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天气越来越热,为了“下火”,她就买了一件王老吉,喝了近一个星期,竟然腹泻不止。医生诊断说她脾胃虚寒,是因为过量食用清寒、味苦的食品所致,吴曦就不明白了:“老少咸宜”的王老吉在她身上怎么就不宜了呢?
声称有清火功能
王老吉卖得火
如今,“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耳熟能详。加之现在天气逐渐炎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王老吉来清热消火。一时间,王老吉似乎成了清热消火的必备品,有着可乐、冰红茶等饮料不具备的特殊功用,而每罐3.5元的价格也让消费者乐于接受,并赢得了“中国可口可乐”的美誉。
在成都家乐福超市收银台前,一位提着一箱王老吉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天气炎热,家里人都喝王老吉,她认为这样的饮料比碳酸饮料好上百倍。降火又解渴,一举两得,且对身体无害。
一位商务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他请客吃饭,饭桌上除了酒,还有王老吉,喝酒易上火,就用王老吉“败火”。“现在就流行一边上火,一边灭火。”这位人士笑着说。
中药还是饮料
王老吉身份尴尬
根据王老吉的配料表,有老中医笑称,这哪里是饮料,王老吉更像是一副医生开出的中药处方。可这个中药处方怎么就成了人人可以喝的饮料?王老吉到底是中药还是饮料?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很少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喝王老吉是种潮流。
2005年,职业打假人刘某以王老吉违反了我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将其告上法庭,他认为,王老吉在配方中加入了夏枯草,而按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夏枯草不属于《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仅是一味纯中药,不应加入只申请了普通食品批文的王老吉中。法院最后驳回了刘某的诉讼,且没有对这个重要的争辩焦点—————将纯中药夏枯草加入饮料中是否合法给出答案。
在这一案件中,矛盾双方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夏枯草上。那么,这味药加到食品当中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伤害吗?
成都市中医院大学刘教授介绍说,据中药典籍记载,夏枯草主要功用为清肝火、散郁结,可用于肝火旺盛而导致的目赤肿痛、头晕目眩、耳鸣、高血压等症,从来没有哪本医书将之描述为有毒物质,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人体摄入王老吉中少量的夏枯草成分,不会给身体造成任何影响。但夏枯草性苦寒,脾胃虚寒的人多吃之后有可能导致腹泻等不适,所以也并非老少皆宜。
刘教授认为:“从王老吉凉茶的配料中看,菊花、金银花、夏枯草以及甘草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具有清热的功效,药性偏凉,不宜当作普通食品食用。并不是人人都能喝。况且,‘是药三分毒’,每种药物均有其独特的性味与归经,而不同的人,体质也有阴阳、表里、虚实之分。如果食不对症,即便是无毒的药材,也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刘教授提醒消费者,夏季来临,很多商家推出各种各样的凉茶饮料,消费者切莫盲目听信广告,把这种带中草药成分的饮料当作水来饮。
凉茶需弹性标准
以便“名正言顺”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凉茶都是以“食字”号批文出现的,而其中加入中药成分的占多数。一些生产凉茶的知名企业担心,一旦要严格界定“饮料”和“中药”这一界限时,企业将受到冲击,因此凉茶企业呼吁尽快为凉茶制定相关标准,以便“名正言顺”。
邓老凉茶的生产方广东新南方现代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少平认为,作为食品和药品的中间体,凉茶的身份不尴不尬,如果按药品来管理,那么一些商场、超市就因为没有药品经营资格而不得销售凉茶,如果按食品来管理,像王老吉这样的官司就会没完没了。他认为,有关部门应尽快为身份尴尬的凉茶制定相关标准,标准不仅要征求专家意见,也要考虑消费者的看法,还应考虑到对传统文化的兼容,从而使标准具备一定的弹性。
成都市中医院大学刘教授称,《食品卫生法》第10条明确规定:“食品中不得添加药物。”而中药文化自古就和饮食文化融为一体。根据不同的时令和季节,在中药用量上把握到位,就可以在饮食中充分发挥中药药性,滋补身体。考虑到这点,《食品卫生法》对第10条作出了补充说明:“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料或者营养强化剂加入的除外”,也就是说,某些药品也可以作为食品或者加入食品中。随后,卫生部又制订了相关规章,推出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这一名单中的中药材,都可以加入普通食品中。
不少中医界的专业人士表示,法律所规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药食同源的有益中药,需要不断更新。王老吉凉茶事件并不是凉茶和消费者的矛盾,而是现有法律和固有的传统饮食文化的冲突。
据悉,广东省的药监部门已经准备将夏枯草作为药食同源物品上报给上级单位。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