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中国苏伊士" 胶莱人工河之梦有望成真 |
http://www.jiaodong.net 2007-06-19 07:57:24 今晨6点 |
胶东在线消息6月初,本报此前多次报道的胶莱人工海河这一惊世构想又有新进展:国家发改委已同意把胶莱运河可行性方案论证的项目纳入渤海环境治理规划中,并从规划资金中拨款500万进行方案论证。这标志着该项目又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 昨日,记者连线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了解到了一些详细情况。 反驳:修建人工海河并非前无古人王诗成说,修建人工海河的消息大量报道之后,很多人说他这是异想天开,其实,这是不对的,既非自己的奇思妙想,也非前无古人的创举。 建国后重开胶莱运河的设想始于1952年,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副部长王观澜给中央的建议报告中指出,胶莱运河如开通,不但经济上有很大利益,在国防上亦有极大好处。1952年9月25日毛泽东批示:“这条河如果能修通并能走大船,那是好的,但不知头五年有此财力否?”近年王诗成基于莱州湾和胶州湾的生态环境改善的考虑,提出了重开胶莱运河的设想,该设想一经提出,立刻引起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强烈反响。其实,古时这里就有一条连接两大海域的天然海沟,后来渐渐演变成今天地图上的一条小河—胶莱河。 2006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文圣常、郑守仪、秦蕴珊、胡敦欣,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绥、侯保荣、丁德文、唐启升九位院士向温家宝总理和曾培炎副总理呈送了“关于加快推进胶莱人工海河前期预研工作的建议”。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平时处事低调的中国海洋学界的泰斗紧急行动起来了呢? 渤海污染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海洋环境专家早就警告: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来遏制污染,10年后,渤海将变成“死”海;既使现在开始不向渤海排放一滴污水,仅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来恢复清洁,也需要至少200年!而一旦胶莱运河贯通两湾,利用潮汐以及季风的作用,可以形成渤海、黄海的大环流,加快海水吸纳消化污染物的速度。加之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再现碧海蓝湾将不是梦想。 “要是提案没有科学依据,就是求着这些院士点个头、捧个场,也是不可能的。更别提让他们给中央写信了。”王诗成说。 历史:“胶莱海运”延续了四五百年历史上的“胶莱海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具体说来,就是想利用胶河水道以沟通胶州湾至莱州湾的海路,缩短由江南到北京的海上运道,避开汪洋远航绕道成山角之险,从而减轻以至取代京杭大运河漕运的负担。这种设想以及尝试,从元初开始,经明代至清初,一直反复延续了四五百年。 历史上因为航运的需要,使这条河充满了历史。《史记》、东汉的《水经》、北魏的《水经注》对它都有记叙: 公元1280年,莱州人姚演向朝廷提出,利用原有河道,修建胶莱运河,以缩短海运航程。忽必烈当即批准了这个大胆的设想,委任山东最高长官阿巴赤率“万人开河”。两年之后,“凿池三百余里……谓之胶莱新河”。来自江南的运粮船队,不必再绕胶东半岛,只需进入胶州湾,随海潮驶入胶莱运河,再经莱州湾北上,即可直达塘沽。胶莱海运之梦,似乎已经成真。 然而,胶莱运河通航不久,就陆续暴露了缺陷,主要是运河水量不足。按原来的工程设计,是想利用两湾潮水上涨的时机行船,却因中间河段水浅,“船多损毁”,“军民苦之”。此后不久,山东西部凿通济州河和会通河,京杭运河漕运开通。同时,远洋航运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岁运粮数百万石。这样一来,新开的胶莱运河便被淘汰了。通航仅两年,忽必烈下诏“罢胶莱海运事”,阿巴赤调京任职,船舶水手都调到济州河等地。 至明朝,本来有京杭大运河可用,但黄河数次决口,泥沙堵塞了运河。于是,“胶莱海运”被又一次被提出。公元1538年,山东巡抚胡缵宗上书朝廷,得到批准。历时3个月,终于凿通了这条水道。眼见得“海波汇流……江淮之舟达于胶莱”,可惜,好梦难圆。经费提前用尽,运河中段又遇“难通者三十余里”,重开运河工程半途而废。 此后,胶莱运河的重修一次次被提起,却始终议而不决。年深月久,胶莱河越来越浅,最后终于被废弃。 王诗成总结说,自明代王献治胶莱,疏河身、固堤岸以后的百馀年间,胶莱北河入海畅通,赢得了“铜帮铁底老胶河”的美誉。但长久失修后河身淤浅,堤坝出险,到清乾隆年间,便屡有水患发生了,每当夏秋大雨,自大泽山西南而下的大小河流暴涨,全都涌入胶莱河,经常水溢堤决,祸及沿岸,平度西南乡一带直到来春,积水不消,“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秋天一片茅草荒”化为大面积的盐碱涝洼地,粮食产量极低,于是“平度州,十年九不收”的悲惨谚谣也就形成了。 到民国时期,胶莱河几乎年年“大水漫堤,漂没民居庐舍”,成了一条严重为害百姓的害河。由争水、阻水而引发村与村之间的纠纷,以及酿成的械斗死伤悲剧,也时有发生。 新篇章:建国后屡有疏通胶莱河的想法直到二十世纪的后半期,胶莱河才翻开了它的历史的新篇章。 1947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胶莱河右岸的三户山进行了名闻中外的胶河战役。1948年春,战争的硝烟尚未消尽,人民政府便急人民之急,组织沿河民工,以工代赈,首先疏浚了自“分水岭”以下的50里为害严重的河道,减轻了当年的水患。1949年,又对历来严重“滞洪”的杨家圈牛轭形大弯道,做了裁弯取直的大手术,切除了胶莱河道上的一大病害。 此后,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自1953年到1965年,连续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疏浚河道、加固堤坝。1973年——1976年,昌潍地区组织平度、昌邑、高密三县民工,合力疏凿加深加宽了下游河道,并在新河镇以西建立一座高大壮观的蓄水防(海)潮大闸,加上此时平度境内新开泽河完成,源于大泽山的所有胶莱河支流都得到了彻底治理。于是,自清初以来为害200多年的胶莱北河终被治理成为一条兼具泻洪、灌溉和养殖多方之益的利河 1969年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要准备打仗”口号下,才开始有了真正的动作:开挖备战运河,战时潜艇和军舰,可以从渤海湾直达胶州湾。昌邑的寒亭以北部分村庄开始拆迁,因属于备战范围,没有任何补尝,后因林彪事件,没有开工。 展望:通航、治污的伟大设想1989年,《中国大运河》作者岳国芳将胶莱运河列为21世纪中国应新开运河之首。2004年,王诗成提出重开胶莱运河。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资深教授、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与海平面专业委名誉主任陈宗镛教授2005年12月13日写信给王诗成副厅长:“我愿就从海洋物理学、潮汐、海平面等予以定量论证,以促成这一利国、利民的“伟业”早日动工,早日建成。因为理论上可行,胶州湾海平面比莱州湾高,因此,实际上也会行的通。但要解决的问题相当多。 1、胶州湾、莱州湾两边进出口泥砂、清淤工程量很大! 2、运河开通后,如何搞好环保执法问题,否则难成绿水成荫的旅游胜地。(当然以航运交通运输为主)。 3、冬季若结冰,要有破冰船引领。 4、东北大风连吹半天或1至两天,莱州湾海水将往胶州湾流…… 要广开言路,又要进行预先研究,专业勘察!成立物理海洋、工程人员、地质、水文、气象等专家组,定期研讨,其前提是,请您牵头组织,否则都是空话。 谈起胶莱运河一事,青岛海洋大学教授侯国本院士曾说,有些人对此有不同看法,说是已有汽车、火车,运河就不用开发!君不见京杭大运河始终发挥着无法代替的重大作用。况且引黄海水流入渤海是拯救渤海唯一途径。渤海两个半日分潮的潮波系统已逐渐蜕化,不到百年,渤海将成“死海”,让大部分时间胶州湾水流入莱州湾是让莱州湾保持鱼虾类产卵孵化基地的重要措施!” 王诗成说,对于是否可以开挖胶莱运河,长期以来以反对者居多,理由是:开挖后将引起地质结构的变化,胶东半岛成为孤岛了,突出问题是大量的土地被盐硷化,以及地质结构突然变化引发地震等灾害,总之,弊大于利。 至于胶莱运河是否可通,从技术上讲早已不成问题。可是要开“胶莱”,毕竟受到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修潍石国防公路,最初的胶河大桥即曾以木桥暂代,据说就和准备开凿运河有关。如果真的开通了现代化的胶莱运河,则莱州、平度、高密的交通、经济以至文化,无疑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
责任编辑:杨胜武 |
| ||||||||||||||||
|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