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威海-海水年度表层水温一览表 [打印本页]

作者: 网醉    时间: 2012-4-19 16:25
标题: 威海-海水年度表层水温一览表
本帖最后由 网醉 于 2012-4-20 09:01 编辑

威海-海水年度表层水温一览表
    威海沿岸位于北黄海,黄海外海水对水温年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此外,冬季渤、莱低温沿岸水沿山东半岛北部流至成山头、石岛一带,因而给这一带沿岸水温变化带来一定影响,使得水温年变化较之气温年变化有着明显的迟后现象,前者比后者落后2旬左右。
累年各月平均最高最低水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多年年平均
平均
1.4
0.8
3.0
8.1
13.5
18.0
21.3
24.1
22.9
18.3
12.3
5.5
12.5
平均最高
3.2.
2.5
4.7
9.0
16.9
19.0
22.6
25.6
23.9
19.6
13.6
6.8
--
平均最低
-0.6
-0.8
1.8
6.1
12.0
17.3
19.3
22.1
21.6
17.3
10.4
3.8
--
   据威海市气象站1959至1982年资料,威海市年平均气温为12.1℃,全年最低在1月份,平均为-1.6℃。2月份温度开始逐渐回升,平均为-0.4℃,至3月份平均温度达4.2℃。据威海海洋站(北纬37°30′,东经122°07′),1961年至1977年资料,沿岸水温多年年平均为12.5℃,全年最低在2月份,平均为0.8℃,沿岸因受黄海外海水影响,2月下旬才开始增温,最高水温在8月份,平均为24.1℃。最快增温期为4—7月,增温速率为4.2℃/月。最高水温出现后转入降温期,10—12月降温快,降温速率为4.7℃/月。
随着沿海工业和沿岸工程建设的发展,最高水温和最低水温,已成为重要的参考数据之一。威海市沿岸最高、最低水温与其月平均值的分布特点一样,也是冬低夏高,最高月份为8月,最低月份为2月。极端最高水温27.1℃,出现在1968年8月4日。极端最低水温为-2.1℃,出现在1969年2月25日。
  


作者: 网醉    时间: 2012-4-19 16:31
岛屿
    威海市海域内的岛屿均属大陆岛,在地质构造上与邻近的陆地相似或相联系。如合庆沿岸的连林岛、小黄岛、青岛和黑岛,原为沿岸岬角的一部分,它们与南山嘴、北山嘴和江古嘴,组成了15—25米的海蚀阶地。
刘公岛 位于威海湾湾口,距威海商港码头2.1海里,为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国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岛东西长4.08公里,最宽1.5公里,最窄0.06公里,平均宽度0.77公里,面积3.15平方公里,岛岸线长14.95公里。岛上峰峦起伏,最高峰旗顶山海拔153.5米,由下元古代的片麻岩组成。岛的北坡陡峭,海蚀崖直立险峻,南坡平缓,并堆积有上更新世的黄土层,其前缘有明显被海平面淹没的迹象,岛的西端有高出海面10余米的海蚀阶地。
褚岛 位于远遥嘴的东北1.4公里,距远遥海岸3公里,岛南北长0.82公里,平均宽度0.21公里,面积0.71平方公里,岛高68.5米,岛岸线长2.68公里,是威海市第二大岛。相传明代有褚姓渔民来岛上避风,故称褚岛。
大岛、小岛 位于市区正西13公里、双岛港北部海口处,两岛并列,故称双岛。大岛岛岸线长1公里,岛高14.9米;小岛岛岸线长0.6公里,岛高12.1米。
小石岛 位于涝台以西海岸,有大小两个岛屿,统称为小石岛,岛岸 线长1.65公里。大岛称石岛,俗名小石岛岛高31.4米,因岛上多石而得名;小岛称里岛,因位于陆地与小石岛之间而得名。
海龙石 位于山东村东的柳树湾东北,岛岸线长0.33公里。系一巨礁,形似老鼠,又名老鼠礁。
黑岛 位于市区东北4公里,江古嘴以北,岛岸线长1.13公里,岛高32.9米。岛上岩石呈暗黑色,故名黑岛。
牙石岛 位于合庆嘴以东,青岛东北,岛岸线长0.53公里,岛高9.1米。系一巨礁,形状如牙,露出海面,故名牙石岛。
青岛 位于连林岛、小黄岛以东,岛岸线长0.63公里,岛高28.8米。岛上杂草丛生,春夏一片青绿色,故名青岛。
小黄岛 位于青岛以西,岛岸线长0.43公里,岛高15.6米。岛上多岩石,呈暗黄色,故称小黄岛。
连林岛 位于威海湾北口北侧,小黄岛以西,岛岸线长0.73公里。该岛与陆地之间,有一片礁石相连,故名连林岛。
黑鱼屿 位于刘公岛东北,黑鱼嘴以东,岛岸线长0.29公里,岛高8.8米。其形如黑鱼头,故名黑鱼屿。
黄岛 位于威海湾北口南侧,为一圆形小岛,与刘公岛相连,岛岸线长0.84公里,岛高12.0米。在甲午战争期间,黄岛炮台对封锁威海港北口、抗击日军入侵起很大作用。
小泓岛、大泓岛 位于刘公岛东部,附近海水深广,故又称“东泓”。小泓岛岛岸线长1.3公里,岛高8.3米;大泓岛岛岸线长1.28公里,岛高5.5米。
日岛 位于刘公岛南2公里,岛岸线长0.88公里,岛高13.8米。原为露出水面的一片礁石,远望似衣漂浮水面,故称衣岛。清朝初年,以其位于东海日出的方向,改名日岛。
黄泥岛 位于双岛港内,因岛上多黄泥,俗称黄泥岛。该岛从西面看,形似卧鹿,又名鹿岛。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时,以此岛与文登县为界,又称界岛。退潮时,可涉步岛上。
大捷岛 位于合庆湾南部,其北部为东古嘴岬角,系一礁岛突入海中,似从陆地鼓出被截,由此形势而得名。
羊龙礁 位于市区东南9公里,系一礁岛。满潮时,仅露其顶部,俗称洋里岛。
三摞麦岛 位于皂埠嘴岬角东北,系一礁岛,有大小三礁并列,远望似麦垛,因此得名。


作者: 网醉    时间: 2012-4-19 16:34
威海市的海岸类型属于港湾海岸。港湾海岸是由伸入海中的坚硬岩石组成的岬角和向内凹进的海湾所构成的岸段,因此又把它称为“岬湾海岸”或“基岩海岸”。威海海岸的轮廓,主要受冰后期海面抬升以前原始地形的控制。山地、丘陵突入海中,形成海岬和岛屿,而沿海低地、局部平原、小河入海口,则形成海湾,原始地形的高差,形成了岬湾交错的岸线。海岸受NE—SW向及NW—SE向构造线控制,同时,它又受X型断裂以及沿断裂活动的块断运动的影响,从而造成了具有NE及NW向的海岬与海湾。其中NE向的较大海湾有威海湾、杨家湾、合庆湾、柳树湾等;岬角有皂埠以东岬角、合庆以北岬角等。NW向的较大海湾,有葡萄滩、麻子港、石岛滩、黄埠港、双岛港等;岬角有靖子头、远遥嘴等。这种X型的构造格局,构成了威海港湾海岸的基本轮廓。在沿岸岬角地带与一些岛屿上,分布着较为平坦的海蚀阶地,地形高程一般在15—25米左右。
威海市沿岸没有大型的海积地貌,仅威海湾、杨家湾、麻子港、石岛滩和黄埠港等海湾内有海滩沉积。沿岸岬角地段,基岩抗侵蚀能力较强,海蚀后退速度比较缓慢;海湾地段,湾内构散沉积物的来源,主要是海岸海底基岩的侵蚀物质,其次是河流挟入的泥沙。据《威海卫志》(清康熙本)载,明永乐元年(1403)修建威海卫城,城垣“东至海半里”(250米)。今卫城旧址距海500米。1976年以来,人工回填海岸100米左右。五百多年来由于海岸的海蚀夷平作用,使岸线后退了150米左右,并在沿岸形成了狭长的海滨平原。从威海市的海岸发育特征看,现正处于由曲折的海侵岬湾岸向侵蚀、堆积的复式夷平岸演化的初期阶段,但海蚀夷平作用的进程比较缓慢


作者: 网醉    时间: 2012-4-19 16:43
明代设卫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东北要冲,自元代以来,经常遭到日本海盗(史称“倭寇”)的侵扰。清雍正三年《威海卫阖卫绅士留卫公呈》追述:“威海一卫,距登郡极东,东接高丽,南通日本、琉球,北达奉天、天津,岛屿联络,刘公岛最险,为江浙七省通商要路,货船停泊,海寇劫掠,每从此发。”
明朝建立后,深以倭患为忧,奠都不久,即整饬海防,以资防御。在山东东部,于洪武十年(1377年)升宁海军为宁海卫;十九年(1386年)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沿海,筑宁海卫城;二十三年(1390年),根据山东都司周彦的建议,设五总寨于宁海卫、八总寨于莱州卫境内,共辖小寨48座。其中,分布于后来的威海卫境内的有:王家院寨(今田村人民公社寨子村处)、双岛寨(今田村人民公社高立山西坡)、竹岛寨(今市区人民公社北竹岛村西北山顶)、辛汪寨(今蒿泊人民公社长峰村东北处)、海埠寨(今蒿泊人民公社海埠村东北处)等五座。二十七年(1394年),魏国公徐辉祖主持海防,将刘公岛居民全部迁往陆地,以避倭寇骚扰。
1398年5月(明洪武三十一年四月),明朝政府将文登县辛汪都三里东北近海处划出,设威海卫,派兵驻屯。卫辖左、前、后三个千户所,建捕倭、屯田、春戍、秋戍诸军,并在沿海筑墩,沿路设堡。遇有倭寇袭扰,墩则昼举烟,夜举火,接递通报。与威海卫同时设卫的尚有安东卫、灵山卫、鳌山卫、大嵩卫、成山卫和靖海卫。
     威海卫有防无城,直到1403年(明永乐元年),安徽凤阳人陶钺调任威海卫指挥佥事,奉命征集军民数万人建筑卫城,威海卫遂逐步成为海防重镇。



作者: 铁锚    时间: 2012-4-19 17:02
这就是沙鱼靠岸晚的原因吧。
作者: 铁锚    时间: 2012-4-19 17:06
网醉 发表于 2012-4-19 16:43

刘公岛是很有名的呀。
作者: 威海杆哥    时间: 2012-4-19 19:26
网醉 发表于 2012-4-19 16:43

很详细,学习了,谢谢网醉团长,您辛苦啦。
作者: 鉄沙狼掌    时间: 2012-4-19 20:56
[attach]1749972[/attach]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