时,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再加上水深地形复杂,打捞工作被迫宣布停止了,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不情愿地离开了河边,这一夜有许多队员一宿都没睡好觉。
第二天早上组织者们要求大家6点钟到这里继续参加打捞。可是天还没亮,队员们且早早地来到了这里.当他们看到河边堆放的行李,就知道孩子的父母一宿都没有回家。
河边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双手紧紧地拽着那河中拦截的渔网,且全然不知那双脚已在冰冷的水中浸泡了许久许久,她是怕河水把孙子冲走啊。手电光一道道地在河面上闪过,那是亲友们还在水中不停地寻找着。当队员们看到这个场面,一个个心里都酸楚楚的,一些女队员们实在是忍不住,便偷偷地流下了眼泪。此时,大家都非常理解一个做母亲的情怀。
在打捞现场我们的冬泳队员们那种舍已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位群众。
冬泳协会于主席、高队长,都是近60岁的人了,知道消息后他们第一个来到出事的现场,与大家一起研究方案,并带头跳入水中。他们清楚自己此时身上的责任。
一男和大卫,知道这个消息后,他们来不及告诉家里便从单位直奔小凌河。第二天凌晨4点钟他们早早地就来到了河边搜寻着孩子的踪影。在搜救的过程中,他们冒着被鱼网罩住的危险一次次地潜到水下,此时他们早已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
大吴是游泳队里的救护队长,接到通知时他正在医院的病房里护理着父亲,他来不及和父亲有更多地解释,便火速赶到河边,因为他知道这里更需要他。
编外队员红豆和女儿金豆虽然不会游泳,但她们知道此时河边搜救的队员们需要的是鼓舞和力量,也来到了河边,看着队员们一遍遍地在水中搜救,她们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母女俩买来了雪糕给大家解渴,一支支雪糕,一份份深情,一支支雪糕,一丝丝激励。
一对素不相识的大爷和大妈,主动把家里的拉网拿来,大爷不顾自己的高龄,主动下水,与队员们一起把网撒向河中。
啊,苍天啊,难道你此时就不能被这眼前的场面所感动,侥恕这个无知的孩子吗。
凌河水啊,平日里你与我们友好相处,难道你就不能网开一面,放这无知孩子一条生路吗。
苍天无情,河水无意。一个花季的少年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生他养他的爸爸、妈妈。
当收网的时候,那网绳上一双双粗壮的、纤细的、稚嫩的手在不停地传递着,相识和不相识的,此时,大家把爱心和深情都凝结在这根十几米长的网绳上。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把大家的情感和爱心凝聚在一起。是什么精神让大家又如此地出力。
是爱心!是奉献!!是锦州冬泳人的情怀!!!
他们用那颗善良的心演绎着人世间的真情,他们用无私的行动诠释着做人的意义。
几年来,冬泳队员们曾多次参加抢险救灾,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有他们的身影。
张忠元,当小学生不幸落水的时候,他勇敢地跳了下去。用双臂托起了生命的希望。
常大姐,游泳回来的路上,遇见一位忽然犯病倒地的老者,她立即跳下车忙碌在老人身旁。直到老人子女的到来,然后她悄悄地离去。
徒步者和大卫,在水中听到橡胶坝上游船求救的喊声,他们奋力游了过去。
事后他们谁都没有留下姓名,大家只是知道他们是锦州冬泳人。
有人问他们得到了多少钱?他们这样做是要出名吗?不!这钱算什么,在他们的眼里这真情和爱心比金钱更重要,他们不要报酬,更不要名利,要的是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就是锦州冬泳人的情怀。
这就是锦州冬泳人的追求。
篮天,请你为他们作证,冬泳人不求名不为利,永远做一个有爱心服务社会的人。
凌河水,请你为他们喝彩,冬泳人就是这样大公无私,坦荡做人。
作者: 野.草 时间: 2013-11-14 09:34
本帖最后由 野.草 于 2013-11-14 09:46 编辑
亲近自然 享受冬泳
那是2003年8月17日上午,在市工人文化宫门前的广场上,聚集了很多游泳爱好者,大家身着印有“军民共渡笔架山”字样的彩色背心,准备乘车参加锦州市第二届军民共渡笔架海峡活动。人群中,一面蓝底,左上角印有红色海豹标识的冬泳队队旗,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只见在队旗下,一群中老年人很有秩序地在陆续上车。我,立马眼前一亮,随之急切地涌向前去想探个究竟。经人引荐,我结识了高树均队长,经过高队简要介绍,我知道锦州冬泳由2000年发起,队员是来自全市社会各界的游泳爱好者。当得知我有意加入其中时,高队非常高兴,随即留下联系电话,并表示这次军民共渡笔架海峡活动结束后,欢迎我尽快加入到不花钱买健康的队伍中来。
畅游笔架海峡以后的很长时间,由于事务较多,加入冬泳队的事被搁置了。一天,我在铁东市场买菜时碰见在铁路工作的包哥(包成海),他告诉我,自从那次笔架山活动以后,他就加入冬泳队了,现在每天早晨都在小凌河游泳。
几天后,记得那是2004年6月23日,早晨5点多钟,戴上泳具,我骑车奔小凌河而去。巧的是,在半路上我遇见了高队,说笑着我随他一同来到河边。不大工夫相继来了男女队员十多个,大家相互打着招呼,都对我这个新来者表示欢迎,显得无拘无束。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便融入他们当中了。让我难忘的是“二安”(安敬义,经交谈他长我两岁),见我是新来的,提醒我说,第一天不要游的太多。也许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安哥在前面仰泳全程观察我,我知道了他的良苦用心,老老实实地跟在后面。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安哥指着岸边的一棵树说,“现在已经游了500米,返回就是1000米了,你可以回去了,头一天少游点。”“听人劝,吃饱饭”,我很感激安哥,像小绵羊似的顺从地返回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逐渐认识了于冬、石大哥、董哥、张姐……我填写了队员登记表,交了会费,领了印有海豹标识的背包,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冬泳队员。高队又拿来了光盘和有关冬泳资料让我看,目的是让我尽快了解和掌握有关冬泳的一些常识,早日进入角色。
与做其它事情一样,冬泳不仅讲究勇气,也要讲究耐力和技巧,是有规律可循的。我虽然成功横渡了笔架海峡,但与很多冬泳爱好者相比,泳技显得粗俗,游速也不快,还必须得从头学起。我注意从书上收集文字资料介绍,再从网上看蛙泳、自由泳视频,又结合观察其他泳友的动作,对照着、比划着用心揣摩,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实践,不但逐步掌握了游泳要领,而且泳速也越来越快。在一次2000米的测试中,我耗时44分钟游完全程,显得比较轻松。
冬泳是在公开水域,利用水温的改变来刺激肌体,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促发肌体各系统功能向有利于自身健康方面转化的运动项目。在我看来,冬泳的好处,在于这项运动不但取代了各种健身器材,还能脱离游泳馆压抑、水中尿素超标、收费高的窘境,既绿色又能分享大自然的美,可以说,这是一种健康、自然、安全、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经常在水中俯卧,四肢在水上水下不停地运动,使上下肢关节得到活动,游进中,水的撞击犹如按摩,轻松自如,尤其对颈部、肩部、腰部有难以言表的理疗作用。还克服了在陆地上做其它运动容易拉伤肌肉和损害关节等部位的缺陷与不足。几年下来,我颈椎、腰椎骨质增生毛病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这些意外收获,都是我先前不曾想到的。
参加冬泳健身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对于像我这样的上班族,还有一摊“业务”,抽出时间来,显得紧张忙碌。其实在水里游泳的时间并不长,但加上来回路程,还有脱衣穿衣及冲洗身体,每次最快也要1个多小时。根据昼夜长短的客观变化,我的游泳时间夏季定在早晨,冬季选在中午,遇到双休日或节假日则早晨游,有时遇到应酬待客或雨雪等恶劣天气就灵活安排,找时间“补课”。近两年为防止被其它事物干扰,索性把清晨作为游泳健身的必修时间固定下来。实践让我慢慢悟出了冬泳其实也是一种时尚高雅的休息,是修身养性的独特方式。真像有人总结的那样:难受一时,精神一天,健康四季。我经常这样想,平时抽不出时间锻炼的人,早晚会被迫腾出时间来款待疾病。基于这样的认识,即使有时出门在外,我也忘不了带上泳具,记得曾在大连、青岛、威海、北戴河、南戴河、葫芦岛的313海滨浴场、兴城海滨、望海寺浴场游泳,也曾在丹东鸭绿江、鞍山游泳湖、泰山脚下的水库、阜新大清沟、丹东青山沟、大连冰峪沟、绥中大风口水库等自然水域畅游健身。可以这样说,冬泳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总是积极地创造条件去坚持。
2009年,市里拨专款建起了主体为轻钢彩板结构的“冬泳之家”,让每一位冬泳人惬意温馨,有了归属感,也愈发激励我在冬泳健身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的决心和勇气。
我一向认为,人的健康并不是身材高低、胖瘦和单纯的体质好坏,而往往是需要一种快乐的心态,所以说一个人心理不健康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把参加冬泳,当作人生的一种快乐追求,通过和水的交流,和阳光的交流,和空气的交流,和风的交流,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
如今,我在游进的过程中不计较速度的快慢,而较多的是注意手脚与身体的协调,注重动作的规范。当身体像小鱼一样在水中穿梭,流水声从耳边嗖嗖掠过时,偶尔发现嬉戏的水鸟,跃出水面和水中游动的鱼,心中自然而然地涌动着一种与大自然亲近的感觉、养生的感觉、幸福的感觉,每到这时我就会奇妙地松弛下来,疲惫和烦恼常常会烟消云散,这种感觉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种享受。
作者: 沉默一男 时间: 2013-11-14 23:07
对网络情有独衷的——三省克己 在锦州凡是参加冬泳或与冬泳网有点关联的人都会熟悉一个网名“三省克己”。不但是锦州全国各地的冬泳网友每天在冬泳网上都会看到他留下的印记。 每个人的网名通常都是有点由头的。“三省克己”的网名“三省”取自曾子的一段话:“我每天常三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谋事,没有尽我的心吗?我和朋友相交,有不信实的吗?我所传授于人的,有不是我自己所日常讲习的吗?” 而这“三省”是不断反省自己做的事情。 “克己”取自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克己便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核心。 2007年9月4日,对于锦州冬泳人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冬泳网锦州专区网友“三省克己”,被全国冬泳网任命为交流中心专版版主,这对于锦州来讲可是破天荒的大事啊! 从那时起,全国冬泳网的版主经常给“三省克己”的帖子加精、置顶。2007年12月7日,白冰老师还特意将“三省克己”的《新翁谈体会》推荐到冬泳日征文区,并加了重要的评语,说“‘三省克己’老师的‘十条’,是创新冬泳文化的要旨,是冬网论坛整体登上新台阶,共同打造冬泳文化新品位的基石!也是撰写这次征文稿件的热情提示。” 许多人也许会感到莫名其妙,莫非他与中国冬泳网的领导有什么特殊关系? “三省克己”是蒋宏光的网名,他原是沈阳铁路局锦州列车段的工会副主席。2005年参加冬泳,热爱冬泳,情系冬泳,喜欢文学,是一位热心又尽责的冬泳老前辈。2007年5月8日他注册成为中国冬泳网的正式会员后,在6年多时间里,发表主帖3280个篇,平均每天发1.38个帖子,被冬泳网标注精华的文章高达300余篇。他的文章不但文采飞扬,而且富有哲理。无论是初见论坛的“眷恋”、“探索”,还是随后发表的“思考”、“选择”,篇篇是美文,句句是经典。特别是那“为迎奥运,冬游一百,夏游一千”的经典倡议,更是道出了我们冬泳人与奥运同行的决心。平时他总是带着一只笔和日记本,遇有相关的人和事就记下来,回家后再整理。 “三省克己”曾写道:“世上运动千万种,我独衷情冬泳。冬泳网为我的生活开拓了新的疆域,使我遨游在网络世界, 汲取营养。为我自己理想生活又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我要向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他,将与冬泳网紧紧地捆在一起,尽自己菲薄之力,网兴我荣。”可见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于冬泳运动之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冬泳网锦州专区的发展兴旺,与三省克己版主的努力支持息息相关。 许多朋友就会想到,在“三省克己”的背后,有谁在支持他,有什么力量在为他加油充电呢? 原来,“三省克己”有一位非常贤惠的内助。他的妻子是从铁路医院护师岗位上退休的,上网,自然要掌握电脑操作技术,起初,他们两人加一块也顶不上一位会电脑的。于是他俩首先要尽快学会电脑。他们虚心学习,许多网友泳友都来当他们的义务老师,经常在夜里会接到他们的求教电话。他妻子电脑学得比较快,于是他俩又有了分工,“三省克己”打草稿,他妻子负责往电脑里输,并且帮着修改文章,夫唱妇随的网上行就开始了。 “三省克己”您是锦州人的骄傲,也是全国冬泳网不可多得的人才!如今已是68岁的蒋老,您就尽情地施展才华吧! |
作者: 水神 时间: 2013-11-15 12:46
本帖最后由 水神 于 2013-11-15 12:55 编辑
凌河风光 【锦州冬泳风貌征文】
凌河苍茫,天寒地霜。凤毛麟角,冬泳初享。
枕浪卧冰,天下谁行?强身练志,傲骨豪情。
协会继起,风雪洗礼。扶危济困,所向披靡。
冬泳之家,东湖落下。感恩之心,无以报答。
不测风云,苦苦搜寻。回报家乡,雷霆万钧。
风流今朝,浪涌新潮。气冲霄汉,百折不挠。
凌河东去,再造凝聚。共创辉煌,笑傲天地。
作者 周松岩
作者: 沉默一男 时间: 2013-11-16 22:06
本帖最后由 沉默一男 于 2013-11-16 22:08 编辑
这是老会长于庆金在2010年1月1日冬泳之家落成庆典仪式后写的一篇稿件,推荐参加征文投稿。
冬泳人终于有“家”了!
今年,最让锦州冬泳人兴奋的是,结束了四处漂泊的日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2010年1月1日,锦州市冬泳协会数百名会员聚集在东湖公园,举办全国冬泳日暨锦州冬泳之家主体工程落成庆典,副市长刘洋等市领导参加了庆典活动。
锦州冬泳最初由高树均、冯海俊、于东、李宏四名游泳爱好者从2000年发起。通过冬泳活动许多人治好了感冒、关节炎、失眠等疾病,许多人尝到了冬泳的甜头,男女老少游泳爱好者陆续加入进来。
2005年10月23日锦州市冬泳运动协会成立,市长刘志强,市人大副主任王永才到会祝贺,市长刘志强亲自为冬泳协会揭匾。
辽宁工业大学教工程正刚2007年患胃癌胃切除五分之四、个体工商户孟庆海患淋巴癌两次手术,通过参加冬泳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程正刚去年9月5日参加了北戴河参加铁人三项赛,今年7月4日,北京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赛。赵泽春2001年患糖尿病,在用药的同时,摸索着锻炼的方式,徒步走、跑步、太极拳…..都进行过尝试,最后还是选择了冬泳。
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冬泳人都要在小凌河举行庆祝活动,成为锦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但是多年来,这些冬泳人地没有一个遮风挡雪的地方,四处漂泊,在小凌河畔哪有水到哪,哪能挡点风就在那里扎寨。
冬泳协会积极在组织会员冬泳健身的同时,还组织冬泳队员参加国内外冬泳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成为锦州城市的一张名片。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灾区捐款、缉毒宣传、植树,冬泳队员多年来无偿打捞溺水身亡者尸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每年冬泳日、春节搞活动,市委、市政府领导都要前来慰问这些冬泳人。2009年1月1日,市领导前来参加冬泳日活动,一位老冬泳队员对市长说“市长啊,我们冬泳人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遭,没有别的要求,别让我们四处漂泊打游击了,让一些人指手划脚说我们是野浴,我们就想在河边有个家啊!”
2009年市委、市政府在财力很紧张的情况下,为冬泳人拨款10万元,建起了主体为轻钢彩板式结构,建筑面积105平方米的“冬泳之家。”
从此冬泳人终于有“家”了!屋里有压水井、长条蹬…..给更多人参加冬泳提供了方便条件,如今已有冬泳会员300余人。
作者: 沉默一男 时间: 2013-11-17 10:15
这是2007年11月漏网之鱼发在网上的一篇稿件,推荐参加征文比赛:
冬泳对于我来说,过去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听也只是听说哈尔滨和沈阳有冬泳的。对他们我也只有佩服的份。
忽然有一天,姐姐告诉我她想参加冬泳队,当时我感到非常震惊,觉得那是天方夜谭。再听说游泳地点在小凌河水上公园,更是极力阻止:“媒体三令五申提醒市民不要野浴,而且朋友的弟弟就是在小凌河溺水而亡的,小凌河哪年都有悲剧发生。这么大的人了咋就这么不听话呢!”对于我的指责,姐姐即不生气,也不申辩,而是给我打开了冬泳网。告诉我:“锦州2005年就成立了冬泳协会,组织健全,管理规范,并有水上救护队,我都考察过了,我想参加冬泳不是一时的冲动和盲目的行为。冬泳是讲究科学的,科学冬泳不仅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强身健体还能美容养颜呢。你不认可是因为你不了解。”一席话把我说得无言以对,原来是我孤陋寡闻啊。我想既然是这样,那就随她去吧。那段时间,我们只要一见面,她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冬泳,而且多次约我去冬泳基地,让我感受感受那里的氛围。刚开始我理都没理她,我还想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呢,可是驾不住她三番五次的劝说,特别是有天早晨,正在熟睡的我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拿起听筒,电话的一头传来甜美声音:“啥时走啊,该出发了”。哎,我这个爱叫针儿的姐姐啊!于是我来到小凌河水上公园,就算捧个场,看个热闹吧。这一来,我可开了眼界了,敢情咱们锦州有这么多“不听话”的大人在野浴啊!只见水中的泳者蝶、蛙、仰、爬变着花样的游,看得我非赏兴奋。再看看岸上的泳友也个个精神饱满,充满活力,令我羡慕。接连观看了两天,姐姐又趁热打铁说:“即然起个大早来了,也下水玩一会呗,不然还不如在多家睡会了。”其它的泳友也都热情相邀。也不知道冬泳队给了她什么好处了,这么执着的鼓动我下水。别人不知道我不会游泳,你还不了解吗?以前我也只是在泳池玩过,看着别人游,自己跟着瞎笔划。最高境界也就是会换气了,但脚要随时能够着地了。可资料上说冬泳必须具备一定条件:首先是要熟悉掌握游泳技术,会踩水,能连续游200米;另外游泳要从夏天开始,天天不间断;冬泳至少要有一年的准备期……。我是一条也不具备啊,咋地也得从2008年开始啊。但她好象也是蓄谋已久了似的,早有准备。你不是不会游泳吗,给你个救生圈。当时我也是头脑一热,心想:你能行,我为什么不行,下就下。于是就硬着头皮下水了。下水后,于冬大哥主动教我游泳技术,并纠正错误动作。我心中窃喜:哦,还有义务教练呢。这下心里有底了!都说艺高人胆大,可我却凭这匹夫之勇在水里扑腾开了。玩水的感觉真的挺好的。就在我“游”得尽幸的时候,不小心泳镜进水了,这下我可慌了,闭着眼晴瞎挠,连喝了儿口水。这时就听到岸上有人喊:别慌,别慌,放松,放松。随后只听扑通一声有人跳进水里,接着一双大手托住了我。是张刚和孟姐,他们把我安全护送上岸。当时我也懵了,对恩人连句谢谢都没顾得上说,是他们让我少喝了不少水。这水虽然是纯天然的,但喝多了也难受啊。在这里我谢谢他们,谢谢众泳友。
通过这两件事,我有信心了。游泳有教练,遇险有救生,我就无后顾之忧了。就这样,自以为立场坚定的我被姐姐一步一步地拉下了水。而且从9月19日下水,一直坚持到今天,并顺利地闯过了冬泳人称之为的“三关”。
我能坚持到今天,得益于众泳友的影响、带动、鼓励和支持。高队长特意为我们新队员发冬泳学习资料,指导科学科泳。于主席及时提醒我们每个时期应当注意的事项。还多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泳友指导如何快速穿衣服和恢服体温的窍门。在这个大家庭里,不论职位大小,没有高低贵贱,大家都是兄弟姐妹,有困难大家帮,有快乐同分享,团结向上,其乐融融。
说了这么多让大家见笑了。现在我还不敢大张旗鼓地宣传冬泳,家里人也只是少数人知道我参加了冬泳队,单位里的同事一个人也不知道。看看自己的泳技,真怕给咱锦州冬泳队脸上摸黑啊,不过不会永远这样的。不是说勤能补拙吗,就一个字,练!泳技不是一咬牙一跺脚就能上去的,悟性差的我如果不苦练基本功就算挂钩咬掉了也不行啊。我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游泳技术一定会有所提高。有一天我也会自豪地说:我是一名冬泳队员!
作者: 关东女侠 时间: 2013-11-18 20:35
本帖最后由 关东女侠 于 2013-11-18 20:36 编辑
推荐作品:大善大爱的冬泳人 作者:夕阳玫瑰 推荐者:高树均
(一)
2008年7月23日13点30分左右,一名来锦州打工的小伙子,与同伴在小凌河边嬉戏时,不慎落水身亡。冬泳队员接到消息后,陆续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发地点,冬泳协会的三位主席于庆金、高树均、冯海俊及救生队长大吴,他们身先士卒带领队员们展开了打捞行动。由于水域较宽,水下情况比较复杂,水深流急,直到晚上18点多仍无结果,队员们已经筋疲力尽,领导决定收队,明早继续打捞,河岸聚集了很多观看的群众,他们为冬泳人的行为感动着,但也无可奈何的离去。
第二天,也就是2008年7月24日,一大早河边就聚集了包括冬泳队员在内的几百人,都在期盼着打捞的结果。我们的冬泳队员,有的不到5点就到了现场,没有下水的队员“溜达溜达”和“关东女侠”等,自掏腰包为队员们准备了干粮、牛奶、水等食物,水中、岸上都体现着冬泳人的善与爱。在高树均主席的简短布置之后,近三十名冬泳队员们奋不顾身的一一跳入水中。他们在划定的范围内一字排开,有秩序的向前移动,潜水触摸。队员们一次次潜水,一次次浮出水面,在下去近30分钟左右,就在河岸上的人们翘首企盼,默默祈祷,希望打捞早有结果的时候、就在人们目不转睛的把焦急与敬佩的目光投向河面的时候,忽然听到林瑞国喊了一声:在这里!水里、岸上的人心一下子被揪住了,在哪里?水中的高树均主席立即组织队员们一起围住林瑞国指定的水域,队员景之利首先潜下水去抓住了溺水青年,大家一起将其拖到岸边。人群沸腾了,我看见岸上有人眼里闪着泪花,这泪水为逝者惋惜,被冬泳人的行为感动。
上岸来,有人拉着我们队员的手说:你们冬泳队怎么这么厉害,你们太好了……。其实,像这样的行动,我们的冬泳队员每年都有过数次,他们已经把这样的行动作为了自己的天职,只要有险情,保证会冲到最前面,没有装备、没有报酬、没有怨言、只有爱的奉献。
(二)
上午的打捞结束了,拖着疲惫的身躯,上班族的队员又要赶着去上班。
时针指向了下午的15点,公安局通知:一名13岁少年于下午13点多,在凌河边玩耍时落水身亡,请冬泳队迅速前往打捞!通知就是命令,冬泳队的领导和队员们忘却了两天来连续作战的疲劳,顾不了炎炎烈日,冒着高温、顶着酷暑纷纷赶来。凌河公安分局的局长来了,百股派出所的所长来了,特警们来了……。面对不规则的水域和没有专用设备的情况下,谁也束手无策。只有我们的冬泳队员,凭着长期练就的娴熟水性和过硬的基本功,二话不说,跳水捞人!队员王成刚为了打捞少年,拿来自己新买的一张渔网,事发地的水域有急流,也有漩涡,水深4–5米,潜水触摸和拉网都没有结果,打捞工作一直进行到晚上20点,我们的冬泳队员很不甘心的回去休息,次日再战。
又是一个第二天,2008年7月25日,早上4点多钟冬泳队员们齐聚凌河边,“关东女侠”和“溜达溜达”又自费为大家买来早餐。这次打捞似乎比较顺利,也许是苦于我们的队员太累了,也许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很快王成刚就用铁锚发现了情况,大家一起努力把少年打捞上岸,情景让人震撼,家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让人动容。
又一次打捞成功,但是我们没有成功的喜悦,却让人有了很多反思。锦州小凌河,每年都有溺水事件的发生,我们冬泳队员再有能力,因为没有专用工具和设备,其结果也是事倍功半,两次打捞,四天的连续作战足以说明。我们用的设备,就是高树均主席平时做的那些铁钩、铁锚、橡皮圈等派上了用场。如果有专业的打捞设施和装备,其结果是事半功倍,几十人的工作可能一两个人就足够了。还要反思的是,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游泳,游泳不仅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项目,可以强身健体,也是一个很好的娱乐项目,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生存能力,何乐而不为?假如他们会游泳,结果会是这样的吗?
又一次感人至深的场面,却让人不能释怀,被救还生的孩子跪在恩人的面前,千恩万谢,感激不尽,未还生的孩子阴阳相隔躺在那里,父母悲痛欲绝。孩子被打捞上来后,家长拿出了钱要酬劳冬泳队员,我们的冬泳队员坚决不要,大恩不言谢,我们不是为了钱,是为了爱!
试问: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不为报酬,甘愿奉献的人还有吗?有!就是我们可敬可爱的冬泳人,大善大爱的冬泳人!
作者: 关东女侠 时间: 2013-11-18 20:38
打捞现场
作者: 一宁 时间: 2013-11-19 11:04
本帖最后由 一宁 于 2013-11-19 20:51 编辑
渡 海 —— 梦 圆 (征文)
蓝天、白云,沙滩 ......
阳光、海浪、渔船 ......
朋友,你可曾记得?
在这里,我们嬉戏、打闹、欢歌、畅饮、憧憬和聊天,
在这里,我们立下了铮铮的渡海誓言:
渡海!渡海!渡海!
7、24,2011年。
从那个大雾弥漫的早晨开始,
强列的渡海信念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心田,在我的脑海里魂绕梦牵 ......
我深知,渡海危险,大海不仅有激流,还有险滩;
我深知,渡海很难,渡海不仅需要技术和体能,更需要毅力和勇敢。
万通、汤上、新大陆,
体育场、北园、313,
宫山嘴、小凌河,
锦凌水库、白沙湾 ......
为了渡海这一天,
我把能游泳的地方游遍。
感谢朋友们的褒与贬,
是你们的鼓励和“嘲讽”,让我坚持到了今天。
自信与理想在风中飞扬,
汗水和泪水把美丽的花朵浇灌。
渡海!渡海!渡海!
圆梦!圆梦!梦圆!
[attach]2713154[/attach]
[attach]2713153[/attach]
作者: 水神 时间: 2013-11-19 11:07
本帖最后由 水神 于 2013-11-19 11:55 编辑
忆秦娥.笔架山 【征文】
涛声切,烟波浩渺凭栏阅。
凭栏阅,潮汐依旧,浪花如屑。
海潮翻滚人先觉,鳞波追赶排成列。
排成列,清闲登岛,海游一届。
作者 周松岩
作者: 关东女侠 时间: 2013-11-19 19:39
本帖最后由 关东女侠 于 2013-11-22 15:45 编辑
锦州冬泳有这样一个人
锦州冬泳协会有这样一个人,他,标准的男子汉身材,坐、立、行都有着军人特有的气质,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与众不同,一看就是当过兵的人。
有一次,冬泳协会接到市里通知,要次日早上打捞一名溺水者。因为我和他住得很近,所以我约好乘坐他的摩托车一起去。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说要早一点。这一说早可不打紧,凌晨四点他就在我家楼下按喇叭,我怕把别人吵醒,连衣服都没穿整齐就跑下楼来。赶到事发现场,天没亮伸手不见五指,我们顺着山坡连滚带爬摸到了河边,费尽周折终于找到出事现场,为打捞工作奠定了基础。天亮了,冬泳队员们陆续来到现场,没用多长时间,溺水者就被打捞上来了。
整个打捞过程中,你看把他忙乎的,一会照,一会摄,一会蹲下,一会又站起,尽量把冬泳人打捞过程全部拍照下来。
他每天只要一出门,你就看他身上,左面一个大包,右面一个小包,胸前挂着冬泳协会摄影记者牌,兜里揣着摄影记者证。这些行头咋一看,还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可是冬泳人都知道,为了宣传冬泳文化,歌颂冬泳人的事迹,他这几年没少折腾,开始用的照相机,觉得像素不够了,又买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崭新的像机。后来又觉得光照相效果不理想,就又买了摄像机。他每天除了游泳之外,就是兴高采烈地给大家照啊摄啊,忙得不亦乐乎!
光这两年买器材,他就花了一万多块。
每天,他第一个去科协的DV俱乐部报到,刻苦学习各种影视制作知识。按说五十多岁的人了,眼睛也花了,学习上网制作应该很吃力,可他却有着执着的毅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所以他的视频作品水平直线上升。你别看他每次发在网上的小短片只有几十秒,那可要用三四个小时才能剪辑制成,经常都要做到后半夜,那可都是他的心血啊!用他的话说:自从上了中国冬泳网,找到了“家”的感觉。
的确,他太爱冬泳网这个家了!
现如今这个时代,像他这样认真的人真是不多见了。有时,为了找好一个角度,抢拍一个镜头,他竟然跪着或躺在地上!所以经他拍摄和制作的每个作品,都那么真实、生动、感人。他的作品遍布中国冬泳网,一提起他,大家都竖大拇指,赞不绝口。
在今年金秋十月冬泳网举办的最佳文学摄影评选中,锦州专区有这样一个人被评为“金摄影奬”。
说了半天,大家可能猜出我说的是谁了----恭喜你猜对了,这个人就是我们锦州冬泳协会的专业摄影师----“军歌”!
作者: 关东女侠 时间: 2013-11-19 21:41
锦州冬协顾问-画家-吕文生
每次走近冬泳基地,第一眼看见的是冬泳之家外墙上的宣传画,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绘画,为宣传冬泳文化,展示冬泳人出征,冬泳人风姿,展现冬泳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出自锦州冬协顾问-画家-吕文生之手。
我们欣赏绘画的时候,觉得挺轻松,但每绘一幅画,从构思,草图到制作完成,需要花费许多心血来完成,吕文生就是用他手中的画笔,勾勒出他对冬泳人炙热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由锦州市“抗日义勇军将领”研究会主办,锦州市政府出资的“抗日义勇军将领”画像,雕塑,图片,资料等展览,2013年9月18日在锦州市博物馆展出。
其中的画像部分,全部由国内著名画家,原铁道兵美术组创作员,锦州冬泳运动协会顾问吕文生(笔名闻声)先生完成。
吕老先生接到“抗日义勇军将领”研究会邀请的同时,刚刚出了车祸,6根肋骨被撞骨折,但吕老还是答应下来,为了赶时间,吕老每天忍着伤痛,由老伴搀扶,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吕老先生用惊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所有画像在病榻上全部完成,用吕老的话说:这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机会难得,我不能错过。
吕文生是锦州冬泳人的骄傲!
作者: 泽雅 时间: 2013-11-20 11:44
本帖最后由 泽雅 于 2013-11-20 11:55 编辑
执着健康的老魏
老魏是网名,程正刚才是他的大名,为什么叫老魏呢?咱们就从2006年说起吧。
老魏在锦州辽宁工学院图书馆工作,学院例行检查身体的时候,老魏身体胃部发现癌细胞,当得知癌病竟然上了自己身上的老魏,有如晴天霹雳,苍天啊!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呢?绝望占据了老魏的脑海。2006年7月13日,老魏胃部切除五分之四,医生在老魏手术之后,宣判了老魏只能再活5年的徒刑,老魏彻底崩溃了,彷徨、惶恐、死亡、折腾老魏半年之久。
手术后的老魏,身体免疫力急剧下降,吃药就拉肚,怎么办啊?!难道我老魏就等死吗?“生命在于运动”,老祖宗的正顺名言敲打着昏沉不醒的老魏。2007年春节在迷茫中渡过的老魏,开始走步吧,承受不了10斤的重量,走路打晃,风吹要倒恍惚的老魏,迈开腿,走上了第一步,走不动就歇一会,晃晃悠悠走了半天还没多远,拖着虚弱病体的老魏真是难啊,那就推着自行车走,遇见下坡可以骑行自行车滑行一段,走路都是这么难,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呢?5年吗?老魏心里在打鼓,在时间的路上走步,在路上长时间的走步,路是越走越长,越走越快,越走越宽,边走边骑,西去小凌河的西大桥,东走紫荆山,北骑发电厂,看见了发电厂的游泳馆。老魏早在船厂就学会了游泳,去电厂游泳馆游泳吧。2007年6月,第一次在标准游泳馆游泳,勉强游了200米,爬上池边,就瘫倒在地,身体的虚脱,喘着粗气,引来救生员的虚惊,老魏费劲的坐起来,有了第一次游泳的感觉,老魏去游泳馆10几次游泳,感觉是越来越好。“我要活下去!”2007年8月,老魏来到了小凌河岸边,看着那么多游泳的人,老魏跟着下水了,开阔的水域,让老魏提高了一点兴奋值,弱势的老魏开始还是游不远,到了国庆佳节之际,老魏才游到了对岸,进一步给自己加强了信心,我可以加入冬泳的行列啊,也许对我的病情有好处的,接触冬泳人的开心,与冬泳人的交流,老魏的心情像蓝蓝的天,心态的提升像凌河水注入大海,参加冬泳以后的老魏,泳后热身,东湖距离老魏的家8公里,老魏是推着自行车跑到家的,日积月累的身体能量,满足不了停留在老魏的游泳运动,骑行自行车成为老魏的经常性运动。
[attach]2713899[/attach]
老魏第一年冬泳在小凌河。
参加两年冬泳以后的老魏,自强、坚定的信念,对冬泳矢志不渝的精神,改变了自己,灰突突的脸变成了黑里透红,老魏刷去了医疗手册花钱的记录。
[attach]2713900[/attach]
2008年的老魏。
有了前进的方向,生活就有了奔头,老魏利用工作的便利条件,来到了快乐网络世界,在广阔无垠的网络中,老魏开阔了视野,而且自己也融进了网络的天地,发表了自己冬泳的心得日记,写文章500多篇,在2008年捐款200元给四川地震灾区,献上了冬泳人的一颗善爱之心。
[attach]2713907[/attach]
老魏在电脑前的工作。
加入冬泳队伍的老魏,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自在铁马”的景致力,年轻老魏10几岁,喜爱铁人三项赛的景致力,勾引了老魏,把老魏拉向了铁人三项赛场。在2009年9月5日,与自在铁马一起参加了北戴河铁人三项赛场,在80多人参加比赛中,老魏就取得了第21名的好成绩。
[attach]2713901[/attach]
老魏参加铁人三项赛在长跑途中。
实践检验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理,老魏参加冬泳以后,又参加了全国铁人三项赛场,他的躯体得到了锻炼,增加了免疫力,提高了心态,与人为善,助人为乐,都是老魏良好心态的反应。在和老魏一个单位两个癌症患者,在2010年、2011年,撒手人寰,和老魏同病相怜的8个患者也相继离开人间,只有老魏驰骋在人间快乐的大道上,好好活着,才是硬道理。
[attach]2713906[/attach]
获奖后的喜悦。
人生就如大海的波浪,起伏跌拓,只要勇于面对,虽然是一波一波的浪,但是把握好时机,总能安然渡过的。经过三年的历练的老魏,感受到了快乐的音符,享受到了冬泳运动甜滋滋的幸福,一发不可收的势头狂绕着他,以北京为中心,石嘴山、嘉峪关的西北,华东的镇江,华中的重庆、成都,华南的福建、佛山,东北的大连、丹东,留下了老魏的足迹,游遍了大江南北,祖国辽阔万里疆地,也印下了老魏骑行的痕迹。在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全国各地举办的铁人三项赛场,以及马拉松赛场,都有老魏的身影,老魏是参加铁人三项赛场的唯一癌症患者运动员,而且在老魏参加年龄组比赛中获得了两次第三名的好成绩,成绩分别是2小时53分《嘉峪关站比赛》,3小时2分《北京站比赛》。铁人三项:游泳1500米、自行车40公里、长跑10公里。
[attach]2713908[/attach]
2010年冬泳日活动中,老魏接受记者的采访。
有人向老魏提出来疑问:在这么多频繁比赛中,你的身体经得起折腾吗?老魏露出白里透红的笑脸:参加铁人三项年龄现在最大是73岁,我比人家小10岁啊,我现在身体是没问题的,我做好了充分准备,参加到2020年的铁人三项、马拉松的赛事然后就退休了啊。多么轻松的口气,令人赞叹的是,1950年出生的虎将老魏,经过锤炼的身体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健康水平,有了自己奋斗的目标,令我们更加惊喜的是,参加全国铁人三项赛2000多名运动员,国家体委搞了积分制,老魏已经进入前40名,排名39位,可喜可贺的战绩,令人刮目相看。
一次打击的磨练,一番风雨令你多一份坚强,风雨吹去你身上的尘垢,让江河湖海的水将你心灵洗净,风雨过后,焕然一新的老魏,去拥抱温暖的阳光,享受健康快乐的愉悦,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老魏,加油。
作者: 关东女侠 时间: 2013-11-20 17:38
推荐作品 “ 甘为孺子牛--记刘新教练” 作者 刘岩
提起刘新,人们马上想起那个中等个头,偏瘦的身材,一说一笑的刘新,每当提起刘新,熟悉他的冬泳人纷纷竖起大拇指。
刘新,锦州冬泳协会会员,现在万通公寓游泳馆做教练兼救生。
刘新,为人很低调,做事从不张扬,他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为锦州冬泳协会做了许多不起眼的“小事”。
刘新在做教练期间,为锦州冬泳协会培训会员,他手把手的教,非常有耐心,平时不善言谈的他,这个时候显得非常严厉,直到把动作规范为止。
有些新学员从不会游泳到会游泳,从游泳技巧一般到游泳技巧迅速提高,刘新为锦州冬泳协会输送了许多新鲜的血液,其中的一些人今天依然活跃在冬泳基地。
刘新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冬泳人,他所在的游泳馆需要换新拖鞋,旧拖鞋要卖掉,刘新找到游泳馆领导说明情况,硬是把110余双拖鞋用自行车驮到冬泳之家。
当人们走近冬泳之家,锦州市原市长刘志强的题词:“锦州冬泳”跃然于墙上,非常醒目,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原刘志强市长也是游泳爱好者,经常去刘新所在的游泳馆游泳,刘新做安全保卫工作,刘新时常提起锦州冬泳,刘志强市长很感兴趣,为锦州冬泳提了词。并参加了锦州冬泳协会第一届会员大会,为后来兴建锦州冬泳之家奠定了基础。
刘新为锦州冬泳建设功不可没。
刘新“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当人们提起刘新对锦州冬泳的贡献时,刘新这样回答:因为我是锦州冬泳人!
作者: 三省克己 时间: 2013-11-22 09:09
本帖最后由 三省克己 于 2013-11-22 09:29 编辑
(我的冬泳好兄弟)(草)(参争不参评)
相同的爱好,
共同的志趣,
以冰水为缘,
在一起相聚,
共同擎起——冬泳大旗!
开创锦州冬泳组织,
当初仅仅四个兄弟。
冬泳健身,
快乐无比,
坚定理念,
揣在心底,
贵在坚持。
几度风雨,
收获欢喜,
队伍扩大,
几百男女。
冰天雪地,
凿冰破封,
泳道建立,
水中相戏。
十冬腊月里,
公园特静寂。
冰雪冬泳人,
带来春气息。
这个团队里:
友好横流,
相爱满溢。
姐妹兄弟,
真情父子,
不分你我,
童叟相依。
冬泳团队:
才华横溢;
满腹经纶;
成排成队。
各类比赛争拼第一,
一男、泽雅、军歌、老魏风流尽显,
张冠李代首当表率。
游出过门抖威风,
横渡长江跨黄河。
叱咤大海闯水库,
九州水域任我游。
网络时代,
信息普及,
建立专区,
功在“潮汐”。
锦州冬泳特色:
有钱的出钱,
有力的出力。
不等不靠,
齐心合力,
建成冬泳基地!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太硬能、防雨棚,
更衣柜、安全漂,
水温计、停车场,
备品箱、救生衣。
这真是一个和谐的集体!
社会公益:
缉毒、救生、扶贫把困济,
论素质民间组织锦州屈指。
火车跑得快,
全凭车头带。
今天成绩,
海豹高队不可分离。
蛇年换届,
擎旗王义。
继冬泳大旗,
开冬泳梦想。
打出锦州冬泳一片新天地,
努力,
我的冬泳好兄弟!
作者: 水神 时间: 2013-11-23 12:50
本帖最后由 水神 于 2013-11-24 12:45 编辑
首度破冰
今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小雪,中午来到冬泳之家游泳。泳友见面,互致问候,彼此寒暄。水温五度,90%的河面被薄冰覆盖。交谈间,东南风见起,彩旗飘动。泳友王平、李权首先下水,游程三分钟左右。此时远处有一块长50米,宽30米的巨大浮冰借着强劲风力向下水码头处徐徐漂来,五分钟后将下水处封闭。几位已经换好泳裤还没来得急下水的泳友无奈只好在东侧河滩处下水。此冰不除,后来的泳友无法下水,明早的泳友会更加不便。王斌找来石头砸冰,也无济于事,李权用笊笠捞,远处却够不到。停在锚地的破冰船___小木筏又大显身手了。我站在木筏上敲冰前进,打开通道,强劲的东南风把碎冰吹到了码头西侧,一条新的泳道出现眼前,我完成工作借住风力顺利反航。木筏的由来是几年前的事了,初冬的冰面很薄,站不住人,捞冰很困难,赵青松、周树榕、樊利民、蒋宏光等泳友开动脑筋,研制出了破冰船。小船不大,却承载着冬泳人的智慧、勤劳、热情与爱心。木筏虽小,却承载着冬泳人的大爱无疆。几年后,小船破旧了,不能用了,泳友杨树自己出资又做了一只,这是爱的传承与接力,这是爱的发扬与光大,后来高树均对小船进行维护与修缮,至今已使用了三个春秋。此外捞冰笊篱是谁做的我实不知,但我能感受到他的奉献精神和良苦用心。所用的腊木杆圆润结实,好似冬泳人的刚直不阿,笊篱框是方形的,好似冬泳人的堂堂正正。漏水网是排列整齐的圆孔,好似冬泳人的团结一心,真是创意非凡。想当年破冰船首度下水时,冬泳记者军歌制作了视频发在冬泳网上,该帖我已收藏,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就在前几日,韩维成、安敬业乘这小木筏到湖中重新部置安全浮漂,中途不慎失去平衡,双双掉进冰冷的水中,冰冷的河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裳,可他们的行为却温暖了无数人的心房。悠悠树丫用相机记录了当时的情景传到了冬泳网,感人的画面令无数人为之动容。小小破冰船承载了太多冬泳人的梦想,它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小小破冰船承载着太多冬泳人的热情与力量,使得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不再愁怅与迷惘。小小破冰船,愿你不断扬起坚毅的风帆出发起航,不断的徜徉在宽阔的凌河两岸,愿我们的冬泳协会不断的壮大成长!
作者 周松岩 【征文】
作者: 笑看人生 时间: 2013-11-23 15:53
水神 发表于 2013-11-23 12:50
首度破冰 ...
周松岩的征文很好,突出好在一个“新”字,反映的就是这几天的冬泳人和冬泳事,评委们一定会给加分。
我认为,无论是摄影作品还是征文作品都应当具备三大特点,才会吸引评委的目光:
一是新。新就新在是近期的新作,这是优先考虑的。
二是高。高就高在有一定的水平,这是专业方面的。
三是特,特就特在具有独到之处,这是别人没有的。
作者: 上善乐水 时间: 2013-11-25 16:50
本帖最后由 上善乐水 于 2013-11-27 17:21 编辑
赞锦州冬泳人——锦州冬泳40个真字——
自2003年至2013年,我参加冬泳整整十年,2007年注册中国冬
泳网至今。撰写此文,即是参与协会首届征文活动的作品,也是参加
冬泳和注册冬网的心得体会和总结,更是与大家分享的礼物:
·
天辽地宁—锦绣之州—真美
二 0 0 0—-创建海豹—真高
葫市访友—获取经验—真学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真棒
队伍发展—突飞猛进—真快
周边水域--泳池水库--真练
蛙爬仰蝶—江河湖海—真游
修建基地—汗流夹背—真干
安全第一—量力而行—真妥
四季戏水—翻江倒海—真龙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真诚
拯溺救危—见义勇为---真情
二 0 0七—注册冬网—真正
宣传冬泳—弘扬文化—真行
网络互联—谈天说地—真近
语聊视频---文图并茂—真事
经常上网—增进友谊—真心
天南地北—情深似海—真缘
大河上下—长城内外—真广
锦州专区—有声有色—真中
泳装泳裤—五颜六色—真靓
冰晶玉洁—北风呼啸—真冷
除夕冬泳—冰雪陪伴—真奇
鹤发童颜—身心健康—真神
春夏秋冬—纵身一跳—真爽
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真景
迎风长啸—惊天动地—真功
挑战自我—战胜严寒—真勇
男女老少—团结友善—真铁
泳友网友—戮力同心—真友
精诚团结—相互包含—真交
胸宽体阔—精力充沛—真帅
爱国爱家—爱山爱水—真善
长江黄河—白山黑水—真阔
自然水域—鱼虾同游—真伴
互教互学—比学赶帮—真忙
参加冬泳—持之以恒—真好
锦州冬泳—继往开来—真对
于驾冬协—八年功高—真稳
王义会长—冬泳之梦—真派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于海南 · 三亚
撰稿人:武忠周
作者: 平安是福 时间: 2013-12-4 14:36
冬泳之光 作者:董作民(网名-千里草)
凌水河边,东湖岸旁,
耸立一座普通的小房。
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围墙,
“冬泳之家”四个红色大字,
散发出灿烂的红光。
这里是冬泳人快乐的地方,
凝聚着冬泳人的力量。
这里是冬泳人健身的广场,
建造冬泳人自己梦的天堂。
冬泳人来自学校、机关、工厂,
冬泳人来自锦州城乡。
东走西行,南来北往,
工农兵学商,
不管是平民、官长,
无论是在岗、下岗,
一样的愿望,
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壮。
一样的理想,
希望国家繁荣昌盛,家庭幸福吉祥。
春风里晨曦映红冬泳人的脸庞,
酷暑下烈日晒黑冬泳人的脊梁,
秋霜中阳光照亮冬泳人的胸膛,
冬雪上印记了冬泳人意志的坚强。
冬天在河水中游泳,
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冬泳人认为太平常。
寒风刺骨,鹅毛天降,
天为锦被,水为绣床,
“数九”敢在冰河趟。
不是我醉,不是我狂,
科学冬泳行动之纲。
规章制度安全保障,
不行就别硬抗,
弱者准筛糠。
春夏秋冬,日月换庄,
大浪淘沙,勇者为王。
剩下的都是精装。
一次次抢险冬泳人没有犹豫,
一回回就难冬泳人没有彷徨。
拯溺救难在辽西大地唱响,
义务奉献在渤海北岸颂扬。
冬泳人和普通人一样,
家有妻儿和爹娘。
喜欢这块美丽的土地,
热爱自己富饶的家乡。
国家利益大似天,
冬泳人知难敢闯。
人民生命重如山,
冬泳人遇危敢上。
被救者恢复正常的心脏,
冬泳人的心特别爽。
溺水者不治而亡,
冬泳人的心一样痛伤。
一张张照片记录冬泳人的成长,
一面面锦旗谱写冬泳人的辉煌。
名誉面前冬泳人退让,
冬泳人所作不为表彰。
冬泳人所为不计奖赏。
美丽风采凸显冬泳人身上。
平凡之中镌刻冬泳人高尚,
冬泳人不愧锦州好儿郎。
这就是冬泳人的热,
这就是冬泳人的光。
这热、这光,
还在冬泳人身上延长……
为实现冬泳人的梦想,
续写新的大爱无疆!
20131204
作者: 笑看人生 时间: 2013-12-5 18:45
本帖最后由 关东女侠 于 2013-12-18 20:34 编辑
推荐作品: 红 梅 赞
作者: 一宁
初识红梅,是在“一坝”。
“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 ......” 在一坝的一次篝火晚会上,红梅的歌声音色优美,音域宽阔,强烈地吸引了我。听红梅唱歌,真是一种享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红梅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说实在话,我真正能够从心底里接受和认可的朋友,没有几个,而红梅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红梅唱歌好,游泳棒。而这些,并不是我最看重的,我看重的是她善良、正直的人品。她光明磊落、心胸坦荡;不图名利、无私奉献;积极向上、幽默乐观。她遇事不绕弯,敢说敢做,令人敬佩。
“先做人、后游泳”,这是我们共同认定的信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红梅从12 岁开始,就在市体校游泳队游泳,她勤学苦练,很快就成了游泳队里的佼佼者。后来因为风湿病,她停止了游泳,一停就是30年,而当她即将退休时又重新选择了游泳,一发而不可收,风采不减当年。童子功就是厉害呀。 红梅第一个把大家的游泳视频编辑成册,发到网上,很多人通过视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改进、提高了泳技,红梅身体力行,为冬协普及标准泳姿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她的倡导下 ,锦州冬协游泳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红梅多次率队,代表锦州冬协南征北战,渡黄河、渡长江、渡海、大连参赛,均取得了优异战绩 ;松花江、乌苏里江、兴凯湖、镜泊湖,红梅为全国泳友带去了锦州冬泳人的问候;一路歌声,一路友谊,红梅参加全国泳友快乐行活动,为宣传锦州做出了积极贡献。 细心无私救危难,热心助人红梅赞。
2012年8月7日,冬协接到搜捞救援电话:娘娘宫乡一位十四岁女孩,在补课回来的路上,路过漫水桥时不慎遇难。
红梅、大侠我们赶到现场做搜捞后勤工作,我看见红梅拎来一个大包,就问她里面装的是啥,她说是毛巾和床单。我问她,带这些东西干什么?她说,这次我们搜捞的人是个年轻的女孩,女孩儿打捞上来以后,需要擦拭和包裹。红梅的细心,让我惊讶和感动,表面上大大咧咧的红梅,其实是个很细心的人。
冬协的多次搜捞救助活动,都有红梅的身影。记得2012年夏季的一次搜捞,当搜救人员发现溺水者的时候,溺水者已经在河水里泡了两整天,本来我想前去拍照,用相机记录下我们冬协搜救队员的勇敢和艰辛,可是当我远远地看见了溺水者鼓起的肚子,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红梅则毫不犹豫的挽起裤脚,拿起相机,蹚着水走了过去,她与溺水者近在咫尺,真实地记录了搜救现场的工作。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出于共同的爱好,我们经常在一起游泳,在她的带动下,我们曾经连续游泳七小时(中间几乎没休息),最后把我累得连骑自行车的劲儿都没有了。好多人用“见水不要命”来形容红梅对游泳的痴迷。而红梅对游泳的热爱,并不单单表现在游泳时间的长短,还有她对自己泳技的精益求精(经常看到她不断的重复做一个动作),还有她的勇往直前、不服输的精神。今年参加横渡长江活动的时候,渡江之前有个测试,测试那天武汉高温,测试现场的游泳池里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红梅跟我说,当时她嗓子渴的冒烟,而那里又没有饮用水,跳下泳池的那一刻,她游不动,几乎要放弃了,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她咕咚咕咚故意喝了好几口游泳池里的水,400米,9.04秒,顺利过关。 今年的锦州渡海活动定在7月20号,而7月18号 ,红梅还在武汉。我知道,红梅和我一样,有着强烈的渡海愿望(去年因故没游),就在第一时间通知了她。为了参加渡海,红梅退掉了已经买好的卧铺票,死说活说挤上了最早一班返锦的列车,没有座位,她铺上几个破纸壳,竟然睡在了列车的过道上。红梅的坚韧和执着,令人敬佩。
红梅无私的、毫无保留的教授大家游泳,她教过的人,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在汤上、在海边、在大大小小的游泳池,她经常教大家(甚至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游泳,我问她:你累不累呀?她说 ,看着他们不会游我着急呢。 几年来,红梅带领她的团队,为冬泳协会献油桶(做浮漂)、献棉衣(为破冰不慎落水者临时御寒),积极参加祭扫烈士墓、净化母亲河、禁毒、看望老英雄、资助贫困学生、捐助癌症志愿者等公益活动,得到大家的称赞。
这就是红梅,一个幽默风趣充满智慧的人,一个热情开朗阳光向上的人,一个热心公益事业助人为乐的人,一个坚定执着游泳不辍的人。
作者: 笑看人生 时间: 2013-12-5 18:47
推荐作品
作者:溜达溜达
冬泳队里的那些人,那些事儿……
时间:2010.01.01. 全国冬泳日,早7点。
地点:锦州东湖冬泳之家。
天,阴沉沉,灰蒙蒙,雪花,飘飘洒洒,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这天不但是全国冬泳日,更是冬泳之家落成庆典的日子。庆典活动定于上午十点,可冬协的队员们早早就来布置场地。今天大家的心情与往年的庆典不一样,由衷的又多增添了一份肃敬、多了一份喜悦、多了一份感慨!十几年的饮风吞雪,转战湖海,终于结束了!今天终于可以齐聚在冬泳之家啦!
静静的河面上已经热闹起来,破冰小组二曹他们正在破冰开泳道。二曹?嗨!就是冬泳队里姓曹的那哥俩嘛!,哦~你是说曹老四曹文奎啊!
曹文奎,其实,在家他排行老四,他哥哥曹文章是老大。他们哥俩都是冬泳队里的资深队员。所以,大家习惯上把他们分为大曹和二曹。他个子不高,耿直开朗,心灵手巧,为人刚正不阿,队里谁有大小事求到他,保证给你办的妥妥当当。每次出去骑行他都是押后阵,做收队,车上携带全套修车工具。谁的车有毛病了,只要他在,二话不说帮你处理。我们叫他“车保姆”。他是个做事认真出了名的人。就说当初冬泳之家初建时,总指挥王总王义和韩总就是韩维成呗,看重他的认真劲钦定他做工程监工。他放弃了外出赚钱的机会、放下家里所有事,和董作民董大哥一起天天盯在工地上,白天监工晚上守夜,从破土动工到主体竣工,对韩总的每项指示从不懈怠。韩总说化缘来的工程款得之不易,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大件建材韩总倾囊相助,把自己工地的建筑材料成车成车的往这拉,小件材料曹文奎就是跑断腿选建材,一丝不苟。即便这样,还是没少挨韩总的克。可见韩总做事更是个认真的人。
曹文奎这人很讲究,不光为人处世讲究,干起活来更是讲究。冬季游泳破冰是一大难题,几年来,破冰时都少不了他。他和高队等人不断探讨什么样的破冰工具得心应手,什么样的破冰方法最简便省力。每年都做出三四种不同形状的砸冰工具,有扁铲型、锥子型、钩子斧子型等等,终于,十年磨一杵,经验积累厚。现在的破冰工具终见成型。破冰工具既小巧又实用。他的原则就是本着使用方便,一件多用,好制作为原则。他制作的小挠钩一头可锥可推,另一头可勾,可撬,顶头可戳,又可以做钉锤砸冰。他总在奢想:如果有一笔钱,有条件,一定做几个木浮排,长2~3米,宽500~600,长向链接拼装成U形,做泳道边缘;拆卸开来,宽向连接就成了个2、3米长,一米多宽的小木排。这小木排用处可大了,春天捞水草用得上它,设浮漂用得上它,尤其每年的十一月末,十二月初,冰层未冻厚时,是破冰最困难的时候。这个时候最实用的就是小木排。等到不用时,再把它们都拆卸开来,捆扎存放,待来年再用。这就是他一件多用,一劳永逸的原则。干活要巧干,既简便又要省时省力。破冰时以当天的冰冻情况而定,他的诀窍是先不要乱砸冰,先把冰切成块,大块便于往冰下送,小块便于勾,尽可能少用漏网捞冰,为的是节省体力。就这样,20米长的泳道3、4个人十多分钟就可搞定。
哈,看我说的三言两语好像很轻松,其实,我说的再轻松,大家也得听得明白看得明白。这破冰虽说挺简单,可也得有那个“心有灵犀”的好搭档不是。这个搭档非王泽奇王大哥莫属啦。他们俩人儿都是讲究人儿啊,讲究人儿碰一块那就是人合把,马合套,干活有技巧。这不,说话的功夫,他们就把泳道清理完毕。欧儿啦~~!庆典准备开始了。……
每当想起我在泳道里游泳,看着周围冰雪皑皑,规整的泳道镶嵌在白茫茫的冰河上,那个爽啊!爽!心中不由的感谢那些为我们能舒畅的冬泳付出辛劳的人!感谢那些为冬泳之家的兴旺默默奉献的人!
向你们致敬!
作者: 笑看人生 时间: 2013-12-5 18:49
推荐作品
作者:红泥心虫
锦州冬泳人物——赵剑涛
2011年夏天某日,下午。
小凌河岸第三橡胶坝下200米处。人们脸色凝重,都向河里观瞧,并窃窃私语。
昨夜一场大雨,使得路面泥泞溜滑。一少年游玩中不慎落水,瞬间没顶,再不见少年出来。
人们议论的正是此事。
岸边的人们越聚越多。垂钓的人们也开始收杆,向这边集结。河里约二十余人正在搜救,只见他们戴着泳帽和泳镜,忽而水上,忽而水底,此起彼伏。
一个光头独未戴泳帽者,殊为夺目。此人剑眉环眼阔嘴,一忽儿露出头来,连喘粗气。发觉如此搜救延时费力,遂高喊道:“一字排开搜索,不要出现漏点。”声音如若黄钟大吕,回荡河岸。搜救人员马上排好队形,足见训练有素。
赵剑涛,字子龙。东北猛汉。冬协五虎将之一,有万夫不当之勇。退休后从事冬泳,无论春夏秋,纵然雨雪风霜未有间断。且浑身散发一种凝聚力,泳友多与之交厚,遂组建阳光冬泳队,拥为队长,泳友戏称“总瓢把子”。
此时在河中的搜救人员,均来自阳光冬泳队,他们在赵队指挥下,团结一心奋力打捞。终于,赵队在摸排中,发现了少年尸体。在身边的姜昌吉、张宇英同时出手,三人合力将尸体打捞上来。遗憾,少年已无生命迹象。即便如此,其家属还是愿表谢意,被赵队及队友婉拒了。
是这样义务搜救,救出溺亡者后,他们从不收谢金,立此为原则。
赵剑涛性情豪爽,酒量过人,泳友聚会时,总是频频举杯,快意痛饮。却从不攀酒,循循劝戒泳友量力而为,一斤量者饮半,半斤量者饮三两,切不可过之,当与身体无损。如有酒后说车轱辘话者,将被判处醒酒三分钟,搏众友一笑耳。不唯如此,还将讨论下一步活动,或蹬山、或去水库、或去乡下扶贫。一旦确定,众泳友无不闻风而动。
我有幸参加阳光泳队的一次蹬山。2010年秋,目的地大虹螺山。
崇山峻岭之间,一条尚未修完的小道,直通主峰。我们走在小路上,欣赏虹螺晚秋,寻有枫叶飘落,心情不禁大悦。将近顶峰时,一众泳友已气喘吁吁,皆欲蹬顶而后快。突然,赵剑涛手持录像机匆匆赶上顶处,俯身扫描。泳友摆出各种姿势,都想录制其中。然后,赵剑涛又循路而下,录制后续队伍。如是三番,赵队竟疲累喘喘,却依然提醒大家跟上,不要掉队,很快就要达到主峰了。主峰即玉皇顶。
大家自由活动时,赵剑涛却忙于摄像,他还另有任务,把此次虹螺山之行刻制光盘,分放给大家。为此,我写下一首小诗:
玉皇顶上玉皇阁,
引来泳友添秋色。
海雷山庄频举杯,
一路欢笑一路歌。
组织扶贫也是活动之一,有时却是随机而为,并未事先料到。某天,才游泳上来,一泳友忽道:南孟屯有三个贫困户,家境贫寒,需要帮助。二话不说,四辆车拉上大米白面色拉油水果等一应生活用品,赵队指挥上路。
南孟屯,位于锦州城北三十余里。出入村的土道泥泞不堪,汽车上去打滑,走走停停状如窝牛。受助人家是贫中之贫,见大家到来他们竟呆立当场,不知说什么是好。赵队无须他们用语言表达,马上组织分配物品,打扫卫生,为乡民理发,让他们感受到时代的正能量。
曾有几位凌河的泳者,没有入会。阳光泳队把他们收编进来,他们说多少年才找到组织。这些人从前是散仙,现在是队员,在各项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3年锦州冬协换届,赵队晋升为付会长,泳友们相与祝贺。
担子重了,而潜能也被激发出来,赵剑涛信心满满,在王义会长领导下,开始构思更大布局。
时至冬日,水温几近冰点,冬泳基地却笑语喧哗。
赵剑涛,虎背熊腰的泳者,披挂整齐卓立岸边,用粗旷雄浑的声音喊着号子:“各就各位——跳!”说完便飞身入水,泳友们纷纷跟进,他们劈波斩浪,笑傲寒冬。一忽自由式,一忽蝶式、蛙式、仰式……仿佛东湖之鱼,自由嘻戏,大演水功,较浪里白条如何?
作者: 笑看人生 时间: 2013-12-5 18:55
根据王义会长指示,此次征文不包括诗歌、词曲等,网友写的诗歌、词曲等作为锦州冬泳春节联欢晚会的候选节目,获选者在晚会上演出,望做好准备。
作者: 上善乐水 时间: 2013-12-10 14:23
本帖最后由 上善乐水 于 2013-12-31 21:11 编辑
王义会长的冬泳梦
2013年10月27日,我参加锦州冬协第三次会员大会,倍受鼓舞。新当选的王义会长,发表了热情洋溢,踌躇满志的讲话。他说:我有一个冬泳梦,力争在任期三年内努力实现:
1,冬协游泳人数比现在翻一番。还可以成立凌河游泳队等,使更多的人参加游泳和冬泳活动,体现全民健身。
2,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小凌河公开水域开辟一个永久性的活动场地,可以开展大型游泳赛事活动,像大连金石滩那样,成为全国一流功能齐全的游泳基地。
3,与驻地部队联合,继续得到人民解放军的支持和参与,恢复开展好“军民共度笔架山”海泳活动, 使其成为渤海新锦州一张靓丽的名片。
上述三大举措,即是王义会长的冬泳梦,也是锦州冬泳人的冬泳梦。完全深信,王会长有胆识,有能力,有办法,一定会全面地落实这三大举措。实现他的冬泳梦,实现锦州冬泳人的冬泳梦,实现锦州人民的企盼。
王义会长的冬泳之梦,不但展现了锦州冬泳人的风采,而且向世人宣传了锦州,使锦州走向世界。
值得欣慰的是,此帖,得到了中国冬泳网“白冰”总编和他爱人“万里雪”大姐的关注支持和肯定,这体现了中国冬泳网对锦州冬协及专区的厚爱,先后将此帖推荐到如下网站:
此文已被新华社官方网站《新华网》、中央电视台官方网站、环球时报官方网站《环球网》、光明日报社官方网站、腾讯网、凤凰网等各大网站审定刊发,如需阅览或网址存档,
请进入“冬泳新闻”空间查阅----
(可以点击上述网址,查看具体内容)
作者: 野.草 时间: 2013-12-13 13:44
本帖最后由 野.草 于 2013-12-13 13:47 编辑
十一次横渡笔架海峡
很多年以前,登上笔架山之后,回首俯瞰落潮时走过的巨大“天桥”,在海浪的夹击下渐渐变细,最后完全隐去,消失在汪洋大海之中,我不禁惊叹:大自然造就了这条陆地与海岛之间由无数大小迥异卵石组成的通道,随着潮汐的变化而出没,壮观、绝妙、神奇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犹如置身仙境一般。游船和快艇开始穿梭其间,摆渡着两边的游客,如果此时返回陆地只好乘船了。
此情此景,让我突然生出一个奇异的念头,如果将来学会游泳的话,能够像鱼儿一样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我就不会受潮起潮落的影响而往返于海岛与陆地之间,整个过程充满了浪漫色彩,那将多潇洒、多快乐、多开心、多刺激、多有成就感啊!没想到这一小小的愿望,后来竟然变成了现实。
2003年,我参加了市政府有关部门发起并组织的军民共渡笔架山海泳活动,并得到渡海成功的纪念奖章。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有幸结识了海豹冬泳队,并兴高采烈地加入其中,成为一名冬泳队员。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年都要来到这里,跃入大海与浪花拥抱,挑战自我,体验那种强烈的刺激性和浪漫情调。所以,每到夏季,横渡笔架海峡成了许多游泳爱好者热切盼望的一件盛事。
最初的几年,是军民共同参与、共同横渡,彰显了军民一家亲的兄弟情义,对于争创双拥模范城市具有非凡的意义。虽说有些政治色彩,但看到军民游泳健儿劈波斩浪共渡神奇的海峡,关系如此融洽,让人心里暖融融的。记得有一次我和空军飞行学院的两名战士分在一条船上担任救护任务,共同的目标让我们结识,又由于我们所在的单位之间是军民共建关系,我们彼此聊得很开心,仿佛一见如故的朋友,多年以后,我们相见时还念念不忘地谈起那段趣事。
2005年那次渡海让人难忘,主办方特意邀请了横渡英吉利海峡中国第一人张健博士前来助阵,他朴实热情地为我们签名并与我们合影留念,和我们共同横渡了笔架海峡,让我们这些游泳爱好者有一种亲切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应该说2006年渡海是最为隆重、最为热烈、最为精彩、声势浩大的一届盛会不为过,由我们冬泳人协办,邀请了省内大连、丹东、营口、葫芦岛等沿海城市的游泳爱好者参加,新闻媒体以“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城市军民共渡笔架山海泳活动”为题进行了相关报道。
从2008年开始,由民间游泳爱好者自发组织,延续了这样的做法,只是改变了下水地点,距离延长了,开始尝试游往返,全程5000多米。给我印象极其深刻、让人深深感动的是,辽宁省雷锋奖章获得者、锦州八中退休的张怀恕老师发起并个人出资,首次把渡海活动延伸到省外,邀请了全国其它一些城市的游泳爱好者前来,齐聚在天下一绝的笔架山海域。市空竹协会、枫叶合唱团、腰鼓队等演出团体还专门为横渡献艺助兴加油,场面热闹壮观,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泳友,无形中宣传了锦州,扩大了笔架山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了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使人尊重、令人敬佩。
2012年8月11日,横渡笔架海峡活动在泳友们的热切期盼下又一次拉开了帷幕,这是我第十次渡海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渡海之前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没有拉拉队助威,没有快艇和救生员护卫相伴。去的时候,刚好满潮又顺风,加之人人情绪高涨,体力也好,大家都很顺利游了过去,最快的用时1小时,最慢的也就是1个半小时。但是返回的时候遇到了从来没有遇到的困难,顶风,体力消耗不少,又遇上退潮,强劲的“回水流”形成漩涡一会儿把人推向浪尖,一会儿把人摔入谷底,忽忽悠悠,荡来荡去的让人觉得好像喝醉了酒似的,总是觉得身不由己的在原地晃动。我环视周围,泳友们纷纷被大浪打散了,突然,劈头盖脸的海浪砸来,苦咸的海水呛了一大口,我顿时显得有点紧张,开始怀疑自己的体力和游泳技能,但定了定神稍作调整后,很快就冷静下来。别慌,这个时候最怕自己吓唬自己,需要的信心和勇气以及宝贵的坚持。我沉住气,暗暗这样鼓励自己。好在由于天天与水打交道,又有多次渡海的经历,我朝着盯准的目标,义无反顾地奋力游去。当我返回到对岸时,用了1个半小时。直到最后一位泳友上岸时,大家悬着的心才算平静下来,这时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3个小时。
一晃儿,2013年7月20日渡海活动又悄然进行。除了部分冬泳队员外,还有来自朝阳凌源、葫芦岛绥中的游泳爱好者参加。让人惊讶和感动的是,一位在武汉出差的女泳友得知消息后,毅然退掉了已经买好的卧铺票,硬是挤上了最早返家的列车,没有座位,只好铺上纸壳,睡在列车的过道上。看来,横渡笔架海峡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为了避开去年横渡时强劲“回水流”,出于对参与者安全的考虑,组织者对横渡线路做适当调整,下水地点仍旧在海滨浴场长廊处,返回地点改在海滨景区入口码头,最终30余人成功横渡。一位正在作业的渔民不禁由衷地赞叹:“这么长距离竟没有一个穿救生衣的,佩服!”
说来有趣,笔架山岛与陆地之间由于潮汐冲击而形成的“天桥”,随着潮涨潮落而隐现这一天下奇观,让我不经意间萌生的横渡愿望,在多年以后实现,并能有幸十一次横渡,使我真切领悟了强烈的挑战性和刺激性,不仅磨练了我的意志,而且增强了我的体质,还愉悦了我的心情,让我能够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
笔架山海峡十一次横渡,十一次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
作者: sss 时间: 2013-12-13 22:49
我们的家
参加冬泳运动以来,感慨最深的就是我们家的变化。
为了冬泳运动的发展,为了冬泳协会壮大,协会领导经过千辛万苦和不懈的努力,为我们筹集到了建房资金,建立起了冬泳更衣房,从此有了我们的家——冬泳之家。
冬泳之家建成以后,我们的家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逐渐添置了救生器材、更衣柜、水盆、冲水井、时钟、太阳能照明灯、温度计等等数不胜数,有些是泳友贡献的。
没有家的时候,我们的冬泳环境那样艰苦。冬天,河水结冰,早晨我们没有固定冬泳地点,哪里有不冻水我们去哪里,一道坝、二道坝、三道坝都曾有过冬泳人的足迹。
有了家,不用在冬天快要来临的时候,建挡风墙、垒更衣台、平整地面。
有了家,冬天我们衣服不用再堆放在地上,露天更衣,出水后北风吹在身上像刀割,冲完水拖鞋上挂着结着冰的石头,不小心石块会粘在脚上。
有家了,我们黎明前冬泳的泳友,不用在漆黑的早晨靠手电筒来照明……。
有家的感觉太好了,愿兄弟姐妹们都爱护我们的家,让我们的家越来越好!
作者: 沉默一男 时间: 2013-12-13 23:11
sss 发表于 2013-12-13 22:49
我们的家
参 ...
冬泳人把冬泳之家看成了自己的家!如果没有这个家,别的不好说,这孪生姐妹可能坚持不到现在的。
作者: 笑看人生 时间: 2013-12-14 07:46
每天凌晨5点多,来东湖冬泳的泳友们总能看到SSS和漏网之鱼这对同胞姐妹一起来冬泳。多年来,这一对双儿姐妹从学游泳开始到坚持冬泳,一直不间断,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头年欢,二年蔫,三年就撤杆。”这似乎已经成为不少冬泳人的惯例。而一对双儿姐妹却是越冬泳越欢,与撤杆的泳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 泽雅 时间: 2013-12-14 09:19
sss 发表于 2013-12-13 22:49
我们的家
参 ...
[attach]2748692[/attach]
冬泳队伍的姐妹花。
作者: 漏网之鱼 时间: 2013-12-14 23:16
本帖最后由 漏网之鱼 于 2013-12-15 09:10 编辑
感 恩
有人说冬泳是:一年欢,二年蔫,三年四年往后钻。我说呀,那是过去,自打我们有了冬泳房之后, 锦州冬泳人那是一年更比一年欢。我们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记得2007年刚参加冬泳时,条件很坚苦。寒冬的早晨,我们在露天游泳,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寒风刺骨,那叫一个冷啊。换下的托鞋上冻上一串石头,有时手冻木了,穿衣服时拉链都拉不上。望着天上的星星,我就幻想着,如果真的有神仙,手一挥,变出一个能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小房子那该多好啊。没想到,这个愿望真的实现了。
我们现在有了自己的冬泳之家,从而结束了我们冬泳四处打游击的日子。冬泳之家落成那天,冬湖岸,凌河边,彩旗飞舞,锣鼓喧天,大家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
家是温暖的,家是快乐的。没有昨日的苦,感受不到今日的甜。我们珍惜这幸福的美好时光。每天冬泳,我身心都是快乐的,我们都心存感恩。尽管河水是冰凉的,可我们的心是暖暖的。感恩协会领导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游泳环境,使我们能够一年四季都能畅游凌河;感恩教练耐心的指导,使我们游泳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感恩泳友“注意安全”真切叮咛,让我感受到兄弟姐妹般的关怀;感恩泳友无私奉献,天天破冰;感恩泳友相伴,夜路同行。感恩那些为家中添置设施的、默默为我们创造好的环境的无名英雄;感恩冬泳,使我们强健了体魄,提高了生活质量。
现在我们不仅有了冬泳之家,协会领导还为我们描绘了更美好的蓝图,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冬泳队伍,实现全民健身,我们的冬泳梦一一都会实现的。
作者: 沉默一男 时间: 2013-12-15 20:46
标题: 锦州冬泳人有奖征文:向病魔挑战的冬泳人——赵泽春
本帖最后由 沉默一男 于 2013-12-15 20:48 编辑
推荐参加有奖征文作品:
作者赵青松
向病魔挑战的冬泳人——赵泽春
2010年1月1日,在锦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切关怀下,锦州冬泳人《冬泳之家》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10年来到处打游击、没有一个遮风挡寒地方的冬泳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家,给冬泳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更重要的是从心里往外感觉暖乎乎的。冬泳人纷纷上网发帖子、投稿、开座谈会表达感激的心情。2月4日大家在《冬泳之家》发现了一个悬挂着的园盘,上面刻有:基地竣工 冬泳圆梦锦州冬泳十年坚,台阁生根凌河边,烟雨回纹古往景,冬泳东湖今来篇。另一面还刻有更多的表达冬泳无私奉献的诗句。原来是锦州冬泳人赵泽春的作品,提起赵泽春虽然是位普普通通的人,但是却有许多唠不完的嗑。
几年来,锦州市冬泳协会组织了各种联谊活动,总会有一个熟悉的面孔——赵泽春,小的就不说了,大的活动赛事也少不了他。2007年1月“哈尔滨国际冬泳邀请赛”、2007年4月上旬在山东齐鲁石化举行的“全国冬泳锦标赛”、2007年8月8日在黑河举行的“中俄国际横渡黑龙江、阿穆尔河”活动、2009年11月中国冬泳网在河南睢县举办的全国首届文化节,都有赵泽春的身影,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他是位身体健壮、闲着没事,喜欢旅游的人,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他居然是一位有十年糖尿病病龄的人。
赵泽春90年代初下岗,为了生活,他选择了开出租车,因为长期的开夜车,导致生活没有规律,造成生物钟紊乱,身体机能受到损害。2001年夏天,正在开出租车的他,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据说测试血糖的仪器都顶格了,糖尿病已出现了酮症酸中毒,医院马上进行了抢救,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出院后,有人说糖尿病是富贵病,目前还没有什么根治的办法,只能靠药物维持,虽说达不到致命的危险,但是时间长了会形成并发症。当时50出头的赵泽春,也经历了人生的一场考验,一向不服输的他,在用药的同时,摸索着锻炼的方式,徒步走、跑步、太极拳…..都进行过尝试.
后来他看到小凌河边有许多人参加冬泳,他对此产生了兴趣。许多人都劝他可以一试,后来他遇到了他的朋友锦州冬泳四位发起人之一的李虹在冬泳,就劝他参加冬泳。2006年夏天,经李虹介绍,赵泽春加入了冬泳协会,不游不知道,一游真奇妙,从夏天游到冬天,感觉身体调整得不错,精神状态也很好。
2007年中秋节前夜,赵泽春突发耳鸣、耳聋,住院治疗,当时左耳完全失聪,耳鸣达近百分贝,左眼白内障导致完全失明,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加之他本人积极配合治疗,耳聋耳鸣完全治愈,左眼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植入人工晶体术”,使他又重见光明。鉴于身体这种情况,医生建议不要再下水了,他中断了一年多时间。一位冬泳队员,刚刚尝到冬泳甜头,感觉非常兴奋的他,却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下水,没有什么比这更让冬泳人闹心的。这期间他寝食不安, 无拘六受。2008年立冬,他身体得到了恢复,他又开始下水冬泳了,终于又找回了“冬入冰水刺骨寒,泳出快乐身心暖”的超爽感觉。后来在冯海俊副会长的鼓励下,前往河南睢县参加了冬泳文化节。
2012年11月18日,锦州冬泳协会举行火车头队成立五周年暨授旗仪式,年过花甲之年的赵泽春,好象又回到了不惑之年,听说火车头冬泳队举行授旗仪式,他即兴赋诗作画表示祝贺。
火火冬泳运动好
车车高效和谐号
头头是道陆海空
队队齐齐旗飘飘
[attach]2750945[/attach][attach]2750944[/attach][attach]2750943[/attach]
作者: 沉默一男 时间: 2013-12-15 22:04
标题: 《锦州冬泳人》有奖征文投稿贴:孪生姐妹冬泳的故事
推荐参加征文稿
作者:张宇英
孪生姐妹冬泳的故事
提起冬泳,是一项让许多人看起来就发抖并很敬佩的运动,参加冬泳活动的被人们称为勇敢者。
在锦州参加冬泳的说起来大概有200-300人,其中有许多在别说在锦州,就是在全国也小有名气:曹文章、曹文奎,刘玉民、刘立刚,杨明、杨树三对亲兄弟,汪荣君、汪丽君一对亲姐妹。就全国来说,哥俩、姐俩、夫妻俩已不是新闻,据了解甘肃银川有一对孪生哥俩参加冬泳,孪生姐俩在全国目前还没有,但是我们锦州冬泳队中有一对孪生姐妹,她们是许悦双、许悦齐。
2007年夏天的一天,大双对二双说“我想参加冬泳队,咱俩一块参加吧。”当时二双感到非常震惊,“怎么能到露天河套去游泳啊!感觉这是男同胞的事,我们这么大的人了咋就这么不听话呢!”大双说“我已经考察过了,冬泳协会,组织健全,管理规范,冬泳不是一时的冲动和盲目的行为。冬泳是讲究科学的,科学冬泳不仅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强身健体还能美容养颜呢。你不认可是因为你不了解。”二双从小就听姐姐的话,凡事她都觉得姐姐做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比自己有主见,于是她就决定随姐姐参加冬泳。
9月19日早晨,大双带着二双来到河边。大双在泳池学过,游不远,但沉不了底。二双只会憋气,大双给二双带个救生圈。这姐俩正式开始下水了。于冬看到新来的孪生姐妹,技术不熟练,还非常紧张,就主动教她们俩游泳技术,并纠正错误动作。于东给了她俩莫大的鼓励。
一次,二双的泳镜进水了,一紧张沉底了,闭着眼晴乱挠,连喝了儿口水。这时就听到岸上有人喊:别慌,别慌,放松,放松。随后只听扑通一声有人跳进水里,接着一双大手托住了我。是张刚和孟姐,把二双送上岸。
从9月19日下水,一直坚持到冬天,身体感觉非常舒服,并顺利地闯过了冬泳人称之为的“三关”。
最初,这姐俩还不敢大张旗鼓地宣传冬泳,亲友也只是少数人知道她俩参加了冬泳队,单位里的同事一个人也不知道。她们主要是怕自己坚持不下来,怕给锦州冬泳队脸上摸黑。不过,这姐俩还真行,毅力刚刚的,冬泳这事说难很难,说不难也不难。一天二天容易,一年两年也行,但是坚持7年了,实属不易。她俩相互鼓励,这姐俩闯过了寒冷关后,又向新的高度攀登,经常在一起切磋游泳,苦练游泳技术,虚心向老泳友请教。
都说男人冬泳难,女人冬泳更难,单人冬泳难,哥俩、姐俩冬泳更难,而孪生姐妹坚持冬泳是难上加难。她们在家是妻子,同大多数家庭一样,上有老下有小,她们要承担主要家务,洗衣、做饭及家务活。因为白天要上班,这姐俩通常都是早晨游,夏天还好说,冬天5点多钟,人们还要熟睡中,姐姐住在大福源附近,妹妹住在文化影都附近,俩人相约在百货大楼。有一次,因天黑路滑,大双骑自行车摔倒了,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自行车也摔坏了,爬起来,只好推着自行车继续前进。
现在她们俩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锦州海豹冬泳队队员啦!”
作者: 笑看人生 时间: 2013-12-16 13:30
孪生姐妹冬泳的故事很感人,她们是真正的冬泳人。
作者: 笑看人生 时间: 2013-12-16 13:34
向病魔挑战的冬泳人——赵泽春,可以说是现在的锦州“冬泳之星”,他喜爱冬泳、热爱冬泳之家、关爱锦州冬泳人,特别是在冬泳网锦州专区表现的十分积极,赋诗无数,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泳友、好网友。
作者: 今来 时间: 2013-12-18 10:45
有奖征文读后感
一石激起千层浪
众友妙手著文章
冬泳文化大发扬
锦州专区又辉煌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