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國學天地】 [打印本页]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2 19:09
标题: 【國學天地】
本帖最后由 双鱼 于 2010-8-4 14:42 编辑
5 ?* @2 b; _- j# V- M/ R( U+ _
2 ^8 |/ w& Y% ?2 ?1 @2 F T2 l 各位冬泳朋友,今天建立這個【國學天地】是想尋覓愛家,求得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機會。我欣賞西方文化,但更崇敬東方文化。* M2 ]/ u% l. _/ }- o3 p! l
聖人孔子是一個近情近理的人,人們崇拜他,無非因為他有著坦白的常識和自然的人性罷了。當我們同蘇格拉底對話時,精神必須高度集中,一不小心,就會落入概念的圈套,不知所雲。而與孔子對話時,則如從山陰道上行,輕鬆自如,一路觀賞,一路閒談,其妙語警言,如落英繽紛,令人應接不暇。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2 19:30
本帖最后由 双鱼 于 2010-8-4 12:12 编辑 ( m9 W( S& B3 G
: _4 n4 w/ q; w4 A. q' {# [【儒雅的君子風度】孔子說:“學習知識并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嗎?有同學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不被別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風度的嗎?”
0 b9 k6 q P0 G8 w' I8 U g' Q* s( k 【賞析】求知自得其樂,交友衷心喜悅,懷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好一個從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啊!
* y; _9 I0 w9 C! A% F9 l' `$ X+ h8 K 現代人形色匆匆,疲於奔命。知識爆炸,讀書囫圇吞棗優恐不及,人情淡薄,交友結友工於算計;追名逐利,懷才不遇怨天尤人。
2 \" N/ q" m8 Q) A d% y$ d 真是古典風範蕩然無存;現代焦慮油然而生啊!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2 20:07
本帖最后由 双鱼 于 2010-8-4 12:11 编辑
2 @2 ^, u/ h& [7 e. U# b; w3 x: X0 n8 X. L# H
【怎樣才算是好學】孔子說:“君子飲食不貪求飽足,居住不貪求舒適,做事勤敏而說話謹慎,接近德才兼備的人而改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u; t; J* o; g" \* j
【賞析】安貧樂道,精神境界昇華重於物質奢華;多做少說;以他人為鏡來修正自己。在這三點中最難的是——安貧樂道。尤其是在物欲橫流,金錢具有擋不住的誘惑的時代......
作者: wwj 时间: 2010-8-2 20:12
孔子的学说主要是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的精华是中庸之道。与我们现在倡导的gdp实在是难以和谐。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2 20:20
本帖最后由 双鱼 于 2010-8-4 12:10 编辑
, i6 C2 t0 d* q, C: m) {$ ^# U% z' \- R2 F' T2 a
【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境界】子貢說:“貧窮而不去巴結人,富有而不驕傲奢侈,這種人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但不如貧窮而樂觀,富有而好禮的人。”孟子說:“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 A" S# G- I0 F: J4 s% ~: `
【賞析】二者又有層次上和境界上的差別。“富而好禮”,追求精神方面的涵養,追求學問,講究做人的道理,尊重別人,處處以仁愛之心待人,那豈不是達到更加高尚的境界了。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2 20:26
孔子的学说主要是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的精华是中庸之道。与我们现在倡导的gdp实在是难以和谐。. B; e. M" G$ j7 f/ O# _* p- k
wwj 发表于 2010-8-2 20:12 
7 j$ T3 M8 U* F! w6 h; S
' u8 S2 D1 A6 H5 q5 e9 i
# ]7 |5 L3 l+ l9 `2 { 中庸只是其中的一部份,我們可以在他整個精髓中,吸取自己缺乏的成份。
作者: 小行星 时间: 2010-8-3 16:55
本帖最后由 双鱼 于 2010-8-4 09:42 编辑
/ ]. P! a' g; k0 ?/ C( j" y/ c( i2 z+ E, f/ V! n0 v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4 10:59
【人生的历程和滋味】
, V* n- M( j& E8 Q# v 5 [/ k8 g ^/ g6 \& M( _- }$ o# I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知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E$ j2 E! o, l # T9 B5 J' n( T2 C8 T
: a/ e9 D4 H& {0 z# Y
【赏析】与其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不如说“人到七十万事休”。表面上看,圣人似乎说人到七十已经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但实际上,这种“自由”,这种“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以欲望的消退为代价而换来的。% F' {7 q8 Z4 W+ m2 L* D
圣人回顾生命历程,也饱含人生的品味和喟叹,言有尽而意无穷。当然,“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也。”3 a( c* \) f3 U2 z1 Q5 ?
我们冬泳朋友根据自身的人生历程和体验来品味圣人的微言大义,必然是酸甜苦辣各有不同,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9 j/ f0 E9 o1 Q, |- }
朋友你是什么滋味呢?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4 15:11
【孝心是孝道的根本】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x' P6 M: T1 A- B8 m
【賞析】孔子對學生真可謂是循循善誘地加以引導了。孝道的根本不在于贍養父母,而在於要有孝心。沒有孝心,僅僅是無可奈何地盡責任,那所謂的贍養就與飼養家禽牲畜沒有什麽區別了。
1 M* @/ a% q6 t: D 當今社會,經濟發達,吃穿方面的贍養問題日益退居次要地位,老父老母所期望于子女的,更是心到而已。另一方面,寵貓寵狗之風盛行,視貓兒狗兒重於先人老子的也大有人在。1 R, G. ]$ A7 D$ ^6 ^* `; L0 _6 b" @$ g; d
如此看來,聖人之論還真有現實意義嘞。
作者: 小行星 时间: 2010-8-4 16:47
回复 9# 双鱼 6 k4 ` ]; }6 \( K
. R' ^. G- A+ Z- L$ a
( }" e2 y) K* y7 z, r/ [2 B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 {; V' z: X7 m
# S8 F$ k9 K# y" O9 ^( y6 r
) w9 m k1 T2 b/ }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r4 G1 l3 P: o5 `8 S, y
8 F/ ^- p7 O# V' R2 E 冬泳论坛的网络培训之所以有那么多朋友积极参加,也正因为此。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4 17:07
【態度不是小問題】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7 u6 R. {/ Q6 z 【賞析】孝心和態度其實是一個問題的裡外兩面。孔子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所以,無論你是否為老人做事,也無論你是否拿好吃的給老人吃,如果你內心不恭敬,態度不好,臉色難看,就是失去了孝道的根本。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今天做晚輩的注意。
作者: 小行星 时间: 2010-8-4 17:22
回复 10# 小行星
* _2 H; F$ m( c) o
, Q0 F4 Z9 U( S! p3 D9 c% T# e' v, H* M2 h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 I1 y/ L- A& H% z( w1 Q& J
, x" A9 x; {# Q9 R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0 U+ ?/ I r8 ?9 q \& p9 t , Z/ e. L- b Y& d$ M* L
孔子的话对我们每个人,无论小孩、青年、老人都适用。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4 17:24
【溫故而知新】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 i, H5 @* @7 L- d) q/ B* ^
) U5 l9 z1 }" C% h( r6 Z6 [- C$ N* ? 【賞析】孔子說:“溫習舊知識而能夠獲得新知識,就可以做別人的老師了。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悅在哪裡?就在“溫故而知新”。學習最重要的是獲取心得,逐步達到無師自通的程度。換言之,無師自通,就可以做別人的老師了。
+ ^' y7 _3 h- l* S) z& S 所以,高明的老師總是致力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作者: jinzhen 时间: 2010-8-5 07:4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 [5 w: R.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 K4 `6 ^" `; q5 L. v, [8 n. j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6 09:42
【不要不懂装懂】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 A8 @) @" }0 {2 |4 E 5 {4 j* Z- H$ o& V; k5 u0 a
" N# M2 C9 C& K z 【賞析】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裝懂。如果只是讀書求知,也不外乎就是害己而已,沒有啥大礙。但如果讓這種人從政治國,那可就不是害己的問題了,小則害己害人,大則亡黨亡國。所以,絕不要低估了不懂裝懂的危害。因為它完全可能由一種個人品質而發展成為一種社會公害,貽患無窮。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6 12:46
【凡事不必苛求】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9 x6 w1 \2 Q; k" O
【賞析】正如毛澤東:“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比賽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因為各人的力氣大小不一樣。射箭如此,為人處事也是如此。有的人對別人太過苛求,別人也反過來苛求他,結果等於他自己作繭自縛,活得非常拘謹,非常累。1 n- \3 |6 ]6 [" F3 f" L7 q
所以,我們對人對事都要多一份理解,少幾分苛求。只有這樣,才能使環境寬鬆,人際關係不那么緊張,大家心情愉快,過得輕鬆自在。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6 13:16
【理解的困難】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5 u R( D, ^3 N6 l: Q
; A: h- @+ s, D" K* u
【賞析】孔子說:“服事君主,完全盡到做臣子的禮節,別人卻以為是在諂媚哩!”
6 o& z9 A# l9 B4 S( e 雖然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但不被人理解畢竟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所以就連聖人也不由得發生了感慨。: C( @6 P4 P$ f6 { D1 o9 Y
比如在現階段,在一個單位或一個公司里,如果你處處對領導盡禮,時時按領導的意圖辦事,也難免會被旁人認為是拍馬屁。1 k A3 U" Y, p9 |# [
這就是理解的困難。總之是立身處世的艱難罷了。古往今來都是同樣的道理。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6 16:48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0 ~% ]8 f7 ^2 I8 o R" [7 s
【賞析】孔子說關睢的詩,快樂而不過分,悲哀而不傷感。實質上表達了他對情感控制的看法,也就是凡事講求適度的“中和之美”,再進一步深究,就是《中庸》裡面所說的:“中庸其至矣乎!”0 w% o0 v2 y* ]/ J* W
以中庸之道來評價美與藝術,處理情感與理性的關係。7 c$ f- c* [3 u* O3 z( u) F8 Y
這當然是一種古典的審美觀,也是具有古典情趣和有修養的人才能做到的。對於現代人來說,崇尚歇斯底裡的先鋒藝術,尋找強烈刺激,追求“過把癮就死”的生活,那裡還有什麽“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涵養呢?
! d+ f l8 T5 U3 }) J( C 這就是時代的差異吧。
作者: wds216710 时间: 2010-8-7 22:07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生---為人謀而不忠乎,為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Q# Z8 I7 W! e7 O) [7 t9 K, S
{此乃為人處世之道也。}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9 10:07
【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礎】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喲,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S, \4 v* t; O' {. x1 ]7 @. [. T5 N 【賞析】孔子說:“不仁的人不能夠長久地處在貧困的境地,也不能夠長久地處在安樂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順從仁。”$ X5 Q8 y- E2 |& C1 g
仁者安於仁和智者順從仁是由於他們氣質不同,就像孔子還說過:“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雍也》水性動,動者順勢,所以順從仁;山性靜,靜者安定,所以安於仁。我認為無論是安於仁還是順從仁,對仁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0 [/ G0 ?: x! O5 x- ? 不一致的是不仁者,亦即沒有仁德仁心的人。由於沒有仁德仁心,所以缺乏主心骨,缺乏穩定的人格,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都不能夠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正如孟子說的“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一言歸總,這種人因為缺乏安身立命的基礎,所以必然是反復無常的小人。而仁者和智者有智慧、有涵養,修養達到了仁的境界,無論是處於貧富之間還是得意失意之間,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素。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9 10:44
【有仁德才能夠正確對待他人】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 J" ^$ a, s* \$ h; d 【賞析】孔子說,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喜愛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厭惡人。眾人都厭惡的人,一定要對他加以考察;眾人喜歡的人也一定要加以考察。
/ S6 W: v2 l8 R; }$ n 可見,對一個人的好惡一定要有是非標準,既不能只憑個人的私心得失之見,也不能被輿論所左右,人云亦云。實際上是要求我們修養以“仁”為核心的內在品格,克服偏私之見,正確對待他人。/ B2 M s. b& H0 O) H. K' A2 z
作者: 马力 时间: 2010-8-10 22:27
阅人者,皆从自己的视角,阅事者,多从利益利害出发,孔子的核心,一曰儒家,一曰中庸,后人切不可误读。自己不求甚解,影响的不过是自己,误导他人,则是罪过了。今人的浮燥,由来已久,恐怕也有六十多年,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急功近利,口号升官,白卷英雄,砍光森林炼毛铁,批这批那,唯我是中心,唯我正确,只看数字,只靠gdp来考核官员,不计后果,不管环境地破坏和污染,和孔子的中庸之道反其道而行之,与和谐社会的道理和精髓相去何其远尔?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13 11:23
【從人的過錯中識別人】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之仁矣。”$ u) I2 ?) B \2 E! h$ M; n/ B
【賞析】孔子說:人的過錯各有不同的類型。觀察一個人的過錯也可以知道這個人有沒有仁心。. Y+ l1 {% @7 [4 h
觀過知仁,實際上也就是從一個人所犯的過錯中識別人。這是很有意思的考察人的方法。這種方法蘊含著從反面看問題的辯證思想,因為每個人都難免有過錯,過錯的性質有所不同,有的過錯十惡不赦,有的過錯有種種複雜的原因,都需要詳細觀察、分析,從他的過錯中進一步認識他的品質,發現他的優點和長處,從而加以合理的利用。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13 11:33
【唯利是圖必然招來怨恨】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 }4 f9 T* [" a6 h( s% a ( \5 F! m# O, ~1 o3 W3 S9 y
【賞析】孔子說:只根據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來很多的怨恨。' O; I" }9 y3 ^+ q
一個人算得太精,凡事都以自己能否獲得利益為依據來進行處理,唯利是圖,最後必然是以招來怨恨而告終。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13 11:40
【關鍵在于練好內功】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 ] ^, E" D# G$ g% A# ] 【賞析】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怕的是沒有擔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讓人知道的本事。所以苦練內功才是硬道理。
作者: 炮手 时间: 2010-8-14 01:02
看到大家的帖子,加之前几天到青城山去了一趟,不由想起隋唐诗坛王绩的一首诗: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3 F4 w* Z2 x3 Q( K1 @/ k* A' w3 M
; k# N6 M" i) i! n+ n+ s" I4 q 在人境溶为一体的氛围中,还真想深醉一番
作者: wds216710 时间: 2010-8-15 10:31
本帖最后由 wds216710 于 2010-8-28 11:14 编辑
. y7 ?1 T3 H* b* h
# ~5 u3 p$ A* r( D7 i回复 4# wwj
+ J( y- M, \7 K4 b5 D
2 ^8 f1 ]) g$ B0 J
" H$ C* K& M7 u; H) A0 N: {( M “給歷史100名人排名次”一書是美國邁克爾,h,哈特寫的,前五名分別是:穆罕默德,牛頓,耶穌,釋迦牟尼,孔子。# {4 P0 S* W; v! R
“孔子”,,,,,,,可見孔子對人類是有巨大貢獻的。4 I* M% l; d) g1 o' t2 t, C( V; S
GDP高的層面都離不開黃金切割法和中庸。(續上)
4 }0 ~2 }3 M! o( g4 C 把中國人排一下:5--孔子;7--蔡倫;(發明家之首)) U$ v/ ~) V x0 C+ c7 ~0 n+ r$ ~
18--秦始皇;20--毛澤東;75--老子;82--隋文帝; N7 {$ z W1 u7 e* O
92--孟子。(牛頓是科學家之首,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
4 z$ h- Q& p$ h4 O: c1 T$ `; S m (佚夫佚拙見)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6:57
【国学名句1】: b" y' D) x9 q' T9 n& v* w
- Y) x* J# y1 p' `8 p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d+ S8 u3 t+ T% D) |
6 t. s; n3 K7 V' l i/ w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F5 v$ } u! }2 Y
) M# D/ q, R3 q" R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8 X( ?/ r% j5 E8 }" N% g7 \) {9 H
9 Q( A/ l4 |4 f7 b" R+ E& K, o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 l* q+ l# Y+ c' K0 V3 M! f8 \) x; `, q
5.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F8 W4 V2 C) @6 X# Q: [
9 i" z8 y% V8 |" `, g+ X* c/ \
6.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 k* t- B9 z( F& F9 j9 q9 C4 L6 b w- S1 r8 j& C4 r% H
7.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 J4 X4 m* J+ u" r9 v( L
8 v) d1 c0 }; F8 {' H! i! f8.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 n) ^! v# J8 P( h
; b. y) o; B! u, n \2 Z9.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u1 x5 q# u/ Q5 a* o 10.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 U, }: S/ O( V# d, ?3 l9 g2 v% k [7 G9 ]5 `) B
11.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 I* Q. y! E3 ?, U: m7 ~+ ` 12.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 E8 p( T, e$ l% N$ j6 M
" K( I% Y3 e, V9 ^# M( F13.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A9 M- F0 Y. `: X: M; q4 H# C
; T; m8 T! S# p3 x. `: x14.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6:59
【国学名句2】
" `7 J) K# M. c1 ?2 u i- Q1 F 0 b. C% ]$ K8 B* k5 i
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 O9 t. `4 |/ C; d. _- ^( z. R' D/ N4 d$ F# i
2.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4 ~# p- x& R" O9 h$ q; `1 s, H+ m0 U8 B# T" c
3.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d7 L& U d( A2 c$ V+ L' R1 P$ l9 N/ X/ ^
4.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8 r+ d4 E6 }2 B5 ^1 m1 h7 }4 g1 R- P7 w" A
5.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L+ W; p: f5 ~3 p" ]( m( k0 u. J
4 K; @ m. k3 A" E- w3 w3 E6.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 ?# l3 A) n4 L3 S" Z2 J" ~9 a' x6 j* e0 C& ~3 y
7.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w, C) J& J: n4 m
) K m4 c3 I+ _
8.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7 e: P/ j, h" y" K2 J6 p/ [' p" b7 r& L% a7 D
9.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4 x$ @+ h$ T( p! f5 u8 T! M
10.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 ^5 A# k( ]; @0 E+ _
, W3 G6 z% j7 @3 g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02
【国学名句3】# h7 `. O7 h6 ]7 }5 t' ~# W
/ }& u! ~3 [$ z: n8 x7 {* W1.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 B* c3 r$ ]: v- P5 \; j: L( N% Q, C+ e* R, Z( j; f: g
2. 满招损,谦受益。8 m) K- \: g- G Y% F7 P
' E0 T6 K% x9 w7 @7 W F1 x$ L$ U
3.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 h( ?3 s' C; _1 N" i
- l/ |: X; |- P; I, i6 b0 i4.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i% Z( Q4 x$ ^( c5 l: J, Y
8 E0 Q/ M' z7 u4 g5 I! O2 A5.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2 _$ _* W4 d# [% @" U 2 C* X* S5 a, P! g+ g3 M
6.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T# [) ~9 n- a* {
8 [; i2 d* Q9 s& z7.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D& r. O* s" c5 [$ d1 ? v# b
$ ]: g7 t" \# F6 C. T7 m: X8.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8 K9 {0 e7 k9 a* q 0 `# [* G5 G4 V. v4 W
9.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07
【国学名句4】8 w/ ]2 m6 K5 D. T1 L# M4 q
, O, _1 c5 C/ d7 K! X" Y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i, z4 B$ X& H* r' O' `$ g d9 ~
9 d/ ^+ ]7 G# p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4 P$ A- L/ Y" c' X
+ U% {+ o+ [5 C4 m) v i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2 p* m1 R8 h8 g+ [$ M* c H1 k( r8 Y
3 a$ t& d" }# H1 M5 _* |* J9 ?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
4 }6 A' a$ I7 N, r# U) j6 g8 X3 u9 _) @9 y" Y' P. O
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学而》+ l/ } B7 f1 u) t1 Y5 w$ h, N
8 h% }6 H! u) s6.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 g/ V, Y+ P9 `
, a A& c0 g' j* U% I
7.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5 q3 J6 _$ H6 X
1 T5 |3 _* l% Y1 l2 o- ~ w8 W3 G
8.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论语·学而》
1 A6 k# z9 R1 }* K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 Z/ H8 r. p0 O' l$ V8 g; ]
- m2 Q. s$ N9 R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11
【国学名句5】
! h* B6 V# \# _4 Z& n 1 C8 s4 _4 x g# d) T
5 {, l% C+ S! `, Z1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0 D& k/ {; o" y1 ?$ L! D. [% [$ _; z6 L# ?* p% J8 R8 u& R
1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 _2 J. j V1 W. q# X( J* y& T3 s0 N) H
13.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8 C1 X8 u/ \7 C1 g' M5 e- f- ]) X
' u0 S2 E% E$ |; W* m! g$ G/ u
14.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5 S8 V* d/ q/ Q: e" k1 R, ~, c# a$ n9 @7 p
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 m: [/ k3 w: x! e* v' X' Z! _% f
16.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 d+ t! k7 ~3 x# L, Z- W' p$ S, e
4 J' C8 H0 u: z S) }# w17.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里仁》
0 e) ?+ ~- `+ |5 k! \
, K: J% o' g0 f* A18.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论语·雍也》
% e, Q- c8 c# B
1 v3 q% Z+ M& V* d0 u; p7 e9 ]9 I19.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 {$ Y1 m- ], i" f8 ]9 @/ x% @2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 I( g E8 `1 o1 D: n
# m& h. q; P0 |1 S' Y, H2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h/ L+ v/ n1 b' u# S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15
【国学名句6】6 p; D6 J$ G, K+ }: f; s
0 f: L) H& ^/ K5 [ e2 u5 H, C
22.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1 C" b i: ]( K' X' i23.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9 [0 B7 F. V8 M: F" _0 B" r/ M
2 b! H2 X# l3 e# k' r, n: g2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5 y& T: m. \0 Z3 |/ F- ?25.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 H `& G( H+ f26.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4 p5 n/ ^# W8 y
5 c3 R h1 @6 A: p
27.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1 T5 ]' g' B: B3 t1 _28.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 v; Q: c2 u& w' P& [
9 R& a; A; P: {. F8 t2 E29.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 h+ F7 l H' [" p2 k# O30.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2 x/ b5 O* c7 o! Y1 r/ z6 M: |3 v: ]* o$ P- f
3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 A5 E: b( q6 ^* q& O3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16
【国学名句7】& j! ^/ J& ~/ u/ F' Y% @
5 N) a! y9 R9 d& F% Z
3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2 K: G6 m- I/ J4 V, q7 n/ [
* }8 N$ v+ D# r) e2 c j* L
3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 J# M; w8 |' P n' g
" Q3 {, n' V, N k: F A3 |" I35.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 G7 B2 ?" I9 n9 y$ r0 e; D' R3 O4 V& \
36.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2 f K U7 G& {8 O1 [
( v# [; P4 E3 O5 B37.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 D0 @2 F; s% ]5 V# g @9 [38.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宪问》
/ O: R/ t* X9 d$ }* c1 o1 n7 R
4 |' g3 D+ r+ q: [+ ~; U3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0 C4 i. W, K4 W& t
" E: S# \( o' M' s- T) z+ i1 P$ [. d8 Q40.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
$ s% J1 A3 }6 a& L* i: S4 ^41.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9 o1 x! ]. [; @2 G1 Y9 d
4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3 S& }, C) a0 G& X/ ?/ D6 I' t
' m5 F0 Z! s5 V4 ~. W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19
【国学名句8】
- M8 m7 `* Q- Q9 g. p4 V
: d+ M* K ]( b0 E4 l4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H/ c3 s) [" m* G! Z
5 ]: @4 w& w1 r/ M/ l# M44.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9 ?/ h6 }8 b# Q1 t
+ _' |1 \2 E1 a4 \3 F# p I45.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5 a! @- @& o; q# p; ?% O
% r7 {& V1 ~2 U8 h% _
46.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1 o. }3 C4 V/ s9 ]6 \
" b1 }% z0 t- A: ^0 R& t
47.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B1 i g! i4 [8 }
4 { X* f5 J+ N7 C3 o48. 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 Z- V+ K" y* M' D49.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c, h: w& h2 C0 V4 c3 E8 ]
2 v% ?& ^3 q( T2 n5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3 p# `6 {5 B% ?/ m& i+ w$ J! Y, w" x& z
51.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 z' A9 v1 f1 l4 Y% R. |
- D; `! R0 N$ F52.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20
【国学名句9】
5 I4 r. N8 I$ C; J% D ' O8 j3 X1 {# D4 e4 I% h; S( Z
53.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 G: M. R4 N% M5 b2 U/ c
4 U; G5 k7 A" Z: p" k54.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A* L- {4 k, i. z* l1 u
/ U2 e/ ~- \9 r- U; u
55.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7 N7 f9 u5 D; L
+ Y$ s/ M& g" @" r3 l
56.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6 r# E& N" H" J0 {$ m/ l/ u* B57.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论语·子张》
( k# [) G; N, t$ B9 D58.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子张》
q) I: H( X% C# M( Q9 c) y B9 Q/ ~# S7 R
59.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 p( ?( O7 ^. X# S6 Z
! }8 E" B: |& b) k60.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 ]) I" Y, |) X- _7 `" q% R) |( |) ~2 q- @; R) k
61.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S4 _5 W2 c' W9 _/ M
! `2 h2 Q4 _5 I, M; W {
62.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29
【国学名句10】 D8 g! [5 m. U G; J
5 E8 \6 ]& V8 z! D; E8 N% L1.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B: U4 d" C5 f: F! c g: o
1 A7 b, ^/ i/ r6 D) l. ^' P
2. 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 T6 O4 m6 R* {' W+ M( i5 S& z
3 o: [" P$ ? B6 s
3.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 i: q9 o7 o$ k" e1 N7 ?
2 q; t8 D/ V1 s* _; i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 f! g4 }1 S/ Q( |. X! ] 5.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 H& O, h' A4 H: K& U+ W" W1 x0 I7 u( T7 F8 d4 E6 X: B/ [& o
6.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 d+ e( e: P! ]) b 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 \$ I7 B# S8 C0 K
, H7 R( F' l( K; |( X
8.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C6 C! }9 g5 C
0 Y0 Y. j# Y+ h# M
9.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 Z* V5 H0 F. W ?0 u
3 n2 a( k2 S- G10.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30
【国学名句11】2 c, P. n; e# V3 {
( m/ J4 G1 x! A% G3 X
1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3 n* i; t4 }9 t9 f& f6 X8 u
m0 W/ {4 e$ L( b3 G1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 ~2 P8 }+ K) z, v4 V2 k
9 [( k4 d3 {8 @3 P4 w5 o) |1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9 b# `2 q7 A# F. y9 D, r
, K }+ I. C" `( C( U
14.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8 G; G) X! V1 W+ q E 15.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上》9 M( V9 g; s; M& }: w
16. 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e9 Z1 ]4 R- s2 q; `4 _* d
2 {3 l- @1 `4 y' M7 U, n* f! c, ~17.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离娄下》! l* i m1 t0 |
, P8 y4 b' S9 A L% Q8 Q, k" m$ o* `
18.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下》* U% v1 w7 R6 m6 s ?
! A6 L8 \& ^( Q
19.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1 o* _$ S2 _. t3 j4 V
. M- T4 C* B" t7 f3 K5 _' h% L& Z20.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32
【国学名句12】
1 {5 G h/ D7 F8 q0 d
4 ~! {1 _: p, |0 p21.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6 a; Y, P# b$ k3 g( }. D$ q+ ?# l. |
0 u% j! K1 Y/ C3 o. d" D22.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所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w3 U* G6 e" C* |
- K9 a4 F- v8 W. F, C
23.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9 A" S5 {6 ^- b$ e; k* g 24.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 u, f3 L1 q/ o( l3 ^8 f( G5 y 25.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0 I: z. o' L) \5 c6 B I6 T9 A
: y2 N. Z a0 T- a6 m5 z, P7 A
26.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 [8 z% H& @+ O( z
7 o9 L1 m* |; E( M2 Y8 I27.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8 e# R8 u/ D5 ?: w0 p
; @: g4 q$ T/ x) A. v7 |28.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尽心上》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33
【国学名句13】* b/ B G' R' r9 C
/ P* z' m, t/ o# ^6 M/ i29.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
- J' j/ d5 E6 G' Y( a/ u6 _. t2 Y2 p m
30.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 p1 h! L; T( R) F ]& ~0 W# X L: |3 V8 O+ Y
31.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n2 T& H/ A0 X6 }. S
- r& _$ [& g. m2 ?32.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孟子·尽心下》2 x, s3 w5 K* w @
3 t9 q' Q; j1 Z$ L( a3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0 i2 f* _! i$ ~" `: e7 l3 \
/ q- O7 o! d- U0 A E5 }
34.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 |1 `* y' t5 j. t
# F3 z2 P3 H3 p9 x
35.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 A4 Q1 e! y& V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35
【国学名句14】( M! m5 Q* B6 f! L
( l2 f0 i9 y! g: `/ ^0 Z& u( l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 P$ o* P. h1 ?- m( E* ~; |
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乾·文言》
N) ?/ Q# f0 r& t- Z. L4 I$ H# p% V$ n; V" k2 b+ g1 e
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乾·文言》
+ i O- s$ g# V& W9 d6 \4、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相》
5 T# ^* B3 H& l1 p5、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文言》
& E0 b' Q1 j* G" y& u4 _2 t: y6、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坤·文言》
: o* \& W; C) b7、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彖》
* {: d) B3 }2 h8 a3 j/ J6 Y8、君子以果行育德。《蒙·象》
# D. y' t6 Q5 g7 l3 R9、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否·象》
0 O) I% _! \5 h& t& j9 O3 j; l10、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谦·彖》2 f: ^- E; s! w* j
11、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象》7 f$ S+ G4 T! B: s4 P5 P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37
【国学名句15】5 v$ R* e* u, V3 P y
4 }& W" z$ E; q, X$ ~6 e, J8 P4 i
12、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蛊·上九》# L' [. N0 Z2 h2 L F
13、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大畜·象》
: ?3 e3 K, I+ Y, ~6 h; N14、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大过·象》: h( @3 E2 \. A6 j- U; Y
15、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人·象》6 t* p' Q ~4 ^" K
16、君子以反身修德。《蹇·象》 , U* [8 j: I7 i( Y2 `3 d/ f
17、见险而能止,智矣哉。《蹇·彖》
" k* W! y. L E- W: I( _18、君子以惩忿窒欲。《损·象》
* o3 x$ d5 e- @2 ~7 g1 F19、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象》
1 e5 r( p+ g2 R8 W# Y0 F20、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升·象》
3 @4 _7 H1 B8 g# |8 L21、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困·彖》# t( P% p3 M- @* R1 t. x1 C
22、君子以恐惧修省。《震·象》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38
【国学名句16】, P/ S, o) M+ k8 j
) ~$ V; o6 T( C/ X# l1 |
23、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彖》 [) j; O5 A' e; A& F
24、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艮·象》4 ^( D: K& \# b& p" D' J
25、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丰·彖》# P) s8 Z7 U3 H o" N& p4 m
26、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既济·象》3 M; G& v6 v; X& R2 b. L
27、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系辞上》
# B* L7 \# i, O& g4 T7 G; g28、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系辞上》
) q- T8 h( A' j( {& N- n& Y3 ?29、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系辞上》9 V( i0 h. k4 S* x0 I* p1 R
- G2 W0 Q' N- y7 m& d
30、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於此。《系辞上》4 \* `2 @, W. C
31、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系辞上》1 K/ K5 h0 y: c% Q E+ }+ {. M
( k* I' [# ?+ H/ L; j9 r
32.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系辞上》$ @: \) U% ^. v$ L- g- D& `( |+ J: L
" r6 G& V$ m7 A# s! ~* ^# X
33.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40
【国学名句17】
) H. B! X5 @$ V) u3 P0 p
/ P' z( m" ~) h" y3 H1 {. Z+ _ 34. 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系辞上》" @* ?1 k& |$ s# Z8 W
7 T+ J8 o0 l$ p2 ~35.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系辞上》+ F$ I7 g5 p5 ]2 h z
36.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系辞下》
5 }7 Z9 E0 S3 S7 ?* c6 `1 T3 ^. d4 J
37.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於天, 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 |& |! M7 B. R5 w0 R8 _
38.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2 W: o2 h7 ~6 e- L# f1 q, o% C
2 \0 U, f; Y& \6 t, T1 I
39.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系辞下》
; ?6 _1 i+ Z4 l0 Z$ B- p40.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以恶小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最大而不可解。《系辞下》2 Q2 ~/ N7 R8 L) @; @
41.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6 o8 ^. u5 g! w6 |8 k0 @, x
$ H! ]2 i; w% w. e42.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易经·说卦传》- L3 ^: k9 W8 M
# R! A E" H; u' ?43.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 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易经·说卦传》
8 V& \) P: B' R0 X* |9 u, e3 i* N2 T- A' X
44.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易经·说卦传》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8-30 17:42
【国学名句18】
2 E, `% R& B. g; q% S0 m
! o6 o4 | l" I" _7 U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 s7 I; |& b. L3 }) g1 y/ s
3 J6 y- J) _* G9 H) W) g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_4 A" V1 [0 U' g
! Q( E7 A4 D' z. J& f* ~. T8 R3.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周南·汉广》
: R1 V4 O8 [! Q: C3 t8 Q7 S5 K' e0 B' K& r
4.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8 l1 M% ]% t( q# c. C1 k7 c1 T
! u/ C" l0 ]. q% }* }! C7 r5.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B# y8 `# j1 N' {1 U
1 f! ~0 V6 x4 w3 q5 G$ e6.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4 M% i0 }/ X% d: i! p2 R4 {4 b! G1 o6 u$ M
7.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5 |6 z7 K+ n) T4 R# s! q. w
/ h3 V& l5 c( R# R8 X. }8.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9 Z/ ]2 u. r1 v9 ~* q h5 o: Z7 s' i/ S! l. b
9.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诗经·小雅·斯干》
) N8 f8 h. Y8 K- j
) v( f5 a8 E3 S i* J; G; ?6 o10.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
& a* f/ }) B- T
, Y! v5 C3 ]2 o p7 s1 i1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诗经·豳风·七月》
5 ]8 b/ X6 j: u! v% v( e- M( ?5 }. B8 t/ S
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 _! ^ X$ ^% g+ U Q2 B
9 S, P' V M, O( d' r1 Q
13.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b2 P8 n4 ~' c# w& Y1 |
" I+ j& n% @5 Y+ n1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 E; Y) ]8 \1 x6 [
3 Q. y1 r ?$ @3 I+ n8 R15.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作者: 小行星 时间: 2010-9-6 11:23
* q7 G+ ^. o. d; {; e
陋室铭(唐.刘禹锡)
' f! Z: T% f. a0 P% U+ w% b
2 e/ K p* b' a & g! v5 A) d- g; g9 B9 n' x; m0 n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J I$ r/ [- T. N1 {7 C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v8 w; _& L, e+ N, S+ J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Y P1 j$ W/ }2 s% d! G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 w2 R, \5 W1 `% i. n#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y0 y, _# A L, r, M% ?' n& V: Z7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3 e0 ]1 w# b% D; X: E0 V4 U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a5 X" e$ s" b& W! z
南洋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 |4 w5 R- H9 f/ K( y 孔子云:何陋之有?- L* d) S3 m0 j. A* B
4 }* M4 s+ x0 O1 f. U. h ) H# O5 n) ?0 {( ~/ `* c7 T
+ X) F6 \1 T0 D' }# x, {3 _
+ ?: g2 s- w7 l. z7 B* }. ^
作者: 小行星 时间: 2010-9-6 11:39
- j; q# G( }3 l; ]! Z8 v4 K 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1 o# S w6 @" J# `: n
/ o6 C6 j0 y) r( [2 @2 E-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5 M3 r- q- `/ ^7 b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l9 ^: c' w. D+ c% U3 J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0 ?) v, z% z# f2 q' Y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作者: wds216710 时间: 2010-9-13 10:12
[attach]599380[/attach] t1 z. v) m1 p# S; i1 k$ I
! D. k. K4 m* T( v" J
雙魚巾幗才女,文武全才兼備;* N# F0 B( ?/ c' T- d, v) t
國學普及大眾,朋友終生受益。
作者: wjm 时间: 2010-9-13 10:42
国学天地好帖我要顶
[attach]599445[/attach]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9-22 10:42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5 z* T, T( P4 H
2 K y8 u7 }; N【赏析】 不失色于人,指重视修身养性,经常保持气定神闲得姿态,无论仪容、应对都是庄重大方,有规律,不轻率;不失口于人,指说话谨慎,不寻人之短,不伤人之痛,也不讽刺挖苦。
, q. C$ q5 {3 {) V5 v
9 I1 `' ?3 E+ ^9 k3 E
7 A$ q Q' s) G" V" Q/ l6 s' `$ x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9-22 10:45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0 t) c2 L. E/ n
?) q& v7 X4 p" J- e6 W! t 【赏析】 人有礼貌,待人做事讲究礼节,说话恭敬文明,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与人相处和睦,不会伤害到别人,也不会被别人伤害;否则,待人粗暴,说话粗鲁,无大无小,无长无少,难免与人发生矛盾,产生口角之争,甚至拳脚之斗。 $ x& d6 D6 ]2 _: T) s, P" E% I( A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9-22 11:11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f. { s' M) i% r9 r- s8 e
7 |- \4 f0 `% j
【赏析】“恒”是“永久、持久”的意思。爱护别人的人,也会一直得到别人的爱护;尊重别人的人,也会一直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俗话所说的“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 G& ^# @. w' l. T/ {% \
6 h. q) B' ?' h, c3 J- n! z) ?, X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9-22 11:12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荀子》
; g6 m6 M3 \: C6 f, e; t% G
3 A, C3 m8 W0 d: a: j( s 【赏析】人没有礼节,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做事不讲究礼节,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国家没有礼法,就会动荡不安。
+ ]1 e3 ^5 N5 W2 t5 Z+ [. \ n% X. Z0 t# y4 y4 K: D* J+ I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9-22 11:14
【好言相待,舒心暖怀;恶语伤人,结怨招灾。】! e* `; P" h, e, B( ^* @
* u% q. d6 l( Z8 p g- |8 ]" q4 g! g+ q: e
【赏析】 说话态度和气,语言礼貌文明,会让人心情舒畅,倍感温暖;说话态度粗暴,出言不逊,会让人心生怨恨,招来灾祸。
1 z& r+ v+ v: ^6 z/ Z. \* c. P. x# T
5 [# m5 Z' f2 g) O% B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9-22 11:16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b; K: d3 s$ u: b7 v) J o/ a
) f( e/ K& R' w' M) s
【赏析】一句感人的话让人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会让人心里有一股暖流涌动;一句伤人的话,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会让人觉得心里冰冷。
作者: wds216710 时间: 2010-9-26 10:32
勿以惡小而為之,( Q' i( N. J3 A7 V* @: r
勿以善小而不為之。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10-27 15:56
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6 E9 {7 x- W8 p1 c6 z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p, j3 w8 B5 o, {2 D
) `, T% ]1 C+ x; W; E# w% ]
【赏析】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加以劝阻,是陷父母于不义之中,自己也是不义。劝阻而不恭敬委婉,是不孝。劝阻不听而大吼大叫冒犯父母,甚至心生怨恨,那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了。8 S1 Q! f3 g5 n& r+ \
因此,要情理兼顾,做得恰到好处是最难的。尤其是我们现今做子女的。话说回来,当初你年幼无知时,当你启蒙成长而错误不断时,父母是怎样不厌其烦待你的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11-26 14:31
【记住父母的年纪】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u2 Y9 P, ]* H( {) h
# X" o4 i: r+ }, u! b3 g5 L1 B8 ~【赏析】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挂在心头。一方面为他们添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8 B; d8 \1 x, ]" f1 f
喜则点歌祝寿做生日,惧则汤药侍候问寒暖。$ O' j, _+ `! R, D9 j, ?
孝子之心就这样体现。
& o1 `: v/ C! L% k 尤其是在当今经济日渐发达的时代,父母多半已经不需要子女赡养,不少家庭父母和子女是各立门户分开生活,平时敬孝的地方较古人已经少了许多,老父老母所期望的,不外乎是做子女的心到而已。做子女的还有啥理由连父母的年纪都不放在心里呢?
7 Q( B j* \0 T5 d 任何人都不愿意落得个“不孝之子”的名声吧?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0-11-26 15:14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8 K4 t! o6 c9 q6 ?! J. g 6 a$ d/ p; H9 b& z" v! f) B# E
【赏析】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同仁和朋友。”
: j' H& E7 \; w3 c( X ( m1 v+ W( a5 j3 R7 ` x
有道德的人具有修养和风范,自然会吸引周围的人群。另一方面,此人既已献身于道德学问,也就耐得住孤单和寂寞,即便暂时没人理解,也会在道德学问中,在先贤的思想和人格中找到神交的同仁和朋友。
3 g) Q/ B D5 g" w6 C 因为道德是跨越时间、空间的局限而绵延发展的,所以,有道德的人也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总会找到自己的同仁和朋友。
作者: 大黑马 时间: 2010-12-10 23:00
学习了,谢谢!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10 13:06
【不要耍嘴皮子】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 ]; ~1 g# ? C9 H5 c2 j
; H* \" k) N. T2 f【赏析】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说:“何必要有口才呢?靠口才对付人,常常惹人讨厌。没有人德,光有口才有什么用呢?”
/ y* G; A2 ]8 Z# X# P8 h/ e0 z 孔子早就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话,一再主张“敏于行而慎于言”,因此,是绝对不喜欢耍嘴皮子,靠伶牙利齿讨生活的人的。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14
本帖最后由 双鱼 于 2011-1-31 11:27 编辑 , U9 Q4 X' \. ?8 T. h( G$ ]. L
. T# z$ K8 R7 T4 ` q8 r
国学人物简介:1 {# \3 L y5 L) _9 C1 l; e2 W- R
5 q* d0 N. J- w4 s
古代——
4 d+ @* c; i- e1 v- k
3 A0 x4 x0 N- r! O( k7 j
【孔子】
& E: S! L3 _0 [5 V3 Q# F' m+ H% m+ \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其深远。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16
本帖最后由 双鱼 于 2011-1-31 11:28 编辑 ) L" D3 B5 F9 {
/ A0 `+ k+ b5 m( B$ w6 E
【老子】8 I7 u! f, u% r+ l, ]
姓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世尊称为老子
. r) q+ v( B' v |" e生卒:公元前571年左右~前470年左右
) x- _, B; ~" V' N' j7 w, z' i朝代:春秋- H- _/ u; N- g: [1 H
籍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厉乡曲仁里5 r" }, U& n6 c: W& Q; |% B" ?% p
评价: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21
【墨子】, a/ P r/ X5 v* K; e3 [8 @2 A: I
姓名:姓墨,名翟,后世尊称为墨子. o/ s5 S8 f7 E' b4 u
生卒: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
2 Y4 A, H& ?+ S8 p; T( E7 E$ T朝代:春秋4 X/ W) i8 f( i8 l. Z" a
籍贯:邾国(今山东滕州)
( d, a% f$ S8 j5 V. o p评价: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23
【顾炎武】* b; n5 U# T/ P. K* {
字号:原名绛明亡,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1 v2 i) n; l7 s3 A* H
生卒:公元1613年~1682年
& s2 H, V+ [( ? h朝代:清初6 f3 M* T5 C! r J7 K
籍贯:江苏昆山
+ _/ E# Z4 N1 r u3 w' y. v评价:清学“开山始祖”,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24
【姬旦】; x! i* R: [9 {4 d9 Y* ~ E
姓名:又名叔旦,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 r/ c9 i4 ]. q: x7 B8 T: X, v生卒:?~公元前1105年
* q* c* |5 O; o/ Q$ K+ A* i# {5 v朝代:西周" p0 t# a5 k) P/ R6 I( P1 u8 U0 [
出身: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母弟
7 H' D" J$ r3 }评价: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儒学奠基人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26
【史伯】) `! ]0 x! {9 I9 P9 [# {
姓名:伯阳父
% ] P: S7 ?- q) s6 z" a2 _生卒:不详4 O: `& K- y& I h/ X: J
朝代:西周
& c4 j5 c( `! \& ]3 `6 s6 q官职:周太史
; p5 S$ p, O# T评价:西周末期思想家,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33
近现代人物——
5 D# ?; K- `( `: ?
【高亨】5 K) z+ A2 v9 S
字号:初名仙翘,字晋生
. X/ m4 a2 |, G: U/ d9 P2 J& E生卒:1900年7月4日~1986年2月2日* C7 f( f" ]. ?! P, T
籍贯:吉林双阳县人
6 [# j4 N: |1 i评价:著名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先秦文化史研究专家3 V( V; N' B, g$ q" U
专长:先秦文化史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34
【康有为】
6 n9 @5 C* `# d9 F3 W& K7 b8 @字号: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晚号天游化人,因其为广东南海人,世称“康南海” 生卒: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
9 ]" e" @3 X* c1 B年代:清末民初, R8 E9 ^# {8 t
籍贯:广东南海人- W4 A: R: p6 u5 \
评价: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36
【梁启超】4 o, _% G4 Q# e8 L& \
字号: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别署饮冰子、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 R7 U" f+ u! H8 {# z0 S
生卒: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
/ V% i! Y6 L. a# B* y年代:清末民初" a8 |& e6 w9 P
籍贯:广东新会人1 Y" _- S) T7 G
评价: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37
【章太炎】
3 f+ `* A. [2 l' Y% y字号: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更名绛,号太炎,后又改名炳麟3 I1 ~3 c& e3 j3 c+ A& d; y6 G: J
生卒: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
/ }7 @! Q& V3 c0 N3 u3 F0 K年代:清末民初
/ X9 m4 H! a! g& e' L& k籍贯:浙江馀杭人6 L5 x# l2 ?1 K
评价: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一代儒宗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39
【闻一多】
; N/ `6 Z! Z7 t- G字号:原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 t. Y! M* x3 a: n/ h$ j0 _, J生卒: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 t; o8 \! j# K r7 K x9 r
年代:民国4 `# a( ~& R! P% z/ U. ~, z
籍贯:湖北省黄冈市蕲水县
9 v3 H l1 ?0 L+ y评价:著名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41
【王国维】
- u% |) k, z6 B: o7 g& ~字号: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8 ?( N F0 y. R6 q0 Q' U9 ?1 A
生卒: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 _& h2 D4 Q% \* v( R/ ^
年代:清末民初4 N/ f8 W) u9 T6 M
籍贯:浙江海宁市盐官镇- |, `9 Z" Z$ W5 N' j7 X! p; `+ M y
评价:著名学者,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44
当代人物——/ ]7 b& m' J% K( h" w* m/ d. a
【唐德刚】
* ~1 [" b& I4 N- {% I6 Y2 X生卒:1920年8月23日~2009年10月26日
: c# p, V, h3 L- U4 P6 k籍贯:安徽合肥
$ \0 m8 D6 [# V1 h- |4 Q) V0 {职务: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做研究员、纽约市立大学亚洲学系教授
1 h) c; u+ N5 t专长:中国近代史、口述史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45
【彭明】 g/ A- M/ t3 E
生卒:1924年12月~2008年6月
, A! Q& C% K3 p# i% b3 L2 A籍贯:河南夏邑人
9 D6 O- E4 y* [2 b) j* U& I+ U- E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 c) ?2 m. }: c1 X
专长: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47
【华林甫】0 t- }* H* n. o! g4 d; f
生年:1965年4月: \7 s( E" ?% n* n9 {5 G
籍贯:浙江省余杭县博陆镇
3 A. c% [. B6 s; y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0 _6 }. |9 Q; q8 z8 q
专长:中国历史地理学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48
【陈勇】6 n8 g6 o) }8 u. v9 Z D ?9 j) C# J
生年:1964年10月$ l0 E& l( u" F, p1 e0 H
籍贯:四川省巴中市5 g/ [2 [: p5 \0 Y2 H- B
职务: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E1 m) V( Q3 B( d专长: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学术史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49
【麻天祥】
/ a0 D R B: m8 L& E5 S生年:1948年2 } a# O$ e' c2 I9 a, y
籍贯:河南
* h/ l% s& Q+ c; D0 R职务:武汉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p+ R; x* Q: c) f5 C专长:中国学术思想史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1-31 11:51
【李时人】
! ?( u* b8 x6 r6 H0 J$ D2 V: ]+ S生年:1949年
) g0 W, h& T+ Z$ F籍贯:辽宁锦州
, [+ i, g9 a$ H; K1 E" `+ O* R( j' H职务: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研究所所长
! M m- H; o& K: X' Q专长:中国古代小说、明清文学
作者: 都市游人 时间: 2011-2-11 12:13
当代人物唐德刚的历史观发人深思。我们在历史的三峡中经历了惊涛骇浪,听到了两岸猿啼,看见了巫山神女,也算是不虚此行。历史的发展虽然曲折,但它终究要冲出峡口,奔向大海。
作者: 清水荷花 时间: 2011-3-4 22:35
我闻到花香、原来这里有个花园。6 x6 L/ h+ r/ L8 Y/ F1 B% p0 N
人不学、不知礼!我喜欢这个氛围、天地、与主题,培养大家的性情与学养。! u+ u# g; F3 A2 w6 G' K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1:49
3 f) D- T5 X" @: v* V8 c" V0 k5 N 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荀子·解蔽篇》- D- X; V, N) |3 b
【译文】仁者推行道,并不刻意去做;圣人推行道,不必勉强去做。仁者在思虑道时,是恭敬的,圣人在思虑道时,是乐在其中的。这就是治心的根本方法。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1:51
为之无益於成也,求之无益於得也,忧戚之无益於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荀子·解蔽篇》
% K4 F: T- d# X( S9 t: z$ _【译文】做了却无益于成功,追求却无益于得到,忧愁却无益于解决危机,对于这样的事,就应当将它抛弃得远远的。不因为它而妨碍自己,也不让它对心有片刻干扰。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1:55
2 G$ r7 g/ V0 h7 v2 F) r
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於道而以赞稽物。壹於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荀子·解蔽篇》2 I: R& ]! k" T( Z
【译文】精通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人,可以让他来治理这一类事物,精通于道的人,却可以治理各种事物,所以君子专一于道,能够用道帮助考察万物。专心于道,心志就纯正不偏,用它来帮助考察万物,就能明察,用纯正的思想,明察的行为去对待万物,那么万物都可以得到治理了。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1:58
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荀子·解蔽篇》( ^( |+ Z$ T N% M6 m
【译文】虚心、专一,安静,才能达到认识上的极其透彻、没有遮蔽的境界。进入这种境界,世界万物没有不显现出来的,显现出来的都能加以归类、排列次序,能排列次序的都会让其各得其位。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2:00
& b5 F z3 ?- g4 q. c 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荀子·解蔽篇》6 M& ]" Q+ G# K
【译文】思想分散就不能获得对事物的了解,心思不专一认识就不精深,三心二意就会疑惑。专一于道,并用来帮助考察万物,那么万物都可以被认识了。一个人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尽力去做了,就能做到身美,凡万事万物的道理,都不能执两端而得,所以明智之人选择一端而专心以赴。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2:06
1 h" t' { F( T- R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荀子·解蔽篇》
2 y/ o( i, K7 [+ Y+ a【赏析】人天生有认识的能力,有认识能力就有记忆。有记忆就是贮藏,然而也有所谓虚,所谓虚,就是不因为已经获得的去妨碍将要接受的。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3:28
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荀子·解蔽篇》 【赏析】圣人知道思想方法偏颇的坏处,看到了蔽塞的祸害,所以不特别喜好一样东西,也不特别憎恶一样东西,不过分强调开始,也不过分强调结局,不偏重近,也不偏重远,不过分博大,也不过分浅近,不泥古,也不薄今。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3:30
“知贤之为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彊之,其福必长。”此之谓也。此不蔽之福也。《荀子·解蔽篇》 【译文】“能够识别贤良的叫做明,能够辅助贤良的叫做能,在这方面勤奋努力,他的幸福一定长久。”这就是不被蒙蔽的福气。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3:31
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荀子·解蔽篇》 【赏析】只看到远处能成为蔽,只看到近处能成为蔽,博学能成为蔽,浅薄能成为蔽,泥古不化是蔽,知今不知古也是蔽。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差异,有差异就会互相形成蔽塞,这是人思想方法上的通病。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3:33
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荀子·解蔽篇》 【赏析】大凡人的通病,是被片面的认识所局限,而不明白全面正确的道路。纠正了片面的认识,才能使认识符合正道,对正道三心二意则必然产生疑惑。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3:35
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荀子·乐论篇》 【赏析】礼乐的关键是能约束人心。源于人心,极尽情感之变化,是乐的本质;表达诚心,去掉虚伪,是礼的原则。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3:37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荀子·乐论篇》 【赏析】君子喜欢音乐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小人喜欢音乐是为了满足个人欲望。用道来控制欲望,就会喜乐而不悖乱;欲望过分而忘记了道,就会迷惑而不快乐。
& j7 z: M: D1 W5 h8 {2 L; n( f- r, u
/ l" _/ P8 c9 L. F |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3:39
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荀子·乐论篇》 【赏析】所以音乐是用来引导快乐的,金石丝竹之声,是用来引导道德的。音乐得到推行人们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走。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3:41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篇》
' m+ U8 j6 y5 E+ W/ W# ]$ T 【赏析】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改善人心,它的声音感人至深,容易移风易俗,所以先王用礼乐来引导百姓而使其和睦。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3:42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荀子·乐论篇》
2 q" y2 e$ S1 T- W7 f) }6 w 【赏析】音乐生于人心,感人的力量最深,改变人的情感也最快,所以先王非常谨慎地制定音乐。音乐中正平和,百姓就和睦而不至于淫放,音乐严肃庄重,百姓就整齐而不陷于纷乱。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3:45
4 M G# H8 j r1 ?5 @$ ~ 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荀子·乐论篇》
. r2 C, `$ l& c6 q 【赏析】人不可能没有快乐,有快乐就不能不有所表现,有所表现而不去引导,就会流于乱。先王憎恶这种乱,所以制作了雅、颂的音乐以引导它。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3:47
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则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荀子·礼论篇》
【赏析】礼的制定,上取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中间取法于人,人们共同居住、和谐统一的道理全在这里了。
作者: 双鱼 时间: 2011-3-25 13:49
$ W$ T) z x6 ?$ I
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矣。《荀子·礼论篇》
【赏析】刻薄死者而厚待活着的人,这是墨家的主张,刻薄活着的人而厚葬死去的人,这是糊涂,杀死活着的人去陪葬死者,这是害人。大致模仿一个人活着时候的情形去为他送死,使得生死始终无不合宜完善,这是礼义的法则仪式,是儒家的主张。
作者: 文苑 时间: 2011-3-28 00:30
本帖最后由 文苑 于 2011-3-28 08:13 编辑 7 k; @' o( ` y) w# Q
8 u* K5 B. T3 O" v: l: } 礼记 经解第二十六
+ X, e$ i: {. L 孔子曰:. @4 {0 `- _, O- n/ f" O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 V" R+ g8 O$ g# s% B% U
温柔敦厚,诗教也。 b3 i" a! ?$ Y. _6 h, g
疏通知远,书教也。' o: x0 ` H% k
广博易良,乐教也。
) K, L+ E* _* x 洁静精微,易教也。
v" h6 E4 H+ N 恭俭庄敬,礼教也。! i% t/ y, I+ s1 B; v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未完》$ u. \' M3 v' B! g5 o4 U. q
国学对于我的文化来说理解很难。看了双鱼版主的国学天地很受启发,在四十多年前朋友送了我一本线装本的礼记经解二十六经常学习,不知所以。但对第一句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有点意思。. h9 @' _. r+ v* z6 {
所以对双鱼版主的帖子深有感触!谢谢双鱼版主!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