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横山村寻幽吊古,感怀旧事 [打印本页]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35
标题: 横山村寻幽吊古,感怀旧事
多少次乘火车由南往北回桂林路过此地,近家情切的那份情愫让人感觉家乡的热土似乎都很相似,分辨不出具体到了什么位置。但只要见到绿树掩映下的那座红房子就知道到达了横山,20分钟以内火车就能进入桂林站了。
[attach]2269582[/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36
石础、红墙、多脊、圆拱、大开窗的这座老式建筑,就是四塘镇横山古村的文化地标。后来知道,这里是桂林人引以为豪的清代名臣陈宏谋故里。久仰榕门公位高权重而为官清廉,学识渊博又编著甚丰,政绩卓著而从不居功恃傲。仰慕其名,故久蓄观瞻其居之意,此番始得如愿。
[attach]2269583[/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39
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出生于桂林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一个普通农户家。原名弘谋,晚年因避乾隆(弘历)讳,改为宏谋,雍正元年(1723)进士。他是清代广西及桂林籍官员中,官位最高(宰相),任官时间最长(48年),任官历经省份最多(12个省),影响最大的一位清官、名臣。曾任江苏按察使、湖南巡抚、云南布政使及吏部、兵部、刑部尚书等职,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
[attach]2269584[/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41
史学家界定陈宏谋是康乾时期清官廉吏的代表,又是清代的理学名臣,有“勤政务实、政绩显赫、著述甚多、口碑载道……”等盖棺之论。去除这些鉴定考评似的褒语美言,如果要简明概括陈宏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勾勒出他的品学轮廓。
一,能打破清朝吏治常规,回广西当官,见其忠良
清代的回避制度相当严格,特别是不能在家乡为官这一条明确列入了《清会典》。但是,当年的乾隆皇帝却为陈宏谋破此规制,亲自下旨调他出任两广总督,并御批陈宏谋虽为广西籍官吏,“但久任封疆,朕所深言”,对他表示了极大的信任。
二,能替乾隆代理朝政,足见朝廷对其柱石之倚
乾隆皇帝南巡时,陈宏谋曾以东阁大学士身份代理朝政。汉族官员能替皇帝代管朝廷国务,肩鸿任巨压一身,非柱石忠良难获此器重,非旷世逸才难于胜任。
三,临辞世才准解甲,高规格还乡礼遇,见其功德
1771年,风烛残年的陈宏谋才因病获乾隆御批辞官养老,不舍之挽留表明了朝廷对其依赖性。
依明清惯例,新官上任,出城五里为迎迓首站;旧吏离职,五里亭为送别终点。而陈宏谋还乡时,不仅乾隆帝亲自为他饯行,并御令陈宏谋回乡所经之处的地方官员要在20里内料理护行。打破惯例的高规格还乡礼遇,是一种嘉奖,更是对其为官一生的充分肯定。
四,生前著述曾极大地影响后世,改写过中国的历史
陈宏谋生前著述150部300万字,内容涉及军储、水利、吏治、民生、儒学、政论、教育、工业、商务……等国计民生的诸多领域,且论述精辟,学术价值极高,非饱学之士,又经长期实践之经验总结,不能竟功。因而《清史稿·列传》卷三百七《陈宏谋传》这篇史传,把陈宏谋从众多的“贤臣名宦”中提高到“最贤者”之最高赞誉。
无论在他的生前还是死后,历朝历代都有人从他的著作里找到破解难题的策略和途径,延及至今,惠泽后世。
[attach]2269585[/attach]
作者: 岸上人 时间: 2013-2-6 14:43
桂林古城名人多。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44
在很长一个时期,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学术界,有一个很流行的观点,即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是“停滞”的社会,马克思曾非常形象地把这个时期的中国比作是“密闭在棺材里的木乃伊”。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这个时期认定为“无历史的文明”,中国史学家则以“闭关自守”来概括。可是,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罗威廉先生,却惊奇地发现中国清中期陈宏谋的精英意识形态,比当时的欧洲更超前。陈宏谋关于人和社会认识的基本点,以及他破解的很多社会问题,都与启蒙时期的欧洲学者十分相似,也是当时欧洲社会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难题。陈宏谋主张商品市场;赞赏地方经济的货币化以及追逐利润的动机,他主张在主流社会里建立一种大家共同维护的准则,这些都与欧洲同道的观念极为相似。陈宏谋将耕地所有权作为经济的基础,同时又明确支持“市场原则”的理念,非常接近18世纪法国的重农学派。
在政治领域,陈宏谋非常强调行政的标准化、沟通和提高效率,这正是近代欧洲也在逐渐形成的观念。集权的经济控制、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都是早期近代欧洲精英意识发展的重要成果。因此,罗威廉指出,虽然清代中期的正统精英陈宏谋等人并没有把这些观念发展到欧洲那样系统和圆满,但足以证明,清帝国对欧洲而言是“停滞的”和“落后的”历史结论应该改写。
罗威廉先生用了10年的研究心血,从经济,政治诸领域解读陈宏谋。2001年罗威廉先生出版了他的学术巨著《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一书。以这部鸿篇巨著,将陈宏谋这个200多年前的清代汉族官员推向了21世纪的世界视野,这是对“停滞论”的有力回应,也让世界重新调整目光来审视封建时期的中国。
[attach]2269586[/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45
虽然,陈宏谋在当下的中国依然寂寞,知名度远不如他的继任者刘墉(《宰相刘罗锅》)、和珅、纪晓岚等人。可是,那些经文学作品及因影视剧,虚构情节,为文造情,炒作而火的人物,终究不能长久地占据历史舞台。随着陈宏谋的国际化研究不断深入,“世界的陈宏谋”,必将拭去“遗珠之恨”,成为永久的陈宏谋!
[attach]2269587[/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47
横山村古迹众多,走近村前,一块几亩宽的草坪上两尊高1.5米左右的大石狮格外醒目。这对石狮子原来摆放在陈家相府门前,当年太平军北上攻打桂林时,一把火将相府和御书楼焚为灰烬,只剩下这对石狮子。
[attach]2269588[/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48
站在草坪上向前望去,村后的横山映入眼帘。横山远看像只俯卧的狮子,村民们又叫它狮子山或“一品峰”。据临桂县志记载“一品峰”有三石成品之形而名,其中还暗合榕门公陈宏谋官至一品之意。一品峰上有摩崖石刻4处,其中3处乃陈宏谋侄儿陈钟琛、陈钟璐和曾孙陈兆熙的诗作。
[attach]2269589[/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50
陈氏宗祠是到访者去得最多的地方,宗祠为清光绪十七年时任广西巡抚马丕瑶奏建,为教化民风的重要典范。
[attach]2269590[/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51
陈氏宗祠坐北朝南,大门朝东,背依横山,共分三进。第一进是头门,第二进是中堂,第三进是后堂,各进之间有天井。目前宗祠保存尚好。
[attach]2269591[/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53
御书楼是皇帝念榕门公一生为民,勤政廉洁而特许建造的。楼中收藏有榕门公的遗作《培远堂文集》,楼上曾堆有《培远堂文集》全部刻板上千块,可是历经战火,早已不复存在。
[attach]2269593[/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54
从前三进祠堂挂满了金匾,可惜在文革时被毁,现在头门瓦檐下挂的几块“进士”匾是后来重新做的。步入中堂,左侧墙壁上并排挂有“蔚为国光”、“德业永昭”、“高山景行”3幅镜框装的题词,这是1946年在陈宏谋诞辰250周年之际,蒋介石、白崇禧、朱家骅分别为陈宏谋所题。中堂挂着一块楷书匾额“南洋世泽”,是1996年榕门公300周年诞辰时福建长乐的陈氏后人赠送的。进到后堂,正堂上端正的陈宏谋画像映入眼帘。画像前摆放着香炉,两旁则是陈继昌所书集句联“苇管书柿叶,瓦瓶担石泉”,借以激励子孙寒窗苦读,砥身励志。
[attach]2269594[/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55
宗祠整个大堂,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attach]2269595[/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57
宗祠内有清乾隆皇帝赐陈宏谋诗刻石碑1块,其本人墓碑1块;中堂两边墙壁上还嵌有大小39块石碑,分别是陈宏谋父母陈奇玉与陈刘氏墓志铭、陈宏谋与其妻陈杨氏的墓志铭、陈宏谋之孙陈兰森夫人墓志铭等。
[attach]2269596[/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4:58
乾隆的御笔石刻,碑高约1.5米,宽0.6米,行楷书法,圆润流畅,字迹尚可辨认:“东南繁剧地,抚治寄贤良。为我苏徐海,宜民简召王。允惟为沟洫,方可课耕桑。实政斯应树,虚名尚谨防。一心要于敬,五字示其纲。勖尔推行善,芳同桂岭长。”诗后有“御笔赐江苏巡抚陈弘谋”落款和“所宝帷贤”和“乾隆御笔”两枚印章。当时陈宏谋已经61岁,调任江苏巡抚,乾隆皇帝赠诗送行,对其寄予厚望。
[attach]2269597[/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00
陈宏谋逝后,朝廷御赐碑文《清高宗御赐旌表原任太子太傅大学士陈宏谋碑文》,全文如下: “朕惟赞绩纶扉,聿重老成之望,留芳琬琰,用垂奕祀之声,效宣力于中朝,尔位之靖共夙著,播令闻于永世,天家之典礼攸崇。尔太子太傅大学士陈宏谋。砥行端方。持躬恪谨,早登词馆,恩叨珥笔之荣,特佐铨曹,职慎持衡之寄,继班跻于柏府,仍分品藻之权旋,手绾夫银章,还带风霜之任,晋秩而监司表望,分藩而屏翰宣劳,屡邀简擢之恩,益励寅恭之素,洎乎颁条按俗,建节敷猷,统庶司表率之权,树高牙者九省,寄属郡宣旬之责,膺专阃者二十年,誉望即崇,勤劳罔懈,?登八座,入领诸卿,侍讲幄而松牖云扉。端资黼黻,正揆席而鸳行鹭序,宠冠簪缨,肃趋政事之堂,秉轴方需励翼,廑念遂初之服,封章屡乞闲身。朕嘉彼旧劳,怜其晚景,加秩以彰荣遇,赐服以示殊恩,方谓退息乡园,余年未耗,何图载弛驿路,朝露俄惊,饰终之典聿昭,秩祀之文并懋,表其端悫,谥曰文恭。呜呼!中外勤施,眷往绩而丝纶贲宠,哀荣礼备,树丰碑而泉壤生光。庶克永终,用昭来许。乾隆三十六年九月初四日。”
|
[attach]2269598[/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04
另一块御赐碑却罹遭劫难,碎为四块。断碣残碑即便修复,也不复原貌,岂不令人扼腕。
[attach]2269606[/attach][attach]2269605[/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05
[attach]2269607[/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31
陈氏宗祠的左前方有一个能容纳500多人的礼堂,是榕门中学旧址的一部分。
[attach]2269751[/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33
据临桂县志记载,1943年,由广西知名人士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李济深、粟豁蒙等军政及各界人士119人发起,在横山村旁创办了一所纪念陈宏谋的“榕门中学”。当时因校舍不够,征得陈家后人同意,祠堂暂作女生宿舍。沦陷期间,校舍门窗及桌椅、架床、图书毁坏殆尽。
[attach]2269752[/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34
1959年该校改名临桂中学;上世纪80年代初,临桂中学迁往县城;1996年在陈宏谋300周年诞辰之际,学校重新复名“榕门中学”。
[attach]2269773[/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36
横山村还有一宝,即横山豆腐乳。横山豆腐乳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已名声在外。清代诗人袁枚曾对横山村豆腐乳赞誉有佳,曾在他的《随园食单》中写道:“广西以白腐乳为最佳。”横山村豆腐乳以其独特的口感深受乾隆皇帝喜爱,曾作为朝廷贡品年年进贡,是桂林腐乳的发源地。
[attach]2269774[/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37
美味的横山豆腐乳,制作过程相当繁杂,工序多,且纯用传统手工作坊生产。目前,横山豆腐乳制作工艺因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已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attach]2269775[/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39
圆井口,方井台,恪守天圆地方的传统格局,是我们这个汲水而饮的古老国度,相衍成习的民俗。而横山村陈氏宗祠正前方约150米的村旁田边,却有一口“四方井”,已有300多年历史。两井并列,井沿均为四方形,故名“四方井”。
[attach]2269777[/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40
横山人制作豆腐乳所用的水都来自于“四方井”。村民们认为,没有“四方井”的好水,就做不出横山豆腐乳的香醇味。
[attach]2269784[/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41
家学渊源的陈家,历来不乏响当当的人物。仅举“三元及第”的陈继昌为例。
[attach]2269787[/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43
三元及第,即乡试解元(全省第一),会试会元(全国第一),殿试状元(由皇帝亲自出题、评审并钦定)集一身者。陈宏谋的玄孙陈继昌,嘉庆十八年,参加广西贡院的乡试,荣登榜首,高中癸酉科解元;嘉庆二十五年,陈继昌赴京赶考,先在会试中荣获会元,继而又在殿试中荣登榜首,成为三元及第的新科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
[attach]2269789[/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44
在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历史里,中状元者共有680多人,其中“三元及第”这样的“大三元”仅有13人,清朝267年历史,“三元及第”只有两人。陈继昌就是中国13个“三元及第”者中的一个,占据清朝科举中“三元及第”状元的半壁河山,也是中国科举考试历史上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状元。应该算个奇迹。
[attach]2269792[/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47
桂林王城内,正阳门城楼上的门额石匾刻着的“三元及第”四字榜书,就是旌表陈继昌以坐破寒毡、磨穿铁砚之功,创造的科举神话。以激励家乡更多的莘莘学子,不惜停辛伫苦,励志芸窗,以攫上第。
[attach]2269795[/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51
古老的岁月已悠悠过往,祖宗的荣耀旗上如今却玷污了一块耻辱的印记—2011年横山村与鱼陂畲村的械斗事件。
[attach]2269801[/attach]
作者: 颍河米虾 时间: 2013-2-6 15:55
谢谢楼主的介绍,拜读了,楼主你辛苦了!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5:55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3-2-6 15:56 编辑
为此我们还特意去了一趟与横山村比邻而居的鱼陂畲村。
[attach]2269805[/attach]
作者: 游儿 时间: 2013-2-6 16:03
漓江冬泳人 发表于 2013-2-6 14:41 
史学家界定陈宏谋是康乾时期清官廉吏的代表,又是清代的理学名臣,有“勤政务实、政绩显赫、著述甚多、口碑 ...
我走了几次桂林都是冲忙而已,没看到这景点,可惜。谢谢漓江冬泳人朋友好介绍。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6:29
鱼陂畲村边有座小庙,虽立于平地却名曰:高山大庙。
[attach]2269883[/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6:31
庙旁,古樟、龙鳞松、柏腊树环围出一片水木清华的生生旺地。
[attach]2269889[/attach][attach]2269888[/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6:33
青砖小瓦,木柱石础,前殿为扇形墙,后殿是三阶马头墙。
[attach]2269891[/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6:35
前殿牌匾表明:该庙最近一次重修是1984(甲子)年;
[attach]2269894[/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6:37
庙前石碑则记载着:前一次的重修期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修期就在115年前,当算为古庙。
[attach]2269896[/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6:38
庙为两进,由前殿、天井、后殿组成。也许是兼作社庙(祭祀土地)和祠堂,庙内不设神龛佛座,空空如也。 村人建庙,吉联、警句遍贴。不再“纳稼以供王税”的庄稼人,仍在“洗典以奉亲颜”。祈求上苍,不蝗无灾,祈保四时康泰,永佑全村平安,是他们心中所愿。 |
[attach]2269897[/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6:39
可是,再好的愿望也会被残酷的现实所击破。2010年12月25日傍晚,因山林纠纷的不断升级,结怨已久的鱼陂畲村与毗邻的横山村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村民械斗事件。有备而来的横山村村民,将匆忙赶来的鱼陂畲村民砍死3人,砍伤20多人。直至警方介入,诉诸法律,才解决了纠纷。事件虽然平息,但留给双方当事人的,都是无尽的后悔,解不开的心结,永远的伤痛!
[attach]2269899[/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6:42
在这起突发事件中,早有预谋而又主动挑衅的横山村民,举起屠刀砍向邻村村民,肆意杀戮的时候,哪里还记得祖上的遗训?!
[attach]2269905[/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7:01
突发的恶性事件,拷问着人们的良知。之所以说“冲动是魔鬼”,盖因人的理性与自制力还相当脆弱。
[attach]2269957[/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7:03
我们可以不信鬼神,但是人与魔鬼之间并非隔着汪洋大海,有人随时可以把心交给恶魔,甚至干脆沦为魔鬼。由“鬼”变成人常常需要一个痛苦的心路历程,而人堕落成“鬼”有时仅是一步之遥。
[attach]2269965[/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7:07
科学技术的猛锐发展,已使人类进入信息文明和数字文明时代。但人类物质大厦的摩天而矗,却没有使人类的精神大楼同步茁拔。
[attach]2269983[/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7:08
个人陷入冲动的魔咒而丧失天良,就能酿造悲剧。而群体蒙蔽于魔障,酝酿的就可能是一场灾难。善良的人们,面对人性之恶自古已然、于今为烈的现状,莫不椎心泣血。
[attach]2269998[/attach][attach]2269999[/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7:09
站在高山庙前,看着村民们将“平安是福”,作为念兹在兹、不可或忘的基本生存愿景,让我们也为他们祈福禳灾吧!
[attach]2270001[/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7:10
愿优良的传统文化永远在人们心中理智地醒着!
[attach]2270006[/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6 17:11
愿良知的珍珠,永存在中华民族大多数人的心匣中,不会遗失……
[attach]2270010[/attach]
作者: 桂平老山 时间: 2013-2-6 22:02
漓江冬泳人的又一游记杰作闪亮登场了,跟着漓江冬泳人去横山村寻幽吊古去。
作者: 爱好冬泳 时间: 2013-2-6 22:33
精彩分享好贴赞一个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7 15:12
岸上人 发表于 2013-2-6 14:43 
桂林古城名人多。
[attach]2271470[/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7 15:14
颍河米虾 发表于 2013-2-6 15:55 
谢谢楼主的介绍,拜读了,楼主你辛苦了!
[attach]2271472[/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7 15:15
游儿 发表于 2013-2-6 16:03 
我走了几次桂林都是冲忙而已,没看到这景点,可惜。谢谢漓江冬泳人朋友好介绍。
[attach]2271474[/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7 15:17
桂平老山 发表于 2013-2-6 22:02 
漓江冬泳人的又一游记杰作闪亮登场了,跟着漓江冬泳人去横山村寻幽吊古去。
[attach]2271475[/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7 15:18
爱好冬泳 发表于 2013-2-6 22:33 
精彩分享好贴赞一个
[attach]2271477[/attach]
作者: 爱好冬泳 时间: 2013-2-7 18:23
漓江冬泳人 发表于 2013-2-7 15:18 

作者: 南阳散人 时间: 2013-2-8 14:45
漓江冬泳人 发表于 2013-2-6 17:11 
愿良知的珍珠,永存在中华民族大多数人的心匣中,不会遗失……
了解历史感怀史实, 谢谢朋友的详实介绍。
作者: 0天空0 时间: 2013-2-8 20:08
了解历史感怀史实, 谢谢朋友的详实介绍。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