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武汉人,还记得那些年马路上的竹床? [打印本页]

作者: 东北汉子    时间: 2013-7-26 17:33
标题: 武汉人,还记得那些年马路上的竹床?
      本人也赶上了竹床阵的尾巴。
. p) K' H- H3 o$ E6 c# E1 O      记得有一次从航空路出发,骑车去给朋友到老汉口站买火车票,骑着骑着,骑到武汉人的床上了。一条小巷,两边摆满了竹床,中间有一条窄道,这不是骑到别人的床上了吗。( L8 w7 q6 Q. Q
      这是在武汉,在别的地方,半夜上了别人的床,那可是大问题。上了别人的床不要紧,把车子骑到别人的身上,那可要出大事了,马上下车小心翼翼地沿着灯光昏暗的小道推行,走出了竹床阵。7 a# o  B' f4 `. ~1 F
     2013年7月21日的长江日报《江花》栏目第9版吴业巍的一篇文章专门回忆那段时光,对于我这个外地人很有吸引力,时光稍显久远,对于老武汉可能记忆犹新,对于三四十岁的那些人没有经历过,对于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可能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是不可理解的。
* y, D' G+ A7 t1 w7 q      复制在此与大家分享。. z8 G1 a; |* A5 t  J9 Y1 l
         那时的乘凉︐并不美好 吴业巍 & b) J" ~7 Z% p) O& A

9 x0 I! h7 I3 R$ }
# T+ s: ^! p! {9 W4 Z
$ m9 t# R4 |- p& U1 T6 E8 D/ c+ Y    又到夏季,在一片喊“热”声中,我又想起了往日的“乘凉”。, M4 S! V; J: N* G  R) f2 B

2 w& ^- i$ |& [( k9 b    人们的记忆,大抵都是具有一些过滤功能的,尤其是间隔时间愈长的事情,人们往往只记得其美好的一面,甚至将其理想化,而对于其中一些痛苦的、沮丧的,甚或是丑恶的内容,通常都下意识地排斥掉了。对于三十多年前的乘凉,现在的上年纪的人,基本采取的是这种办法。
$ b8 u! T" h9 n) G" R( E/ e$ ?  k/ R& o+ }+ ]
    时光倒回去三十多年,一到夏季,武汉人最有效的度夏办法,就是晚上的“乘凉”。读成“乘(chéng)凉”,是现时普通话化了的读音,那时的武汉人,是说“乘(shén)凉”。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各家的堂客们,大约还要各家的“半糙子”伢们,就要开始将一盆盆的水,泼洒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降温。稍后便是各色各样的物件摆起,有已经“吱呀吱呀”用铁丝拟或麻绳捆绑过的竹床,那竹床是经年日久了的,长期的汗水滋润,它已经变成黄铜色;有用长条凳和卸下的门板搭就的“铺”,那个过程叫“搁(guó)铺”;另有一些藤编的躺椅等,最简单的莫过于找块平坦一点的地方,铺就一张草席,席地而卧。
: X5 M/ v( K% e2 B
/ }% r% q7 @; r( A    一般说来,各家的地块是约定俗成的,也不知道是打哪一辈开始形成的,大约是以居住时间的先来后到吧。由于是“约定俗成”,因而在执行中,总会出“岔子”的。王家下放的姑娘回家了,他家于是就多支了一张“铺”,那与隔壁的周家,一定是极原则的事情,“寸土必争”的教导是牢记于心的,若是平日里两家还有些许的芥蒂,那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两家的婆娘是要据理力争的,从爷爷辈起就占据这块领地开始论证,那架势,颇有点“钓鱼岛”之争的意思。从开始的争吵,到破口大骂,继而再婆娘之间的撕扯, “男将”和孩子们之间的拼斗,是否最后需要拔刀相向,也是不一定的。
' ?4 P# z7 Z# ~0 _
8 M% E4 I+ v. z    那年月,是无所谓“隐私”概念的。从晚餐开始,各家的日常生活,就是在这“乘凉”阵上,毫无掩饰地袒露给街坊邻居的。张家的“男将”在货运站当搬运,那就十分地“工人阶级”了,是比较地骄傲和怡然自得的,于是,他家的竹床上,便有红的番茄、黄的鸡蛋,或者还有冬天储存的腊肉。而李家的条件便没有那么“高档”了,全是因了他家“男将”没有板眼(能耐),大约只在小学里当个穷教师,那在当时是极没有面子可言的,因而晚餐就只有腌菜或者竹叶菜梗炒辣椒。女人们一般是盛碗稀饭在一边吃,除了习惯而外,还能顺带偷眼看看邻家的餐桌,如果没有自家的内容丰富,便是会露出十分的不屑,很有几分鄙薄的意思的。晚餐的内容,折射的是那时的“贫富差距”,现在有了一个名词叫“基尼系数”。
" p. O. B7 q. W# D% q
- |0 q( A1 `9 T" A- V) Z    除了晚餐的内容是公开和透明的,大姑娘和小媳妇也是谈不得“隐私”保护的。一件花布圆领衫子,一条大裤衩子,有那讲究一点的,圆领衫做个“半头袖子”,裤衩外面加一条长裙子,不讲究或泼辣一些的,就那么四仰八叉地睡将起来。夏天的早晨,天是亮得比较早一些的,你会看到,再漂亮的大姑娘,一般地口水也流到腮边,雪白的大腿,毫无遮拦地展露着。当然,这本也是无所谓的,因为,现在的女孩子,更是穿着极短的牛仔裤,勇敢地不仅展示大腿,同时还展示腰腹。
) q) k% [. X9 |: z5 U" A4 A9 N3 i9 J3 f1 D- w7 m- U
    时间是在飞速地流淌。如今,人们有了很好的住房,有了电扇、空调。再热的天,也不会去到外面睡觉。为着保护自己的“隐私”,除了钢制的防盗门,还要加一道“玄关”。人们似乎一概收起了当年“乘凉”不痛快的记忆,更有一些喜欢玩弄文字的人们,还喜欢将当年“乘凉”作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并且美之曰“乘凉文化”(貌似我自己也写过类似的文章),因为一上升到“文化”,必是极时髦的。他们在消费着当年困苦的生活情景,以使他们的笔端能流淌出“文化”,只要一忆起当年,便是露出十分的神往。譬如那些“老外”,为了满足他们已经的遗忘,便要求我们至今还处在贫困边缘的农村人、山里人,保持自己本来的生活面目,以方便他们的“文化考察”。; K! r! C4 Z1 S, m& J8 U
# x, S2 Q0 ^* y
    当年的“乘凉”,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是百姓们艰难竭蹶生活的写照。如果说,其中有文化的涵义,那也只是一种辛酸的文化。4 Q  \" q) s9 Q+ L

0 Y3 g" `8 S* t9 N, i- @: T    如若不同意我的这个说法,你让现在住在豪宅的人们,晚上再搬回马路上睡试试?; j- X: _9 r; k! X$ H
3 _5 |1 a2 ]& k9 `- p8 \5 w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3-07/21/content_5192696.htm
% y: u( G0 ], B) b" v/ j
作者: 可可虾    时间: 2013-7-26 19:35
( f+ x( b1 T" `4 T, a4 c

* ?! @; K9 ?9 c, J8 ]' }我还记得那竹床!) B/ X4 A7 S/ j1 y

( |9 J4 s. t: _* Y7 }7 Z4 H3 K; d记得用竹床在楼下空地里占个位置、记得街坊们的谈笑声-----------
* O6 T1 b; X6 b# g4 ~. K0 O$ V  H
  R0 C. ^! O1 z5 l回忆很美!想念那年、那人、那亲情!$ t2 c# D: ]% N- ?8 q- S# ^

1 j; d2 \' d' q% p& |  S: j' R# J9 N1 v$ L% s5 f% E" B

作者: 鲟鱼    时间: 2013-7-26 20:43
本帖最后由 鲟鱼 于 2013-7-26 20:50 编辑 2 {: W$ C8 E% V
, ^2 r7 Q) L, [8 G
看完东北汉子文章,记忆的脚步让我一下子就回到很多年前的夏天。当我还是个孩童的时候,那时的夏日夜晚跟现在的所过的夏天是不同的。大人们经过一天的工作,吃完晚饭,便纷纷从家中搬出竹床,竹椅,小凳,拿着蒲扇到外面去乘凉。- J0 V  U1 C* a" S, c
那时的夏天,天空很高很远,躺在竹床上,就可以看见满天的星星。或围在一起听大人们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太阳系九大行星、天狗吃月亮等。那时,天也很热,蚊子也很多,人们都很淳朴,感情也很纯真。那时的夏天没有空调,也没有网络,电视也不普及,生活也都很苦,但到处都洋溢着快乐,人与人之间距离都很近。
3 ]+ `+ T. \6 B
现在的我们,住在钢筋混凝土的都市里,呆在空调风扇的房间里,上着无聊的网,看着枯燥乏味的肥皂剧,离大自然是越来越远了,那时的夏天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 j+ ]* J6 K; j, w8 J
作者: 天有三日晴    时间: 2013-7-27 09:24
我们都经过那个年代,诚如“可可虾”、“鲟鱼”所言,那时的人们都很淳朴,感情也很纯真。那时的夏天没有空调,也没有网络,电视也不普及,生活也都很苦,但到处都洋溢着快乐,人与人之间距离都很近。
7 B. H- B% }: }! {% S- H报纸上那文章描述得很生动,可怎么就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呢?不敢苟同。
- L' V  t3 |1 J6 n想念那年、那人、那亲情!
) T5 P3 @8 o% b% a7 f5 ?5 \& p. R9 E  G) t- i! e6 b. E

; h; C( X2 ]6 X8 b! g1 d* D9 A) J
作者: 鸣鹤    时间: 2013-7-27 17:05
小时候躺在竹床上,摇着芭扇看天空,感觉天上的星星特别多,特别亮。现在怎么也看不到那种效果。有次看到流星喷撒着火花,拖着长长的尾巴划破夜空,令我惊叹不已,至今难忘,........
作者: 东北汉子    时间: 2013-7-27 22:23
        对于竹床阵,我是个局外人,看过也亲身体验过,但是不是这个生活圈子里的人,看了报上的文章,很有同感。
) `  O0 e' x' J, z( F       那些年,物资条件匮乏,但是人与人之间充满温馨、亲情,每个人都是透明的,每个家庭的人员、经济收入甚至每个人一天吃几碗饭都能数的过来。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充满爱心,特别是竹床阵把邻里们组成了一个超大型的大家庭。
  t# _5 c0 j& ^        大家回忆起竹床阵,正好长报《江花》栏目中文章的作者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这与作者所说的人们记忆的过滤功能不是一回事,这里验证了物资条件不是决定因素,人的精神世界起主导作用。
  e2 M& ]' u& {
作者: 可可虾    时间: 2013-7-28 17:41
) p6 o+ D6 E* m) S$ W- d
其实太想回到那些年:居委会组织打扫街道清洁、薰蚊子好多欢笑;邻栋的都认识,可现在隔壁住的什么人都不知道;过去邻里吵吵嘴晚上又坐在露天的竹床上一起聊天,现在人怀恨在心却满脸堆笑,不知是素质提高了啊还是私心太重了---------
  c! o% q, q0 c1 d: W9 h: x% c% G  U* _
总之,太多怀念了!
$ _9 ]3 T! r7 ]' @7 \) \* f# T2 N8 R
: c1 m3 m! l( m8 j7 P5 ~* f( Y$ B# d6 Z, ?5 L

4 m0 G2 ^* Q# J2 Y2 y* w, W
2 c: U! g5 u/ y2 }
作者: 孙子兵法    时间: 2013-8-1 12:47
那年头 那翆绿色的夏天
0 F8 T  F" T! A% A, v+ z
停课闹革命,无学可上闲来无事闹醒幌,几个不安分守己的半夜三更街上游荡。无端的突然的扯者喉咙大声尖叫,“都起来屙尿。”方圆半站路乘凉的人都会被吵醒。
2 w# S; q+ d& F5 _/ E还有调皮鬼将路边铺人行道的大方砖搬起,压在熟睡的糙仔伢的肚子上,这大一块方砖还压不醒,照样睡得屁是屁鼾声依旧。天麻麻亮,做妈的看见儿子身上压着的砖,心疼地大骂,这是是那个“粥挖壳”做地缺德事。3 l* `1 C6 Q: `; t0 G
还有睡得蛮香的伢,被人四脚朝天的抬到地上,天亮路人看见了笑,这伢竹床不睡么样睡地上。如果是从竹床上滚下来,随么样也要搭得一哼吧。3 E! W0 d9 q3 H5 R+ e7 K
而张着嘴巴睡觉的伢,被人点着一支烟放入口中,一呼一吸就跟醒倒抽烟的样子一样,把一旁还没有睡着的年轻人,搞得冇倒笑

作者: 水中浪花    时间: 2013-8-1 16:36
本帖最后由 水中浪花 于 2013-8-1 16:40 编辑
* y4 x: k2 ~$ k6 b
1 D& T6 [1 z0 Q是啊,早早的提水。浇凉大家都默认的属于各家的那块地,然后‘嘿嚯呀嚯’的背着竹床放好。呵呵!端出自家的饭菜,放在竹床上开始。。。。。。吃完饭挨个洗澡,九家一层楼两个厕所,一家最少六人。那个等啊,还计划用水。一般都是让上班的爸爸妈妈先洗,再是大的让小的,最后洗的还要负责洗衣服。。。。。。最有记忆的事。半夜起床接水,我家住两楼,白天水管子是不会有水的,到半夜楼下的没人用了才会细细的流一点,站在水管子傍边那个困啊,两大釭水供应明天一家人吃喝用。。。。。。都忙完了,拿个蒲扇有风无风就睡着了。。。。。。那个北斗星啊,那些鬼故事啊都是那个时候听来的。
7 e' ~. W1 T/ s/ m2 b
作者: 菠萝菠萝蜜    时间: 2013-8-2 08:37

作者: 鲟鱼    时间: 2013-8-2 14:05
回忆也是一种幸福,大家继续跟帖,回忆曾经的那个夏天。
作者: 鲟鱼    时间: 2013-8-3 22:09
很怀念小时候满大街的竹床阵,现在少了空调都活不下去了!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