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中心一条繁华马路的楼群出口处,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摆了个理发摊儿,价格便宜得邪乎,男活儿女活儿一律两元。除了坏天气,他每天都能做三四十个活儿。
他是某毛纺厂的退休工人,拥有40年的工龄。当有人问,你一个月拿多少退休金时,老人立马露出孩童般灿烂的笑脸。他说,这两次涨工资,工龄也按年头给钱了,每月有两千多元的退休金。按说他手头该是富余的,满可以过一个幸福的晚年,可现实并非那么简单。
老人的儿子其实收入也不低,每月有四千多元的收入,今年38岁才刚完婚。从银行贷款买了五大道附近的老楼偏单,花了90多万。这个房奴的包袱背得也太沉重了,每月得还银行贷款三千元,30年还清。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给儿子买套经济适用房时,老人表情狰狞,非常气愤地说,我家祖祖辈辈都在天津卫住,凭什么把我儿子赶到郊区去?
老人还热衷于炒股和买彩票。最近,我们发现他情绪低落,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有人问他,是不是家里出事了?老人说,我活着真不如死了好啊,股票给套住了,彩票也不中大奖,没辙。
假如老人不买高档地段的房子,假如老人不炒股不买彩票,爷俩的日子过得是多么舒心和幸福。糟糕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假如往往是不会发生的,许多桎梏都是在欲望面前自觉套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