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红叶飘(散文 修改稿)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枯藤    时间: 2012-11-6 15:44
标题: 红叶飘(散文 修改稿)
本帖最后由 老枯藤 于 2012-11-7 09:36 编辑
+ R, S7 Q1 x, E7 P" n* B& p( `$ [
! i  r/ E/ [& k; V3 \1 Y" u7 ^2 Z) |红叶飘
8 W9 D9 Y5 f8 T" `
' L0 L6 H; B6 G8 j6 ^
      深秋,阳光明媚。这时,与友驾车穿越于被彩林包裹着的崇山峻岭,感受扑面而来的彩色和厚重的团团红色,是很爽的一件事。于是,四川的甘孜、阿坝两州的很多地方,到处都能看到挂川A牌照的小车,如新都桥、黑水、米亚罗、九寨沟、燕子沟……等等。一到在周末,就是拥挤。漫山遍野的小车如蝴蝶般的在浓重的油画般的彩色中飞舞,像走进了画廊,让人想起莫莱、塞尚& X9 C7 _5 d9 W* r  X7 U$ v" P4 \
      银灰色的标志307,在海拔两千多公尺的山道上缓慢的盘旋,车窗外是无边无尽的鲜艳夺目的迷彩,绚丽而灿烂。一片鲜红细长的叶子带着清新的空气带着萧瑟的山风,舒缓的旋转着轻柔身子,轻轻地飘进了车内,落在了方向盘上,恍动了几下,又降落在我的怀中,微微的抖动着,那是一片有生命的精灵。停车后,我小心翼翼的将它收起,准备带回家放在书页里,让我灰暗的世界,出现一点自然红。
% e7 R6 q; J" }0 E; W8 d      红叶的生命是短暂的,由黄到红,大约就一周。所以珍贵。它聚集了叶子一生的精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被寒霜冻出了火红,是那么隆重热烈,那么气势磅礴。又是那么凄美壮丽,像是被血浸染过,使人哀伤。8 Q% [& g0 v% X  d
      彩林中流淌着一条清澈透明的小溪。宝蓝色的溪水翻滚出朵朵白色的浪花,像一把把珍珠洒落在键盘上,发出清脆悦耳的琴声,这是在演奏命运交响曲。片片飘零的红叶轻飘飘的飘入水中,像是凝固的血片,一排排的争先恐后前赴后继的顺水漂流到该它腐烂的地方。那是它的归宿。
) B* k1 X" F  x3 u/ Z9 Z+ j  ?      红叶的一生是漫长的,整整三季。春天,嫩绿的芽儿从枝条上,婴儿般的萌出,在春风中随着枝条蝴蝶般的起舞。夏天,稠密的叶子遮天蔽日,为树干树根吸收雨露阳光。秋天,叶子衰老了,由绿变黄,由黄变红,很快就掉了下来,聚集在根的周围,用生命的残躯,为根提供最后的能量。( F# l( u' ~4 _- t6 n# Y
      这就是轮回。所以凄美,所以震撼,所以辉煌。
9 F. [, F. M" q6 Y- f7 O) g3 }      人们喜欢红叶,各自视角不同。古代文人骚客对红叶,更是浓墨渲染。白居易杜牧留下了“枫叶荻花秋瑟瑟”、“停车坐爱枫林晚”的佳句。唐伯虎张继,在同一地方分别写下了“爱晚亭上枫叶愁”“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绝唱。近代文豪鲁迅一句“枫叶如丹照嫩寒“,刻画出了枫叶的色彩、季节和风骨。伟人毛泽东,更是挥笔疾书,写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豪迈篇章。枚不胜举,可谓趋之若鹜。俱往矣。1 _4 @' y, w, Q: |8 C! H! ?
      晚秋瑟瑟,红叶随风飘落,对这一现象也是众说纷纭。物理学家说,是地心的引力;植物学家说,是自然脱落;禅说,是轮回;文学家说,是叶子对根的眷恋。我说,是命该如此。
7 i3 q) t9 m. C( _7 _      我用30多倍长焦观看,遥见远处山崖上,有一棵很大的树,满树的叶子火红,像一堆燃烧升腾的火焰。一阵山风吹来,片片红叶如火花般纷纷飘落坠下,慢慢的被风吹的越来越远,慢慢的看不见了。像火花在熄灭。红叶飘,叶枝摇,红叶不知飘何处,叶枝摇动折断腰!     
7 f6 S1 b6 _1 C      我喜欢红叶,尤其喜欢观看被肃杀凛冽的秋风卷动而漫天飞舞的无力挣扎的鲜红欲滴的红叶,像飞溅的鲜血,像血红的夕阳在回光返照。是生命的结束和新生。
! K, x. U! l8 P. h" m2 Y  X3 S      用我的一首旧作来结束吧。. g4 |3 K/ Q. f6 r* e( s
      秋风冽,崇山峻岭飞红叶,飞红叶,七彩之晖,谁能描绘?国宝栖息今犹在,茶马古道早已碎。早已碎,漫步丛林,游人依醉。$ P2 x  Q( A6 j  O0 [( c# l

作者: 浪尖漂石    时间: 2012-11-13 15:09
本帖最后由 浪尖漂石 于 2012-11-13 15:12 编辑 5 ?1 c! `* l2 m7 c) G5 ~+ D. j" E- G

; B1 V1 {- D' ~8 h7 G% c8 z, `配图
3 A" M7 B$ K: j3 u, ~5 \/ h
' W/ j% a. v" ]9 ~5 d6 G# H. |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