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墓(Zhaojuns Tomb)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名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月十六日,我曾骑游路过昭君墓,因时间有限未曾入内细看,答应网友待后专帖介绍,今日得以实现。请大家跟我入内一游吧。
这是博物院广场上的汉白玉影壁——嫱云

小李飞刀,你也太神速了!容我尽快发上来吧。本帖子有许多的字帖墨宝,想必你们这些才子能感兴趣。
新中国创建者之一的董必武,为王昭君题写了一首七绝,此诗对历史的昭君作了总结性的评价,也对昭君的思想、见识、行动作了赞颂。诗为: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
舞文弄墨总徒劳。”
从此,王昭君一抹满脸的泪水和愁云,以一个愉悦的民族的和睦使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愿望。


昭君文物馆

昭君文物馆

青冢通道
昭君故里

匈奴文化博物馆

汉白玉的昭君雕像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秭归宝坪(今属湖北省兴山县)人。相传有“落雁”之美,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嫁远入匈奴,后立为宁胡阏氏,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唐代杜信《通典》中最早记载了这座昭君墓,以后历代记载甚多。 ffice
ffice" />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
乌兰夫题写的“青冢”牌坊

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包老师,说心里话,我真的是很喜爱您的作品,以及您的超人般的意志!很抱歉,未经过您的许可,我擅自盗用了您的不少照片——昨夜试着制作了我平生的第一个视频像册,其中采用了您大量的照片。高原景色着实迷人啊!许是我对高原情有独钟吧。包老师,什么时候您带我们去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牧民们纯朴的生活、听马头琴的悠扬声、赛马等。这个要求是否太过分了?请您原谅我的冒昧啊,我尊敬的老师!
青冢全貌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
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ffice:smarttags" />
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王昭君墓碑

在昭君青冢之上看博物院全貌

在青冢之上的昭君石雕像


ffice" />
王昭君(wánɡ zhāo jūn)
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还有鸟语花香的自然情趣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其诗情画意,令人流连。
青冢周围绿荫覆盖

ffice:smarttags" />
昭君陵远望呈青黛色,唐朝诗人杜甫到此游览时,曾留下过“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的诗句。据说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的时候,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历代相传称为“青冢”.青冢拥黛”被誉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
伫立墓顶,极目远眺,阴山逶迤峥嵘,平畴阡陌纵横,墓草青青,古木参天。昭君墓周围景色宜人,加上晨曦或晚霞的映照,墓地的景色似乎时时都有变化。民间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峰,午如钟,西如纵”,更增添了昭君墓这一塞外孤坟的神秘色彩。ffice
ffice" />
小李飞刀说:
包老师,说心里话,我真的是很喜爱您的作品,以及您的超人般的意志!很抱歉,未经过您的许可,我擅自盗用了您的不少照片——昨夜试着制作了我平生的第一个视频像册,其中采用了您大量的照片。高原景色着实迷人啊!许是我对高原情有独钟吧。包老师,什么时候您带我们去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牧民们纯朴的生活、听马头琴的悠扬声、赛马等。这个要求是否太过分了?请您原谅我的冒昧啊,我尊敬的老师!
-----------------------
你太客气了!能喜爱我的作品,是我的荣幸。发到网上的图片都是压缩的,如你喜欢,我可以提供给你原件。欢迎网友们到呼市来游玩,我会做大家的向导。
青砖红墙绿树成阴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胡锦涛(1994年8月15日)

贾庆林参观博物院(2003年12月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曾庆红(2005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

吴官正(2005年4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

李长春(2005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罗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2006年月9日)
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2005年8月14日)

曾培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2002年8月25日)

王兆国(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万里(1985年4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薄一波(197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李瑞环(1992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乔石(1990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尉建行(2000年9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徐才厚(2005年5月1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

谢飞(1998年7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姜春云(1996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田纪云(1998年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钱其琛(200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

迟浩田(2001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

丁关根(1994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































昭君故里(1:1仿制)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与大诗人屈原同里,。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







室外看到了,再参观室内吧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

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

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
一千九百多年来,生长在巴山楚水地区的一个山中女子——王昭君,竟引起历代文人的心灵共鸣,把中国文坛搅得风雷激荡。这正是因为南方巴楚文化与北方华夏文化交汇的光环,投射在昭君这个创作本体上,反映出了夺目光彩。

愿湖北的网友们,作为昭君的娘家人,
盼望各位来探望昭君




昭君家乡的物件

厨房

昭君家乡的用具


榨房

|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