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对联的平仄格律和对仗
前言
对联是一种区于诗,词,曲,赋,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文体,缘于汉语的对偶修辞,其基本特点是分为上下两联,在形式上表现为上下联字句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上下联内容相关,称为对联六要素。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很好理解,不多阐述了。
(二)词性相当:即在上下两联中,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等等。
(三)结构相称:即指上下联的句型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四)节奏相应:所谓节奏,是指上下联在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断句。节奏相应,即指上下联的节奏相同,相应。
(五)平仄相谐:即指上下联中,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具体要求将在后面章节单独讲。
(六)内容相关:即上下联所表述的内容或表达的意思要相关联,如同螺丝和螺帽,要相互吻合。
一,先结合第四点“节奏相应”和第五点“平仄相谐”,来讲讲对联的平仄和格律。
首先简要说明下,格律的产生,并不是偶然,有的人可能以为从唐朝写格律诗开始,人们突然开始讲究格律,弄些平平仄仄来约束文学创作,其实不然,早在诗经产生之时,就有一定音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已经初步具备了押韵的形式。在后来的赋的形成过程中,格律则又进一步发展,到后来的律赋,都是讲求声韵的和谐美的,《诗经》与赋,都是用于吟诵的,故而对平上去入的声调就有一定讲究,所以说格律这个东西,不是律诗独有的,也不是对联独有的,而是中国汉字语言的一种独有的特征,估计其它任何国家的语言都做不到这一点。
再来具体说说对联的格律。
(一),断句:
前面说了,上下联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但是,因为有节奏的存在,所以,并不是上下所有的字,都是平对仄,或者仄对平,得取决于停顿点,即节奏点,也叫音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每两个字一个节奏,也就是说每两个字断下句,如同律诗中的对仗句一样,比如:
莫放/春秋/佳日/过;
最难/风雨/故人/来。
这个联的断句形式为2/2/2/1,其中,第二,四,六的位置上的字是断句点,也就是节奏点,音步,所以上下必须平对仄,仄对平,而第一,三,五位置上的字则可以不管平仄,也就是逢偶数位置上的字,都必须严格平对仄。这就是曾经网络上盛行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
这种断句形式与格律诗相近,但不等同于联律跟诗律一样,只能说律诗中的对仗句对对联的发展与形成起了很大作用,但二者不能混淆。而且“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律诗中也不是绝对的硬道理,所以更不能生搬硬套在对联中了。
其次,在对联中,句子的断句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富于变化的,比如:
天地间/诗书/最贵;
家庭内/和睦/为先。
这个句子的断句形式为3/2/2,所以第三,第五字成为节奏点,必须严格平仄相对。再比如:
有鹤/松皆直,
无花/地宜香。
所以对联的格律,更重要是取决于节奏形式。
(二),节奏点的平仄交替
一个句子中,每个节奏点上的字,需平仄交替,比如前面的例子:
莫放/春秋/佳日/过;
最难/风雨/故人/来。
放,秋,日,都是节奏点,这三个字分别是仄,平,仄,是平仄交替。在对联创作中,通常时候都采用节奏点上平仄交替,但也有个别地方,因特殊词汇,或者特殊句式,而不必要交替的,比如: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这里的天地/正气,古今/完人,就没有交替,但因为“养”字和“法”字,统领后面所有内容,所以也可看成是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这里涉及到领字的问题,将在后面的课上讲到领字。
再比如:
佛言/不可说/不可说;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总之,在对联创作中,句子的断句起很大作用,对句子的平仄和谐起关键作用,有时调整下断句,可使句子的形式更加灵活,在长联创作中,句子的断句更为灵活多变。
二,再结合第二点“词性相当”,和第三点“结构相称”说说对联的对仗。
(一),词性相当:
要求上下联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虚对虚,等等,创作者首先要弄清一个字的词性,这个靠作者自己平时的认识和积累,就不举例了,这里主要说一下词类活用,如果一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那么这个形容词就已经变成动词,其他活用形式也一样,这里列举一下词类活用的种类:
⑴名词活用为动词
“衣锦还乡”——“衣”,解释为“穿”
“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刃”,意为“用...杀”
⑵名词作形容词:
“病树前头万木春”——春
⑶形容词作名词
“齐鲁青未了”——青
“绿肥红瘦”——绿,指绿叶,红,指红花
⑷形容词作动词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意为“使江南岸绿”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意为“认为...小”
⑸动词作形容词
“落花满地金”——落
“自在飞花轻似梦”——飞
⑹动词,形容词,用作副词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字本是形容词,在这里修饰动词“庇”,相当于副词的作用
词类活用不必死记硬背,在平常的读书中便可通过语感而感知。
(二)结构相称
结构包括词组的结构和句型的结构。
⑴词组的结构主要有主谓,偏正,并列,动宾,动补,介词结构等等。
主谓词组有:地震,花开,头晕,往事如烟(往事+如烟)等。
偏正词组有:秋风,古道,战马,等
并列词组有:沧桑,寂寞,纵横,鬼斧神工(鬼斧与神工并列)
动宾词组有:登山,看书,等
动补词组有:掏空,用尽,推开,落下,等
介词结构有:在路上,于情理中,等
这个靠大家自己平时去识别和积累。
⑵句型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比如:
天意 怜 幽草, 人间 重 晚晴。
↓ ↓ ↓ ↓ ↓ ↓
主语 谓语 宾语, 主语 谓语 宾语
上下联句型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宾,且各成分的字数相等,各成分的词组结构也相同,这就是完全的工对。再比如:
诗堪入画方称妙;
官到能贫乃是清。
句子的前面4个字统一看做是主语。
不过,汉语语言的句型结构也是富于变化的,有时在不伤大雅的情况下,结构偶尔不相应也是允许的,这里就不举例了,在对联创作中慢慢去体会。
最后再说一下对联创作的用音的选择,目前诗词对联中,古今音都是可用的,但在一副对联作品中不能混用。今音是依照中华新韵,即现在的普通话,就不多讲了。古音大都是参照的平水韵。前面讲了,格律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古人为了声调音韵的和谐,而在文学创作中讲究格律,具体就是指古四声,即平上去入。南宋山西平水人刘渊所编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隋唐时期流行通用的206韵合并为107韵,接着金人王文郁编得《平水新刊韵略》一书,俗称平水韵,将平上去入共分为106韵。该书影响很大,一直沿用至今。学会用古音,可以更好的去理解古人的作品,另外也可以给自己练字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第一讲辅助阅读(不做考试要求)
一,对联的相关术语
上联:对联的前半部分,也叫上比,对公。
下联:对联的后半部分,也叫下比,对母。
言:即指单边字数多少,通常说单边21字,单边25字,等。每边5字,称为五言,每边7字,成为七言,依此类推。但一般很长的联以总字数计,100字长联,150字长联等。
句脚:上下联中,每一分句的最后一个字,叫句脚。
联尾:即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
出句:别人先出的半个联,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
对句:与出句相反。
节奏:语音,语义,句子的停顿规律。大多数都是每两个字一个节奏,也有两字以上的。
节奏点:每段节奏中的最后一个字,也叫音步。
领字:词曲和对联中,在句子前有统领作用的字。其平仄要求一般不严,有一字领,二字领,三字领。
二,对联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范围,对联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初学者都要大致的了解下。
1,按对仗的要求分为工对,宽对。
2,根据各种实际应用范围,可分为,春联,居室联(书房联,厨房联等),婚联,乔迁联,名胜古迹联,节日联,贺寿联,挽联,题赠联,行业联,庆贺联,广告联等。
3,按文辞性质又分为:诗句型(大多数五言,七言属此型),词句型,口语型,散文型,混合型等。
4,按表达功能又分:叙事联,状物联,抒情联,励志联,说理联,讽刺联等。
5,按写作方法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无情对等。
另外还有多种分类方式,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句子成分
一、汉语句子成分: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主语: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3、符号:双行线 ═。
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单行线 _____。
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波浪线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
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3、符号:中括号 [ ]。
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3、符号:单书名号〈 〉。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 状语 [ ] 补语 < >
顺口溜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
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学语文,有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
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
意义不变能复位。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介宾短语多状补,
不能充当宾主谓。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名词:
人和事物各有名,万千名目可辨清。表示名称即名词,具体抽象有不同。
时间空间和地点,方向位置有专称。主宾定谓都可作,名词具有多功能。
动词:
世间万物皆运动,于是动词相应生。行为动作和发展,存在消失与变更。
心理活动及判断,一概可作谓语用。能愿趋向两动词,配合谓语意更明。
形容词:
人有特征物有形,修饰动名靠形容。事态动作有性状,描摹性状用形容。
形容词语极丰富,准确修饰需深功。形容词语功能多,主要充当状谓定。
数词:
数词即为表数目,确数概数和序数。确数包括整分倍,不定数目是概数。
整数前加老第初,排列顺序是序数。分数倍数表增加,减少只能用分数。
量词:
表示单位量词全,单位各异按习惯。事物行动作统计,物量动量分两款。
量词数词相结合,数量短语功能全。动量短语居动后,物量短语在名前。
代词:
代词代替人事物,按照作用分三族。人称代词我你他,咱们自己和大家。
疑问代词谁什么,进地性状数如何。提示代词这和那,每名某另别其它。
副词:
副词修饰动与形,范围程度与时间。肯否估计与情态,语气频率用法全。
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
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
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时名副名看加在,名前可加副不来。
前很后名都不行,单独回答更不能。
介词:
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助词:
结构助词的地得,时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啊吧呢,他词后边附加义。
连词:
成分连词难分辨,换位不变才是连。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