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造访太平古圩 [打印本页]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14
标题: 造访太平古圩

腊月十八,惠风和畅,訾州队友18人到临桂四塘乡赶太平古圩,回程至清代名臣陈宏谋故居横山古村造访。

岁晏村居,田闲人悠,圩场鼎沸,年味渐浓。逛古圩,访古村,见猎土产年货,体验乡间生活,漫步阡陌原野,游历名人故里,沉溺开心农场,寻访桂林腐乳原产地……其乐无边,遐思绵绵,谨以图文纪之。

[attach]2262333[/attach][attach]2262332[/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16
四塘镇仍保留着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式建筑及已经废弃的横山火车站,让文革前在此启蒙的兰兰唏嘘不已。

[attach]2262338[/attach][attach]2262337[/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17
[attach]2262340[/attach][attach]2262339[/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19
冬日争艳的千里光
[attach]2262341[/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21
四塘去往太平村的路以及1970年1月5日这个日子,都是刻骨铭心于我的脑海,终生不忘的记忆元素。

[attach]2262344[/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25

   其时,在市郊雁山插队的我,随队前来四塘修水利,翻山越岭跋涉了整整一天,借宿在太平村左近的陈家村。当晚寒潮来袭,北风凛冽,奇寒彻骨。5号清晨就被喊醒,上山砍柴备薪,回来时手足都冻僵了。但我们几个知青还奉命必须跑一趟四塘,否则无米下锅全队只能挨饿。可怜我们,明知身体和衣衫同样单薄,不御风寒,也只能枵腹沐寒赶往圩场。小十里路,来回近十公里,若是现在,谁都不在乎。但对缺衣少食、营养不良的我们来说,酷寒气候下的19里路,每一步都是相当严酷的考验。在无处避风的旷野里,人人啼饥号寒,尤其是回来的路上,未满18岁的我,在极度饥饿和刺骨寒风的折磨下几近崩溃,近乎麻木的身躯早就不听使唤,真担心蹒跚着的自己随时都会倒卧不起,再也回不去了。以致后来的我,曾经二月份在大西北近于自虐地冲冷水,也曾4℃水温冬泳550米,似乎都没感觉出相似的极度深寒。

[attach]2262347[/attach][attach]2262348[/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32
四十三年岁月如流水,时光荏苒不复回。当年的饥寒交迫,与如今的丰衣足食,不啻天壤;当日的天寒地冻受迫出行的无奈,与今日的风和气暖寻游乡野的心境,也判若云泥。

[attach]2262358[/attach][attach]2262356[/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34
柳柏菱塘,鸭欢鹅叫,广袤的平野田园让人体味着浓郁的乡土风情。怎不让抚今追昔的我,感概万千!
[attach]2262362[/attach][attach]2262360[/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35
[attach]2262368[/attach][attach]2262367[/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47

四通八达的太平圩,周边村庄稠密,人口众多,自古为繁庶之地。“太平圩屯子里三十三村”,诠释着太平圩的繁盛热闹。

[attach]2262390[/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49

圩场不大,最红火处是糯米糍粑加工场。趁着圩日,备年货的乡民纷纷前来加工糍粑。而糍粑的加工过程,又最吸引我们这些城里人的眼球。上好的香糯,用水浸泡得雪白,有的还加黄栀子泡成鹅黄色,上甄蒸熟,趁热上机(传统工艺是置于石碓臼用木杵舂捣)绞成膏状米团,迅疾取出用手工揉条、分剂、压制成圆形饼状。做出的糍粑类似于朝鲜族的打糕。


[attach]2262404[/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52

看着排队等候的米桶,五个冒着腾腾热气的木甄,以及像变魔术一样,瞬间就形成了糯米到糍粑的蜕变。队员们高兴极了,纷纷融入到糍粑加工现场的各个环节,搭手帮忙,讨要热糍粑、刚出甄子的糯米饭。忘情处,“手舞足蹈方无已”,不亦乐乎!

[attach]2262411[/attach][attach]2262410[/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53
[attach]2262417[/attach][attach]2262416[/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54
[attach]2262419[/attach][attach]2262418[/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57

我则一个人前往村里四处转悠,找寻古圩依然保存着的一些古色古香。

[attach]2262420[/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58
[attach]2262428[/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5:58
[attach]2262429[/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6:01
[attach]2262435[/attach][attach]2262436[/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6:03
  太平圩有五眼相当好的井,分别为狮子井、四方井、大井、下街井和斋公井。充足的井水养育着当地的百姓,孕育着太平街的繁华,也记录着田家汲水而饮的井台文化。

[attach]2262439[/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6:03
[attach]2262441[/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6:05
远近闻名的狮子井,因井边有一对石狮而得名。如今只剩下一只狮子的孤身独影。

[attach]2262444[/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6:07
井边的碑记表明:此井重修于“民国六年”(1917年)冬月(农历十一月)。

[attach]2262445[/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6:09
村前寺湖,塘边立着一座小石塔。

[attach]2262458[/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6:11

塔体通高一米多,葫芦宝顶,阁式单檐,塔身为方石柱,四碑形,双侧及正面此三面都刻有道家镇邪菉(仙神符信及名讳秘文);唯背面刻佛教的“阿弥陀佛”。无石础,塔基直接栽在土中。

[attach]2262459[/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6:17
请教几位村中老者:此为何物?始建何时?立此何用?无人能答。看来近神宜敬,远神宜远,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也需破解非实用难题才行。

[attach]2262465[/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1 16:22
   不过从外貌及立于通河的湖塘边这两方面看,极像中原道教文化中的镇河石——河伯石塔。从佛道杂糅的非正规序列看,此塔建制者应为既拜佛又信神的非专业人士——普通村民所建。而此塔蕴含的文化元素,则绝非岭南百越土著,明显带有中原文化的传承。

[attach]2262479[/attach]


作者: 桂平老山    时间: 2013-2-1 16:45
本帖最后由 桂平老山 于 2013-2-1 16:47 编辑

香香糍粑味,浓浓乡土情。胡队带着訾洲冬泳队的泳友到桂林周边的乡村探访,了解民风民俗,触景生情,勾起了四十多年前上山下乡插队时的情思。四十多年前的插队生活与现在相比,犹如天上与地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在,此行前来造访,还可以探幽访古。但是,昔日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作者: 壶城博浪    时间: 2013-2-1 17:25
赞一个
作者: 爱好冬泳    时间: 2013-2-1 23:59
图文并茂好贴赞一个
作者: 一江春水00    时间: 2013-2-2 13:59
欣赏了
作者: 0天空0    时间: 2013-2-2 22:31
很好的文物,赞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3 15:11
桂平老山 发表于 2013-2-1 16:45
香香糍粑味,浓浓乡土情。胡队带着訾洲冬泳队的泳友到桂林周边的乡村探访,了解民风民俗,触景生情,勾起了 ...

[attach]2264856[/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3 15:12
壶城博浪 发表于 2013-2-1 17:25
赞一个

[attach]2264857[/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3 15:13
爱好冬泳 发表于 2013-2-1 23:59
图文并茂好贴赞一个

[attach]2264859[/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3 15:14
一江春水00 发表于 2013-2-2 13:59
欣赏了

[attach]2264862[/attach]
作者: 漓江冬泳人    时间: 2013-2-3 15:14
0天空0 发表于 2013-2-2 22:31
很好的文物,赞

[attach]2264863[/attach]
作者: 爱好冬泳    时间: 2013-2-3 17:43
漓江冬泳人 发表于 2013-2-3 15:13

[attach]2265160[/attach]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