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门峡陕县一特殊景观——天井院 [打印本页]

作者: 春生    时间: 2011-6-4 13:26
标题: 三门峡陕县一特殊景观——天井院
本帖最后由 春生 于 2011-6-4 15:25 编辑

   这是我们横渡黄河后,在三门峡陕县游览的又一处人文景观,天井院。

           

     这里地质结构特殊,黄土层堆积深后一般在50米左右。土层之间还夹杂石灰结层。因此地下挖坑,四面凿洞,老百姓几代人代居住在这里坚固耐用。
作者: 春生    时间: 2011-6-4 13:54
本帖最后由 春生 于 2011-6-4 14:22 编辑

回复 1# 春生 [attach]1089178[/attach]


    [attach]1089164[/attach][attach]1089175[/attach][attach]1089176[/attach]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58.jpg (132.67 KB, 下载次数: 0)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58.jpg

作者: 春生    时间: 2011-6-4 14:31
回复 2# 春生

   我们一行6人在老乡的窑洞里合影
               

     看,老何在和毛主席比美

               
作者: 春生    时间: 2011-6-4 15:03
本帖最后由 春生 于 2011-6-4 23:56 编辑

回复 3# 春生
       天井院的这位大娘已经80岁高龄,身体很硬朗。院落干净利落,屋内井续有条。她老人家说此院距今已有二百多年了。

                                     
作者: 末学    时间: 2011-6-4 15:25
     很有收藏价值的一组照片,很有知识性,很棒!
作者: 小苦丁    时间: 2011-6-4 15:45
回复  春生
       天井院的这位大娘已经80岁高龄,身体很硬朗。院落干净利落,屋内井续有条。她老人家说 ...
春生 发表于 2011-6-4 15:03



    因地制宜,劳动人民就是聪明。
作者: 春生    时间: 2011-6-4 15:53
本帖最后由 春生 于 2011-6-4 15:54 编辑

回复 6# 小苦丁


    苦丁,姐姐还不收悉发照片,发着就找不到了。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61.jpg (92.13 KB, 下载次数: 1)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61.jpg

作者: 春生    时间: 2011-6-4 15:59
本帖最后由 春生 于 2011-6-4 23:57 编辑

回复 5# 末学

      谢谢!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59.jpg (103.17 KB, 下载次数: 1)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59.jpg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60.jpg (117.21 KB, 下载次数: 0)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60.jpg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61.jpg (92.13 KB, 下载次数: 0)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61.jpg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62.jpg (109.63 KB, 下载次数: 0)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62.jpg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63.jpg (79.16 KB, 下载次数: 0)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63.jpg

作者: 春生    时间: 2011-6-4 16:07
本帖最后由 春生 于 2011-6-4 23:53 编辑

下载 (97.62 KB)
2011-6-4 20:10

回复 3# 水红花子
          醉侠看见窑洞里的酒瓮,走不动道了,孙姐也醉迷了眼。
         

      据说:这里十年九旱,即使有大雨平塬三面都是沟堑雨水出路通畅;不会殃及天井院。在建国初期五十年代人口增长快,老百姓盖不起砖木结构的房屋。农民只需要人工,几乎不需货币;就可住上这冬暖夏凉的居所。另外农民种植的小麦玉米还可在地面,收打晾晒。这种地下住人,地上打场的建筑真可谓劳苦百姓的最佳选择。
作者: 小苦丁    时间: 2011-6-4 16:31
回复  小苦丁


    苦丁,姐姐还不收悉发照片,发着就找不到了。
春生 发表于 2011-6-4 15:53

姐姐千万别急您是最棒的,我还没追上您呢。这叫好事多磨。让我们在细细品味那美图美景。
作者: 爱好冬泳    时间: 2011-6-4 16:41
细细品味美图美景!!!
作者: 水红花子    时间: 2011-6-4 17:47
   春生还有好多,慢点发,三门峡当地的人告诉我们,这里的地坑院世界有名,这里的黄土粘性大,我们参观的这家的房子有200 多年了,你们一定要去看看,我们都没听说过更没见过,老何75岁他说“没见过这样的房子”。
作者: 水红花子    时间: 2011-6-4 19:05
     住在地坑院既经济又实惠,不用木料不由瓦,掏个洞打个窗里面就很亮了,这里的人们很热情,这个老人的儿子见我们来参观,主动说“你们进来随便参观我们出来,我们这个院里你们随便看”我们还真不客气,他们说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不用空调和暖气,我们屋里有炉子,是为冬天做饭用的,到了夏天我们在外边做饭,下了雨水地下有沟可以排水。
作者: 春生    时间: 2011-6-4 21:48
本帖最后由 春生 于 2011-6-4 21:54 编辑

回复 14# 水红花子

我们在窑洞里,尽情享受农家女的快乐。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74.jpg (92.29 KB, 下载次数: 0)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74.jpg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77.jpg (97.97 KB, 下载次数: 1)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77.jpg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75.jpg (97.79 KB, 下载次数: 1)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75.jpg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82.jpg (95.66 KB, 下载次数: 0)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82.jpg

作者: 春生    时间: 2011-6-4 22:06
本帖最后由 春生 于 2011-6-4 22:31 编辑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84.jpg (110 KB, 下载次数: 0)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84.jpg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83.jpg (95.02 KB, 下载次数: 1)

和兵团战友游颐和园 683.jpg

作者: 莲菊    时间: 2011-6-5 15:03
回复 15# 春生


    你太棒了,别着急慢慢发。



作者: 莲菊    时间: 2011-6-5 15:05
本帖最后由 莲菊 于 2011-6-5 15:16 编辑

祝你端五节快乐!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