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hina-ws.org/BBS/ShowPost.asp?id=52975
太极拳有一招式叫"揽雀尾",这是有一段故事的. 太极宗师有一次玩了个小游戏,将一只会飞的雀放在掌上,结果此雀欲飞却飞不了,大家都认为是此雀本身不能飞,结果太极宗师将手掌一抖动,小雀就飞走了。 这个游戏的原理就是,雀要飞,首先要借助脚的蹬力,再靠翅膀才能起飞,如果没有这一蹬之力,光靠翅膀是不行的。就在雀欲蹬时,手掌可感受到,太极宗师立即将手变成绵花一样的柔软,他们之间反复这一过程,雀在柔软的树枝上也能轻松的借力,但在这老头的手掌上怎么也借不到力,就无法起飞。但旁人看不出来,唯有老头与雀知道内情。
水也是活的,就象老头的手掌,当你要借力的时候,它就躲开了。只有长期的细腻体会,才能借到这活水的力。当我们看某个高手的录象,看到的只是他的动作,无法知道他与水发生了什么,就象外人在看太极宗师的僵硬手掌和一只傻雀一样. 如果你的水感已经到了一定境界,动作不可能差, 如果你的动作很漂亮,水感不行,动作也是一堆垃圾,就象太极拳"揽雀尾"这一姿式,你即便做得比太极宗师漂亮, 也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在分析运动员的泳姿时,发现在很多细节上都有不一样之处,甚至完全相反。结果大家就对这些给予批评或称赞,其实这都是运动员一整套控水动作的一个局部而已,每个局部动作是符合他的一套控水方法的。我们可以不断尝试不同的对水控制方法来感受不同的水感,这样再来看录象时会有更大的收获,如果我们只是看录像,变幻不同的动作来练习,而不去体会水,练得再刻苦,也最后练成四不像。
再说得深刻一点,如果我们能有月光宝盒,回到从前,一切从头来过,你会发现发展到今天,语言不再是中文,英语。泳姿不再是蛙、蝶、自、仰。 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无常的道理。佛家还有更高的理论是“常无常”。 你会发现有些还是一样的。如必然还是左右完全对称的泳姿(蛙、蝶),或者反向对称的泳姿(自、仰)。对水控制的基本方法仍然是差不多的。但泳姿是那么的令你陌生,一定不是你所熟悉的蛙、蝶、自、仰。
游泳与太极结合起来,真有种修道成仙的感觉了。
其实,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是先学习前人的先进经验,模仿高手们的经验技巧,为什么有的人学的快,我想模仿能力是很重要的,再加上自己的体会,从而形成符合自己的技术,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掌握。
任何人都无法评判一种动作姿势的正确与错误,我还曾看到过有国外运动员大腿收成锐角的姿势呢,但他一样也能游的挺快,正如有人说:水有包容性的,我很相信这句话。作为业余者来说,能够长距离的游泳锻炼身体,并游的轻松舒展漂亮是业余爱好的目标吧。
我们可以不断尝试不同的对水控制方法来感受不同的水感,
独到的见解!
健身第一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