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打印本页]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11-2-15 09:59
标题: [转]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本帖最后由 海底森林 于 2011-2-16 11:35 编辑
0 B- A2 o4 V4 i; u" y
4 X  }% M9 ]/ i

[转]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 ~) B+ ~* q2 F


& ^7 W0 z7 c6 k( {% D0 c4 l/ }9 j! O

    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
$ x8 F4 w# a" v5 w7 `& g    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 永别。后来他到中国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结果当然就是他不会有今天的成 就,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4 U- V8 o$ A  \8 E7 Q) ?
    可是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他说:“如果我不出来,3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在他拼搏奋斗的生涯中,他肯定不止一次 地想过他的父母,也想过有一天终于和父母相守在一起。但世事不如人意,蓦然回首,父母已经离他而去。从此,人生无论怎样辉煌,终究无法弥补父母已经不在的 遗憾。2 S3 I! p& i# E
    我想起了前不久从美国归来的一位朋友。接到他的电话时,我颇感意外。因为这位朋友远在美国,想在国外定居,父母也很支持,工作学习都很顺利,我们都以为,他在美国定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有好多人不是都想方设法跑到国外去吗?" c: K- N6 Z1 P0 C. b
    可到了决定的关头,他犹豫了。这些人在国外,看着朋友们来回奔波于美国中国的,这回有朋友的母亲病重了,这回又有朋友的父亲去世了,要回去奔丧了。回来 后,朋友们都长吁短叹的,后悔不已。并且出现了很多很多的“早知道......,早知道......”这种情况让他战栗不已,跟着也有了电话恐惧症,害怕 听到来自国内的电话,特别是家里的电话,恐惧一直围绕着他。虽然父母也很支持他在美国定居,但是父母单独留在国内,的确也是很令人担心的。思前想后,他下 了个大决定,回国!美国的朋友们都出乎意料地支持他,希望他别重蹈覆辙,好好地陪父母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于是他回国了。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11-2-15 10:01
本帖最后由 海底森林 于 2011-2-16 11:35 编辑 - y1 R( P$ ~4 G. g
+ F9 j+ i8 V, N# M0 U

    回国后,他在城里上班,父母在离城不远的郊外居住,过着田园般悠闲的生活。他每天都回家吃饭,周末一般没什么活动也呆在家里,陪父母聊天,下棋。某一周 末,朋友们约他出去玩,时间是两天一夜的周末,说“你天天回家陪父母,和朋友们都聚会少了,一直呆在郊外多闷啊。走,去好好地玩他个天翻地覆,父母少陪两 天没事的”他拒绝了朋友,淡定地说:“父母老了,他们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的!他们一辈子在等你,等你出生,等你长大,等你上学回家......现在等你下 班回家吃饭,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呢?”说完后就回家了。他所不知道的是,那天的聚会没办成,朋友们都马上赶回家了......因为,父母不会在原地一 直等你的!
- L5 x! ^) b: I9 R* e3 X4 q    看完后感慨万千,以前的辅导员曾对我说,她的很多同学博士毕业后离开香港去了美国,尽管有一些在学术领域发展的相当不错,但是,他们的心始终充满了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同学的父母年龄已经六十有余,但美国这边的事业有放不下,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就像头顶悬着什么东西时刻会砸下 来。
% p4 X' \* Q7 ~6 J: I- P  S    很多人背井离乡,甚至远至海外,为了追求他们的梦想,追求事业有成,追求前途无量。总是想着等着自己有了钱一定好好的孝敬父母,想着买了大房子就一定接父 母来住,想着忙过了这一阵子一定回家看望父母……然而,父母是不会在原地等你的。也许,等你有一天人生辉煌时,父母却已经离你而去了,让你留下“子欲养而 亲不在”的懊悔。$ C  _  o# ~4 D( v- O. g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L) B4 s5 e: [" ?
  年少时不懂这句古语的含义,曾私下耻笑:为什么总要留在父母身边?曾经我很赞叹“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梦想去云游四方。8 h/ N1 U8 g% F0 R" f5 d: s
  带着这个梦想,我们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乡,也真正离开了父母的身旁。曾经为自己能实现这一愿望而自豪,曾经为自己能走出家门而庆幸。殊不知世事艰辛,唯有离开家乡的人能体会到了。2 _3 `# s7 P2 K- E* v5 _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q& m" Z  \* v+ X$ j( ~3 {. k" K  a) Q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3 p" K& n; w- ~& Q
  一次离去的结束意味着更远的离去,归期却不可知。回头再望,家乡是如此美丽,父母身边是何等温馨。
7 R5 W- f8 P! J2 _* \: D  仔细再读: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觉其中的奥秘。
) ], p/ v1 o- J- K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 所。这句话要辩证地理解: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_( |7 _8 X* O2 b/ P/ Y
  不知道我们是否算是“游必有方”呢?5 U. P# f/ {1 `
  每一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放一次大假,总是很晚才回去,又很早就返校了;即使在家里的一段时间,也是整天对着电脑,忙这忙那,搞东搞西,连和父母聊天的时间都没有。也许是真的忙碌,也许是习惯了漂泊,也许唯有父母能不挑剔我的所作所为……# A5 I7 G) d/ i
   每一次长时间的分别后,第一眼父母给我的感触是:父母又苍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加了许多,身体已渐渐逝去,而逝去的光阴却无法再找寻了。
# @% {* H' O1 j9 W   每次给父母打电话,父亲依旧再三叮嘱我:在外多注意身体!此刻,我深感——母爱、父爱如山!' W( M0 n7 u) p; F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中对"孝"的强调,一直是从情感意义上进行说教。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切不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8 t+ J& B( C8 \4 B* y2 q$ L$ p" \    夜已深了,不知远在家乡的父母此刻是否依旧还在忙碌着或已睡下。


作者: 爱好冬泳    时间: 2011-2-15 18:08
[attach]861230[/attach]
作者: 颜影嫣    时间: 2011-2-15 18:36
[attach]861251[/attach]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11-2-16 11:36
回复 3# 爱好冬泳 ) R* H7 `! f& T; s

$ d9 D# V4 X8 m) I/ M9 K: M, f
+ F& I! T, _: q) C1 o. c    谢谢!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11-2-16 11:36
回复 4# 颜影嫣 1 u5 E; y  }9 m+ i0 ~# f

# g7 z- k. P1 J( w' ]# K8 a- D. M/ U) R6 L- b8 B9 X3 p0 y
    谢谢!
作者: 浪里先生    时间: 2011-2-16 17:59
欣赏!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11-2-17 07:48
回复 7# 浪里先生
" d3 w9 B) s6 w欢迎您的光临!
作者: 汾河魂郭    时间: 2011-2-17 08:08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11-2-17 10:50
回复 9# 汾河魂郭
% D! j$ N/ r2 _6 x* y. h" Z, l, w" Q; `+ R; G8 `

7 v0 q) i* t: y6 O0 Q7 j2 H: r4 @" m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