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辽西商报专访义救百人的张怀恕老师 [打印本页]

作者: 快刀    时间: 2010-8-17 19:31
标题: 辽西商报专访义救百人的张怀恕老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6b9d200100ldyo.html辽西商报记者日前对张怀恕老师进行了专访,此文将刊登在本周五辽西商报冷暖人生栏目。


壮举:洪水风浪中退休教师义救百余人(2010-08-17 16:53:26) 转载

标签: 记者博客新浪播客小凌河退休教师张怀恕天池情感分类:冷暖人生


人生壮举:洪水风浪中退休教师义救百余人














  会游泳的人很多,但由此把义务救生当成一项事业的人恐怕不多。他,一次次用生命拯救生命,在洪水和风浪中曾义救百余人。因此,他看重生命,也更看重生命的价值。当突遭意外致残,不堪病痛折磨,他选择的是不断挑战,攀登四川峨眉山、骑行吉林长白山、畅游新疆天山天池、横渡笔架山海峡……生命在磨砺和挑战中完成一次次漂亮的登顶。即使今年68岁了,他想的依然是他的救生事业,他希望能找到接班人,让生命不再被暗滩、急流或漩涡所吞噬。
    他就是张怀恕,辽宁省“雷锋奖章”获得者、锦州市第八中学的退休教师。
  
    洪水风浪中救人过百
    张怀恕从20岁起开始游泳,学会游泳后,他便组织、教会上千学生学游泳和救生知识。沈阳、长春等外地的网友,他都教过。即使到澳大利亚看望女儿,他也热心义务教授社区孩子学游泳。渐渐地,他成了一名义务游泳教练和义务救生员。至今,他已在洪水和风浪中救过百余人,而在特别危急关头救过二三十人。救过的人,他多记不住了,只记得几次最危急的情景。
    每次锦州有河流发大水时,他都要去看看,以防有野浴者遭遇生命危险。1969年,赶上小凌河上游的王八山发大水,水面达一公里宽,水中的大漩涡直径得有100米。当天,他跟北京、南票的朋友一起到这儿游泳,游了一会儿,就听到水中有人喊“救命”,大概离他四五十米远,水面只剩一个小脑袋,人已经在漩涡中心了,他迅速游过去。到了跟前,他看见有个少年正在漩涡中挣扎,眼看体力不支,他马上喊“用仰泳”,就拽住溺水少年往急流方向游,借助水流的力量,顺着漩涡带着少年奋力游到岸边。多年过后,被救的少年仍难忘张老师的救命之恩。
    1970年的一个夏日,有个学生即将沉入小凌河一个大漩涡底部,水面只能看到脑瓜皮。张怀恕听到有人喊“淹人了”,急忙跑过去跃入水中。他在河面上没摸着,便扎个猛子潜到河底,摸到了溺水的学生。这个学生一下抱住张怀恕的脖子沉入水中,让他呛了满口的水。救上孩子后,张怀恕赶快为他控水、做人工呼吸,终于让这个孩子苏醒了过来。
    1977年小凌河发水时,一名少年由上游冲下来,高呼“救命”。正在附近的张怀恕听到喊声,扯掉上衣,扎进河中。他迅速向少年游过去,可是水流特别湍急,少年离河边大约二三十米,等张怀恕追到少年再带回岸边时,已经被冲出去三五百米了。如果不是他舍身相救,一个年轻的生命可能就此消逝。


    义务救生成了他的事业
    多年之后,义务救生已经渐渐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组成和生命价值的体现,他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仿佛肩负一种责任。除了经常自发到河边巡查,及时拯救溺水者之外,他在水库、海滨、游泳池等地游泳时,也随时关注周围泳者的安全。
    一次,老师们到观音洞义务劳动,中午休息在水库游泳,一位老师游到半道体力不支,有个学生见状赶忙搭救却救不上来。张怀恕看见了赶忙跳下水,奋力将那位老师托起来。如果再晚一会儿,就可能葬送两条性命。
    退休后,张怀恕在义务教授游泳的同时义救之举做得更多。市民李女士刚刚学会游泳,一次在泳池被人踹了一脚失去了平衡,惊慌地在水中挣扎。此时的张怀恕正在密切关注人们的游泳安全,便立刻跳入水中,迅速游近李女士将她托起,安全带到泳池边。在游泳馆,他还时时注意是否有游泳者不慎在深水区溺水,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他都会主动救助。
    夏季,张怀恕还高度关注海中救生。一次,在绥中芷锚湾,他注意到有位女士跟着他往海里游,此时已是下午五点来钟,为防意外,他便临时向身边的人借了一个泳圈。等他转身回游距岸边约300米时,那位女士突然腿部抽筋。张怀恕忙赶过去,让她躺在救生圈上,拖着她安全游回岸边。“当时天已经黑下来了,如果不是我发现及时,恐怕就得报警了。”回想当时的情景,张老甚感欣慰。女士获救后,开口就说自己死都不怕,原来她刚刚离婚,情绪低落,是张怀恕的热心搭救让她重拾生活的勇气。自那以后,她和张老成了好朋友。再婚时,她特意把张老请去喝喜酒。年节时,她还特意从外地赶来看望他。
    一次次救生,让张怀恕感到欣慰的同时,也让他内心感到一份沉重,尤其是年纪一天天大了,他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义务救生事业还能持续多久?他希望在东湖森林公园有固定的游泳区,既保证泳者的安全,减少野浴,同时也可以方便更多热爱游泳的人自觉加入义务救生事业。


  挑战病魔屡创生命奇迹
    为了延续他的特殊事业,张怀恕喜欢不断挑战,即使身遭意外残疾,他仍坚强面对;即使病魔缠身,他仍不断挑战,让生命在一次次登顶中绽放光彩。
  1986年寒冬腊月,他曾到哈尔滨松花江的冰窟窿里冬泳过。江水冰封1.5米到2米,气温零下20多度,冰直粘脚,可他就想尝试一下。张老说:“这么高纬度,又是12月份,我从来没游过,这是第一次。”第二年,不幸突然降临。张怀恕在校办工厂抬机器时,左腿被压在机器下不慎受伤。2002年,他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需要赶快手术。面对病魔,他选择在运动中不断挑战,爬山、游泳、骑自行车……
  2003年7月,他坐火车去了长白山,还体验了畅游天池的感觉。2003年8月,他又挑战四川峨眉山。天正下着小雨,尽管他腰腿剧烈地疼痛,左腿使不上劲,全靠拄拐杖和另一条腿爬山,但他硬是用了两个多小时成功登上金顶。“这也是一次人生的登顶,我虽然腿不行,但毕竟峨眉山我上去了!”张老开心地说。
  2005年8月,张怀恕跟10位车友骑行长白山,总行程750公里,每天要骑行150公里。一天要骑10来个小时,对于一个患股骨头坏死的63岁老人来说,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张老说:“晚上病痛折磨得我真是疼得不行,但我特别兴奋。” 此程他共骑行4天600里,第5天,车友中有人生了病,他跟着坐火车到了天池。看峡谷、玩漂流、在天池游泳,运动让他的腿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不断磨砺着他的意志和毅力。
  当年9月,张怀恕又会两名车友去了新疆天池。导游告诉他,张健曾在天池游了200米。张怀恕也要挑战一下。天池的水都是雪水融化而成,他一下到水中,就感觉刺骨的凉。游了短短3分钟,大约一二百米,虽然腿疼痛难耐,但他咬牙坚持,游完后心里特别畅快。
  1976年,他尝试一个人横渡了笔架山海峡。此后,他参加过两次军民共渡笔架山活动,可他仍嫌不过瘾,1987年,他在笔架山涨潮时横渡两个来回。2008年开始,他连续组织三届民间横渡活动,每次他都是横渡者之一。今年,68岁的他即将赴北京进行股骨头手术,可他却凭着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进行了横渡,成为活动中年龄最大的全程横渡者。很多泳友、车友都为他的挑战精神所折服。
    一次次的挑战,让生命的力量和价值一次次得到印证,张怀恕乐在其中。如今,他最放不下的就是义务救生事业,他真的希望早日找到接班人。  文/郭风雷 首席记者温旭东 摄影/记者王宏刚

作者: jinzhen    时间: 2010-8-17 20:01
向义救百人的张老师学习!谢谢快刀的详细报道!
作者: 雨蒙    时间: 2010-8-17 20:28
本帖最后由 雨蒙 于 2010-8-18 23:23 编辑

向张怀恕老师致敬!
作者: 不畏严寒    时间: 2010-8-18 07:36
向张怀恕老师致敬!
雨蒙 发表于 2010-8-17 20:28 [/quote
作者: 今来    时间: 2010-8-18 10:56
快刀的文章感人至深,张老师精神动人心魄。
愿快刀报导愈加精彩,祝张老师健康永快乐。
作者: 沉默一男    时间: 2010-8-18 18:12
向张老师致敬!也向快刀和商报的记者表示感谢!
作者: 借我一生    时间: 2010-8-30 21:57
向张老师学习,坚强的人生,舍己救人的动人故事,是我们当今所要学习的发挥的。我愿向张老师学习,可惜我不太会救人?虽然救过一个,可那是8个人一起救的,要是一个人,我想说:真的好怕。张老师你真棒,你才是最勇敢的人,最可爱的人,如果说你想找一个接班人的话,我愿意向你学习。因为救人的事情太神圣了。
作者: 平安是福    时间: 2010-9-1 14:05
辽西商报记者日前对张怀恕老师进行了专访,此文将刊登在本周五辽西商报冷暖人生栏目。


壮举:洪水风 ...
快刀 发表于 2010-8-17 19:31



    见不到图片,为此特重新下载附上。
[attach]582152[/attach][attach]582153[/attach][attach]582154[/attach][attach]582155[/attach][attach]582156[/attach][attach]582157[/attach][attach]582158[/attach][attach]582159[/attach]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