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开得胜 ——张学友 张靓颖
http://www.ltmcu.com/newEbiz1/771ltmcures/img/music/2.mp3
6.4日、5日骑行百里峡、野三坡、房山十渡二天,共骑行334公里。第一天,148公里,第二天,186公里。到家后走的是非正常步履,揉揉屁股,木的,捶捶大腿,很疼,疲惫的神态,兴奋的神经···。很遗憾的是两天遇到多处好水,没有游泳,除了吃饭、喝水、落汗,一路就是撅着屁股蹬车,周而复始重复着单调的机械动作···
千言万语一句话:恨死自行车啦!谁要?赶快推走,我谢谢他!
这5个人分别是:牛哥
王安生
刘陟、
松树岭片刻的喘息,
还有 太极、云飞扬
转入108国道
随时都有可能下雨
刚刚开始的沿途美景,很是让我左瞧瞧,右看看,兴奋不已,
路边休息 喝水,
连续穿过三个隧道
公路两侧的山景愈发的奇美
诸多的石林,形成了塔状、墙状、板状、屏风状、桌状等形态各异、奇峰造型、巍峨壮观。
我边骑车,边以24/KM拍照片
刘陟小伙子
双手撒把
赶上一段平坦好路,不知不觉的都提了速,27/KM——32/KM跑了有半小时,很过瘾啊!
来到一座小水库,兴奋的我转了转,水很好,清澈碧绿,还有能跳水的地方。跟水库管理人扯几句闲篇,递给他一根香烟,对他说:“快中午了,该回家吃饭去啦!走吧!一会儿我要游泳。”
顺便提一句,可以钓鱼20元——30元不等,水面涟漪很多的···
最终没能游成,看我这一头汗水,要等到身体冷却,时间来不及呀。
这些钓鱼的来自丰台云冈一带
坐在水库坝头补水,吃零食,聊着天,
小汽车上面的情况是这样的,好大的石头缝儿,有两天雨水侵泡准塌方。
消息树
山村里的小学校,不知道能不能“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来
霞云岭乡到啦!
连牛哥都左瞧瞧,右看看的,
岩壁 千疮百孔的
太极泳友的一组靓照
春天里 —— 旭日阳刚
http://nonie.1ting.com:9092/zzzzzmp3/2011bfeb/18f/18inspring/01.wma
说起来太极泳友的车子是配置最次的,12速。懂行的小偷一般都不偷的,短距离的上坡还行,距离长的,只能推着啦。呵呵,没辙,骑不动喽。
看见这个牌子嘛?前面的村子我们应该吃饭的,一问,左转20公里以后才有饭店。右转5公里处有饭店。得,先喂饱肚子再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路都是这样的石片场,
看看,这个造型像什么呀?
我们就在这个小饭馆吃中午饭。顺嘴说二句,做的菜出奇的咸,快结账的时候,每样菜多加2——5块。问?为什么结账的菜价跟菜谱的菜价不一样?答:涨钱了,我们还没修改呐。靠,真能整。你不看看碰到谁啦。
饭后,大家不舍得多跑的5公里,继续前行可到达野三坡,但是有38公里上坡路,还风趣的说:扭扭屁股就到啦!
饭后,第一次休息。跟老头聊聊,问:这样的纪念馆有人来看嘛?有啊!一车,一车的大轿子,政府组织呀。

歇会儿吧!涝涝汗。
最后俩位也上来了,
还有3/1的上坡路,
多看看,风景很美,苍茫云海,海拔2000多米呐。
这条是继续前进的路
这条是刚盘上的路
植被茂盛,不知名的山花傲放着
山高人为峰,风光无限美。
合影留念 继续赶路
哈哈,O(∩_∩)O哈哈~,终于熬到下坡啦!尽情体验风驰电掣,左右盘旋的感觉吧!
像这样180°度急转弯,碰到有6个之多,弯道急,弧度小,
嘿嘿,来了一位,
下坡久了也要休息一下,没了车感、速度感,可不好玩儿啦!
这个地方叫‘鱼斗泉’,有个名胜,没看见,
哈哈,看见底下的人家嘛?马上就到,
今晚就在“鱼谷洞”休息,本来离野三坡还有6公里,一段泥泞的土路,又听说恰逢周六宾馆爆满,原路转回鱼谷洞,找了农家小院,吃饭、洗澡,23.50睡觉。
早晨,5点起床,吃罢早饭,收拾行囊,上路。
昨天的泥泞石屑路不走了,走一条柏油路,安静,没车。这一骑就是8公里上坡,
山景美丽,鸟雀啁啾,空气清新,为这一头汗水,值啦!
这二位也上来啦。
下山以后看到这个路牌,到达野三坡就骑行了30公里,5公里就到的路线,多骑了25公里,实际上我们从景区的最北端,一路欣赏到北京房山‘一渡’。
起始点风光
初期
空旷 寂寥
[/quote]水手 DJ—— 郑智化
这里就是百里峡的中间位置
看看像什么?
高山观览车
巍峨壮观的山景,逆光拍摄。
边骑车边浏览,不一会儿到了‘野三坡’镇。涞水县政府大搞旅游业,街道很有一股爆发的味道。
街景,前一张,后一张
小小竹排溪中游,巍峨青山两岸走
值得一探的地方
正面
背面
刚走出野三坡镇不远,这里可以游泳,
10分钟后,这里游泳更好,还有野趣
漂流,
首发地
终点,约1公里结束,票价80元一人
继续···窥一斑见全貌,这个地儿的漂流还呀点意思,
弯弯曲曲小溪水,载我漂流涵洞里。
有工作人员帮你摆正,告诉你躺下,小心碰头,
继续前进,好路段,偶一口气以28/KM从18渡跑到15渡
看看这车,才几点呀?
|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