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们居住的地方 [打印本页]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02
标题: 我们居住的地方
转帖自【中国摄影在线】


    美国著名摄影师Steve McCurry的系列作品“我们居住的地方”,通过关注全球贫困地区居住条件,重新给出了对“家”的定义,看后令人深思。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Steve McCurry聚焦全球各地极度贫穷落后的地区,向我们展示了贫困地区的人们苦苦挣扎为之奋斗的“家”的景象。尽管这些居住地条件艰苦,破旧落后,但每幅图都充分的展示了“家”到底意味着什么。也许他们的居住地并不理想,但他们一旦回家,也仍然竭尽全力,和自己所爱的人共享天华。
  在McCurry的博客中,每幅图都配有从文学或圣经中摘录的句子,已阐释该系列的主题。其中一条引自小说家Robin Hobb对家的定义:“家即家人,而不是一个地方。如果你爱的人已不在,那个地方对你来说已不再是家了”。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03

坦桑尼亚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03

斯里兰卡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04

摩洛哥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04

毛里塔尼亚(西非国家)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05

马其顿 (巴尔干半岛一古国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06

马尼拉(菲律宾)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07

马里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07

拉奎拉 (意大利)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08

克什米尔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09

克什米尔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09

开普敦(南非)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10

喀布尔(阿富汗)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15

喀布尔(阿富汗)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16

焦特布尔(印度)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17

焦特布尔(印度)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17

俄罗斯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18

白沙瓦 (巴基斯坦)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19

巴西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20

埃塞俄比亚


作者: 迎冬    时间: 2013-4-7 10:20

阿富汗

作者: 透心凉    时间: 2013-4-7 14:43
他们真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作者: 傲雪寒梅    时间: 2013-4-7 17:03
每个地区有存在着不同的苦与乐

作者: 张兴    时间: 2013-4-7 21:08
家即家人,而不是一个地方。如果你爱的人已不在,那个地方对你来说已不再是家了。
[attach]2367314[/attach]

作者: 深遂的眼睛    时间: 2013-4-8 08:39
欣赏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