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黏滞血症”
高黏滞血症是由一种或几种血液黏滞因子升高所造成,以血液流变学参数异常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很多系统的疾病都可以伴有高黏滞血症。
为什么会出现“高黏滞血症”
中老年人的血管壁弹性逐渐减退,管腔慢慢变窄,加上红细胞的聚集性和变形性随着年龄增加也可发生改变,所以细胞容易相互紧贴靠拢,就会引起血黏度的增高,从而使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中老年人血液黏稠度增高与血浆中所含的蛋白质(球蛋白、纤维蛋白)和脂质(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增高有关。已经证实,高脂血症者容易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另外,当血液中含有较多异物(如血管内壁脱落的上皮细胞,附着血管壁内脱落的类脂质等)时,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就聚集在异物周围,并把它们包裹起来,这样便容易形成血栓而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速度,加重血液黏稠程度。
高黏滞血症有哪些早期“信号”
高黏滞血症引起的人体不适不是很明显,加上在以往健康体检的项目中没有“血流变”的常规化验,所以常被忽视。其实,血黏度增高也是有其早期症状的,个人也可以感觉出来。一般来说,如果中老年人存在下面四种症状,就说明体内的血液黏度可能比较高了,就应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
晨起头晕,晚上清醒。血黏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即感到头脑晕乎乎的,没有睡醒后大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吃过早饭后,大脑逐渐变得清醒。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最好。
午饭后犯困。正常人午饭后也会有困倦感觉,但可以忍耐。血黏度高的人午饭后马上就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全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如果睡上一会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这是因为午饭后,血黏度高的人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出现的典型症状。
蹲着干活时气短。血黏度高的人肥胖者居多,这些人下蹲困难,有些人根本不能蹲着干活,或者蹲着干活时胸闷气短。这是因为人下蹲时,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憋气等。
出现阵发性视力模糊。有些中老年人平时视力还可以,但常有暂时性视力模糊的情况。这是因为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使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
哪些因素会导致血黏度增高
吸烟、饮酒、忧虑、兴奋、惊恐等都会使血液黏度增高,剧烈运动、高血糖、高血脂也会增加血液的黏度。一般来说,人在早晨时血液黏度升高,上午8时达到最高峰,下午开始下降,午夜至凌晨3时之间最低;外界温度过高时人体会大量出汗、发烧时人体水分丢失都会使血液黏度增高;寒冷时尿量的增加也会使其增高。
血液黏度在人的生理周期内也会有变化,新生儿血液黏度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成年后男性比女性的血液黏度略高,女性在月经期血液黏度增高。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