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学习一哈!
[打印本页]
作者:
海豚大侠
时间:
2012-6-2 16:33
标题:
学习一哈!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身之三宝,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精与气又是神的物质基础。精气足则神旺,精气虚则神衰。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神在人体居于首要地位,惟有神的存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古代养生家强调指出:“神强必多寿。”这里所说的“神强”实为脑神健全之意。只有脑神健全,才能主宰生命活动、脏腑协调、肢体运动、五官通利,使全身处于阴阳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所以说,精盈、气充、神全为养生长寿之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又在于养神。 古往今来,医家、道家、养生家们都十分重视精神调养,重视精神治疗和心理养生的作用。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排除杂念。保持心地纯朴专一,顺乎天理,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他们认为“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著名医家石天基作一首《祛病歌》:“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病都却。心病还将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
4 [: F5 R {: w" u& w5 K
神只可得,不可失,只宜安,不宜乱。伤神则神衰,神衰则健忘失眠,多梦烦乱;不守舍则发为癫狂,甚则昏厥。安神者在于七情适度,喜、怒、忧、思、悲、恐、惊各有法度,适可而止。“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五脏所伤则精神涣散,精神涣散则神志衰减,神志衰减则诸病丛生。以上三者又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现代医学也证实,人类疾病有50%~80%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如高血压、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等。
: Q0 n7 R* N: y/ w+ H3 h7 J2 T
对于养生,
中医
有“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的说法。所谓养神,主要是指注意精神卫生。要做到安静平 和,神清气和,胸怀开阔,从容温和,切不可怨天尤人,急躁易怒。“起居有常,养其神也”。如果人们只注意养身,加强饮食营养,不懂得养神,不善于养神,是难以获得健康长寿的。自古以来无数事例表明,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能过古稀之年者不多见,而胸怀开阔情绪乐观者,往往可享高寿。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不如意事常**,尤其人进入老年之后,由于社-会角色、人际关系、健康状况、性格情绪等都会发生改变,若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神”,往往可产生孤独、忧郁、失落、自卑等消极心理。从养生角度讲,老人晚年能否保持良好性格、乐观情绪、高尚涵养和欢畅心境,对延年益寿意义重大。因此,老年人在注重“养身”的同时,更应重视“养神”与“调神”。
& Z* }( c5 ?6 W4 @! }
总之,养生宜着重精神。神的充耗与安乱,关系到人的健康长寿,故养生应当养神。人们若能遵循古训,修德养性,培养情操,健脑全神,方能享人生“天年”之寿。
3 m$ I/ v6 B3 O$ i
养神是一种观念,是人对自身认识的一次回归,具有更多的社-会内容,不是逃避现实,而是慎独其身,不是消极无为而是追求真正的人生,对人格有强化作用。养神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 J0 g- y4 i) c! H5 n; ^3 D
(1)少私寡欲,心胸坦荡:“心底无私天地宽”,要做到少私寡欲应注意两点:一是以理收心,明确私心对人体的危害。二是正确对待个人的荣辱得失。
' _- I8 l- C( p3 ]( ~* d% n
(2)抑目静耳,闲情逸致:孙思邈在《千金方·养老大例》中说:“养老之药,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眼耳是神气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渠道,其功能是受神气的主宰和调节。目清耳静则神气内守而心不劳,若目弛耳躁,则神气烦劳而心扰不宁。要做到抑目静耳,就要用高雅的兴趣爱好,来陶冶自己的志趣。有了高雅的志趣,自然会把浮名虚禄,看得淡若云烟。
l: C# d! a( u; t
(3)和畅情态,调摄七情:“笑一笑,十年少”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笑可增进健康,可使人长寿。俗语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长戚戚,有损天年;情绪乐观,能安神定气,是益寿延年防病治病的良方。
+ C6 { _; F& Y$ j! i# i" u
(4)顺应四时: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使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自然规律。人体寓于宇宙自然之中,只有与四时的变化相适应,人体才能保持清静内守的状态,“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养神的方法主要有:
/ B2 ]% O. S! u5 Q
娱乐养神
* d# _2 n# Q+ i- c$ D
可以调动某些休止或不常用的神经代替操劳疲惫的神经工作,充分调节各路神经的积极性,也是人们常说的换脑筋。娱乐养神的种类较多,如下棋、垂钓、跳舞、听音乐、看表演、看电影电视等。
, ~/ E2 z$ x, b) N# M
休眠养神
7 \: e- Q( v4 q2 p& j( h
多指睡觉,通过休眠使大脑处于休息状态,同时又使身体内部各部位的神经、关节、韧带、肌肉和器官无负荷或少负荷,进而积蓄精力,复苏体力。休眠养神掌握得当,能促使人体机能再生。
/ a+ Z2 g- T( ~; f6 [$ L" A. h
“糊涂”养神
9 e% _6 s5 N- ?5 u" q1 O- f
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躲避那些参与意义不大或价值作用不高的事情。不搞无原则争执和较量,不考虑和计较鸡毛蒜皮的是是非非,让脑筋和心情松弛下来,免受劳心伤神之累。坚持“糊涂”养神,可使人心胸开阔。
作者:
香官愚叟
时间:
2012-6-2 17:18
我欣赏“糊涂养神”,好。好!
作者:
渤海辽河
时间:
2012-6-2 18:21
给力
作者:
一石击水
时间:
2012-6-2 20:19
[attach]1832815[/attach][attach]1832815[/attach][attach]1832815[/attach][attach]1832815[/attach][attach]1832815[/attach]
作者:
悟昇午影
时间:
2012-6-2 21:01
经典之言:
. i( M# s; p- T
2 ^& I$ h% v) w, K' K. o/ E
“心底无私天地宽”,
& u& a5 W$ ~; K( \( t! E
要做到少私寡欲应注意两点:
1 c6 f& D5 y9 n6 B2 d8 v! W
一是以理收心,明确私心对人体的危害。
8 K V) V# n7 u( `* i0 p
二是正确对待个人的荣辱得失。
/ F7 v/ g/ P2 d) M1 @( \, F" `# G* y
. y. S3 _7 \8 u# Z) ?- \3 h
作者:
悟昇午影
时间:
2012-6-2 21:06
[attach]1832870[/attach]
作者:
香官愚叟
时间:
2012-6-4 11:05
海豚大侠,常看其形,不闻其声,更不谋其面。
作者:
水中仙子
时间:
2012-6-4 17:17
学习了
作者:
情意无价
时间:
2012-6-8 05:19
学习了!做人的真谛!
作者:
武当侠
时间:
2012-6-8 10:48
学习拜读了。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