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电影《四头狮子》影评 [打印本页]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11-2-23 11:54
标题: 电影《四头狮子》影评
转:
电影《四头狮子》影评
/ R# d9 E9 c* o% a0 P$ x
[attach]876283[/attach]

$ X, |' \' y) p7 ]
有关“反恐”题材的影片看的不多,就最近而言,无论是前几天看的《活埋》,还是刚看完的这部《四头狮子》,都在本身的选材框架内发挥到了极致。就前者有限的演员数量和拍摄空间,和后者的略带轻蔑的,近乎无底线的调侃与嘲讽来说,在同类型坐标体系内,恐无人可刷新两者所创下的记录。
& |# P8 W$ ?0 S/ v4 H8 }/ q, W1 ]+ x5 i2 s
   
# D  G# L+ V& Q# q7 j, @# u不得不承认,《四头狮子》在拍摄视角上有了新意,摒弃了人们以往思维定式中,冠以恐怖分子的血腥暴力形象,以五个低智无知的平民为主角,上演了一场洗具中的杯具。该片以喜剧为主打买点,几个人的表演及故事的推进都围绕搞笑开展,并试图通过驴唇不对马嘴话痨似的对白,和低幼弱智的表现来取悦观众,殊不知,正是这种挑战观众忍耐力和智商的刻意迎逢故意为之的喜剧效果,恰是本片最大的败笔。
6 |6 E" R6 `+ Z: b; j, i+ @  j
4 K' Z5 o% r: ]  V* A
   
) J4 v/ g- E( E% [% n/ n$ c, a4 Q显然,该片的野心远不止把观众逗笑那么简单,还企图在圣战和价值等问题上引发思考,且在故事结束时,以几个人的悲惨结局作为批判和发问的筹码,博取观众的认可和共鸣。影片有意淡化了个体和现实的冲突,使他们不具备任何参与“恐怖”的理由,只是为了圣战而战,毫无深层面的思考,甚至不是为了获取他人的认可和赞美,而现实中每个恐怖袭击背后,大多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悲情内幕。此片这种一味抹杀现实环境因素,把人性的愚昧和无知放大,为悲剧而悲剧的表现手法,除了唤起观众出于本能的一丝怜悯之心以外,实难再有更深广的领悟。5 t% p1 Q, ^6 R

; }, X# f- s9 X- ]% W( I; s   
* u- Z  F( d# N& x- R/ _  p影片中所有的人物,上至警官下至普通平民,没有一个是“健全的”,全部处于盲从和无知的状态,这种一概否定的黑色幽默或许是导演另类的表现手法,可对于影片本身的可看性却有着致命的打击,只有片中奥马尔和本拉登的名字出现时,会让人灵犀一动会心一笑,大部分毫无人性亮点和弱智幽默的镜头只能让人昏昏欲睡。本片的片名和海报很有意思,貌似狮子强悍的人,有的只是乌鸦的呆鸟德行,真正的恐怖更与他们无关。不否认恐怖分子中无知弱智的激进分子大有人在,而很多现实中的例子却表明,巨大杀伤力的恐怖袭击往往都是精心策划所为,断不是几个蹩脚小丑仅凭下意识的冲动所能做到的。
' o" `( q2 O3 N' ?/ e* X: o; \; ~
- n8 F- S( M7 F* a+ G( |   8 o# ?4 p- k5 Y+ d' m. z/ U4 ]
片中这种无意识的盲从是可悲的,假使有理由(国仇家恨),有梦想(维护权益),有能力(别像片中那样弱智),又干嘛不去做呢?我尊敬那些敢于挑战强权集权的人,但前提是不要伤及无辜,当然,这对“恐怖分子”来说,等于唐僧对妖魔讲善布道,鸡同鸭讲,完全行不通。所以,不动一刀一枪没有硝烟的战争才最牛叉,这也是阿桑奇得到越来越多人声援的原因之一。希望有敢于吃螃蟹的导演,拍一下阿桑奇,这哥们应该比片中这几位更有趣,可挖掘的价值意义也更深远。) m  r6 |+ t* @" P7 o/ m$ J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11-2-23 11:57
本文转自新浪博客,网址:
% A, k6 ?' D( f9 v& ]) H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8304d30100oqnb.html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