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打工者在桂柳地区有个统称叫“马武”。
据说,此称谓源于桂剧《马武打宫》。马武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老臣,也是中兴汉室的佐命功臣之一。剧中的马武疾恶如仇、重情重义、勇猛刚强、质朴可爱,几乎是个完人。功高位勋的重臣,刚直率真的个性,加上光武帝的异常宽容,因此,晚年的马武但凡听到误国佞臣之言,见到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举,即便正在宫中朝上,他也怒目而斥,抬手就打。《马武打宫》就是通过宫中打人的特定场面,戏剧性地表现了马武这一柱石忠良,质朴、率真而又可爱的人格魅力。因“打宫”与“打工”同音,打宫的马武就因口语上的借喻,嬗变为打工之“马武”,属于桂柳话中的隐语之一。
时下职工有白领、蓝领之分野。而那个时候,管你是打长工还是打短工,只要是临时工,都一言以蔽之——“马武”。
计划经济时期,只有计划内用工和计划外用工两种形式,“马武”的内涵也随之悄然发生了变化,逐步演化成特指在室外作业干重体力活路的工人。
“重体力劳动者”,英文写作“coolie”,读音与现今的时尚形容词“酷”相近。“coolie”旧时译作“苦力”,译者借其音表其意,深得外语翻译“信、达、雅”三味之神髓。
自抗战沦陷期城区化为焦土之后,桂柳城市建设的各个发展阶段,一直都活跃着一支庞大的劳动者群体——重体力劳动者大军。建筑业,拉板车,挖土方,蹬三轮,扛包,挑担,搬运货物……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拿着微薄的收入,承担着常人不堪的重负,本不该受人歧视再给予蔑称。也许是由于“苦力”一词是由翻译而来的泊来语,且鄙薄贬抑之意过于明显,不符合新中国尊重劳动人民的精神,因而在口头上不能广泛使用。所以,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市井民间又拾起了旧时代的隐语——“马武”作为替代词汇。作为过去梨园行的隐语, “马武”的隐义,也由“打工者”俨然成了“重体力劳动者”的代名词。诸如:“兄弟们是马武,哪能同你们这些老板坐一起呐?”“就你们几个自家人搬家,哪有力气搞定呐,喊几个马武来嘛”……不可否认的是,内涵略有之贬义,总是挥之不去。
可是,历史上的马武,却是个名垂青史的重量级人物。即使不爱读史的人,大概也听过“十三太保”之说,马武就是与东汉光武帝一道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十三太保之一;即便对神话故事不感兴趣,大体也知道中国神话有个“二十八宿”。马武就是“中兴汉室二十八将”,画像置放在南宫云台,被后人演绎成“二十八宿”的28位将帅之一;中国民间最初的门神,就是马武和铫期。只是到了唐朝,门神才改成了当时的民族英雄尉迟恭和秦琼。之所以这样改,除了历史原因外,就是这两个人与马武和铫期所使兵器,都是金鞭。在思维惯性上,这是个容易延续崇拜的偶像形态。
也许,最初引用“马武”隐语之人,纯属以剧名取意而演绎,未究贬褒。但是,用了马武这般响当当的历史人物来隐喻众“苦力”,蕴含其中的些许贬义,也就烟消云散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机械化的介入,过去“马武”所包含的行当,大多已退隐于历史的天空,成为过往,不复再来。现如今的年轻人对“马武”之说,已然感觉陌生了;长者们虽还记得“马武”一词,也少有用度。像那种“算了吧!你还不是想拿我来当马武”,“莫管什么老板和马武,在一起喝酒,都是自家两个外头人”……诸如此类活泼而轻松的言语玩笑,隐义调侃,可能过不久,将会消失于市井民间,并在桂柳话的词库中,被天然淘汰,自然删除。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