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勿忘国耻-今天是7月7号 [打印本页]

作者: 文彪    时间: 2012-7-7 08:56
标题: 勿忘国耻-今天是7月7号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6 R8 Q8 l: c1 w

; ~+ b  g0 }" b0 u! I0 {  - Y" }- A1 W/ g# Z- o' I: H
    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 s- Y0 g, s/ T# x- I2 Y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侵略者自从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来,侵略中国的又一关键步骤。
7 e, x2 k$ [; b: {- Q! ?
1 f: N1 n5 X/ z. D" f4 A  1 [9 u  M7 N& E
    古老的卢沟桥座落在丰台北面永定河上,平保公路由此通过。桥北数百米有一座铁路桥,连结平汉铁路。宛平城建筑在永定河东岸卢沟桥头。明朝末年为拱卫北京,乃于畿辅咽喉卢沟建此屯兵城,名日“拱极”。北洋政府倒台后,宛平县署迁入城内,改名宛平城。29军为扼守这个军事要地,以37师110旅219团第三营驻守,这是一个加强营,有1400多官兵,营长金振中。团长吉星文事变前在南京受训未归,团部设在桥西的长辛店,由团副苏桂清主持。旅长何基沣,师长冯治安均为坚决抗日的爱国将领。
* r6 r2 ?  q' d2 W. c( g4 U1 ]. m! @. u" T& `- s
    y  C' R! X. N8 q2 ~) M. z
    日军为了夺取宛平城已经作了长期准备。驻丰台日军不断在丰台至卢沟桥地区演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准备。至5、6月间,日军每隔三五天即演习一次,不分昼夜,荷枪实弹。日军第一联队所写《卢沟桥附近战斗详报》供认:“我们行动必须经常保持如疾风迅雷之神速”。“对于薄暮、黎明及夜间之训练务求精进,每一官兵都要作到熟记驻屯地附近地形,并熟练夜间行动;同时对于支那军首脑的住宅和兵营、城门等处,也都策定奇袭计划”,“对各目标一一勘查”。从6月起,驻丰台日军三个中队在宛平城北,平汉铁路北侧至永定河堤一带,日夜不停地演习攻城战术,时时枪炮齐鸣,践踏良田。还要求测量、圈占大井村民田,企图修建机场、兵营,切断宛平与北平的交通。5 h& H+ \, S) ?: p! x) m

8 a" U$ h& I% p. v6 X) A  
3 |* s; }- n% V8 `7 P- C6 _  u0 L    7月6日,驻丰台日军要求穿过宛平城去长辛店演习,遭中国守军拒绝。7月7日又荷枪实弹到卢沟桥地区演习,气氛紧张,异于往常。旅长何基沣急电师长冯治安从保定返平,商议了应变措施。7 ^3 C6 w" H& m2 S$ Y6 E4 i& ]
! S2 q" p  e# f* ]
  - D8 g" S" a) X. k, w
    当晚10时许,日军演习完毕,在城北整队似乎要回营。此时城东方突然鸣枪数响,日军立刻对宛平城取包围攻击之势,日军无端向宛平守军提出,日军丢失一名士兵,听到城内枪响,疑在城内,要求入城搜查。营长金振中拒绝了日方无理要求,并指挥所部严密戒备,当即报告了上级。日军鸣枪示威,两军对峙。夜12时许,日本使馆武官松井两次打电话给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坚持要求日军入城搜查,秦德纯拒绝之。稍后,松井电话称,丢失士兵已经归队,但为查明原因,日军一定要入城,如不允许,将以武装保护进城。此时日军已向宛平城外大量增援,作好总攻准备,战火一触即发。为防止事态扩大,秦德纯与松井商定双方派代表连夜赴宛平城调查。
* f3 i4 c/ r7 E+ S
+ l# C% Y0 {. c) y, P    s& b; U! [  [9 w, h2 f+ l4 ?( i1 N
    冀察当局派河北省第四区行政专员兼宛平县长王冷斋,冀察政委会外交委员会专员林耕字,冀察绥靖公署交通处副处长周永业为代表;日方以冀察绥署顾问樱井,辅佐官寺平,秘书斋藤为代表。8日4时许双方代表到宛平城县署大厅谈判。日方提出惩凶,向日方道歉,中国军撤退,日军入城等无理要求,王冷斋严辞拒绝。谈判刚刚开始,东门外便枪声大作,日军攻城。为保证代表安全,金振中提议将谈判地点改在县署附近的民房。当代表们刚离开大厅,首发炮弹便命中大厅,顿时双方激战至7时50分不止。金振中把樱井等带上城墙,让他们向日军喊话停止攻城,但无效,谈判无法进行。师长冯治安通过何基沣下达命令:“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三营官兵不畏牺牲,英勇还击,多次打退日军进攻。城外铁路桥,城北龙王庙被日军抢占,对宛平城造成威胁。日军见守军顽强抵抗,同意停火谈判,但因日方蛮横无理,谈判破裂,11时敌人再度攻城,宛平谈判结束。# q6 W. K9 k( t1 G; l, H# w; z. {

* O: Q9 L; ~/ ?  
+ `1 W. V. Q* Y" `/ c    8日午后,29军组织有力反攻:从长辛店以北,八宝山以南夹击宛平城外日军,重创敌人。入夜组织大刀队,奇袭铁路桥及龙王庙之敌。在夜幕掩护下,中国健儿悄悄摸进敌阵,只见寒光闪闪,日寇身首分家,惊恐万状的敌人仓皇逃命,29军夺回了铁路桥与龙王庙。2 D# f4 x8 u7 X

# U. j. m" `; O: |1 M  5 F$ o& Z# N5 Z! S
    日寇制造第二个柳条沟事件的计划失败了,又玩弄假谈判真大战的把戏。一面在北平与冀察当局谈判,声言就地和平解决争端,一面又迅速调集大军,部署平津间的全面大战。9日至11日双方曾三次达成停战协议,日方三次违约。11日,松井与秦德纯达成三项停战协定,冀察当局作了重大妥协,但事态却继续恶化。日军用大炮、战车反复冲击,铁路桥、龙王庙几得几失。219团伤亡很大,营长金振中,团长吉星文均先后负伤,但仍然坚守阵地。同时北平城内也紧急动员起来,准备迎击敌人的进攻。
" m* C0 ^4 r6 u- j4 H+ p/ x& }# t8 s: e3 z- U
  ' u( Y* A. J! k' ~
    日军的野蛮行径,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怒。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寇进攻卢沟桥通电》,紧急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号召“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而要“武装保卫平津,武装保卫华北”,“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15日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等应国民政府之邀上庐山参加暑期谈话会,向蒋介石面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当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各地党组织发出《关于组织抗日统一战线扩大救亡运动给各地党部的指示》,要求全党为实现7月8日宣言而不懈努力,员应当成为团结抗战的模范,表达了中国为抗战到底而与全国一切爱国力量生死与共的决心。
: J" m( A& @4 R# N7 [. _
4 T/ H' @4 }2 Y% X/ P; E6 G  
& x! o5 r) J% r1 y, P    卢沟桥抗战给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北平群众立即行动起来,中共地下党组织广泛发动、组织各界抗敌后援会,迅速形成支援29军抗战的热潮,长辛店、宛平地区的工人、农民,冒着敌人的炮火硝烟,为部队送饭、送弹药、救护伤员、修工事,农民把新摘下来的西瓜送到阵地上劳军。全国各地的声援电,慰问品,慰问信纷纷送到北平。萨空了从上海致电慰问,并汇来慰问款。来自广州、上海、天津、北平等地慰问代表团,带着丰富多采的慰问品到战地慰问抗敌官兵。各报社记者云集卢沟桥,以炽热的爱国之心进行火线采访,冒着敌人呼啸的枪弹,在前沿摄影,记录下日军的残暴与29军官兵的英雄事迹。通过报章,把日寇侵略的真相与中国军民的斗争精神,迅速传遍全国及世界。何基沣旅长热情地接待了各地的代表,并以全国父老的殷切希望教育官兵。卢沟桥抗战牵动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心。
3 ^" v# ~0 c  f+ i4 N% o7 `
) V9 z+ v# R. ?  G" I0 r
. P+ P1 Q( V  s" a
作者: 一江春水00    时间: 2012-7-7 09:04
欣赏了
作者: 驿城冬泳    时间: 2012-7-7 10:02
不忘国耻,国人才能记得雪耻,才能奋发图强,通过不懈努力,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繁荣昌盛,我们民族就能立于先进之林,我们的国人就能扬眉吐气。: ^% O; L8 C. W- G+ T* e( R& p+ _$ k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