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兰州街头特色“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山水星    时间: 2013-7-21 09:30
标题: 兰州街头特色“文化”
本帖最后由 山水星 于 2015-4-29 11:35 编辑

兰州街头特色“文化”----兰州“鼓子”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在兰州地区曾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文化娱乐形式,所以能弹会唱者甚多。如遇喜庆节日,请客宴会,不论在农村的家庭院落,还是集镇的茶肆酒楼,老兰州人聚集在一起弹唱;每当唱到高潮之时,他们便一人演唱而众人帮腔显得气氛十分热闹。 [attach]2540747[/attach]
作者: 山水星    时间: 2013-7-21 09:31
本帖最后由 山水星 于 2015-4-29 11:35 编辑

兰州街头特色“文化”----兰州牛肉拉面。兰州清汤牛肉拉面,兰州著名风味小吃,传说起源于唐代,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悦目色彩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而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华第一面”。其制作的五大步奏无论从选料、和面、醒面,还是溜条和拉面,都巧妙地运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即面筋蛋白质的延伸性和弹性。 [attach]2540748[/attach]
作者: 山水星    时间: 2013-7-21 09:32
本帖最后由 山水星 于 2015-4-29 11:35 编辑

兰州街头特色“文化”----酒场“拳战”。划酒拳又叫豁拳、拳、猜拳、拇战,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各说一个数,谁说的数目跟双方所伸手指的总数相符,谁就算赢,输的人喝酒。此乃我国古传至今仍时尚流行的饮酒游戏,它增添酒兴,烘托喜庆。谁也说不清,最早是谁发明了划酒拳。单有文字记载的就可追溯到汉朝,那时叫“手势令”,五指叫五峰,每个指头与手掌节都有各自叫法。到了唐朝,划拳改称为“拇战”,之后的许多史书和文学名著像《红楼梦》,都有过相关的描述。 [attach]2540751[/attach]
作者: 山水星    时间: 2013-7-21 09:34
本帖最后由 山水星 于 2015-4-29 11:35 编辑

兰州街头特色“文化”----兰州“酿皮子”。酿皮子,是回族独特的风味小吃之一,这种小吃味美爽口。经济实惠,既有菜又有饭。同时,又是“快餐”,只要到酿皮子的摊上去,一、二分种即可到口,所以受到群众的喜爱。食用时,要将涮好的一张张酿皮子切成细条,上面再放上几块蒸熟的,切成薄片的面精,浇上辣椒油、醋、蒜末、酱油、芥末等佐料,其色悦目,香味诱人,在炎热的夏季,若能吃一盘酿皮子,顿时倍感凉爽提神,食欲大增。酿皮子一年四季都有出售,其特点是色泽橙黄而透明,吃起来柔软又有韧劲,风味特佳。 [attach]2540752[/attach]
作者: 山水星    时间: 2013-7-21 09:36
本帖最后由 山水星 于 2015-4-29 11:35 编辑

兰州街头特色“文化”----兰州“热冬果”。热冬果,相传由唐朝的宰相魏征所创造。上百年来兰州人喜食街头小吃。兰州地气干燥,热冬果乃冬季下火之佳品。每年初冬,兰州街头卖热冬果的小摊便随处可见。煤火炉上放一特大砂锅,煮着黄橙橙的大梨,热气腾腾地散发着淡淡的药味和清香。遇到下雪天,吃碗热冬果,浑身的温暖舒畅如漫天的雪花般飘散开来。 [attach]2540755[/attach]
作者: 山水星    时间: 2013-7-21 09:38
本帖最后由 山水星 于 2015-4-29 11:35 编辑

兰州街头特色“文化”----兰州“灰豆子”。 灰豆子是兰州特有的小吃之一。灰豆子是用麻色豌豆制成的独特食品,是用麻色豌豆煮成的粥状食物。做法是先将麻豌豆洗净,加水煮,加入食用碱,再用小火熬,适当时加入红枣,当红枣煮破时的香甜汁液流入汤内时,一股浓香。吃的时候加入白糖,别具风味。兰州杜维成师傅继承灰豆名家马有创制的灰豆子制作技艺,制作的灰豆汤风味独特,1989年被甘肃省商业厅授予杜维成以"金城灰豆王"称号。杜维成灰豆汤豆绵汤糊,枣甜味香,富含营养,价格便宜,闻名金城,夏日冷饮可以祛暑,冬日热食可以滋补。 [attach]2540763[/attach]
作者: 山水星    时间: 2013-7-21 09:39
本帖最后由 山水星 于 2015-4-29 11:35 编辑

兰州街头特色“文化”----兰州“枣儿水”。兰州旧时饮料,上好红红枣煮制,加糖饮用。操此业者有时为利所趋,兑水造假。因此,在兰州卖“枣儿水”成为造假的代名词。此图情景是买卖双方因“枣儿水”的质量而发生争执。 [attach]2540765[/attach]
作者: 山水星    时间: 2013-7-21 09:40
本帖最后由 山水星 于 2015-4-29 11:35 编辑

兰州街头特色“文化”----兰州“甜醅子”。甜醅子又名酒醅子,是兰州的传统小吃,在兰州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兰州的一种小吃。甜醅子是甘肃的一种有名的小吃。应该是临夏的的特产。主要产地为临夏的广河县。有一说是永登县特产。清明一过,便是兰州人普遍制作甜醅子的时节。尤其是在端午节前后,在农村家家都有制作甜醅子的习俗。甜醅子的主要原料和米酒有些区别--是麦子类,其品种有二,一是莜麦所制,二是青稞所制,青稞是青藏高原独有的原料。(在部分地区也有用小麦和大米作为原料的,尤其在白银靖远地区。)两种做法大致相同,制作时先拣去莜麦或青稞的瘦凿,再把莜麦装入口袋或放在编制簸箕内再三搓拌,去其浮皮,青稞则要舂净精皮,然后放进锅内煮八成熟捞出放案上晾,以份量多少比例加入曲子拌匀,入瓷盆内,置热炕头或灶上捂严发酵,待两三天闻到清香酒味时便成。此物吃起来又香又异,还有醇芳的酒汁,故名甜醅子。 [attach]2540766[/attach]
作者: 山水星    时间: 2013-7-21 09:42
本帖最后由 山水星 于 2015-4-29 11:35 编辑

兰州街头特色“文化”----兰州“水客子”。旧时兰州极其缺少饮用水,因而出现“水客子”将黄河水加工沉淀后在街头以卖水为生。随着时代供水业的发展,现在水客子已不复存在。 [attach]2540767[/attach]
作者: 山水星    时间: 2013-7-21 09:44
本帖最后由 山水星 于 2015-4-29 11:35 编辑

兰州街头特色“文化”----兰州“白兰瓜”。白兰瓜,又名“兰州蜜瓜”,以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乡的产品最为有名。为一种厚皮甜瓜,其形呈圆球状,每只重约1.5公斤。皮白且硬,耐贮藏,宜于储运。瓜肉翠绿,囊厚汁丰,脆而细嫩,含糖量高达15%左右,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誉。这种瓜不仅香甜可口,富有营养,还有清暑、解渴、开胃、利尿之功效。不仅供应国内各地,而且远销海外,在国内市场上被称为“兰州蜜瓜”。 [attach]2540768[/attach]
作者: 醉老虎    时间: 2013-7-21 12:51
兰州特色好!欢迎来品尝!
作者: jinzhen    时间: 2013-7-21 14:21
学习了解了兰州街头特色“文化”谢谢山水星版主的介绍!
作者: 海豚大侠    时间: 2013-7-21 20:13
[attach]2542029[/attach]
作者: 彩霞飞    时间: 2013-8-3 09:41
多谢您的详细介绍!有机会一定去兰州。。。。。。
作者: 山水星    时间: 2013-8-3 16:23
本帖最后由 山水星 于 2015-4-29 11:35 编辑

多谢您的详细介绍!有机会一定去兰州。。。。。。[/quote] 欢迎欢迎
作者: 今来    时间: 2013-8-7 14:55
山水星 发表于 2013-7-21 09:44
兰州街头特色“文化”----兰州“白兰瓜”。白兰瓜,又名“兰州蜜瓜”,以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乡的产品最为有 ...

兰州地方特色多
点缀美好的生活
拉面遍布全中国
生意兴隆红似火

作者: 山水星    时间: 2013-8-8 07:50
今来 发表于 2013-8-7 14:55
兰州地方特色多
点缀美好的生活
拉面遍布全中国

兰州地方特色多
点缀美好新生活

作者: 山水星    时间: 2013-8-8 07:51
bfepsfy 发表于 2013-8-7 19:09
我爱回帖我骄傲。


作者: 今来    时间: 2013-8-8 14:45
山水星 发表于 2013-8-8 07:50
兰州地方特色多
点缀美好新生活

地方的 全国的 世界的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